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仙MX1324
梦仙MX1324
关注数: 28
粉丝数: 118
发帖数: 13,796
关注贴吧数: 51
科幻世界25年4月 刊评 感谢钝评奖提供实体期刊。 燃烧的星星 2/5 作为4月刊第一篇,开头就给我雷到了。 这篇如果是校园之星的中学生作品,我觉得我能打4星,毕竟至少语言还算通顺,故事还算完整,小朋友没驾照所以没机会体验特斯拉FSD这种当下顶尖自动驾驶可以理解。 为啥设定里人类都能在近地轨道建造环形世界太空站,还建了好几个组成奥运五环了,但这时候的人类还需要亲自驾驶“太空扫地机”去冒险清理太空垃圾,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为啥不能交给AI的自动驾驶?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在空旷的太空中驾驶飞船,比在三线城市大集的道路上自动驾驶汽车,要容易很多吧?甚至现实世界中,不论ISS还是天宫,货运或载人飞船上去对接正常都是电脑控制的。 就算可能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人工接管控制,那人为啥不能坐在安全的空间站或者母船里,远程遥控呢?这些环卫工都是政府组织的正规机构,又不是设定为海盗、走私者之类不能正规渠道开广播遥控,必须亲自冒险驾驶。 故事结构较为老套,开头提到有一颗小行星要飞临地球时,基本就猜到最后得出事,得是这帮清洁工去收拾小行星。但后面仍有一个明显问题,现实中各个大国考虑的小行星防御,首选是通过装上发动机或者特定角度小当量爆炸把小行星推离撞击轨道,而不是直接打碎。如果打碎了,这东西会变成散弹砸向地面。而且小说中缺乏导弹炸毁小行星的描写,上来就直接去拦截碎片了,大当量的核弹或是其它什么武器炸碎小行星可是大场面,为啥就没有描写呢? 另外富豪远程用POV视角体验飙船我理解,但富豪要通过控制驾驶员身体方式远程操控飙船我很不理解。一方面富豪直接在模拟驾驶室,远程驾驶无人飞船飙船不好么?撞毁了也可以直接分配一艘新飞船,甚至可以脑机接口,把各种震动、眩晕等触感输入进去。另一方面这样不可能有人愿意参赛把自己的身体当富豪的傀儡,毕竟得活着才能拿钱,不考虑富豪技术菜,就算技术好,在最后关头故意把船撞了,人死了不就不用付钱了? 所以鉴于语言还行故事完整,感谢作者至少没让我COS老八,基于加分制我给2星。
科幻世界25年5月 刊评 首先感谢钝评奖赞助实体期刊。 火星绮梦 1/5 本期第一篇,仍然算是开幕雷击。还是那句话,故事呢?本篇由3个互相没有直接关联的短片小说组成,当然与其说是短篇小说,不如说是一些流水账,故事性都很弱。我本以为前两篇会留下悬念,然后在第三篇解开,或者类似于《云图》那样在最终主题上进行高度统一,但实际是我想多了。这三篇小说不仅情节上没有直接关联,甚至连是否在一个时间线内都不好说。 在内容的一些细节上,也能看出作者的科学常识方面素养有待提升。比如第一篇红砖里,开篇写学生在类似刀剑神域的虚拟世界用分身探索学校迷路,只需要“脱开虚拟分身”,为啥要“脱开”?直接触发传送回HQ不好吗? 为了建设火星,用宇航员的血浆做粘合剂结合当地土壤加工成砖块,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脑洞。先不说初步殖民火星的宇航员不会很多,抽血频率也不能太高,就说从节约运输的角度考虑,人要“生产”血浆,需要饮水和补充蛋白质,也需要消耗更多补给,为啥不直接携带有机质原料,用某种机器生产生物胶水?另外经过查询,拿血浆中的蛋白质作为粘合剂做砖块,从现有技术认知来看并不是啥好主意,强度低,还容易因为蛋白质变性解体。 第二篇颜色最后,有一句原画“每天都有火箭升上太空,每天都有人往火星而去”,显然作者并不知道航天器去火星需要考虑地球和火星运动相对位置,是需要赶窗口期而不是随时都能发射过去。关注航天的人都知道,各国发射火星探测器都是扎堆,因为都要赶着窗口期过去。
关于原神登录Xbox你需要知道的,Xbox和原神双料老玩家解答 Q:这游戏逼氪么?不氪金能玩么? A:YS绝对没有逼氪的成分,但有靠塑造角色“骗氪”的,不氪金打剧情和版本活动完全无压力,当然我只买小月卡。一个月20多块。 Q:数据互通吗?在Xbox要选什么服务器? A:全平台数据互通,除PS外氪金也互通(PS上氪金内容只能在PS上消费,反之亦然),国内玩家选Asia服,裸连延迟40多,完全无感。 Q:Xbox上画质表现如何? A:非常好,XSX4K60P,XSS2K60P,几乎完全不掉帧优化极佳,还都有HDR。并且主机的原神独占体积云和4K贴图,比PC的最高画质明显更好。 Q:支持quickresume吗?切图加载速度如何? A:支持QR,只要游戏没更新就可以一直快速启动和切换,如果有热更新,会被弹出到登录界面下载。切图加载速度和PS5一样,是目前全平台最快的。
