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渡孤箬 天渡孤箬
关注数: 4 粉丝数: 93 发帖数: 813 关注贴吧数: 6
路子涵的故事<木本本> #情感小说# (一)细雨斜风 又到了暮春时节,淅淅沥沥的雨,断断续续的风,都让人感受到阵阵寒意。 路子涵坐在窗边,双手托着下巴,眼神望着窗外。课桌上整齐堆放很多辅导书与试卷,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更像等待翻牌的妃子,而他们的主人此刻正在苦恼地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他最不擅长的问题。 如何向一个喜欢自己或自己喜欢地女生,委婉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心意。 也许这对很多人来讲不是问题,可对天生不懂拒绝的路子涵来说,却问题很大,以至于他痛苦的抱住头,想放下一切睡一觉再说。 毕竟,这女生不是同一个。他非常肯定甚至确信以至深信不疑这一点。 想着晚上的约定,路子涵决定先和莫桑梓谈一谈。莫桑梓是他的同桌,是一个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女生,微微一笑是很好看的,倾城却没那么夸张,只是偶尔会让人有一种楼在晃动的错觉。而路子涵则更是不堪,在莫桑梓的笑容下会头晕目眩神迷以至不能直视。 路子涵和莫桑梓以前是一个大院里的邻居,小学同学,后来拆迁,两家就分开了一直没联系。直到高中时候,路子涵去报道时,一个女生拍着他肩膀,大笑着对他吼道:路子涵!他才将眼前的女生和童年记忆里那个柔柔弱弱总是趴在窗口看星星的女孩联系起来。 路子涵给莫桑梓递了个纸条,很快纸条递了回来。路子涵打开一看,写着:你想多了,不可能有女生喜欢你的,好好学习,你喜欢的那个女生喜欢学习成绩好的!祝你俩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天做对比翼鸟,下地结成连理枝! 路子涵把纸条揉成一团,扔到课桌角落。瞅了瞅莫桑梓,弱弱地道:没人喜欢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喜欢的人。 莫桑梓回头瞥了一眼,随口问道:为什么啊? 路子涵坏坏一笑,然后说:因为这种人,每天照镜子的时候都会提心吊胆,生怕会被自己美死。对不对啊,莫桑儿。 “砰!”路子涵头上挨了重重一书本。莫桑梓咬着牙说道:竟然敢说我是自恋狂,下课你给我等着。莫桑梓的口头禅就是“你们这群男生我没有一个喜欢的” 路子涵摸了摸头上的包,头却扭了过去,望了望窗外,雨好像停了,接着淡淡说道:好男不跟女斗。 于是,两人又恢复了平静。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
关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木本本>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随笔# 相信大家都听过国外教授对这句话的评价,为什么要成为人上人,大家平等相处不好吗?由此有的学子发出这样的声音“我学习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世上再没有人上人!”听得人热血沸腾,忍不住的反思啊! 反思什么呢?就是觉得传统文化的不足之处。反思什么呢?就是觉得国外月亮比国内圆。反思什么呢?就是最后丢掉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下面我也吹毛求疵,挑一挑这位国外教授与学子言论的不足之处。 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这个人上人似乎被狭义地理解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觉得上也可理解为外。教授这么发问,不就是以自己为人外人自居么。所以教授打出平等的幌子,是转移了话题,这句话重点在吃得苦中苦。你拿一个虚无的结果去否定努力的行为,配当老师? 再说说学子“振聋发聩”的言语。世界上的事,光凭一腔热血是难以成事的,但一腔热血又是坚持的基础。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不会迁就个人。世上再无人上人?是个什么情况。三岁小孩都有害怕的东西。聊回来。这句话本身无可厚非,甚至我有点佩服。理想国么。唐吉诃德似的勇气。愿你不是空喊两句话。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知耻而后勇。一时的落后并不足以否定所有,而所谓糟粕,也能通过“腐熟”、“处理”转化成肥料,促进生长,结出也许不一样的果实。
