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0410 春生0410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291 关注贴吧数: 7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12月26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发布了《构建“大生产”运行模式》《特种业务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调研成果,以及《井下作业分公司十大特色技术》《电驱压裂首战英雄岭》《导师带徒助力人才成长》等7项重要创新成果。该公司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班子带头领学、干部积极自学、专家辅导研学、心得交流互学、转化成果践学”的“五学”模式,重点学习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的重要理论知识,集体研究决策“五化”创建等“三重一大”事项169件。以“实”为要,对标对表创新效。在“四下基层”过程中,该公司坚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从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问题”出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确定市场开发、安全环保、物资管理、生产运行、基层党建等方面调研选题95个。按照调查研究“计划表”“路线图”,将“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贯穿始终,听取收集基层员工意见建议96条,制订了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措施104条。以“干”为本,聚智聚力出新绩。在精益管理上,强化生产运行提速增效, 精益物资管理,利用低成本、清洁网电解决动力线路,推广电代油、气代油装备,实现全年提质增效目标。在人才强企上,强力推进技术员分级管理、名师带高徒活动、技能人才培养等7项配套方案,做强人才队伍方阵。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12月26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发布了《构建“大生产”运行模式》《特种业务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调研成果,以及《井下作业分公司十大特色技术》《电驱压裂首战英雄岭》《导师带徒助力人才成长》等7项重要创新成果。该公司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班子带头领学、干部积极自学、专家辅导研学、心得交流互学、转化成果践学”的“五学”模式,重点学习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的重要理论知识,集体研究决策“五化”创建等“三重一大”事项169件。以“实”为要,对标对表创新效。在“四下基层”过程中,该公司坚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从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问题”出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确定市场开发、安全环保、物资管理、生产运行、基层党建等方面调研选题95个。按照调查研究“计划表”“路线图”,将“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贯穿始终,听取收集基层员工意见建议96条,制订了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措施104条。以“干”为本,聚智聚力出新绩。在精益管理上,强化生产运行提速增效, 精益物资管理,利用低成本、清洁网电解决动力线路,推广电代油、气代油装备,实现全年提质增效目标。在人才强企上,强力推进技术员分级管理、名师带高徒活动、技能人才培养等7项配套方案,做强人才队伍方阵。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12月26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发布了《构建“大生产”运行模式》《特种业务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调研成果,以及《井下作业分公司十大特色技术》《电驱压裂首战英雄岭》《导师带徒助力人才成长》等7项重要创新成果。该公司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班子带头领学、干部积极自学、专家辅导研学、心得交流互学、转化成果践学”的“五学”模式,重点学习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的重要理论知识,集体研究决策“五化”创建等“三重一大”事项169件。以“实”为要,对标对表创新效。在“四下基层”过程中,该公司坚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从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问题”出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确定市场开发、安全环保、物资管理、生产运行、基层党建等方面调研选题95个。按照调查研究“计划表”“路线图”,将“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贯穿始终,听取收集基层员工意见建议96条,制订了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措施104条。以“干”为本,聚智聚力出新绩。在精益管理上,强化生产运行提速增效, 精益物资管理,利用低成本、清洁网电解决动力线路,推广电代油、气代油装备,实现全年提质增效目标。在人才强企上,强力推进技术员分级管理、名师带高徒活动、技能人才培养等7项配套方案,做强人才队伍方阵。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12月26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发布了《构建“大生产”运行模式》《特种业务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调研成果,以及《井下作业分公司十大特色技术》《电驱压裂首战英雄岭》《导师带徒助力人才成长》等7项重要创新成果。