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柒🌱
sky_057
🍉西瓜空调wifi和你
关注数: 30
粉丝数: 445
发帖数: 4,463
关注贴吧数: 41
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老夫子教会我的事##老夫子# 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
人生不能后悔,但是可以拐弯。#老夫子教会我的事##老夫子# 人生不能后悔,但是可以拐弯。
诚恳#老夫子教会我的事##老夫子# 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
选择的意义 #老夫子教会我的事# 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老夫子教会我的事# 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得用心去感受。
爱或不爱 #老夫子教会我的事# 当你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当你知道谁是真的关心你,当你从错误中学习,你将不再关心不懂你的人怎么想。
不好、也不糟#老夫子教会我的事#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限制你的,不是你的年龄,是你的心。#老夫子教会我的事# 限制你的,不是你的年龄,是你的心。 Age is no barrier. It’s a limitation you put on your mind.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老夫子教会我的事#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
阳光总在风雨后#老夫子教会我的事# 有时候人生也会因为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心动,阳光总在风雨后。谁也不知道以后的人生会怎样,所以我们要动用所有的能力,活下。
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老夫子教会我的事#
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敬悼吴中兴先生 吴中兴(1922-2020)先生是一位低调的出版、发行巨人 吴中兴先生创办「吴兴记书报社」,从事出版、发行超过半世纪。他于1964年发行,王泽《老夫子漫画》至今从未间断。 不但如此,多年前吴先生整修上环乐古道的办公室,把一楼打造成「老夫子专卖店」,只要是老夫子的授权商品,几乎都在店中展售。 《老夫子》作者王泽(1925-2017,本名王家禧,以长子王泽名字为笔名创作「老夫子」)。1956年,由天津到香港安身立足,王家禧先在天主教法属天主教会负责绘圣经,兼办教会「乐峰报」的编绘工作长达十多年之久。于工作之余,从事漫画创作,由于《老夫子》,人物造型怪趣、对白简洁又富幽默,大受欢迎。更吸引了吴兴记书报社负责人吴中兴先生的青睐,于一九六四年开始,吴兴记发行王泽的《老夫子》单行本至今至,现仍持续再版中。 吴老先生爱《老夫子》、爱作者王泽父子一家人、爱读者,且持之以恒。不但如此,《老夫子》漫画发行至今,作者王泽(传至第二代)、印刷厂(也是第二代)及发行吴兴记,五十六年来仍维持鐡三角关系,也成为出版界的传奇。 吴中兴先生特助余光斌于4月6日来讯告知:吴老板今早离世。 吴老板上星期到办公室,中午突然说脚不舒服,立即送吴伯伯至医院。 因年事已高,今日巳时心脏衰竭,在医院仙逝,走的很安详。 吴伯伯孩子散居世界各地,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余先生伉俪就近细心照顾。吴伯伯在医院离世时,余先生和同事清及她孙女 三人,还有家佣都在旁。吴伯伯无疑是是幸福的。 吴中兴先生对出版发行的贡献超过半世纪,也感念他对《老夫子》漫画出版的坚持,及对王泽父子的厚爱。 敬悼吴中兴先生为出版发行鞠躬尽瘁,并请吴先生家属节哀顺变。
不要轻易给孩子「定性」,孩子未来有无限可能。
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老夫子 祝福大家~ 端午节佳节愉快,大家平安喜乐!