少年行<木本本>第二章 #木本本##少年行第二章##若盅# 第二章 路遇树人 少年慢慢收拢心绪,慢慢起身,干净利落地将碗筷拾掇一番后,慢慢来到老头身边,也学着大大咧咧一坐,屁股上一阵凉意。少年猛地一哆嗦,正想跳起来。老人布满老茧的双手一挥一按,少年顿时老老实实又坐了下去,肩膀却不停抖动。双脚也忍不住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摩擦起来。 “不用枉费心思了,在我乾罗掌下,没人能随心所欲!”守墓老人语带讥诮,只是后背有汗珠慢慢流下,滴在青石板上。而少年只是愤怒地看着老人的眼睛,不以为然,却无法无动于衷。 “你又想做什么?我听你讲故事都这么些年了!哪一个故事是真的?你以为我还会相信你的满嘴谎言么?”少年几乎是咬着牙齿把话说完。 老头撤下一只手,闪电般抽出旱烟杆,在少年双膝各敲一下,少年气势顿消,瘫倒在门槛边。 “这门槛是用碧血寒玉制成,复生在北极玄山山底无尽海眼寻得寒玉后,放于楼兰地底血海海心中浸泡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将前金部部首所持之煞吾枪枪尖之铁熔化后,磨制而成。作用嘛,就是一个字,洗!”老人停了一下,用火石点燃烟袋,吸了一口,继续说到:“你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的来历么?只要你抱着这个门槛睡上一晚,我就放你出园,并解除你腿上的禁制!当然,前提是我得确认,你能不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老人从鼻孔射出一道烟雾,直奔少年面门而去。 此刻少年却将眼闭上,冷冷说道:“收起你的假好心!这禁制,不需要你解。留着你的命好好看管这墓园吧!记住你说的话,明天一早,我会自己下山的!” “好!好!好!”守墓老人气极反笑,“早知道你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走的时候,把你屋子里包裹带着,其他物件,一律不得翻动。你好自为之!”老人又连吐两口烟气,却是奇异地环绕住铁门槛,伴着少年粗重的呼吸,渐渐散去。 少年晚上做了一个梦,无止境的黑暗,偶尔的温度,远处传来的各种声音,少年双臂伸直,慢慢向前走着,走着… 清晨的阳光洒了进来,少年摆了摆头,发现自己躺在屋内的木板床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已毫无头绪。只记得老头答应自己今天可以出园。再一抬头,桌上放了一个包裹,旁边还有一碗热粥和一个馒头。少年心头一热,终究是个老头子,这么容易心软。思忖间,拿过馒头就咬,正准备端粥喝,喉咙似乎被什么卡住了。霎时间,眼泪翻滚,昨晚吃的早消化了,胆水涌了上来,两眼发黑。少年赶紧咳了几下,把馒头吐出来,用手从喉咙掏出一根鱼刺,上面竟然还冒着黑光。 少年顿时破口大骂:“***,这么不小心,吃饭不吐刺,丢人了吧!”说完狠狠扇了自己两巴掌,拿起地上的包裹,头也不回地向山下走去。 山下的景色不错,少年早已见多不怪,于是他这次选了一条看上去没人走过的路,直直地向外奔去。 迷路是正常的,少年有些懊恼。 于是,他终于开始清点自己的包裹。 包里有什么呢? 哦!《山字诀》,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幻月隐》,啥东西?好像是轻功,不会! 咦!几个大馒头,倒是不错!尝一下味道,很好吃,像梦里大姐姐做的...可以的,可以让你继续并坚持走下去的味道。唯独一把破琴,让少年摸不着头脑。 随手拨弄几下,“呀!嘣!”的声音,没啥用,少年暗想。 还有一副地图,地图叫做“归去来”,“去就去,来就来,归去来?到底是去什么地方?”少年心想。 最后让少年感到惊喜的是包裹里竟然还有一把武器,似乎是一把剑,唤作“败亡!” 