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皇帝
拜占廷皇帝
关注数: 42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14,598
关注贴吧数: 7
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任何想去巴黎的人,如果他期望了解除香榭丽舍大道和埃菲尔铁塔之外的巴黎,或许都该读读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 这是一本奇妙的书,勾勒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剪影。那是一个“迷失的时代”,巴黎充斥着前来寻找工作和成名的作家、画家以及作曲家。海明威的第一本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关于巴黎的。幸运的是,海明威的巴黎仍然存在。也许餐馆改换了名头,他打发了大量时间的那件旧书店已经无影无踪,但是那些街道、公园和拉丁区依然存在。而巴黎,依然具有影响人的魔力,一如在海明威的时代。 1950年,海明威告诉一位友人:“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待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 对海明威而言正是如此,巴黎是一场与他如影随形的盛宴。如同很多其他的作家和艺术家,巴黎成为他的第二个家。海明威的作者生涯始于《堪萨斯城市星光》的菜鸟记者,但他随后为了巴黎的波西米亚生活辞职。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有很大章节介绍海明威的巴黎生活:午夜时分吉尔漫步街头,当钟声响起他便会穿越到1920年代,与海明威、费茨杰拉德、毕加索、莎娃·蒂妮等相谈艺术。沉溺于迷失世界的吉尔由此开始质疑自己的艺术理想能否在当今社会实现。他的那个时代的巴黎是个艺术的黄金时代。 1921年,怀揣着成为伟大作家的梦想,他和年轻的妻子初次抵达巴黎。他随身带着知名作家谢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的介绍信,但在那个安静特殊的小圈子里,并不需要正式的介绍。在极短的时间內,海明威轻易地结识了很多同道中人,他们不是已经成名、就是即将成名。 海明威和他的朋友们成为了美国“迷失的一代”作家的代表,这些旅居作家的“保姆”美国人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设计了这个称呼,而海明威本人极其厌恶它。对于海明威而言,他们这些人没有迷失之处,他们没有热衷于某种运动,也不是狂抽着烟四处晃荡、成日寻找理由的虚无主义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了战争,来到巴黎写作、作曲,或者将一切想法付诸实践,巴黎赋予了他们所需要的自由。 当海明威们来到巴黎之时,正是一战的可怕后果慢慢减退而左岸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之时。这些“迷失的一代”迅速的界定了自己的领土,至今仍有年轻的文学和艺术爱好者追随其脚步。他们仍然沿着蒙巴纳斯大道行走着,从天文台的丁香园到火车站对面的小特里阿农餐馆(Restaurant de Petit Trianon),在从不同的路径抵达圣日耳曼大道和塞纳河。
【珠宝】王室古董首饰
【2015】欧洲王室圣诞节
法国巴黎广场的舞会
【珠宝】《唐顿庄园》中三小姐Lady Sybil的发饰
【电影】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纯真年代》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米歇尔·菲佛、薇诺娜·赖德等人主演的爱情文艺片。影片改编自女性作家伊迪丝·华顿1921年出版的的同名小说,剧情主要描述发生于1870年代纽约上流社会的三角恋情。该影片于1993年9月22日在法国上映。
【电影】Yves Saint Laurent 2014年《Yves Saint Laurent》Pierre Niney 扮演 Yves Saint Laurent
【2015】2015年瑞典王室圣诞节活动
【新闻】2015年瑞典王室官方照 The Swedish Royal Court has released new photos of Princess Estelle in the park outside Haga Palace
【新闻】2015年瑞典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royaldish.com%2Findex.php%3Ftopic%3D15107.0&urlrefer=6097de35b2644feaec4e926d196f194e
Giovanni Boldini笔下的优雅贵妇和名媛 Giovanni Boldini笔下的优雅。Giovanni Boldini是意大利旅法画家,法国美丽时代时尚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笔下大量贵妇和名媛,善用飞动的笔触,表现一个时代的浮华与轻飘。
