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_瞬间懂了 Ice_瞬间懂了
生活每天都这么无聊呢~~~求聊天。。。各种求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0 发帖数: 717 关注贴吧数: 11
海葵。。分析。。 自从当时苏拉作为一个完美的季风加速点,把季风槽恶狠狠地拉出了3000公里开始,我大西太暖池就…就…… 闲话少说 分点论述 1.海葵是真真实实来自季风槽内原生的系统。当然时值八月的西北太平洋已是冷涡无数,所以海葵现在的形态也不必见怪,在盛夏初秋被冷涡干扰而气旋式流出的TC并不少,况且海葵现在也不是真正的气旋式流出。经验是这种TC往往在断尾后核心区发展,直接出CDO,最近的例子参考洛克。针对底下那坨东西……算是有独立的辐合辐散中心了,但是似乎也没有什么数值支持独立发展,后期也许是作为一个季风加速点吧。 2.对于未来发展前景的话,实在不想多说,等形态定格了之后再来说也不迟。。大概是这样,前期冷涡西移填塞,海葵核心区开始独立发展。沿途先前也没有什么热带气旋活动,海温足够支持一个热带系统的艾克曼抽吸;当然如果下方的云团能够作为季风加速点的话则会更好。巴湖槽促使南高东移;尔后迅速浅化,南高由过渡型转向东部型,不过过程需要3天左右,届时海葵应该会有自己的高空反气旋了,也就不必怕南高在东伸过程中带来的强风切了。 3.路径才是看点..那就来吧。亚洲地区高纬度目前呈两槽一脊形式,巴湖槽已无法再度强势,温度槽已与高度槽重合甚至略有超前。。对应鄂海槽也不会有明显的加深,因此副高暂时不会有东退迹象。但是由于达维与苏拉还有华北的一道短波槽共同连成一“条”低压,又加上日本海维持脊位,因此副高脊大体维持稳定。但是其南侧的热带系统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气候平均值…于是副高再一次可耻地被蹭上35N。这是48小时之内的事情,代表海葵快速稳定地偏西行,一直来到琉球以东。 4.48小时后比较奇葩。其实数天来黑海槽的稳定已经宣告了中亚大脊的强势,对应下游贝湖脊加深。巴湖槽在浅化的同时也已经将高原的热量传导到贝湖,于是一个蒙古境内的暖高顺利形成,同时接通脊线尚在35N的副高,直接在华北-东北大地形成了逆天的副高单体。然而贝湖脊的强势也预示着鄂海槽的重新崛起,东环副高被彻底打退,西环也就只好孤零零地在东北大地徘徊(这个副高甚至可以不叫副高...明明就是阻高一个)。因此之后海葵的引导力快速较弱,但主要还是西环副高南侧的东风做引导。鄂海槽打击的力度大小以及贝湖暖高的强势与否是决定海葵能否东移至中国近海的关键。 5.但是海葵的转向已成必然,120小时后随着西西伯利亚的大脊加深,先前浅化的巴湖槽在贝湖附近再度加深;此时东北暖高已迅速东移,海葵顺势开始由槽前的西南气流引导东北行。但是贝湖槽能否强到槽底勾到海葵还不得而知,这与海葵的位置也有一定关系。然而槽前也意味着爆发,如果贝湖槽相对较弱,海葵带给华东与华北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6.离题一下了= =说一下海葵东侧的90W,与海葵同属季风槽内系统,可以说就是未来的鸿雁了。但是海葵与鸿雁的路径倒是截然相反...注意鸿雁南侧的低纬副高是非常强势的,而鸿雁北侧的副高主体未来将逐渐西移,于是鸿雁就走向偏东的道路了...72小时后,阿留申脊位,副高直直往上窜,顺势成为7字形,于是又一远洋大环流超台诞生壮哉我大西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北太平洋太平洋平洋洋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