《老夫子》漫画诞生58年——“王泽2.0”让老夫子笑中有泪 家父(王家禧)在我心中是一个传奇。自从他离世后,我的心里好像少了些什么,总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这一年来,我尝试利用这种感觉进行创作,绘画《老夫子》时亦添加了一项表达的元素。”在《老夫子》漫画走过55年之际,《老夫子》漫画第二代作者王泽近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回味父亲数十年前的真迹手稿,忆起父亲生前点点滴滴,感慨万分。年近七旬的王泽依旧容光焕发,言行举止散发出幽默感。中新社记者 谭达明 摄 在《老夫子》漫画走过55年之际,《老夫子》漫画第二代作者王泽近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回味父亲数十年前的真迹手稿,忆起父亲生前点点滴滴,感慨万分。 1962年,王家禧以长子姓名“王泽”作为笔名,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老夫子》。这是首本描写市井小民生活百态及人生智慧的漫画,因其风格明快、包罗万象且幽默风趣、形象生动,而深受华人喜爱。 “家父画《老夫子》黑白漫画的时候,对用笔、墨水的要求非常讲究,一笔一笔的线条隐藏着他的创作感受、经验和功力,但遗憾的是过往甚少人理会,家父亦没有时间告诉大家,以及将这些创作元素再进一步演变。” 王泽解释,父亲当年画漫画是为了赚钱养家,成名后更忙得要死,天天赶稿,替十几份报纸、杂志画四格和六格漫画,发挥空间较少。因此,父亲选择简简单单用“老夫子”“大番薯”等逗趣人物说故事,而读者阅后嘻哈大笑,也很快翻往下一页,没有仔细感受父亲细腻的笔触,“父亲的才华是被时间淹没。” 1995年,王泽眼见父亲年纪渐长、健康不稳后,便继承父业,让两代“王泽”无缝接轨。他坦言,接手初期,与父亲一样拥有相同的问题,天天忙着搞出版、画漫画,没有时间探索创作的新变化,创作变成了一份困难的工作。 “创作下去,我感觉到自己无法取代父亲。我没有父亲的天分,完全模仿父亲的话,我一定会失败。”王泽有感时间的宝贵,不想让自己遗憾,便决心将自己的想象与感觉加入《老夫子》漫画,进一步发掘漫画角色的潜在个性,“今天的老夫子不止幽默,也会有怀疑、悲伤、感性、超现实的一面。” 最近十多年,王泽成功走出父亲的“框框”,老夫子亦走出漫画书,以“油画”“版画”的形式花式亮相,画色亦与以往有较大不同,“父亲以前选用的颜色是为了方便漫画出版,而我现在配搭的颜色是配合老夫子的个性。” 去年1月1日,“老王泽”因年老器官衰竭在美国离世,享年93岁。一年多来,再也听不到父亲在家里洪亮的笑声,“小王泽”选择静静地“治疗”心灵的空虚,花约4个月创作了一系列题为“影”的画作纪念父亲。画中,老夫子的脸孔变成黑色的影子,身穿的长衫不再是黄色而是彩色,动态亦带点抽象。 “父亲转身离开了我,消失了,慢慢变成了一个个影子。”王泽解释,创作灵感是来自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亲生前将全部精力投入在老夫子上,老夫子的影子,埋藏了父亲一生多姿多彩的时光。” 60年来,除了父亲,王泽与老夫子相处的时间最长。他透露,其实当年没有想过会接手画《老夫子》漫画。不过,当他找来100多人试画老夫子后,便决定放弃这个念头,“我从小看父亲画老夫子,对老夫子非常了解,但他们没有,所以他们画出来的老夫子只得形态,缺乏感觉。” 这些年,穿中式长袍马褂、头顶瓜皮小帽、脚穿一双功夫鞋的老夫子形象,横跨几代香港人的回忆。王泽相信,《老夫子》漫画未来会以更多不同形式与港人见面,如“VR(虚拟实境)”游戏、动画、电子书等,希望勾起大众看老夫子的开心回忆,同时让老夫子继续与港人共同前进,数十年后继续珍惜这位老朋友。 当下,年近七旬的王泽依旧容光焕发,言行举止散发出幽默感。一边画画,一边继续建筑教学的王泽,很强调“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创作时没想太多成就,最重要是做想做的事,此生便没有白来这个世界。
老夫子这一页的故事讲了什么? 像是用了别样的心思在里面 老赵对老夫子说了什么?
老夫子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老夫子》漫画给你们的童年带来了哪些趣事? 我第一个回答,就是跟同学借书。
童年的回忆——《老夫子》漫画原稿亮相苏富比 还记得童年时期少儿频道中播放的《老夫子》漫画吗?他是几代人共同的童年回忆,在近日,由两代王泽绘制的老夫子漫画原稿亮相苏富比展售会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言谈幽默,鬼马多计的老夫子和他的好朋友们吧。(艺飞万家)老夫子至今有两代名为王泽的作者。第一代为已逝艺术家王家禧,在1960年代初以其长子王泽之名为笔名进行创作。第二代则为其长子本人王泽,于1995年接棒。 现存最早《老夫子》彩色封面原稿《摇滚老夫子》在香港苏富比以65万港元成交(网上拍卖),刷新了老夫子漫画原稿的拍卖纪录。此手稿原为王家禧长子王泽珍藏,为第二期漫画封面,第一期原稿由于各种原因早已佚失。展售会上呈现的全部是两代王泽的原稿画作,包括已故老王泽(王家禧)早年珍贵彩色封面与黑白4格、6格漫画作品,以及儿子王泽缅怀父亲、以老夫子为题的压克力彩色作品“弦外之音”系列。此次展售会是第一代作者王家禧手稿最后一次大型公开展售。2008年开始,苏富比曾对王家禧《老夫子》系列漫画手稿进行过几次拍卖。