专打不要命的
专打不要命的
关注数: 60
粉丝数: 87
发帖数: 466
关注贴吧数: 19
现在的人聪明了,可喜可贺 想当年一个传奇故事就能把一个热血男儿忽悠到少林寺,一个会“飞檐走壁”的影视作品就能使一个非洲男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还是现在好,人的防御能了增强了,骗术再高明,也是枉费了心机,这都要归功于骗子太多的缘故,连大妈、 小孩子们都知道不能上当受骗,免疫力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一个曾经那么厚道的民族,如今长大了 长心眼了 呵呵 。 日本有个柳龙拳合气道大师,功夫了得,空气摔使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德高望重,于此吃老本未尝不可,但令人敬佩的是,70多岁了还能上得擂台,虽然他使自身的神话破灭了,但我还是觉得他比我们的武士大师们更觉得可爱,起码他就此走下了神坛,不会再制造神话了。相反我们有些大师们比他更狡猾,这就不得不使我们要擦亮眼睛,让那些个所谓的大师们个个都成了柳龙拳。
谁来算算 有三个人要住宿,一晚30元,这三人每人淘出10元,老板说收25元吧,就让服务员给退回5元,服务员贪污了2元,把剩的3元给了那三个人,那三个人就等于每人花9元,9*3=27元,在加上服务贪污的那2元,是29元,请问那1元钱哪里去了
太极拳的练法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都属于内家拳,但吧里人似乎知道怎么练的狠少,更有甚者见到好贴还是拍砖的人多,可见功夫是掌握在少说人手里一点不假。 太极拳的练功程序: 无极桩、盘架子 推手、断手。 无极桩站到有内动时会出现自动现象,身体完全放松,不可有意阻抗,这是身体的调整阶段,此阶段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盘架子熟练后,将内动带入拳架当中,心动、意动、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 此阶段应当以拳架正确为主,不可僵硬,称为定型,完全熟练后可以随内动改变套路练习,这是为什么会出现很多流派的主要原因,也可以按原套路练习。 带桩感、拳感练习双人推手,此阶段完全是意动不可人为顶、抗,为以后应感而发打下基础。 通过站桩、盘拳架、推手练习后,基本上普通力会变成所谓的拳劲了,整体松活,整个拳架练下来八成为松,两成为刚,所谓“刚柔相济”是也。
有形为阳无形为阴 太极拳架要慢慢的打,为的就是阴阳互练,形为阳好练,意为阴难练。 太极拳吧里好多问题不切中要害,很多人不重视练意,怀疑“用意不用力”是错的。 那你们不想想为什么?如果不强调练“意”的话,太极拳就不是太极拳了。 更有甚者,自己不明白不说还要说别人练得不对,玩文字游戏,在“用意不用力”的问题上纠缠不清,那好,你就用力去练太极拳吧,练到老也不是太极拳。
有谁知道 盘拳架时动作与意念的配合,有知道的吗? 单操手有几式是哪几式?