该公司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班子带头领学、干部积极自学、专家辅导研学、心得交流互学、转化成果践学”的“五学”模式,重点学习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的重要理论知识,集体研究决策“五化”创建等“三重一大”事项169件。以“实”为要,对标对表创新效。在“四下基层”过程中,该公司坚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从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问题”出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确定市场开发、安全环保、物资管理、生产运行、基层党建等方面调研选题95个。按照调查研究“计划表”“路线图”,将“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贯穿始终,听取收集基层员工意见建议96条,制订了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措施104条。以“干”为本,聚智聚力出新绩。在精益管理上,强化生产运行提速增效, 精益物资管理,利用低成本、清洁网电解决动力线路,推广电代油、气代油装备,实现全年提质增效目标。在人才强企上,强力推进技术员分级管理、名师带高徒活动、技能人才培养等7项配套方案,做强人才队伍方阵。
12月有什么节气 1、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12月6至8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55°,北方地区会受冷空气影响,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 天候 大雪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及台湾玉山的温度最低都已降到了零度或以下。各地会降大雪,甚至是暴雪,因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区域。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表示这种节气时期,是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如同小雪节气,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因此大雪,又是指降雪量大的雪。《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2、冬至 又称冬节、贺冬,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反。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短之日,北半球冬至一般都在西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间,农历用冬至所在月来定义十一月。 天候 在冬至时刻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亦是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之中白昼最短,日影最长之一日,北极圈呈永夜状态,南极圈呈极昼状态。冬至之后阳光直射位置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数日渐增长,正午太阳高度也日渐升高,日影逐渐缩短。 冬至虽然是北半球理论上吸收太阳热量最少的一段时间,但因为地球土壤跟海洋释放热量会有时间延迟,大部分情况下最冷的时期不是冬至前后,而是发生在冬至之后,比如说大寒,根据气象部门统计,最冷的月份是1月,之后是2月,接下来才是12月。
冬季“八防” 一、防冻凝 1、加强班前安全提示,强化冬季安全知识培训。 2、定期对塔吊、电梯等设备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设备保养情况、钢丝绳、转动部位等。 3、岗位人员要严格按设备工艺参数操作,杜绝人为误操作,保证安全作业。 4、严格落实三级巡回检查制,加强消防应急器材、管网设施、电器线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防滑 冬季多雨雪天气,对于现场的台阶、坡道、道口等易滑倒部位定期进行排查,落实防范措施,加强警示提醒标识。遇到雨雪天气时,及时清扫积雪和冻冰。 三、防火 冬季多大风天气,风干物燥,应重点加强对材料堆放场地、生活区、库房、作业面等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检查,加强对火种和动火作业的管理,确保“火源不出现、火险不发生”。 四、防爆 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形成静电积聚等造成爆炸的隐患。因此,要加强对防火防爆区的检查力度,要重点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的检查和管理;对粉尘浓度高的加工车间,及时清扫散落堆积的粉尘。要对上述等部位的消火设施加强维护和检查,确保随时处在在用状态。 五、防触电 加强用电管理,对临时用电要严格审批制度,加强管理。对各配电室、配电箱等重点部位开展全面的检查,及时清理上述等部位的杂物,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对接电等作业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六、防交通事故 冬季天寒地冻,路面湿滑,大雾天气较多,现场易发交通事故。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注重日常的交通安全。对车辆机械驾驶人员做好交底教育,现场及时清理。 七、防中毒窒息 冬季自采暖情况较多,要教育职工注重自采暖的防护措施,防止煤气中毒。同时,定期对职工集体宿舍开展安全检查,杜绝集体宿舍使用电炉、酒精炉等不安全器具。对从事有毒作业、有窒息危险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并加强作业管理。 八、防异常天气 要积极主动做好防范雪灾、风灾等异常天气的工作。要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确保不因为异常天气等突发事件而影响生产工作。