XSS恰好是微软下的一步妙棋 首先和很多索索说的不同,XSS并没有拖后腿,本世代初期开发商不熟悉微软新主机和GDK开发环境那几个月不算,从后面到目前为止,至少99%的跨平台游戏都是XSX表现比PS5好,分辨率更高、帧数更高更稳、贴图和远景更丰富,或者皆有。 XSS是微软的一步妙旗,除了在时代初期能够给玩家提供低成本选择,以及方便生产制造大量出货以外,目前还有了第二个重要意义。本次夏日游戏展上,微软游戏的老大菲尔已经官宣Xbox要做掌机,那么掌机(至少插电模式)应该就是按照XSS的性能标准设计,所以等Xbox掌机上市当天,全部游戏就已经支持并优化了性能,不会出现类似PSV那样机器不错但游戏太少的窘境。
收购完成了,可以开香槟了 IT之家 10 月 13 日消息,据纳斯达克官网消息,动视暴雪(ATVI)股票停牌,停牌代码 T1 意为“交易暂停,等待重大消息发布”。有熟悉微软计划的消息人士向 The Verge 透露称,微软正准备于今日(10 月 13 日)以 687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5021.97 亿元人民币)完成对暴雪长达 20 个月的收购。微软和动视曾将交易截止日期定在 10 月 18 日,若能在今日完成交易,那么微软将比预期更早结束长达 20 个月的监管审批和争夺过程。
不含剧透,星空游戏体验,反驳某些莫名其妙黑点 本回答不涉及剧透,不涉及对游戏玩法,系统,剧情的主观评价。 作为一个玩过不少游戏,玩的很杂的老游戏玩家,我主要想谈谈星空最近被人黑和质疑的一些方面。 本人使用设备为XSX主机,因为不同人的PC配置千奇百怪,所以PC玩家仅供参考。 画质方面,星空绝对算是次时代游戏较好的水平。整体场景氛围和光影很棒,大部分场景和物品贴图非常精细,模型细节丰富,少数角落阴影不细致。在开放世界里算是非常好的画质,但不能和小场景固定物品,精心优化和烘焙的一些线性游戏相比。 帧数很稳定,极少遇到可感知的掉帧,基本没有卡顿过。 配乐方面以管弦乐和部分电声为主,音乐方面我懂得少,只能说非常NB,不同场景,以及闲逛和遇敌后开始战斗的音乐切换极其顺畅自然,有极强的沉浸感、包裹感,我很少能玩到配乐这么强大,和游戏本体结合的这么紧密自然的游戏。 射击手感方面,没法和COD,GOW之类主打突突突的FPS、TPS相比,但也并不算差,不同枪械的回馈细节,辅助瞄准大概能算中等偏上,和地铁离去大致一个档次,用手柄突突突敌人,不管是远距离狙击,还是跳着冲锋绕后,瞄准爆头,都很轻松舒适。 首发没有繁体中文,只有简体,我表示很?,港澳台和新加坡玩家估计很多人会很难受。 再谈谈很多人黑的到处读条这一点: 我感觉很莫名其妙,星空的读条分两种,进出部分室内会黑屏闪一下,快捷上下飞船也会闪一下。 这有什么问题吗?大部分游戏不都是这么处理的吗?之前用XGP玩过的银河护卫队,上下飞船也是闪一下啊。 另外一种读条是在去往星球另一个远方地点,以及规划行程切换不同星球甚至星系时,会loading几秒钟。 但这也没啥问题啊,其它开放世界游戏,比如刺客信条用传送点快速旅行,原神用传送锚点切换位置,甚至地平线5选择地图上稍远一点的位置快速切换,不都得黑屏白屏或来个动画loading一下么?甚至刺客奥德赛loading可是非常久,怕你等的烦会给你先来个空白底片控制人物随便跑跑。 所以我只能说,黑星空读条的人,简直是莫名其妙,你球现在的个人电脑和游戏机设备,还没NB到能把100GB的素材全装进内存里去哪都是秒切。 至于有些人说的星空不能随意降落星球地表的问题,那就更能证明这些人在云了。 你球至今根本没有一款游戏能实现这么大体量,这么丰富细节模型和交互物品的开放世界,随意登陆地表。 举个例子,目前有一款游戏,做了整个地球的等比例地表粗模和很多知名景点,城市的稍微精细模型,这个游戏叫微软模拟飞行,(很巧,也是微软的第一方游戏),这个游戏目前本体是157G。 这个游戏的地球地表粗模是用微软掌握的全球卫星图自动建模的,而城市景点的精模,也只适合飞机空中游览,可没有任何室内细节。 如果按照星空的这种设计精度,做一颗小星球的整个地表,能随意降落探索的那种,我觉得得200G打底。 然后整个游戏,大概你需要上百TB才能装下,买个存储服务器再玩吧? 曾经有人想实现这种野心,做一款能随意在太空飞行,随意降落星球表面的游戏,它叫无限星辰,我甚至早前还参与过粉丝组织的外围开发工作,但早就鸽了。 星际公民,至今还是半成品且星球基本就是随机生成的地表,没啥独特细节。 X系列,只能在太空和空间站玩,能登陆的星球基本仅限剧情里的一小块场景。 无人深空,你真的玩过无人深空吗?和星空是一个类型,一个体量,一个精细度的游戏吗?
现在索索造谣尬黑Xbox都这么猖狂了吗? 还点一下商店就扣款? 还没有自助退款渠道? 还港服没有人工客服? GK造谣真离谱哦。
看截图你能猜到这其实是如龙么?
索尼汉化了DQ11并把中文分享给其它平台?索索真敢说。 真能给索尼SIE脸上贴金。
【梦仙】翼(E)480 不一样的ThinkPad入门机 搭载着第八代酷睿i处理器的ThinkPad翼480成为了近几年来ThinkPad低端机变革最大的一代。对于大部分小黑分来说,E系列一直是不愿意被提及的,因为我们一直不把它视为正统的ThinkPad系列。从外观上看,E480和它的前辈相比变化很大,先来几张图感受一下。
【反图】【梦小仙】CDME反图 拿错了存储卡,拍了一半卡满了,好多想拍的都没拍到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