想问大师个问题 近来闲来无事在网上浏览了一下有关意拳的视频 发现有意拳名家的视频存在问题,本想不予理睬,但还是写出来为好,必定那几位拳师是有点影响力的。 第一位名家对站桩的要求是:“螳螂的脖子流水的屁股” 第二位名家对站桩的要求是:腰椎要直,尾闾要勾,直到刀从上砍下来不能砍到屁股。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站桩是要求人的脊柱是直的,我理解的对吧。 大家知道,人体的脊柱从侧面看是呈“S“形的,脊柱周围的肌肉、筋腱保持自然状态是最佳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往往会使其改变状态,久之会使人的腰肌、颈椎变形、老化,所以人们才要保持运动,这样才能不得腰椎、颈椎病变。 正确的练法就是要求头上领,脚下踩,虚灵顶劲,还有头部不能过于前倾,腰椎不能过分后突,以保持腰椎、颈部的弯曲度,掖胯、屈膝也要适度、自然,这样才不至于使腰部肌肉紧张。 试想如果把颈椎、腰椎都站成了值的,那腰椎的灵活性就没了,久之就会得腰椎病、颈椎病, 但不知大师们是不是另有理论,是不是只有这样站才能成为大师。
WMA改规则了,这就是进步 近期的WMA比赛中发现规则改变了,这是件好事请,说明有人还是在为中国武术在做实事。 希望接下来能看到运动员戴上拳套允许用拳击打头部。
规则成就武林大会的成败 武林大会到现在已有好几年了吧,但没有什么起色,还是练的不是打的,打的不是练的。 国际上类似的擂台赛,比如日本空手道,就比较明确,拳来脚往,平日练的什么就使用什么。 而国内众多流派光招式就有上千种之多,但到了擂台上,拳不是拳,腿不是腿,无效运动太多,浪费运动员的体能不说,也很难提高运动员的搏击水平。 形意拳的打法(劈崩钻炮横)八卦掌的掌法(八大掌、六十四掌)还有众多的门派其打法不下上千种,都能拿到擂台上吗?回答是肯定不行。 早年韩其昌之子韩某某就曾带领弟子们用梅花桩拳挑战过梅慧志的北京散打队(业余队),败得非常惨,没有一个队员不被KO,用被打的满脸是血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道理非常简单:脱离实战的武术就不是武术。 武术家们应当知道,日本早年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人家痛定思痛对当时流行的柔术进行了改良,逐步形成了规范动作的柔道,还有各种流派的拳种统统的去繁就简,简直就是一场武术界的**,空手道就是那个时代形成的,不但站住了脚,还在全世界发展他们的武技,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反观我们的武林大会、WMA,不但因循守旧,还规定招式的使用,先不说你那个招式是否合理,单就瞬息万变的场上局势来说,人类的反应能力就达不到你使用所谓的“绝招”的可能。 不准运动员击打头部,可能会使运动员不顾及头部的保护,一味的使出不规范的击打动作,这样下去只会使运动员们远离实战的环境,会产生可怕的不良效果,要知道头部也是需要锻炼的,你不练就不能有好的抗打能力。
练太极拳——“傻练” 名师出高徒,高徒又成了名师,一代一代这样走下来,细细品来,名师还有谁,高徒今何在? 早年练太极拳,老师傅不会手把手的教你,而是端坐太师椅上,一杯香茶,闭目养神。 徒弟们在下面盘架子,聪明的主见老师傅闭目养神于是就敷衍了事,只有那些“傻瓜”专心练着每招每式,但奇怪的是,挨骂的总是那几个“聪明”的徒弟。 看看老师傅都骂徒弟些什么:“你们练拳时咋不想拳,尽想些个乌七八糟的,再这样你们就不要练了”,看懂了吗?师傅不是用眼睛来看徒弟练拳的,至于是怎样知道徒弟练拳时想啥的,我也不知道。 太极拳讲究意念活动,行拳时往往会忘了自己的存在,一趟一趟的走下来,感觉才舒服,功夫是这这样慢慢上身的,至于什么才算是太极高手,好像现在好多人也说不清楚,也可能好的拳师真的没有了吧。
希望看到众多门派的场上较量 武当与太极的较量 以武当八卦的落败而收场 表面上看武当不堪一击 其实并不是武当派的武功差劲 只是他们没有进行搏击训练的结果 擂台比武是要具备技术、耐力、功力、与搏击经验的 这一点陈家沟太极就做得不错 看得出来 他们在下面是进行过搏击训练的 别派武功也要向陈家沟学习 与时俱进才是传统武术走出套路的阴影唯一出路 再次登场的练家子们 希望你们是有备而来 武当弟子也不要气馁 重新来过 我们还是知道当年董海川大师的风彩的 不要让我们失望呦
求租 想在北京通州区租个农家院
小人物方舟子 一个儿童模样的小人物,说了不少的真话,就像《黄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子。 孩子的话是真话,但并不会所有大人都要听孩子的话才是正确的。这个孩子不过就是个用眼睛看世界的,就是说他还要学会用头脑看世界。 如果这个孩子成了儿皇帝,他会怎样呢?可能会没有了李一之流,没有了中医一词,没有了好多的“国粹”。 还是不要那样的好,没必要为这个操心,因为方舟子不过就是个用眼睛看世界的小孩子。我们这些个大人是比他会用脑子的不是吗?
