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yf zsyf
关注数: 20 粉丝数: 54 发帖数: 847 关注贴吧数: 11
师的困惑:那些专家的谎言还能听吗 鲁迅曾讲过一个印度故事,爷爷和孙子去赶集。回来的路上,爷爷骑在驴上,孙子在下边走,路人看了说,爷爷太不懂事了,让小孩走路。爷爷听了以后,赶快把驴让给孙子骑。又有人说话了,应该照顾老人嘛,为什么孙子骑驴呢?爷爷和孙子听了觉得一个人骑驴总不大好,于是两人都骑在驴上。谁知又有人说,两人骑驴不是要把驴压坏吗?两人赶紧下来。走着走着,又有人说,放着好好的驴不骑,真笨哪!爷爷听了对孙子说:“看来我们只好抬着驴走。”   这则故事,正应了一个俗语:“婆婆太多,媳妇难做。”   今天,中国的教育,不正是这样的情形吗?   文明古国,经历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被中国的精英和大师们批判得体无完肤,可是,大英帝国却极其赞赏中国的科举制度:让读书人站在跻身士族阶层的同一起跑线!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教育这么样呢?中国的教育一直摇摆不定,首先是否定了十七年的教学,推行了“保送制度”;然后又否定了“保送制度”,恢复了高考。泱泱大国的制度,不是研究论证出来的,竟然是病急乱投医!   恢复高考到现在将近30年,看看今天的教育:狼狈,难堪,又黑又丑,又乱又臭,千夫所指!   昨天,有一个披着专家的皮的人站出来,高瞻远瞩,发聩振聋:你们应该如何如何……   今天,又有一个披着专家的皮的人站出来,惺惺作态,掷地有声 :No! 你们昨天做错了,应该……   过去,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代沟,现在更可怕了,80后和90后也有代沟!   明天,代沟还会缩短吗?   过去称独生子女为“太子”、“公主”,如今竟然改称“小霸王”!叫“太子”、“公主”也好,叫“小霸王”也罢,这是谁的责任?   父母有责任,社会有责任,专家更有责任!   看看这些高论、这些细节!   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育行政长官以及社会也常常用这样的观念否定教师。   孔老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也只有七十,优秀率也不高,再说“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这恐怕也应该算是“教不好的学生”吧?料不到孔老夫子在您老先生眼里也列入“不会教的老师”!难怪先前也叫“孔老二”。   今天,社会给中小学老师的都是“下等的料”,不“骈死于槽枥”之间,已经不错,“安求其能千里也”?   专家们,你们不要袖手旁观,也试试教两个班(150个人),看看是什么结果,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人世间有很多人说话的时候姿态特别高,可是一旦事情出在自己身上,他比别人更窝囊。   2、“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开除学生”。   从前看过一则故事:张良经过一棵树下,一个小孩在树上向他撒尿,张良掏出糖果奖励了小孩;另一天,项羽从那棵树下经过,小孩又向他撒尿,结果,项羽一拳把他打死。你说,是谁害死了这个小孩?我们今天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方式,貌似循循善诱,实则婆婆妈妈,我们一再容忍孩子犯低级错误,一些并不天真的学生,世故而“装嫩”,故意犯低级错误,偏“以恶小而为之”。 中国学生的确聪明,把被禁锢的精力用于欺负弱者、捣乱课堂:“我没十四岁我怕谁?”“你有种就开除我!”我们的教育法规为什么留下这样的漏洞给学生提供“用武之地”?   3、“只许表扬,不许批评”的教育原则。   一个成年人,听惯了奉承的话,都会飘飘然,更何况心智还没有成熟的学生?   多少班主任现在都把类似于“家庭报告书”写成抒情散文,这难道真的是对学生爱护的真实体现?