少年拿起这剑,将其他东西放回包裹,想到:“老头从未教我剑术,却赠我此剑,究竟何意?” 少年忍不住,提起剑挥了几下。 谁料此时,原本无害的森林突然剑拔弩张,处处透露出敌意,少年毫不在意,双手拖剑,继续向前行走。这森林,即刻也变得阴森诡秘,似乎警告生人勿进。 “啸!”少年擎剑,发出一声长啸。 突地,前面树木幻化分蘖,变成一个成年男子模样,款款向少年走来。 “少年,你好!千百年来,你是第一个来到青木幻境的人。我是此地成灵的树人,拥有你无法想象的力量,我可以满足一个你的愿望,但需要你先通过神的考验!” 少年在梦中呓语道:“树神啊,如果你能听到我的呼唤,那就请你护佑守墓老头,让他能活到再见我的一天吧!” “如你所愿!请你坚持通过接下来神的考验!”幻境中无数个古老的声音响起,最后又合成一道,在少年心头响起。
少年行<木本本>(第一章) #旧事楼兰之战##若盅##少年行# 第一章楼兰之战 守墓老者看着少年吃力地提着水桶,挨个擦拭冰凉坚硬的花岗石碑铭,若有所思,唤到,“干完活,来我屋子,顺便讲讲这个墓园的故事,这些年了,也该对你说一说。” 少年听后双肩微晃了一下,低声应到,“好的,老头子!”手里白抹布加快了几分,但动作依旧平稳而庄重。 不多时,少年收拾完干活的工具,来到老头门外,重重敲了三下,大声喊道:“开门,我活做完了,先给我吃的,再来听你的故事!” “吱-呀-”门突地被守墓老者拉开,他腰上别这那支磨得油亮的铜制水纹样旱烟杆,并无丝毫责怪少年无礼的意思,只是静静看着少年,然后挪开了身子。 出乎少年意料的是,屋内新摆了一个旧木桌子,桌上一碟油炸花生米,上面均匀地洒着盐粒,透着香味,一盘豆腐干,还有满满一碗白米饭,饭上还有一块红烧肉。这让已经吃惯咸菜、窝窝头与稀粥的少年有些发愣。 少年顿了顿,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却对着老头漠然一笑:“今天什么日子,还弄这么一桌子饭菜,你棺材本还够么?”守墓老者脸色如常,似乎早已习惯了少年的刻薄,反而大大咧咧忘门槛一坐,抽出旱烟杆,点上火,“吧嗒吧嗒”吸了几口,望向少年,“爱吃不吃,不吃就坐我边上听我说故事了!” 少年闻言身体立刻放松,向前大迈几步,来到桌边,拿起筷子,刚准备狼吞虎咽,可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低头默念了几句话,就开始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老头眼中露出几分耐人寻味的神情,随即若有所思,没有言语,只一口接一口地吞吐着云雾。不多时,少年吃完饭。屋子里没有开窗,这会也变得烟气弥漫,看不清楚。守墓老人声音懒懒响起,“今天不用你收拾碗筷了,就这么坐着,好好听我把故事讲完。”少年坐在烟雾中,无动于衷,也无法拒绝。 那是三十七年前,我是金部随军伙夫,负责士兵们的后勤饭食。金部上下一共三万四千六百年七十一人,执行总门主手谕,进攻楼兰城。金部部首在全军立下军立状,楼兰不破,无人可还。当时没人觉得这是大话。部首武功超卓,智谋更有军内第一谋士的毋絮相辅。金部后勤七十一人,士兵三万四千六百人,人人皆可入战。在攻打楼兰城之前,更是已经连破二十城,斩敌百万。也因此金部由原来的五万零七十一人减员至三万四千六百七十一人。部首并没有考虑补充新兵,因为据说每个金部士兵都是部首亲自挑选,历经磨难,才入得金部。因此这一万五千多的阵亡让部首行事愈来愈残忍无情。在楼兰城之前的一战,毋絮被袭,身中剧毒,生死未卜,更是让部首杀意冲天,战意无双。 攻城之战并不艰苦,相反异常顺利,几乎无人伤亡。进城之时,城内人来人往,仿佛不知道城已被敌国所占。事情发生在三天后的一个晚上,一个士兵意图奸淫城内一有夫之妇,被夫人咬掉耳朵。士兵恼羞成怒下用刀刺死了妇人。原本赔些银两也可无事,不料官府验尸时发现妇人已有身孕。妇人丈夫愤恨难平,又无处伸冤,竟自缢于菜市场牌楼上,因地方太高,尸体无人敢取,就这么暴晒于日光之下。 随后,这名士兵竟然失心疯,说有鬼,还用牙齿撕咬同营袍泽。军医几经医治,士兵最终还是七窍流血而亡。正好部首归营,看到其他人正掩埋士兵尸体,便上前查看。 随料一看之下,脸色大变,随即鸣鼓升帐,并下达屠城令。当场斩杀死谏将士十七人。屠城之后,部首下令放火焚城,并即刻返程。谁知路上遭遇沙暴,士兵中还出现瘟疫,金部人马尽殁于这漫天黄沙之中。而和我一起的伙夫也慢慢魂归天地。 