据悉,彩色封面手稿作品拍到港币十多万元,如果是4格漫画或者是6格漫画,拍卖价则为港币5万到8万元。 老夫子的戴着瓜皮帽、穿着中国传统礼服,马褂上有三颗大钮扣形象,最先出现于1962年的《小乐园》杂志、 1963年的《天天日报》及《星岛晚报》等。 1964年,吴兴记书报社出版首期《老夫子与秦先生》漫画单行本。到现在《老夫子》漫画至今出版超过五十年,前二十年的作品大多以香港当时社会生活面貌为题材,围绕香港人生活习惯、时代社会潮流,包括衣、食、住、行,工作事业与愿景等话题;对社会上各类型人物角色造型、表情、肢体表演等描绘得生动有趣,对白简洁、幽默讨喜。 后三十年的作品则迈入大众化的幽默,并见证了香港社会发展与华人生活底蕴。近几年市场中的藏家对名家漫画作品较为追捧,部分拍卖机构也在拍卖中设立相应的专题。就漫画收藏而言,较其他艺术品门类门槛较低,但有市场认可度的高价作品均出自名家之手。作为小众的漫画作品,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藏家观念的转变,漫画作品具有值得挖掘的深层潜力,同时藏家对漫画作品的重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动漫的发展。
我的童年开始于那一本本的老夫子漫画 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回忆起一部名为《老夫子》的搞笑漫画呢? 而回首君依旧印象深刻。 犹记得,年少时代,回首君用着为数不多的零花钱收集着一本本老夫子漫画,不仅每天爱不释手地翻看,而且还如获至宝珍藏着。 老夫子里巧妙的笑点,短小精悍的故事,总是会让回首君笑个不停。 那么今天,回首君来和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 —《老夫子》。 老夫子,1963年出版,它是由漫画家王泽创作的香港搞笑漫画。 但是你知道吗? 《老夫子》真正的原作并不是王泽,而是朋弟。 早就在1930年,朋弟就已经在报章发表了《老夫子》、《老白薯》等漫画, 也就是说,王泽1963年创作的老夫子剽窃了朋弟的创意和设定,进行了再创作。 前者不为人所知,晚年贫困而死;后者赚得盆满钵盈,被大众熟知。 真是世人只知道王泽,而不知朋弟。 而《老夫子》漫画主要围绕了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等人物身边发生的事情来展开。 这是一则老夫子与人较量的漫画, 迷之自信的老夫子,自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 结果,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就算他拼尽全力,却还是无法动毫他人的手臂。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但更多的会是力所不及。 比如说丑小鸭之所以会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白天鹅。 所以,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肯定会比不自量力的人更能活下去。 老夫子正在张贴广告,有一个行人像根木头,始终仵在那里,干扰了他的工作。 就算老夫子客气请求,但是行人始终无动于衷,视而不见。 没办法,碰到这种人,就只有一点面子也不给。 你不尊重别人,何来别人也尊重你呢? 同样这一则也是, 两位女性想要去公司面试职员,却不知道公司的位置。 她们逢人问路,就是“乡下佬”,“土包子”。 各种傲慢,看不起他人的刻薄嘴脸浮于脸上,真的是丑陋呐。 老夫子并没有生气和直接一走了之,反而耐心地给她们指路。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她们去面试的经理竟然是刚才看不起的“乡下佬”,“土包子”。 还有一则,驾车出去的老夫子碰到了一个丝毫不讲理的“新人类”。 就算老夫子弄多大,多响的车喇叭,“新人类”依然是我行我素。 好一个“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 面对这种人,当然是不应该讲道理。(事实上,就算是讲道理也没有用,唯有让他涨点教训。) 尊重别人,也就是在尊重自己。 叔本华说过,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请不要过度消费他人的同情心 老夫子装成一个腿受伤的乞讨者,以博取他人的同情心来维持生活。
某宝有影印版狐狸仙了,给大家排排雷。
老夫子精选系列第300期《特别珍藏版》精选纪念集再版啦! 老夫子有了新动作,可喜可贺,相信很大一部分人已经都拥有了这本300集。 原作:王澤 初版出版:吳興記書報社 时间:2017年1月1日 原作:王澤 再版出版:美顯國際有限公司 时间:2020年11月 「老夫子第300期精選紀念集」是王澤生前最後一本老夫子漫畫,內容一直鼎承著老夫子漫畫的風格。
水虎传的印刷你喜欢看那一版本? 对于自己所有的水虎传来说,合订本、商周、革新号、吉林、原动力、革新、现代64K等,随意对比来说,内容上的删减和不完整,和原稿的字体对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就对自己喜欢的革新号豆腐块水虎来说,只是搜藏,更爱合订本的原画风,你?喜欢哪一种感觉?
