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颖的梦想 靓颖的梦想
关注数: 19 粉丝数: 1 发帖数: 625 关注贴吧数: 1
【靓颖快乐】一张处于煲机状态的EP -- EP乐评 (转) 一张处于煲机状态的EP作者: 爱地人  专辑: Jane·爱 艺人:张靓颖 公司:华谊兄弟 对于唱片制作人来讲,在众多的“超级女声”中,张靓颖的起点是最高的,但她国际化的高性能声线,对歌曲有着天然的苛刻要求,功是应该,过即大错,天赋反倒成了“烫山芋”,这也正是张靓颖给音乐制作人出的一道最大的难题。 “华谊兄弟”在面对这块“烫山芋”时的冷处理是合情合理的。用容纳短短三首歌的EP(小专辑,一般收录1-5首歌)先做一个热身,而相对保守的选曲要保证张靓颖从翻唱歌手到原唱歌手的平稳过渡。毕竟国内乐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作过类似玛丽亚·凯莉这种美国主流纯正蓝调歌手的成功经验。 与“超女”现场表现出的最大潜能相比,张靓颖在这张专辑的表现最多只发挥出了70%,模仿玛丽亚·凯莉、席琳·迪昂、惠特尼·休斯顿等歌手的印迹还未完全消褪,处理即兴颤音时的技术也是中规中矩缺少惊喜,现场演唱时人乐一体的和谐仿佛忘了带进录音棚,而炫技表演和感情投入比例上的失调,更造成了专辑在亲和力上的严重不足。三首作品中,钟兴民的《To Be Loved》虽然出自美国音乐人托比·盖德和丹尼斯·里奇的手笔,绝对正统的蓝调艺术路线,崔迪作曲的《光芒》细腻的流行线条为张靓颖真假声的转换和颤音加花提供了更多留白的空间。大概是“蓝调+张靓颖”这样的组合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因此,以“流行摇滚”面貌出现的《逆时针》倒是给了听者一份意外,虽然它的编曲不禁让人联想到F.I.R,但在张靓颖大气磅礴的演绎中也让人看到了她声线拓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可以说,张靓颖的声线本身就像一对发烧音箱,期待她能够带来一步到位的完美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她的音乐只有经过耐心的煲机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张EP虽然平淡,但也是煲机过程中必须要有的阶段。(爱地人) 名词解释·煲机 音箱的磨合期被称作“煲机”,是一种快速使器材优化、稳定的方法。煲机的过程犹如武林高手打通身上的七经八脉的过程。
【靓颖快乐】黄花EP乐评 (转) 黄花EP乐评  对于一个尚未正式出道便已被冠上“新天后”之名的女歌手而言,这样的一张EP与其说是成熟的作品,不如说是一块用来问路的石头。 一个月的时间里,钟兴民和郭亮用MIDI合成器和一把吉他完成了张靓颖最初的音乐框架,这个框架是一个三角形,光芒的中式R&B, To Be Loved的原装美式钢琴骚灵情歌以及逆时针的英式吉他流行摇滚曲。在密集日程中见缝插针录制完成的这张EP,制作过程横跨北京台北新加坡三地数个录音室,而张靓颖更是几乎没有录音室经验的纯现场出身,她招牌式的现场即兴华彩段落如何融入一张成品当中,便成为这张唱片最为关键的问题。 答案是:和声。时间仓促带来的结果是配器受到限制,只能依赖midi编排,而midi的音色无论如何还是不能与真乐器相比。郭亮操刀的《光芒》,意图通过简单的keyboard音色和俏皮的钢弦吉他华彩章节铺垫出这首曲目的律动感,但对录音棚尚属不大适应的张,在气息与节律方面的把握还未至炉火纯青的境地,略显局促而没有完全放开,因此和声便构成了此曲中弥补不足的重要构成。细听《光芒》的和声部分,张靓颖的声音尚需在录音棚中多加磨练,毕竟,适应每一个声音细节都被纤毫呈现的录音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天赋如伊也不外此理。 《to be loved》中原本应由弦乐团担纲的底音部分和需要一部Grand Piano的钢琴部分,都不得不用midi代替,这也使得本可更加舒展的此曲在效果上打了折扣。张靓颖的演唱部分,仿若90年代几大天后的复合体,尽管前后的音色一致性保持的并不是尽善尽美,末尾的升调部分掌控也尚有进步的空间,但无疑假以时日,此类张最为熟悉的曲风,得心应手只是时间问题。 《逆时针》作为一首类摇滚曲目,配器缩混方面略显保守,钟兴民并没有放开手脚,让电吉他全面主导走向,而是采用了键盘打底辅以和声的方式烘托张的声线。据说此曲曾经返工重录 ,也说明张在类似曲风方面尚需多加揣摩。倒是此曲中的和声编排与吉他编排都属亮点,2'30"之后的和声段落尤为突出。整体处理尚有靠近张惠妹的嫌疑,但不能掩盖这首曲目适合现场live发挥的广阔空间。 综合评价:四星 首推曲目:《逆时针》 结语: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张靓颖的完整大碟,这张EP可以以市场渠道的开拓与维持之作来看待,但决不能以此断定张靓颖的全部能力,毕竟仅仅用了从10余天匆匆炮制的这张EP,尚不能完全发掘张靓颖全部的潜能与声线魅力。 版权归黄花所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