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viyuan xaviyuan
关注数: 1 粉丝数: 19 发帖数: 1,905 关注贴吧数: 2
高等教育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   临近大学生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又到了躁动不安的时节。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比去年增加28万,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春节过后,全国多省份的企业老板度过了纠结无奈的几个月,忍受着技工荒。   不过,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也许将在今年开始逐渐终结。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据悉,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改革的更多细节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路径   鲁昕表示,短期来看,突出的矛盾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我国每年毕业大批大学生,去年毕业了699万,但就业率只达到了77.4%。而企业中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场需要两个、我们只能提供一个。   高等教育的一些本科院校将转为职业教育,此前一直是动议,从去年开始进入到实施环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邢广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讲话,相当于从政策层面,把路径明确了。对于整个职业教育,国家要构建新型职教体系,作为一种类型化的教育存在。   “通过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其次,这个体系存在,对于职业倾向比较清晰的学生,给了他们未来成长的渠道。第三,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职业素养较高的学生。研究类的人才,只能体现社会发展的部分需求,相对而言,属于小众群体。”邢广陆说。   业内有担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邢广陆认为,我国向职业教育转型不存在太快太猛的问题。主要是课改问题,应用类专业,应该是动手能力、实训上更倾向一些。整体上,这种转型的中心问题还是课改。高职教育应该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此前,我国对于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类型了。事实上,“职业”这个词渗透在方方面面。目前强调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在课程体系中,把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   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有的模式中在打通学历层次方面,中职和高职,已经有3+2连读,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的中专生,如果深造2年,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而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以获得本科文凭。另外,也可以选择3+2人才分段培养等模式:就是完成了前半部分,就可以拿到前半部分证书,进入到后半部分,学业合格也可以拿到另外的证书。转阶段时不需要再参加全国高考。通过联合招生、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在学校也可以修本科,甚至是硕士、博士。   职业教育的好日子近几年已经开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有毕业生2940人,截至5月6日11时,正式就业1257人,占总人数43%,达成意向1670人,占总人数57%。应届毕业生中,很多学生提前几个月就有了去向。酒店管理、化工检验、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市场营销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专业。青岛大炼油、海尔、海信、青啤这些大企业,连续多年来学校招聘。   邢广陆认为,未来本科调整为职业教育方向,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这是我国产业需求决定的。培养的人,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人,而是技能型的。职业教育不再与传统本科教育对立起来。重心不在于是传统本科还是类型化职教,实质是根据人才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未来的核心问题还是课改。   “革命性”调整   这场变革中,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调整。眼下从产业需求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那么多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力度。紧跟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最终导致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整个意识的变化。这在整个体系上、人的意识上以及未来队伍变化上都是革命性的。国家为了做好这件事,在人、财、物上也会有很大投入。   英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HR伴侣董事长初殿松表示,普通高等学校转型职业教育,这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将终结人才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格局,让高等教育尽到本来的职责,毕竟研究性人才只是一少部分需求,更多的是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变革也必将带来“人才红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未来也会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比如教师队伍,课程改革要有执行群体,需要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这不是简单的事情。人的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但是如果方方面面跟上的话,一切皆有可能。加上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原来本科院校学生,就是因为教法问题,导致就业难。这种情形需要改变。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转型为职业教育,有挑战肯定也有机遇。”邢广陆说。   青岛市教育局职成处、青岛市教育局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高校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基层教育部门也正在等待国家关于转型改革细节的正式文件出台。目前,也正在做相关的准备。
我不再18岁 世界一直是这么个样子,不管是在我们的18岁,还是在28岁。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的内心——18岁的我们纯澈,想不到那么多的是是非非;28的我们开始顾虑重重,没来得及展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就陷进了对往昔无尽的追悔之中……这只是一个比方,心境也是自己慢慢体会来、修为来的,没有什么敢不敢,只要你认定了就是幸福,不是吗? ——题记 青春是一棵花期未知的树,今生只能走一回。可是,我的青春还来不及开花,却已瘦成枯枝,花期未始先终。因为我不再18岁。 懵懵懂懂地走过天真烂漫的芳年华月,时光好像一直在加速,我如何也追赶不上它的脚步。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我已告别18岁许多年。 犹记得18岁那年,我趁着过马路紧张地牵起你的手,直到走到彼端都不放开,后来以你因被吓到而逃跑告终。那时故乡的夏夜,繁星点亮的风情万种,可惜那时的我尚不知爱情为何物。只是那时候的喜欢,多么清澈与痴狂,你说我的用心曾无数次温暖着你,你对我却独有感动,注定了我对你唯有祝福。 我不再18岁,不再是绿茵场上奔跑的青春张扬,不再有勇气义无反顾地去爱,不再敢相信是否能遇到我想要的那个她…… 我不再18岁,这个世界也不再纯粹。 犹记得20岁那年,爱上你,好像苦苦耕耘了一个世纪,最终他很轻易地将你从我的身边夺走,在我看不见的虚伪里。我终于明白,原来一个人可以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可以对着你说很贴心的话却趁你不备狠狠插你一刀,可以在你们恋爱近两年分手的第三天极大方自然地对你说“我和你前女友在一起了,最希望得到你的祝福”,可以在此之后对你说希望我们还是好兄弟……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因为我只是一介凡人,我只有选择远离。离开你,我21岁半,从此我就像是迷路的小孩,跌跌撞撞前进。 如今,即将跨入而立之年,行走在这个充分物质化与欲望化却独独欠缺真情化的世界里,有些不知所措。 似乎所有的女孩都喜欢高大帅气的男孩,尤其是有能力有资产的英俊男孩。似乎所有的男孩都喜欢清秀高挑的女孩,尤其是有才华有厨艺的漂亮女孩。男女结婚的前提是男方有房有车,否则就算女儿愿意,丈母娘也不乐意,总之一切免谈。怪不得那哥们老和我抱怨说现在粥少僧多不努力攒钱就娶不到媳妇了。男女结婚的前提是婆婆必须要喜欢媳妇,否则孝顺到唯母命是从的儿子很有可能为了母亲的一句话而快刀斩情丝。多少女孩为了某个人付出所有青春最终却遭遇离弃,这样的故事太多太令人叹息! 我看到过长期对美好初恋无法忘怀的缱绻;我看到过一起吃苦的夫妻却忍不住埋怨着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无助;我看到过一起白手起家的患难夫妻,最终丈夫出轨甚至离弃糟糠之妻的背叛……难道真的是神马浮云?我只知道自己越来越不敢相信。 我不再18岁,爱情是奢侈品,加上面包就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我本就不堪重负,只是更加不堪重负罢了。 我不再18岁,拒绝奢侈品,却不愿拒绝爱情,我该怎么办?这个世界上还有简单质朴的爱情吗?我有资格拥有吗? 我不再18岁,祝自己幸福,更祝同样不再18岁的你们幸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