祖国节日将近,祝福《老夫子》吧友们,节日快乐。 十一将近,祝所有老夫子吧友的新老粉丝们,祝大家中秋、国庆节快乐、祖国越来越强大!
老夫子小时候
各位书友,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老夫子吧的支持,此吧是仅提供交流、探讨[老夫子]王泽漫画内容的交流处,不是交易平台,请新来的书友,通过正规平台购书,同时,希望书友们更多交流老夫子漫画艺术,不要将书籍带入商业化,今后凡事发现在贴吧发广告等行为的直接删贴封禁,希望大家都能遵守,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老夫子 300 特别珍藏版 童年真的是无价的~感谢~MR`M。拿到手 感觉这本书很厚重 比其他册要厚多 并不是内容多了 里面全部都是老夫子的原稿插画折叠在中里了书是2017年1月1日的 老爷子3号就走了 泪奔~就这样吧~
《老夫子年代大全集 》老少咸宜的漫画 在临近香港的珠三角地区,中国内地大陆,能风魔老中青年三代的动漫人物估计只有老夫子能和叮当(现在叫哆啦A梦)一拼。话说老夫子的作者署名是王泽,其实是王泽的爸爸王家禧首先创作,并以长子王泽的名字作为笔名,从1952年起开始出版,至今已经超过50年,是不少老中青年年轻时看到的第一本港台漫画,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为迎接老夫子迈入五十周年,首次以年代方式收录原作者王泽笔下历年的四格、六格、八格与十格、十二格老夫子漫画以及部分封面画稿,陆续结集发行《老夫子年代大全集》珍藏版限量精装套书。《老夫子年代大全集》由老夫子第二代作者王泽特别规划,是50年来首度以原汁原味最完整呈现王泽原样手稿,其中不乏粉丝从未看过的精彩漫画,还有最早只出现在报纸连载的早期老夫子漫画造型与封面稿等”。 全套有30本,按年代划分,由于资金问题,这套书每册定价并不便宜,我也没有收齐,(目前仅有25册,缺少5、7、14、17、30)。
吉林版64开100本系列简介 本人31岁,辽宁人,是吉林摄影出版社64K开本老夫子漫画书忠实铁粉,还记得17年前,2002年10月22日的 那一天,还在上中学的我省下了午饭钱跑到新华书店用身上仅有的4元钱买了第一本吉林版64k老夫子漫画书,当时真是爱不离手,课余时间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被书内诙谐幽默的老夫子吸吲着,其实我最中意的,还是老夫子那样的生活方式吧,有几个铁的要死的朋友,平时也会时常被老赵这个家伙捉弄,生活在一个不大但是什么都有城市里,总和秦先生,大番薯出去旅行,再苦思冥想搞老赵一波,尤其是看到老夫子在画什么东西时,大番薯秦先生在窗外偷看的这一幕,我就在想,老夫子可真幸福啊。真的是意犹未尽,毕竟小时候没钱,缺少資金能力,要想多买几本看几乎是一件奢望的事情,那个时候也根本没有意识将看完的书籍收藏起来,毕竟年龄小,长大后,在物资生活满足基本的同时,很多时候会怀念童年美好的回忆,也就会想起那个时候看老夫子漫画所带来的快乐,几年前,在上海福州路465号的上海书城收到了一套品相完好自定95品左右的吉林64开的老夫子,众所周知,吉林版64K老夫子因为当时的发售后的火爆,市面上出了很多种盗版,该套丛书吉林摄影出版社早已在10多年前停产,我认为盗版里也有印刷清晰的,但个人不建议购某宝的100册大全套,那画质真的一团黑,我会在下面图文中简单介绍几种盗版的类型,仅供大家收藏参考,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的《老夫子》100本中,收罗了许多的中、长篇故事,其中分别有:39集《古老村》;67集《捉鬼记》;68《四合院》;69集《阴阳斗法》和《诈尸》;70集《时光遂道》和《梦游奇境》;71集《神奇功能》和《旧事重提》;72集《幻影》;73集《远古奇观》;93~96集《水浒传》;97~100集《狐狸仙》。所以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的100本《老夫子》也是目前最为广大读者喜欢的的一套。 当老夫子漫画为读者带来幽默的同时,它反映社會環境(特別是1960-1980年代)的轉變。內容有時會顯現貧窮、盜竊、自殺及黑幫等社會問題。它有時會嘲諷仮串、新潮服裝和搖滾樂等流行文化(老夫子經常會“教訓”那些長得“不倫不類”的人)。 【老夫子1-12~】
心态没了,到底是裂还是筋线?