【新闻】2015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储奖
【珠宝】法国著名珠宝品牌尚美巴黎 (Chaumet)
1838年海涅版《Shakespeares Mädchen und Frauen》
巴伐利亚公爵夫人安娜的宝石书 《巴伐利亚公爵夫人安娜的宝石书》Kleinodienbuch der Herzogin Anna von Bayern 时间:约公元 1552年-1555年 画家:Mielich Hans 出版:慕尼黑 收藏: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
德国教堂的宝石骷髅 宝石骷髅兴起于16世纪晚期,1578年葡萄园的工人重新发现了已废弃的罗马地下墓穴,挖掘出公元2-5世纪左右的骸骨。当时适逢宗教改革时期,教会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些骨头属于基督教早期著名的圣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潜在的工具,通过遗迹和圣物来巩固教会的权威。安放于玻璃柜中的基督教殉难者的骸骨,也被称为“法身”。这些骷髅与标准骨骼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都身着18世纪奢华的皇家服饰和珠宝,教堂每年为会为宝石骷髅举办纪念仪式。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作品中的希腊神话与戏剧故事
欧洲文学历史名人 签名手稿书信
大英图书馆的手稿 c.1225年"中世纪死亡":中世纪的死亡率令人震惊的,出生,疾病,饥荒,战争不成熟的医疗技术,死亡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图片是显示1225年在埃塞克斯郡的一个修女的死亡和葬礼,其他修女们为她的灵魂祈祷。
【电影】公主夜游记
【新闻】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老照片】伊朗巴列维国王加冕典礼
【图片】Norman Parkinson,让优雅定格于街头 时尚摄影,曾经只是曲高寡合的沙龙照,通过光影真实还原着设计师们的褶皱匠心,又或是极尽奢华的布景与摆拍,通过杂志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可望的上流奢华,甚至加入些视觉“幻法”让人惊呼、满足猎奇魔幻的心态。究竟何时,自由精神才真正注入时尚摄影中呢?或许得归功于一位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Norman Parkinson了。 这位从1940年代开始就与英国版《VOGUE》合作,并持续60年佳作倍出的时装摄影大师,善于在街头慧眼发现具有风格潜力的女孩
【珠宝】英国贵族的珠宝
【电影】英剧《伊丽莎白女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ailymail.co.uk%2Ffemail%2Farticle-3203594%2FThe-Queen-s-majestic-1947-nuptials-Philip-brought-life-spectacular-colour-scenes-Netflix-drama-Crown.html&urlrefer=458b253433e4c9cf3049135762cd5ed7
【电影】英剧中的古城堡 英剧《故园风雨后》(附拍摄地霍华德城堡详细介绍) 英剧拍摄地霍华德城堡位于英格兰的北约克郡,为历代霍华德家族所拥有并居住。这座城堡最早由第三代卡莱尔伯爵查尔斯建造。他于1692受封后,委托约翰·范布勒设计并在北约克郡建造了这座豪华的巴洛克式霍华德城堡。
【电影】英剧《天堂一刻》 乡下姑娘Denise为了生计来到北部城市为投靠叔叔。叔叔开了一家服装、布料店,一直以来生意都还过得去,可现在街对面建起了全英国第一家百货商店——天堂百货店,绝大多数顾客都被它吸引过去了。叔叔没钱雇佣Denise,她只能去天堂百货工作。很快,就在店里展示出她的才华和机敏,并逐渐喜欢上了老板John。John正和Katherine交往,想通过她说服她的银行家爸爸借钱扩张公司。John的好友兼职搭档Dudley为人谨慎,一直尝试劝阻John不要太冒险,但John却一意孤行。 面对一座陌生的大城市,面对工作与爱情,一个乡村女孩如何生存和抉择?而城里的女孩又有什么样的无奈与悲欢?
【电影】电影《王者之心》 中世纪,罗马帝国毁灭,各方势力分割盘踞英格兰,爱尔兰国王乘机聚集势力、虎视眈眈。雄图大略的马克王希望在传奇骑士特里斯坦的帮助下实现统一大业。失去双亲特里斯坦的他被马克王悉心抚养长大,情同父子。为分裂英格兰各部落,爱尔兰王决定以女儿为奖品举办全英骑士大赛。特里斯坦为马克王赢得了公主,但当看到公主的真面目时他如遭雷击。原来他曾在进攻爱尔兰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得到了神秘爱尔兰女子伊索尔德的照顾。两人由此相爱,但为了统一大业不得不分离。不管是为了国家和平还是为了养育之情,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都无法再继续恋情。他们将如何压抑这份热情?而爱尔兰国王的阴谋是否给马克王的统一大业带去障碍?