冬季安全小常识 随着冬季的来临,用煤、电、火、气的使用量增多,一切不安全隐患也相应增加。冬季取暖应把安全放在首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煤火取暖须防煤气中毒。 出现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使用不合格的炉具取暖;其次是烟筒老化漏气;再是使用炉具不当。在使用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其是否完好,若有破损、锈蚀、漏气,要及时更换。检查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烟筒接口要顺茬接、安装风斗要及时,并经常检查烟道和风斗,加添煤炭后要及时盖好炉盖,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风门是否打开。若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首先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将中毒者盖好被子抬到空气流通处,并尽快送往有高压氧舱设备的医院抢救。另外严禁用酒精、煤油、汽油点炉子。 二、消除电热毯隐患。 电热毯连续通电时间过长,如无恒温保险装置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另外,电热毯长期揉搓而断裂,也会引起火灾。预防电热毯引发火灾,首先要注意绝缘,防止短路。电热毯如有破损,切不可随意拆修,要请专业人员修理。为防止一时疏忽忘记切断电源,可以使用三通插头,一头插电灯,一头接电热毯,这样入夜开灯时电热毯便通电升温,睡觉关灯后电热毯也随之断电。电热毯应尽量避免折叠受潮,长期不用的电热毯再用时要仔细检查有无漏电现象,一旦起火,首先要断电源,再设法将火扑灭。
渤海钻探全力抓好冬季消防安全管理 冬季大风天气频发,气温骤降,不规范用火用电易造成火灾事故。为消除火灾隐患,这个公司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全覆盖检查、全系统培训、全方位宣教的方式,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让人人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 这个公司按照“排查细、整改严、零容忍”原则,制定包含油(气)存储使用场所、物品仓库、办公区、机房、配电室等7类20个重点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以及试油试气、钻井施工作业等场所的检查要求,并规定各单位主管领导为负责人,梳理健全消防管理制度、防火档案,严格落实消防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对整改不彻底或重复性问题加倍处罚。 同时,这个公司将消防检查与消防安全培训同步推进,制作《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使用》《初起火灾处置常识》等课件4个,重点讲解、演示日常消防检查、消防器具使用方法、高效自救等必备知识,并结合山西吕梁市“11.16”永聚煤矿办公楼火灾事故和近年来典型火灾事故案例,深刻剖析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及教训,阐述火灾事故的严重性、危害性,为员工日常工作敲响警钟。 各基层单位分别结合作业区和工作特点,开展消防隐患自查自改、消防安全警示语征集、知识竞赛等活动。试油工程作业部组织办公楼火灾应急演练,优化疏散逃生路线,提高员工避险能力;工程地质所根据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相关内容,对危化品库房管理人员及库管人员进行随机抽查提问,帮助员工熟练掌握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规则;钻修工程作业部设计制作带有阻燃层的可拆卸保温套,极大降低了冬季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
渤海钻探全力抓好冬季消防安全管理 冬季大风天气频发,气温骤降,不规范用火用电易造成火灾事故。为消除火灾隐患,这个公司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全覆盖检查、全系统培训、全方位宣教的方式,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让人人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 这个公司按照“排查细、整改严、零容忍”原则,制定包含油(气)存储使用场所、物品仓库、办公区、机房、配电室等7类20个重点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以及试油试气、钻井施工作业等场所的检查要求,并规定各单位主管领导为负责人,梳理健全消防管理制度、防火档案,严格落实消防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对整改不彻底或重复性问题加倍处罚。 同时,这个公司将消防检查与消防安全培训同步推进,制作《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使用》《初起火灾处置常识》等课件4个,重点讲解、演示日常消防检查、消防器具使用方法、高效自救等必备知识,并结合山西吕梁市“11.16”永聚煤矿办公楼火灾事故和近年来典型火灾事故案例,深刻剖析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及教训,阐述火灾事故的严重性、危害性,为员工日常工作敲响警钟。 各基层单位分别结合作业区和工作特点,开展消防隐患自查自改、消防安全警示语征集、知识竞赛等活动。试油工程作业部组织办公楼火灾应急演练,优化疏散逃生路线,提高员工避险能力;工程地质所根据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相关内容,对危化品库房管理人员及库管人员进行随机抽查提问,帮助员工熟练掌握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规则;钻修工程作业部设计制作带有阻燃层的可拆卸保温套,极大降低了冬季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