喜上加喜
买橄榄核千万别看款,一砖头能砸死两个专家 大家都知道,橄榄核雕这两年很火,这里和每个行业一样各有各的潜规则,各行各业都一样,只是你不接触不了解罢了。舟山走来走去最忙的人是谁,你猜不到,不是你们买核的,更不是爱好者,而是那些大师,为的是什么,到各个店面,工作室去淘宝,感觉价格合适款形好看的下手,然后回去自己换款珠,还有一些大师不出门因为他有一大帮徒弟为他们代工,师傅只负责开相,最后落个款珠。怎么你觉他们黑,那算幸运的了,买到这种,最差的是直接机雕找人修然后自己落款,所以会有很多大师出名的是双十八,结过出名后什么都会了,呵呵,每个作品要出名肯定要多次长久的磨练,即使有刀工也不可能那么快的,你要明白。 接下来聊下核雕爱好者们,你们的盲目追求其实是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每每看到店里来人不看作品就问有某某某的本工没,人就一个,你要人家怎么雕那么多作品,全国各地都要。一个大师基本一个月出一串这是好的了,因为他们要忙着收货,陪你们爱好者拍照,应酬,哪里来那么多时间,没心思雕自然也出不了什么好作品,反正名声在外,认人不认工。核雕爱好者一位的追求名牌一样的道理,不宰你宰谁,钱赚多了,大师更没心思雕刻,用我一亲戚的话,他也是知名大师,这东西雕的好没用,要靠炒作,一样技术,大师和一般的核雕者月收入差十几倍。教你几招,至少不会被坑的厉害 1:不管到舟山去买核也好,还是在淘宝上买核也好,不要先问请问这个核是什么核,内行一听就是菜,永远记住只有铁核和油核两种,其次是核有二三四五花等,怪核。舟山主要油核为主,今年的铁核烂筋黑筋比较多,不宜雕刻,铁核价格也虚高2.0的50一颗,2.1的200一颗。同时油核舟山主要以三花作品为主,四花普遍比三花的贵200左右,二花少见,主要以细长核为主,还有舟山的油核的价格,我做双十八的,只了解双十八料的价格,短矮胖红2.2差不多200一颗,2.1的差不多四十几一颗。2.0的红的差不多1800一斤!同时核分夹生,烂三花,黑皮黑筋等问题 2.买核不要问谁的工,问这个的也基本不是内行,记住你是来选好的工的核雕作品,不是选名牌的,要名牌直接找那人家里去,前面说了大师的本工基本是没现货的,预订也要预订个几个月,说不定到时给你的还不是本工,概率大概80%拿不到本工,因为你去买核就看谁的,说明你不会看,你不懂,还指名要谁的作品,不宰你宰谁,这不是给店家提高价的机会吗!永远记住选核要选工,有眼缘的,如果你实在要大师款的,简单,买自己喜欢的作品,再单独叫人落下款,出个100块钱我想谁都愿意,和你去花几万块买的一个样,难道你花几万块为的去买个和大师合影却不是本工的作品来满足你的虚荣心,但是将来别人看谁的款还是老作品的不会因为你的一张照片而说这一定是他雕刻的吧,和核友聚会被认出是假的你得多尴尬啊,是吧。3.很多核雕爱好者有钱了要弄点艺术一样的,生活富裕了希望精神也富裕,进门就要核雕作品大的,低于2.1的不要,价格不是问题,呵呵,这类人拿到的好多都是机雕加手修,要么是代工非本工,因为对他们来讲主要大的贵的,钱不是问题,呵呵不宰白不宰。 4.那教大家看,进店里在舟山招待你的不是老板就是伙计,雕的不怎么样的,好的师傅都是只顾自己雕的,一件好的作品要是店里一直有人难道他一直站起来还能雕的好么,这是要做的住,用心的活。同时真正的好的师傅他店里基本空空的,偶尔有几件作品也估计不是他的,是他徒弟之类的,这类才有好东西,才有本工。机雕这东西舟山越来越多了,说下吧,大师家里100%都有机器,只是好坏的问题,2万到十几万不等,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内行基本一眼就看的出来,没神的,呵呵,还有一些人发了那什么电脑图什么的,呵呵,没用的,好点的机器带三围立体扫描的,和图没关系,所以还记住是你玩核,不是核玩你,即使你再有钱,你的钱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珍惜师傅们的成果。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