【电影】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 这是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19世纪末期哥伦比亚的喀他赫纳,电报员Florentino Ariza爱上了富商的女儿Fermina Daza,他用热情洋溢的情书打动了Fermina的心,二人迅速相恋。然而,由于身份地位的悬殊,Fermina不得不屈从于父亲,离开了喀他赫纳,在年轻的Fermina看来,二人的爱情只是少不更事的幻觉而已。几年后,Fermina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有好感的医生Dr. Juvenal Urbino。正值霍乱时期,一个医生丈夫不仅能带来优渥的生活,更是生命有力的保障。Fermina渐渐忘记了当年的事情。可是Florentino却没有忘记,当年一无所有的青涩少年,继承了伯父的遗产,成为富有的船商,他经历着不同的女人,但是内心却对Fermina 念念不忘,他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重逢的那一天,纵然五十多年过去,对她的心意还一如往昔。
19世纪贵族富人们出行百宝箱
【电影】电影《爱的承诺》 故事发生在在一战之前的德国,一位已婚妇女爱上了丈夫的家庭教师。 以《简爱》式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中,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超社会越阶级的差异,彼此信守承诺,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影片镜头精准、画面精致、叙事风格隽永内敛,在故事的情感脉络中,处处流露出东方情韵。
【电影】电影《不可儿戏》 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社会上弥漫着一本正经、虚伪做作的气氛。抱怨生活太沉闷的青年约翰想出“一人分饰二角”的有趣主意,每次他都告诉周围人自己要去城里探望兄弟厄内斯特,借此离开乡下的府邸;到了城里的交际圈,约翰又给自己取名为厄内斯特。不久,约翰和格林温尔小姐一见钟情,可是却遭到了格林温尔母亲的阻止,理由是约翰身世不明。 心情低落的约翰回到乡下,让他瞠目结舌的是,家里居然在欢迎厄内斯特的到来!原来,这位“厄内斯特”是约翰的朋友阿尔吉假扮的,凭着不凡的风度和长期积攒的好印象,阿尔吉居然赢得了约翰的被监护人:少女赛茜丽的青睐。 约翰感到这一切滑稽无比,却又无法当场拆穿阿尔吉的谎言,就在这时,格林温尔找来,两位“厄内斯特”先生的身份就要穿帮了。
【电影】电影《悬崖下的野餐》 1900年的情人节,澳洲一所女子学院组织了一次野餐。地点选择在一个叫做Hanging Rock的悬崖下。这里阳光明媚却荒无人烟,神秘诱人又仿佛危机四伏。怪事从中午开始发生了:唯一的一块表在12点正时停止了,这为大家按时返校带来了困难。饭后,四名女生一起离开了队伍到山顶玩耍。山顶的乱石让一名女生颇感不适,而另外3名举止开始反常……最后返校时那3名女生连同一位老师在山上莫名失踪,任凭当地警方苦苦搜寻,始终没有线索。难道她们人间蒸发,还是乱石吞噬了她们?在山上究竟发生过了什么?
