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皇帝 拜占廷皇帝
关注数: 42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14,598 关注贴吧数: 7
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任何想去巴黎的人,如果他期望了解除香榭丽舍大道和埃菲尔铁塔之外的巴黎,或许都该读读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 这是一本奇妙的书,勾勒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剪影。那是一个“迷失的时代”,巴黎充斥着前来寻找工作和成名的作家、画家以及作曲家。海明威的第一本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关于巴黎的。幸运的是,海明威的巴黎仍然存在。也许餐馆改换了名头,他打发了大量时间的那件旧书店已经无影无踪,但是那些街道、公园和拉丁区依然存在。而巴黎,依然具有影响人的魔力,一如在海明威的时代。 1950年,海明威告诉一位友人:“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待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 对海明威而言正是如此,巴黎是一场与他如影随形的盛宴。如同很多其他的作家和艺术家,巴黎成为他的第二个家。海明威的作者生涯始于《堪萨斯城市星光》的菜鸟记者,但他随后为了巴黎的波西米亚生活辞职。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有很大章节介绍海明威的巴黎生活:午夜时分吉尔漫步街头,当钟声响起他便会穿越到1920年代,与海明威、费茨杰拉德、毕加索、莎娃·蒂妮等相谈艺术。沉溺于迷失世界的吉尔由此开始质疑自己的艺术理想能否在当今社会实现。他的那个时代的巴黎是个艺术的黄金时代。 1921年,怀揣着成为伟大作家的梦想,他和年轻的妻子初次抵达巴黎。他随身带着知名作家谢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的介绍信,但在那个安静特殊的小圈子里,并不需要正式的介绍。在极短的时间內,海明威轻易地结识了很多同道中人,他们不是已经成名、就是即将成名。 海明威和他的朋友们成为了美国“迷失的一代”作家的代表,这些旅居作家的“保姆”美国人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设计了这个称呼,而海明威本人极其厌恶它。对于海明威而言,他们这些人没有迷失之处,他们没有热衷于某种运动,也不是狂抽着烟四处晃荡、成日寻找理由的虚无主义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了战争,来到巴黎写作、作曲,或者将一切想法付诸实践,巴黎赋予了他们所需要的自由。 当海明威们来到巴黎之时,正是一战的可怕后果慢慢减退而左岸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之时。这些“迷失的一代”迅速的界定了自己的领土,至今仍有年轻的文学和艺术爱好者追随其脚步。他们仍然沿着蒙巴纳斯大道行走着,从天文台的丁香园到火车站对面的小特里阿农餐馆(Restaurant de Petit Trianon),在从不同的路径抵达圣日耳曼大道和塞纳河。
王室和他们的御驾玩具 虽然世界很多国家的王室在其政体中的影响力已经式微,但是他们仍能凭借高贵的血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人们关注王室成员的衣食住行,包括他们的“御驾”。对那些皇亲国戚们来说,王室的车库就像一个玩具箱,装满了他们的大玩具。伴随着这些玩具,每一个王室成员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汽车情结。 从爱德华到威廉 说起英国王室的座驾,有一个人物是必须要提及的,这就是爱德华七世。爱德华七世的时代被称为“美女时代”,因为他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君王。爱德华七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恰巧在他的时代,一件最好玩的玩具被德国人发明出来了,这就是汽车。 爱德华七世是第一位为车痴迷的英国君主。1896年,当他还是威尔士王子的时候,就乘坐自己的轻便自动马车兜风。两年后,他在同是车迷的一位勋爵的庄园里亲自驾驶了戴姆勒12HP汽车,兴致盎然的爱德华也想购买一辆,他甚至许诺,“要让汽车成为每个英国绅士的必需品!” 爱德华的这句豪言壮语并没有为英国的汽车工业带来质的飞跃,事实上,在那个时代,王室对英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几乎为零,偶尔还有些副作用。有一次爱德华七世执意邀请80岁高龄的奥地利皇帝乘他的车兜风,结果从没坐过汽车的奥皇在车上吓得半死,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紧张了好几天。 爱德华七世的子孙后代继承了他爱车的嗜好。虽然在正式场合使用的王室车辆都是紫红色和黑色,王室成员的私车却可以是任何颜色。现任女王的儿女中,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是开车最富冒险性的。他们年轻时就喜欢开跑车,不像他们的弟弟安德鲁和爱德华那样选择捷豹和路虎。查尔斯王子当时选择了一辆蓝色的敞蓬阿斯顿-马丁,安妮公主则得到了一辆蓝色的莱里安特-西米特,那是她父母和哥哥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他们现在仍然开着这两个品牌的车子,只是换了新的型号。两人还各有一辆涡轮增压宾利作为出席半正式场合和家庭出游的用车。新型宾利时速可达一百多英里,这使安妮公主经常惹**的麻烦。不过她车技非常娴熟,这得益于其密友,赛车世界冠军杰克·斯图尔特的多次指教。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