渤海钻探全力抓好冬季消防安全管理 冬季大风天气频发,气温骤降,不规范用火用电易造成火灾事故。为消除火灾隐患,这个公司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全覆盖检查、全系统培训、全方位宣教的方式,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让人人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 这个公司按照“排查细、整改严、零容忍”原则,制定包含油(气)存储使用场所、物品仓库、办公区、机房、配电室等7类20个重点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以及试油试气、钻井施工作业等场所的检查要求,并规定各单位主管领导为负责人,梳理健全消防管理制度、防火档案,严格落实消防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对整改不彻底或重复性问题加倍处罚。 同时,这个公司将消防检查与消防安全培训同步推进,制作《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使用》《初起火灾处置常识》等课件4个,重点讲解、演示日常消防检查、消防器具使用方法、高效自救等必备知识,并结合山西吕梁市“11.16”永聚煤矿办公楼火灾事故和近年来典型火灾事故案例,深刻剖析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及教训,阐述火灾事故的严重性、危害性,为员工日常工作敲响警钟。 各基层单位分别结合作业区和工作特点,开展消防隐患自查自改、消防安全警示语征集、知识竞赛等活动。试油工程作业部组织办公楼火灾应急演练,优化疏散逃生路线,提高员工避险能力;工程地质所根据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相关内容,对危化品库房管理人员及库管人员进行随机抽查提问,帮助员工熟练掌握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规则;钻修工程作业部设计制作带有阻燃层的可拆卸保温套,极大降低了冬季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
渤海钻探全力抓好冬季消防安全管理 冬季大风天气频发,气温骤降,不规范用火用电易造成火灾事故。为消除火灾隐患,这个公司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全覆盖检查、全系统培训、全方位宣教的方式,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让人人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 这个公司按照“排查细、整改严、零容忍”原则,制定包含油(气)存储使用场所、物品仓库、办公区、机房、配电室等7类20个重点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以及试油试气、钻井施工作业等场所的检查要求,并规定各单位主管领导为负责人,梳理健全消防管理制度、防火档案,严格落实消防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对整改不彻底或重复性问题加倍处罚。 同时,这个公司将消防检查与消防安全培训同步推进,制作《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使用》《初起火灾处置常识》等课件4个,重点讲解、演示日常消防检查、消防器具使用方法、高效自救等必备知识,并结合山西吕梁市“11.16”永聚煤矿办公楼火灾事故和近年来典型火灾事故案例,深刻剖析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及教训,阐述火灾事故的严重性、危害性,为员工日常工作敲响警钟。 各基层单位分别结合作业区和工作特点,开展消防隐患自查自改、消防安全警示语征集、知识竞赛等活动。试油工程作业部组织办公楼火灾应急演练,优化疏散逃生路线,提高员工避险能力;工程地质所根据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相关内容,对危化品库房管理人员及库管人员进行随机抽查提问,帮助员工熟练掌握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规则;钻修工程作业部设计制作带有阻燃层的可拆卸保温套,极大降低了冬季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
第一!中国石油一口气拿了43个奖项! 11月27日,2023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发布全国总决赛获奖公告,199个项目获奖,中国石油43个参赛项目榜上有名,在参赛企业中获奖数量位居第一。 云南石化“基于TRIZ理论——炼油厂芳烃抽提装置工艺技术优化创新”、大庆油田“基于TRIZ提高油井修井控喷效率”、吉林油田“基于TRIZ理论降低气田井口保温系统能耗”和西南油气田“提高致密气支撑剂回流防治效率”的4个项目获一等奖,占一等奖获奖项目的20%。勘探院“基于TRIZ的水平井缝控压裂系统研发”等12个项目获二等奖,渤海装备“基于TRIZ的钻井液循环管汇滤清器结构创新”等10个项目获三等奖,渤海钻探“解决伊朗高产井出砂造成砂堵的难题”等17个项目获优胜奖。 备赛期间,中国石油科协委托管理干部学院邀请系统内外资深专家开展总决赛线上集中辅导培训,充分发挥了科协在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赛事之一,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培育创新人才,做强实体经济”为主题,共有32个地方赛区1924家科技型企业推荐的5702个项目报名参赛,直接参赛的企业科技人员超1.7万人,参赛企业、参赛项目、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深地塔科1井创下全球万米深井钻探最快用时纪录 8月23日,中国石油发布消息,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过半。深地塔科1井设计井深11100米,开钻至今已钻至5856米井深。深地塔科1井自2023年5月30日开钻以来,两个多月已完成了中浅层的钻进任务,最高日钻井深度达567米。它不仅仅承担油气资源发现任务,还进行深地科学探索。目前,深地塔科1井刚刚完成防止已钻好井壁垮塌,支撑钢管的作业。538根钢管首尾相接的重量达到660吨,创下我国大尺寸钢管作业最深、钢管作业吨位最大等多项纪录,全面检验了钻机提升能力。钻超深井带来超高温、超高压等多重钻完井技术极限。每往地下深100米,温度就会提高约2℃,井下将面临约220℃的高温。目前,钻井深度虽然过半,但钻井难度仅完成10%,剩余5000米计划要用一年多的时间,攻克90%的高难地层。深地塔科1井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超深油气富集区,8000米以下油气地质资源总量超过90亿吨油当量,占全国超深层资源量的一半以上。塔里木油田钻探8000米以上超深井破百口近年来,世界新增油气储量60%来自深部底层,勘探潜力巨大。深层乃至超深层的油气资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首口万米深井所在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目前已钻探8000米以上超深井104口,超深钻探有力支撑了油气增储上产。塔里木油田满探1井钻探井深几天前突破9000米,垂直深度达到8661米,成为2023年塔里木油田钻探的第32口井深过8000米的超深井。超深井是钻井深度超过6000米的钻井。近两年,塔里木油田新增的油气储量90%以上都是通过钻探超深井获取。塔里木油田超深井油气年产量已突破1800万吨,占油田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超深井已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支撑。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事业部工程师 刘金龙:塔里木油田钻井从完钻井深4500米到6000米用了10年的时间,从完钻井深7000米到9000米,经历了17年。而深地塔科1井从目前的井深6000米到万米还将用373天,这也将是全球万米深井钻探最快用时纪录。我国已知的超过三分之一的油气资源都分布在4500米地下。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两个最丰富的深层油气盆地,在塔里木盆地有超八成以上石油埋藏在6000米以下超深地层。
