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自学者º cryzhj2003
寻找同好一起探讨太极拳,一起进步!
关注数: 44 粉丝数: 49 发帖数: 851 关注贴吧数: 20
祝大彤自然太极拳松功精简版(养生)二十八式分动名称第一式 起 祝大彤自然太极拳松功精简版(养生)二十八式分动名称 第一式 起势 (4动) 1 左脚横移 2 两脚平立 3 两腕前掤 4 两掌下采 第二势 揽雀尾 (8动) 1 左抱七星 2 右掌打挤 3 右抱七星 4 左掌打挤 5 右掌回捋 6 右掌前掤 7 右掌后掤 8 右掌前按 第三式 斜单鞭 (2动) 1 右掌变勾 2 左掌平捋 第四式 提手上式(4动) 1 半面右转 2 左掌打挤 3 右掌变勾 4右勾变掌 第五式 白鹤亮翅(4动) 1 俯身按掌 2 向左扭转 3 左掌上掤 4两肘下垂 第六式 搂膝拗步(8动) 1 左掌下按 2 右掌前按 3 右掌下按 4 左掌前按 5 左掌下按 6 右掌前按 7右掌回捋 8 左掌前掤 第七式 手挥琵琶(2动) 1 左掌前合 2 左掌上掤 第八式 上步搬拦捶 (4动) 1 左掌下合 2 左掌前掤 3 左掌回捋(拦) 4 右拳前伸 第九式 如封似闭 (2动) 1 右掌回捋 2 两掌前按 第十式 抱虎归山 (4动) 1 双掌前伸 2 两掌展开 3 两掌上掤 4 两肘下垂 第十一式 左右隅步搂膝 (4动) 1 左掌斜搂 2 右掌斜按 3 右转回捋 4 左掌斜按 第十二式 隅步揽雀尾 (6动) 1 左掌翻转 2 右掌前按 3 右掌回捋 4 右掌前掤 5 右掌后掤 6 右掌前按 第十三式 斜单鞭 (2动) 1 右掌变勾 2 左掌平捋 第十四式 肘底看锤 (2动) 1 左掌前伸 2 左肘上提 第十五式 倒撵猴 (6动) 1 两拳变掌 2 左掌前按 3 左掌下按 4 右掌前按 5 右掌下按 6 左掌前按 第十六式 斜飞式 (4动) 1 左掌上掤 2 左掌下捋 3 左脚前伸 4 左肩左靠 第十七式 提手上式 (4动)同第四式 1 半面右转 2 左掌打挤 3 右掌变勾 4右勾变掌 第十八式 白鹤亮翅 (4动)同第五式 1 俯身按掌 2 向左扭转 3 左掌上掤 4两肘下垂 第十九式 搂膝拗步(2动) 1 左掌下按 2 右掌前按 第二十式 海底针 (2动) 1 右掌前指 2 右掌下指 第二十一式 扇通背(2动) 1 两掌前伸 2 左掌前按 第二十二式 撇身锤 (2动) 1 左掌右掤 2 右肘下采 第二十三式 卸步搬拦捶 (4动) 1 左掌前掤 2 左掌左掤 3 左掌回捋 4 右拳前伸 第二十四式 上步拦雀尾 (4动) 1 右拳松转 2 右拳变掌 3 右掌回捋 4 右掌前掤 5 右掌后掤 6 右掌前按 第二十五式 正单鞭 (2动) 1 右掌变勾 2 左掌平捋 第二十六式 云手(6动) 1 左掌下捋 2 左掌平按 3 右掌平按 4 左掌平按 5 右掌平按 6 左掌平捋 第二十七式 单鞭 (2动) 1 右掌变勾 2 左掌平捋 第二十八式 收式 九松十要需牢记 九松:松脚、松踝、松膝、松垮、松腰、松肩、松肘、松腕、松手指 十要:溜臀、裹裆、收腹、收左右腹股沟、空胸、圆背、收左右胸窝、松脖颈
太极行者那里转来的,我不练这个,给有需要练力量的看看! 在各种站桩中,马步站桩属于大运动的桩法,大运动量,意味着气血运行猛烈,也意味着对人体锻炼的作用来的猛烈,通常这类功法对人体浅层的气血作用非常迅速,所以,健身效果非常的明显。 但是由于运动量很大,能够认真坚持的人少之又少,但是真正坚持锻炼的人,是绝对体验到它的神奇功效而视为珍宝。 马步站桩,可以说,接触过传统锻炼的,差不多都知道,或者也站过,但是往往都是浅尝辄止,没能深入去体会他的精妙,其原因之一就在与它的强度太大,不宜坚持,智邦这里啰唆,将马步站桩的锻炼方法及心得简单整理,提供给有缘。 姿势的具体要求可以参见前面姿势与健康一节,比如头顶悬,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宽胸实腹,尽量放松等等。 两脚开三个脚长的宽度,平行,下蹲,大腿呈水平(稍高亦可不要过高拉),两臂作胸前环抱状,亦可两掌作前推状,可叉腰,可抚膝盖上(不建议,容易使力),在保持站姿的前提下,全身尽量放松,愈久愈好。 其他: 1.备一个小闹钟放在面前,计时用。 2.每天至少锻炼一次,每次锻炼累积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每次锻炼开始是不能坚持30分钟的,那么可以分多个小节来锻炼,各小节时间累计最好能满30分钟。 4.一定要坚持明天每个小节的时间逐步延长:比如今天第一节锻炼,只能坚持60秒,第二次45秒,----,那么明天第一节争取站65秒(哪怕62秒),第二次50秒,----,后天第一节争取站70秒,第二节争取站55秒,----,依此类推。 5.注意汗出勿当风,勿冲凉,尤其是天气凉爽的季节,尤应注意。 6.一般能一次坚持到5分钟时,就会体会到身体热能发动的情况。少数人还可以体验到体内热能循经流动的现象。 7.一般能一次坚持到10分钟左右,会出现“呼吸极限”,类似长跑运动跑到千把两千米的时候出现的呼吸极限。