部首最后一次见我时,告诉了我屠城的原因。 士兵死亡原因是被种了尸蛊该蛊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并极易暴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才会做出奸杀妇人的事情。而尸蛊见血便会大量传播,中者毫无知觉,时日一久,便只能以腐食为生,而且终生受蛊母所制。当时他发现该蛊,便知道整城人包括金部众士兵绝无幸免,但士兵他不忍亲手斩杀,便利用这沙暴与瘟疫,使他们自然地死去,尸体他都偷偷地放回了楼兰城。但他发现,惟独我没收尸蛊影响。 “然后,他交给了我一个婴儿,说这个小孩是从母亲腹部出来的,就叫他复生吧!你带他走,去没有争斗杀戮的地方。 如果有需要,就告诉他真相,并且告诉他,想报仇,就来楼兰吧!” 楼兰从此为鬼域,城中不见活人。 守墓老人缓缓说到,“这个墓园,是复生从楼兰收集的尸骸!” “而你的来历,等你有能力了,就去楼兰找他吧!” 老人说完,缓缓起身,长叹到:“该走了,来的也走了,该活动活动喽!” 门缓缓关上。 黑暗中的少年紧闭着双眼,脸上犹有泪痕未干。
钱不是万能的 #原创随笔##钱不是万能的#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很老套的一句话了,之所以选这句话,并不是说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而是想探讨为什么这句话被许多人奉为人生励志金句,并将其作为自己不择手段敛财的动力。以下也仅仅是个人看法,若觉得有不妥,大可一笑而过,也欢迎来辩个清白。 在开始正题之前,我先用这个句式造一些句子: 女人不是万能的,没有女人却是万万不能的。 男人不是万能的,没有男人却是万万不能的。 人脉不是万能的,没有人脉却是万万不能的。 知识不是万能的,没有知识却是万万不能的。 科技不是万能的,没有科技却是万万不能的。 情商不是万能的,没有情商却是万万不能的。…… 人人都有攀比之心,“不患寡而患不均”。先富起来的人很多都是脚踏实地挥洒汗水白手起家的,也有很多是投机倒把一夜暴富的。脚踏实地者富起来后生活条件改善了,有的继续前进,有的开始原地踏步;投机倒把者富起来后有的继续投机倒把,有的开始挥霍无度,有的反思后稳中求进。 总的来说,这一部分人肯定比大多数人过的要好。那么,大多数人看着少部分人先富了,又有什么反应?觉得不公平者有之,羡慕嫉妒者有之,埋头苦干者有之,浑浑噩噩者有之,闲话八卦者更有之。但评判富的标准有一个很通俗的指标,那就是,钱。 舆论的力量很厉害,但为何金钱会成为这个...不是万能的,没有...却是万万不能的句式的主语,并受大家追捧?而不是其他的像女人,男人,人脉,知识,科技等等? 我想,环境固然有一方面,但舆论被一些有心人肆意玩弄也是另外的一方面。
酿酒师系列之相思醉<木本本> #情感小说##酿酒师系列# 相思醉,又名快乐无罪,喜神酒。人皆有三分脾气,七分胆色。一旦遇到喜欢的人,七分胆色中两分化作思念,这两分思念让人脾气见长,胆色渐消。积年累月下,便可作为相思引,酿出相思醉。——酿酒师笔记 那年夏天,酿酒师去爬山,没有带她。她很是埋怨,一直在他耳边叨叨这事,说他心里没有她的位置。被说的久了,酿酒师也来了火气,于是两人就这么生分,日渐冷淡。 正好那年酿酒师要参加一个酒行业协会的调酒定级评比,希望自己技艺能得到行业认可的他也是日夜苦练,想在大会上能够一鸣惊人。 但后来酿酒师缺席了,因为他的味觉麻木,尝不出任何酒的味道。酿酒师就此消沉,终日浑浑噩噩,滥饮度日。 她看着酿酒师的样子。 终于有一天,她对酿酒师说,她找到治好他的办法了。但需要酿酒师在治疗的时候要保持清醒,且不能动。 她找了一间静室,焚香祷告一番。然后拿出一个针盒。依次在酿酒师头部手部和腿部各扎两根银针,第七根针则放在火上炙烤了会,然后又用酒精蘸了下,放回针盒。 她缓缓说道,我为你调一次酒,名为喜神酒。借助喜神护佑,用快乐的力量让你恢复味觉。说着她取出一个小杯,倒了一点白啤,一点清水,轻轻旋动间,放在桌上。口中灌了一口酒精,手中向杯子上空撒了一把茶叶,并喷过去一口酒雾,同时闪电般掏出一个火机,点燃。 待火星落遍,她端起杯子,一口而尽。轻轻地,向酿酒师唇边渡去…… 酿酒师不知过了多久,醒了过来,银针早已拔去,她也不知踪影。 只留下一纸酒方,并写道,只需按此方日酌一杯,味觉自会在半年后恢复如常。而她,也告诉他,江湖再见,勿负信约!