【电影】西班牙电影《城市广场》
美丽与禁忌:口红的历史
那些年代久远的香粉盒
【资料】英国的国王们 在当时看来,“光荣**”是一次带点冒险性质的宫廷政变。荷兰联省共和国的摄政威廉,也就是詹姆士二世的乘龙快婿,应邀出兵英格兰,赶跑老丈人,自己和老婆(也就是詹姆士二世的大女儿玛丽)两个人共同被拥戴为英格兰的国王(1689-1702),即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为了做上国王,不得不签署国会通过的限制君权的《权利法案》,并宣誓严格遵守。英国的立宪君主政体初步确立
【转载】各国王室宴会菜单欣赏 王室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门学问。比如,王室成员们会迟些什么?等等。现在我将就所知的王室中的宴会菜方面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揭各国王室日常奢华开销 英国王室——3670万英镑 养活英国王室一大家子,花费要几何?王室年度盘点给出答案:每个纳税人一年少买一个面包、一份报纸或两瓶牛奶,省下的钱就足够了。精确到人头,开销大约为61便士(约合1.12美元),比前一年略有降低。 虽然均摊到每一名英国纳税人头上只有61便士,与前一年持平,但王室去年的总开销还是相当可观。以3月31日为截止日,王室年度总开销为3670万英镑(约合6710万美元),比前一年减少了10万英镑,下降了0.3%。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则降幅为2.3%。 里德解释说,总开销能减少10万英镑,主要得益于保险和返还税款两项。例如,在一场财产税官司中,白金汉宫成功赢回100万英镑(约合183万美元)。而白金汉宫的保险费用则一举减少了50%。 既然开源节流成效不小,英国王室未见大幅下降的开销究竟花在了哪里?报告显示,王室最大开销还是在财产维护、公用事业和通讯领域,总共支出2000万英镑。同时,雇员薪水、王室出访以及王室举办聚会的花费均有提高。 此外,王室为举办聚会支付90万英镑,女王购置40万英镑的酒类以长年储存待用。购买图书和豢养马匹的开销分别为20万英镑和30万英镑。
王室和他们的御驾玩具 虽然世界很多国家的王室在其政体中的影响力已经式微,但是他们仍能凭借高贵的血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人们关注王室成员的衣食住行,包括他们的“御驾”。对那些皇亲国戚们来说,王室的车库就像一个玩具箱,装满了他们的大玩具。伴随着这些玩具,每一个王室成员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汽车情结。 从爱德华到威廉 说起英国王室的座驾,有一个人物是必须要提及的,这就是爱德华七世。爱德华七世的时代被称为“美女时代”,因为他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君王。爱德华七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恰巧在他的时代,一件最好玩的玩具被德国人发明出来了,这就是汽车。 爱德华七世是第一位为车痴迷的英国君主。1896年,当他还是威尔士王子的时候,就乘坐自己的轻便自动马车兜风。两年后,他在同是车迷的一位勋爵的庄园里亲自驾驶了戴姆勒12HP汽车,兴致盎然的爱德华也想购买一辆,他甚至许诺,“要让汽车成为每个英国绅士的必需品!” 爱德华的这句豪言壮语并没有为英国的汽车工业带来质的飞跃,事实上,在那个时代,王室对英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几乎为零,偶尔还有些副作用。有一次爱德华七世执意邀请80岁高龄的奥地利皇帝乘他的车兜风,结果从没坐过汽车的奥皇在车上吓得半死,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紧张了好几天。 爱德华七世的子孙后代继承了他爱车的嗜好。虽然在正式场合使用的王室车辆都是紫红色和黑色,王室成员的私车却可以是任何颜色。现任女王的儿女中,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是开车最富冒险性的。他们年轻时就喜欢开跑车,不像他们的弟弟安德鲁和爱德华那样选择捷豹和路虎。查尔斯王子当时选择了一辆蓝色的敞蓬阿斯顿-马丁,安妮公主则得到了一辆蓝色的莱里安特-西米特,那是她父母和哥哥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他们现在仍然开着这两个品牌的车子,只是换了新的型号。两人还各有一辆涡轮增压宾利作为出席半正式场合和家庭出游的用车。新型宾利时速可达一百多英里,这使安妮公主经常惹**的麻烦。不过她车技非常娴熟,这得益于其密友,赛车世界冠军杰克·斯图尔特的多次指教。
一战各国风云人物 这是一组外国网站上发布的一战各国风云人物老照片集。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费迪南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暗杀(即萨拉热窝事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时代》周刊封面上的王室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1923年3月由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创办。该报刊的宗旨是要使“忙人”能够充分了解世界大事。由于其已被公认为美国最主要的新闻杂志,出现在其封面上亦成为一个人知名度、声誉或声名狼藉的指示计。 以下是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王室成员。
【图片】希腊王后索菲娅
【图片】丹麦王后亚历山德拉
【图片】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
【图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图片】罗马尼亚皇后玛丽 Queen Marie of Romania
【图片】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女儿们
【图片】茜茜公主的姐妹们 茜茜公主的姐姐Helene of Thurn und Taxis Princess Helene Caroline Therese, Néné, was the oldest Wittelsbach daughter, born in 1834. She was to marry Emperor Franz Josef of Austria, but he fell for Helene's younger sister, Elisabeth "Sisi." This created some serious difficulties finding a husband for Helene, but she married Maximilian of Thurn und Taxis, from a wealthy German noble family, in 1858 during the early crinoline era. Their marriage, unlike so many covered in these albums, was happy but he died at the age of 36 in 1867. There is a good German-language site about her here.