渤海钻探助力河套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获新发现 11月22日,从巴彦河套盆地试油现场传来消息,由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承录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点井HT101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在河套盆地超深层源内盐储交互地层油气勘探新突破。该井不仅刷新华北油田首口碎屑岩油藏千吨纪录,还创下华北油田钻探最深、取岩层心最深、首次盐间地层储层取岩层心成功等多项纪录。   HT101井是部署在巴彦油田光明构造带一口超深预探井,钻探井深7125米。针对构造目的层膏盐岩富集、地层压力复杂、井壁易失稳等超深井难题,该公司成立多专业技术保障指挥小组,精细制定施工方案,优选作业人员、配备精专设备,量身定制技术服务序列,构建工程地质一体化协同、技术专家驻井支撑、“1+N”指导把关的服务体系,甲乙方协同攻坚超深井难题。   为保障该井安全优质高效施工,该公司强化“一井一策、一段一清”质量过程管控。运用“地质+元素+薄片”录井技术序列,通过对钠、氯、硅等元素含量趋势变化,精准识别地层、界定取心层位,于7047.97米首次实现,超深盐间地层储层取岩层心成功。在考量国内外油田先进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施工中,探索提出了符合巴彦油田的合成基钻井液使用方案,保障了钻井安全快优施工和油气显示快速发现、快速评价;全井累计精细解释评价地层70层214米,为今后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翔实地质原始资料。   与此同时,该公司充分发挥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服务优势,开展日常跟踪分析138次,监测并预报地层压力。充分利用录井数据资料和膏盐岩地层分析成果,为优化合成基钻井液使用方案和试油建议、深化河套盆地地质研究,加快深层、超深层油气安全高效开发提供可靠依据;也为深度参与新领域、新层系、新类型目标风险勘探和集中勘探,及浅中深层立体勘探,推动巴彦油田新一轮储量高峰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统筹医疗资源,有效防治冬季呼吸道疾病 国家卫健委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明确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和诊疗规范化水平。 随着我国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监测显示,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卫健委发布权威信息,科学指导各地医疗机构做好诊治工作,同时提醒民众、尤其是易感人群做好个人防护,十分必要且及时。 统筹医疗资源,方便群众就近有序就医。鉴于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多发,医疗机构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扩充治疗区域,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增强接诊服务能力。还应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跨科跨院调剂力量,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更应发挥互联网医院“云就医”作用,分流患者,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各地医疗机构务必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优化门诊服务,努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呼吸道门诊、发热门诊落实“应开放尽开放”,并创造条件开设夜间门诊。建立动态监测调配机制,可将病房、已转岗有资质的行政人员动员支援呼吸道门诊,实现医疗资源“应调配尽调配”。同时,减少不必要环节,在挂号、检查、取药等服务流程上“应简化尽简化”。围绕患者急难愁盼问题,深挖医疗机构内部资源潜力,努力实现诊疗服务升级、服务内涵拓展,保障群众获得更好的就医与健康服务。 重视“一老一小”,防护从自我做起。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患者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专业人士建议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降低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对管理者而言,要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人群密集场所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和探访。民众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的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每个人都要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科学防治冬季呼吸道疾病,要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同时强化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呼吸道疾病传播。各级政府更要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科学统筹调配相关资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