酿酒师系列之仙酒花骨<木本本> #情感小说##酿酒师系列#酿酒师在有酒界最璀璨明珠之称的重心大师的酒庄学习酿酒,呃,其实就是打杂,负责每天去酒窖擦灰尘。酒窖厚厚石门上的灰尘。 至于里面,别闹了,重心大师都不怎么进去,你觉得,能让酿酒师进去? 在刚接下这份兼职的时候,领她的老师傅只说过这么一句话,门里的灰尘,不是你能想象的,那可是买了保险的,每一粒,每一层,少了一点点儿灰尘,重心大师都会找你喝茶谈心,以及赔偿。 酿酒师听了这些话自然无感。这么轻松的工作,这么简单的要求,还有这么莫名其妙的话。 有了兼职,酿酒师终于有钱买酒。他想成为一名酒道大师。也终于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喝酒。大约做了三年,酿酒师也喝了三年在他经济范围允许内的酒,在越来越多的酒友的友好切磋和熏陶下,自我感觉良好,稳步地朝着大师的方向渐行渐远。 这天,酿酒师准备辞职。 于是,酿酒师去找重心,因为三年以上的员工是可以有一次机会见大师的,那就是辞职的时候。这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规定。 酿酒师那天有点紧张,毕竟是重心,虽不知道是美是丑,符不符合大众审美观。但人的名,树的影,一想到人家是成名已久,而自己在酒庄干了三年,对酒的品味反而更迟钝,酿酒师心里就有点堵。反正是辞职,好好捉弄下重心?酿酒师自顾自地想着。 重心的居处在庄园往东,小溪南面一排房子西边正数第一个。问好地方后,酿酒师便提着一瓶顺来的酒,屁颠屁颠朝重心所在地走过去。 熟练拿出手机,输入重心宫三个字,庄园app顿时为酿酒师选好了路线。步行!酿酒师看着直线距离690米的提示,霸气地选择了最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不屑地看了看飞机、电车,轻轨等选项,设计app的人真是脑袋被踢了,酿酒师暗自腹诽。 惊呆了!酿酒师看着小溪对面一排房子。此刻,他觉得脑袋被踢的人是自己。十个山头,一个山头一个房子,路是M形,酿酒师有种到了华山擦耳岩的感觉。庄园的规划有性格!酿酒师骂了句。辞职也不容易啊!难道是天意?让我回去冷静下? 酿酒师在小溪边想了想,决定打套太极拳,然后再爬过去。还得去拿条绳子。安全第一。 精疲力尽的酿酒师终于爬到了重心所在地。 重心坐在屋内,无桌无椅,席地而坐。身前放着一杯酒。 酿酒师坐在对面,拿出带的酒,打开。对着重心说:辞职。你不让我辞我就把这酒一口喝了,睡你这不走了。 重心端起面前的杯子,小心饮了一口,看了看杯中酒,有些心疼的样子,然后看着酿酒师:你随意! 酿酒师再次呆了,因为重心继续说:我干了!然后抢过酿酒师手了的酒,咕咚咕咚,一口闷了! 酿酒师有些手足无措:大师,你别这样!我过来是辞职的,不是拼酒的! 重心红着眼说:我前面这杯酒叫做花骨,你一口喝完,在门外替我守一夜,我就让你辞职,还给你多发一天的工资。 酿酒师赶紧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慌慌张张跑到门外:好的… 第二天早上,酿酒师见到了日出,很壮观。 酒名:花骨 品级:传说 底酒:喜神醇酿 辅料:五谷(比例未知)、四味(酸甜苦辣比例适中)、三声(弹拍摇)、两重(冷热)、一源(活水) 渊源:醒时累,醉时苦,不醉不醒喝一壶,开开心心睡得熟; 酿时累,等时苦,不等不酿梦花骨,自自在在家人护; 归时累,行时苦,不行不归朋友助,乐乐呵呵同程路; 喝时累,吐时苦,不吐不喝桌前附,逍逍遥遥君子淑。 注∶酿酒系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借口<木本本> #情感小说#引子•初恋的味道 往往情起云恋天,小小雨歇水流连。青青梅子稚儿尝,淡淡苦涩心自牵。——木本本•无题 木本本喜欢小忘,任谁都能很容易地感觉出来。任谁都能很容易地发现,木本本看着小忘时,眼里放着炽热的光,眼角含着淡淡的笑,嘴唇微微抿着,形成一个奇异的弧度,同时一个小小酒窝会若有若无地出现在他小小脸上。 可当小忘转过头时,木本本会马上将眼神转向教课的老师,神情严肃,显得无比认真,手里还拿着一支笔,不时地做着笔记。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发现,木本本眼角的余光,却是一刻都不曾离开那个位置,教室里,小忘的座位,七排右起约第十二个。 小忘是木本本的大学同班同学,莫名的,木本本第一次见到小忘时,就有心跳的感觉,大概,这就是一见钟情。 