有震感吗? 18点54分
离婚了,从没有这么美过 50岁那年,青梅竹马的前妻和他的舞蹈老师(已婚)好上了,对我说:“你要还爱我就睁只眼闭只眼,我还会疼你的。” 我的心里不知是啥滋味,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吗?我问了律师,律师告诉我:“没有办法的,我们管不了他们,受不了就离婚吧,我帮你多分点家产。” 我没多要钱呀物的,把房子给了儿子,我贷款借钱买了个二手房过起了独身生活。开始时除了生气就是生气,恨不得杀了那个男流氓。想不明白,从前的破鞋,流氓啥时候都神气起来了,我到成了三孙子了。 三年多了,现在我不是那样了,我买了辆车,又兼了份工作,好自由的。从前有家的时侯,买菜做饭干家务还要看前妻的脸子,不能这不能那,还要支持她唱歌跳舞,稍有不满就说你保守小心眼。呵呵,现在我还可以会会女朋友,喝个大酒侃个山啥的,感觉生活很惬意呀。我想说的是,不要抱怨,出了事不一定是坏事,向我学吧,生活挺公平的。
汗 传统武术真的上不了现代擂台吗? 因常在公园晨练,结识了一个练形意拳的朋友;并知道他是某派弟子,他的师父咋个了得,师兄更是厉害云云。 本人不才,散打练过三年,意拳一直习练直今,也有5 6年之久了,但在他面前始终感到很渺小,从不敢高谈阔论。他的师兄来和我推过手,好于面子,我“输了”,但确实感到他还是有功夫的。 一次不经意的闲聊,说道他们推推手还可以,但打不了散打时,可惹了嘛烦了:“我师父就是不出来,散打算个球呀。”我问到:“和散打交过手吗?”哼:“吓死他们,有次我师父带我们去散打队比武,吓的教练连连拱手。” 好奇心加上他的嚣张,我也糊度了,真的那么厉害吗?在他的要求下我联系了朋友,一家散打俱乐部。练功房里很喧闹,没有因我们的到来而有任何的异样;某教练笑容可掬的来到我们的面前,寒暄过后,一方各出三人,散打选手是从正在训练的队员里随意叫来的,18 9岁,开始吧,教练说话了。 我的那位朋友的师兄们输了,一人被KO,两人是被打的被迫认输的,好没面子,我的汗都出来了。教练跟我说:“一般我们不和民间的比试的,不好意思真打的,他们练的很凶,但打的没经验,根本就不会打的。” 清晨我像往常一样的来到公园活动身体,碰到了我的那为朋友:“你好,够早的呀,”“我师父说了,他要亲自出马,还要请来外地的师伯,要用绝招了,非得教训一下他们不可,”我愕然,我的汗又要出来了,这回麻烦大了。
正确理解形意拳 在吧里看了几日,感到有些解答不能使人满意,还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不但不会给与帮助,反而离道越走远。 我是练散打的,之前练过多年形意,师傅是尚派传人。想说几句,看能否给形意爱好者以帮助,用大家爱听的词是:真传。 站桩 用意念将外形统一起来,就是所谓的“合”,要不断的调整,这个过程就是站桩。说的太明白了,就不明白了,我这里就说体感吧:头脚相争有拔地欲飞之势,前脚与后足有前蹬后蹿之势,前手与后手有前冲后拽之势,前膝与后胯前顶后坐之势。用意不用力,站的久了,会有得力之感,不知是上还是下,是前还是后,就好像是随时有动作又没有的感觉,很舒适的,大有一触即发之感。有了这种感觉就是站对了桩。 明劲暗劲 明劲就是力,暗劲就是意,暗劲与明劲就是意与力合。初习者没有意与力的概念,练的就是力,就是明劲。意其实就是与力合的,比如一个空水桶,你说是装满水的,叫他提起放下,会怎样呢?形意就是要专门的练意,走五形不许用力的,慢慢的有感觉了,好像是力又没用力呀,那是什么呢?就是气感,再走拳时就是: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了。这就是形意拳。如果你不是这么练的,就是练错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