【图片】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二世 Queen Isabel II of Spain (波旁的)伊莎贝拉二世(西班牙语:Isabel II de Borbón,1830年10月10日-1904年4月1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女王(1833年~1868年在位)。
【图片】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三位公主 和著名的茜茜公主同一时代, 北欧的丹麦王室开出绚丽的姐妹花——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三位公主
【图片】Millicent, Duchess of Sutherland There was one nasty Duchess of Sutherland and several good ones, including Millicent.
【图片】Countess Sofia Andreievna Bobrinskaia I visited Russia in 2008 and our guide in St. Petersburg, Irina, was an ardent Russian nationalist and may have been an unrepentant Communist. While we were visiting, hot heads in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thought about going to war with Russia over Georgia (the one not associated with Newt Gingrich) - you know - to finish up unfinished Cold War business. Now the Russians seem to be trying to finish up unfinished Cold War business by playing footsie with Mahmoud Ahmadinejad. What's that got to do with Countess Sofia Andreievna Bobrinskaia? I am having trouble finding about these Russian Ladies - a great deal of Russian history is essentially inaccessible. There has to be a great deal of very interesting history missing from Western eyes as the Cold War version 2 plays out. I cannot find out anyhing about this Lady.
【图片】奥尔加·奥尔洛娃 Olga Orlova Davidova
【图片】葡萄牙女王玛丽亚 Maria Pia di Savoia, Queen of Portugal Maria Pia of Savoy was born in 1847 and married King Luís I of Portugal in 1862. She was noted for her extravagance and also for her charity work.
【图片】葡萄牙女王斯蒂芬妮 Stephanie of Prussia, Queen of Portugal Stephanie of Hohenzollern-Sigmaringer married King Pedro V of Portugal in 1858 and died from diptheria a year later. pedro V died of cholera in 1861. The most interesting aspect of this was the Prusso-Portuguese exchange where Lutherans and Catholics married (see the subalbum about Infanta Antonia here). I am guessing that this was to offset the Borbon-Bourbon relationship of Spain and France, religion being adopted as needed to suit national needs.
【图片】比利时皇后路易丝·玛丽·奥尔良 Louise Marie d'Orléans, Queen of the Belgians King Leopold married Charlotte of England. However she died during childbirth so Leopold married again. He married Louise Marie d'Orléans, the subject of this subalbum. They had three sons, two survived to adulthood. One was the infamous King Leopold II while the daughter, named after Leopold's first wife Charlotte, married Maximilian of Austria who was executed by firing squad in Mexico at the end of Napoleon III's ill-fated intervention there. She died, insane, in 1927.
【图片】奥地利的玛丽亚·阿德莱德女王 Maria Adelaide of Austria, Queen of Sardinia This Habsburg married Vittorio Emanuele of Savoy, one of those dynastic marriages intended to promote national security for 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 She lived until 1855 at which time Vittorio Emanuele aligned himself with France to secure French assistance for unifying Italy. This paid off at Magenta and Solferino in 1859 when Savoian troops and their French allies defeated Austrian forces.
【图片】法国皇后玛丽·莫雷斯 Queen Marie-Amelie of France The Bourbons were re-established after two tries when Napoléon was exiled to St. Helena. They were unable to stay in power so the French turned to the Orléans brach of the family, famous for Philippe Égalité. His first son married Marie-Amélie Bourbone in 1809 and became King Louis-Philippe after a revolution in 1830, an event immortalized in Eugéne Delacroix' Lady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However, Louis Philippe was in turn deposed in 1848 leading to a Second Republic and a Second Empire. Marie-Amélie's
【图片】法国德昂古莱姆公爵夫人玛丽·特雷瑟 Marie Thérèse de France, Duchesse d'Angoulême Marie Thérèse was the sole surviving child of Louis XVI and Marie Antoinette. She was born in 1778. Her life was repeatedly rocked by political upsets in France as her country worked out what form of government was suitable. She married her cousin Antoine, the Duc d'Angoulême, in 1799. She died in 1851 as a French Republic was about to turn into the Second Empire.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