“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儿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泰戈尔的这首诗难道没能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你的QQ为谁隐身?为谁在线? 习惯性的打开了qq, 习惯性的点击了隐身选项, 习惯性的戴上了耳机, 习惯性的看看那些闪动的头像; 默默的,默默的,只是等待;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然而,在内心中, 希望能够看到那个闪动的头像, 能够再一次“听”到他的声音。 曾经我的头像,为了他而亮, 现在我的头像,为了他而暗, 然而,不变的,只有那份情感。 也记不清楚哪天,仿佛很遥远, 听说有一种聊天工具叫做qq, 于是就拥有了一个闪亮的头像。 好友一个个增多,朋友一个个加入, 头像在一直闪亮。 一天, 他在好友那里,知道了我的号 于是,列表中多了一个闪动的头像 一个可爱的头像 那天开始,整个列表中 其他人的存在已经不重要了 渐渐的,上网等待他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 慢慢的,心里想着他成了我每天的必备课。 我点亮了头像,让他知道我的存在; 我点亮了头像,期盼他的出现。 从他跳跃的头像后,我仿佛能够看到他的样子,了解他的喜怒哀乐。 假如日子就这样下去, 假如那天我们没有跨过朋友的界限, 假如他第一次拒绝时我就退守 假如答应做朋友后不再坚持 …… 然而,一切没有假如 事实永远都是事实, 尽管有时感到虚幻, 有时感到无奈, 某个时候开始, 我的qq上他的头像变成了灰色, 死一样的灰色, 再也没有亮过。 而我的头像也变成了灰色, 也再没有亮过, 但却不是死一样的灰色 那下面隐藏着一颗期盼的心。 我总是希望, 在我隐身的时候, 他能够上线, 哪怕看着他那闪动的头像, 也已满足。 我成了名副其实的隐身一族, 后来,也成了习惯 其实,有的时候发现, 一种习惯很容易就形成, 但是却很难改变, 特别是在别人需要你改变的时候。 后来发现, 好友里有许许多多的隐身人, 他们是为了避免见到某个人? 抑或是为了想要看到某个人? 恐怕只有隐身的人自己明白。 QQ,承载了许多人的梦, 在上线下线的交响乐中继续完成它的使命, 然而,在一些人眼中; 仿佛是一个痛。 也曾想换个号, 可是我知道, 有些事,永远
厕所里的对话 厕所里的对话 一天早上,移动一老总在外突然感觉内急,只好找公共厕所。 "干什么的?"看厕所的大婶喊。 "我是移动老总,我内急。" "你不知道现在什么都要收费啊?"大婶。 "行,多少钱?" "进去5毛,出来3毛。"大婶看着他。 "什么?出来也要收费?"老总瞪着眼睛。 "看什么看,我们这里实行双向收费。如果你办个厕所套餐的话,就可以单向收费了。 "行,我付钱。"老总掏出十块钱。 "大便还是小便?"大婶捏住钱问。 "大便,快点。" "恩,你需要办理套餐吗?如果你一次性大便五十次,可以给你优惠再大便三十次。"大婶说。 "别说了,我先进去,马上出来付钱。"老总进去后,选择了最后一个坑位爽了好久后出来了。 "先生,您选择的是五号坑位,得付选号费用5毛钱,你在里面呆的时候没有说不要选择放音乐,所以每次收费6毛钱。另外你在里面蹲了十五分零一秒,前一分钟按5毛每分钟计费,后面按每分钟四毛计费。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计费。另外由于你的排泄量占用了我们的下水道带宽,所以请你另外按包月付出费用元。最后你可以通过小孔看到进厕所的其他人,请付来人显示费1块钱。"老总已经呆在那里。 "所以,老总先生,我们这里不刷卡,总共你要付59.4元钱,如果逾期不交纳,按每日千分之三的费用计滞纳金,我方不另行通知,到积累到千元我方将通过法律手段催缴"。 大婶刚刚说完,移动老总"扑通"一声晕倒在小便池里!! 移动老总迷迷糊糊的说:还有没有王法了? 大婶说:我的地盘,我做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