这时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放弃。 8.能轻松过呼吸极限后,会渐入佳境,一蹲数十分钟不是难事。身体内外隐将疾逐步攻动。 9.就算按5秒钟递进锻炼,从一分钟开始,坚持到5分钟只要48天,到10分钟只要百日左右。能坚持百日筑基,轻松过呼吸极限关,自会体味到其中乐趣,大有欲罢不能之感。 10.高血压、心脏病等对大运动量有忌讳的病,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保持警惕。精神病患者不宜练习。 11.每节蹲完,一定要在极端疲劳的情况下起立,不要松懈蹲下甚至坐下。故事供一笑:小时候跟师父学武练马步,一蹲累就坐下,师父就骂,叫你坐,练完马步就坐以后长成个大屁股,可能智邦现在屁股大就是那时候不听师父的话的严重后果,懊丧! 12.练完后,可两手抚盖小腹处散步至心平气和。 在传统锻炼方法中,对身体内在的锻炼有很多层次,打个比方说,练气,这个气通俗的说,就有粗细的不同,一般来说,越是费劲用力的,其所练之气就越粗,其功效相对于就作用于表(肌体)就比较多(注意并非表皮之表),越是不费劲而用意的方法,其所练之气就越细,其作用相对于里(精神)比较多。作用于表,可以很快色身反应而健康,作用于里,甚至可以逐步调整性情。所以古人说,修行事,在于变化气质,变化气,多在调身,变化质,多在养性。 古来锻炼,一般都是由粗到细,由外及里。先调整好身体,打通内在通道,然后随着功夫内渗,人生观健全,知识阅历的丰富,逐步由粗到细的转变锻炼,这样,可以避免直接锻炼"细"功夫带来的难以处理的偏差(可参阅智邦关于偏差的论述)。 智邦所介绍的马步站桩,不属于武功,不属于练气,不属于练意,各位同仁莫作武功会,莫作气功会,但是它又的的确确的暗含武功气功最最基本的锻炼原理。 没有进行过传统功法锻炼的人,只要不是前面所说禁忌病症范围,不妨大胆练习,智邦建议尽量由此下手,以为今后有机会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或有身体不适出现,先排除其他的因素,再在马步上找原因。若确实是体质特殊,不适合马步锻炼,应该改练他法(这种人太少太少了,智邦即今还没碰到一例真的不适合此法的,若是觉得自己不合适,那么长跑也必定不合适,锻炼就需要小心些了。) 练功中出现的疑问或问题,智邦只要能够上网,会尽量及时交流。 也希望喜欢此法的同仁,锻炼过程中,细心观察自身的变化。比如,精神是否好转,精力是否感到充沛,饭量是否变化,消化是否好转,声音是否变亮,眼神是否更晶莹,小便是否更有力,呼吸是否更深长,小腹是否更弹性,,,,,,,,当身体发生疾病状态时,要注意体会和以往发病是否有不同之处,,,,等等, 做个有心人吧,传统的锻炼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内省自察。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若更有心者,把智邦前后介绍的方法,联系起来琢磨一下,或许会有所得。 只希望大家尽快把身体练通练好,喜欢传统锻炼的人们,后面还有很多值得去探讨的东西,但是先把最基本的练好,才是深研细究的基础。
发现个很奇怪的问题 兄弟最近对太极拳产生兴趣。 故整日沉迷网络太极中,查询大量非正史资料,以及吧内各大高人论点。 发现个怪圈,1,太极拳能实战不?如果可以实战,怎么国内外大型比赛没有名次,反对方论点是太极受规则限制不能胜出。这个我感觉忽悠的成份大点,依内家拳的原理来讲,练太极到极致时,是不轻易出手,出手必见红。首先太极讲心境,貌似各家观点中都说不贪不欠,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争强好胜。那么比赛得不到成绩就可以解释通了,因为练成太极的人都不屑去争斗,而去争斗输了的都是没练大成的。哈哈。 2,太极的用意不用力,感觉如果真的站桩或打慢架能够出功夫,那么现在高人应该很多了。 首先能做到每天玩几遍架子,站会桩的人太多了。不符合,必先劳其筋骨的大道。 用意不用力,在实战中,如果没力怎么伤人,就算你可以化去对手的攻击,但对对手没有消耗或致命的打击,有什么用。 3、练太极有用吗?那肯定是有用滴,这个不用讲,最少能活动下常天在现代化城市里坐坏的身子。站桩能出气功么,这个貌似有点玄,兄弟才接触2个月不到,暂时还没站出气来,有人说你不信还要站,其实我是觉得这个方法简单,不需要场地,说白点就是懒,哈哈 站不出来没损失,万一站出来了算个意外收获罢了。 4、致那些成天在吧内吵来吵去,装高手的敌人们,不论别人的观点对或错,起码的尊重要有,别上来就骂脑残什么的,错,指出错在那里,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没有个好的心态我想练什么玩意都不出东西。如果这么容易暴躁,说明也没什么本事。 -----------------------一个初学者的唠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