终于,一次下课,木本本鼓起勇气,期期艾艾的对小忘说到:“嗯……那个……小忘同学……今天晚上……可以一起去操场跑步吗?”小忘面带诧异地看了看这个有点紧张,面带腼腆的小男孩,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好的!” (画外音)木本本怎么会突然约小忘跑步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小忘最近经常跑步,比如因为欲望,比如因为爱情,比如好奇等等。但最直接的原因是,木本本是一个害羞敏感,害怕拒绝却不善于表达自己心意的男孩子。他为了试探小忘对自己的心意,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一个自以为绝妙的主意,那就是折千纸鹤。于是上课时,他将千纸鹤折了一半,然后悄悄递给小忘,带了张小纸条“我不会折了,你可以帮我折完吗?木本本”。木本本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小忘对他没意思,就不会折;而如果小忘折完了,就说明小忘对他也有意思。结果小忘很随意地也很快就折完并递给了木本本。于是就发生了上面的一幕。(引子完)
驳“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谈论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 前几天,朋友圈中有一篇“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谈论诗与远方”的软文让我非常愤怒。先不考究故事情节有多少夸张的成分,单从该文简单地将金钱与虚荣等同于诗与远方,就可看出该文的作者思想十分肤浅。当然,这并不是让我感到愤怒的原因。该文误导读者在潜意识中得出“孝顺父母,就应该少谈论甚至不去谈论诗与远方”的结论,这才是让我非常愤怒的原因。 孝顺父母十分应当,少谈论甚至不去谈论诗与远方也无不妥。但将两句合一,其恶毒性与杀伤力便开始显现,这里我不细讲。我只想让读者换一个视角来解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是高晓松(或者他姐)的原话。那么,我们重新排列组合,看一看能有什么新的体验: (1)生活尚在苟且,你却在谈论诗与远方; (2)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谈论诗与远方; (3)父母尚在苟且,还有你在谈论诗与远方;(4)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那么,各位读者,请你们放下浮躁的心,细细品读这四句话,是否发现其中玄机?没错,软文作者对高晓松的原话进行了两处改动:第一,将“生活”概念放小,化为中国人最重视的紧箍咒之一“父母”;第二,将“还有”这种柔和的带有可能的善意,变为“却”这种突兀而来的肯定的恶意。 能看到这里,我想也不用再多费口舌。就再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诗与远方”的理解。 诗与远方是一个很简单的意象,可阳春白雪,也可下里巴人。农民辛勤耕耘后土地上金黄的麦穗,工人劳累一天后家里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学生紧张学习偶尔抬头望向窗外看到经过的一只漂亮的小鸟,夫妻听到新生命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甚至一抹绿色,一杯清茶,一弯新月等等,这一瞬间的,能触动自己内心的时刻,都可称为我们的诗与远方。由此可见,诗与远方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解压方式,他并不是迂腐的高大上与清新脱俗,也不是简单读几首诗,去了多远的地方。他也许是这个喧嚣社会理性或感性的人为自己心灵寻找的一个避风港,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初心与梦想。 金钱从来都代表不了诗和远方,而虚荣也只能拿来炫耀。只有理想,才是用来追求的,用一生。 木本本2016年4月26日写于湘水江畔。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