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未央 独孤未央
复各种刻
关注数: 126 粉丝数: 110 发帖数: 1,953 关注贴吧数: 29
【转】艺花邀蝶 归去来兮的梦 2014-12-25 翰章华道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里,人们追求闲逸生活的热情始终如潮水一般,虽有潮涨潮落,但是从未停止。闲情文化一直伴随着文人们的社会活动而随处可见,就像一枚文化的标签,在精神层面区分了文人格调的高下。 古代的文人们以能“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诸般闲事为风雅,或者是把“琴棋书画”定为文人修养必须具备的四种才艺。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文人士大夫阶层穿越历史的重重障碍,正式作为社会的一个阶层开始粉墨登场。他们可能来自社会中不同的阶层,却共同继承了过去门阀贵族们的悠游闲逸,多元文化的汇集,使得社会文化生活也日趋变得丰富而多样。那时候,在前人闲情文化的基础上,人们又把“点茶、插花、焚香和挂画”从诸般闲事中独立出来,将其格调抬高,汇总成“四般闲事”,作为道具装点在文人士大夫们的生活场景里。艺花可以邀蝶,确切的说,这是文人的精神意象,比如张潮的《幽梦影》里有:“蝶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别号”的品评,插花之于文人更多的是寄托优美、超逸和向往纯净生活理想的载体。再如蒋坦的《秋灯琐忆》,记录的是作者和他的夫人在一起时的闲情生活,“虎跑泉上有木樨数株,偃伏石上。花时黄雪满阶,如游天香国中,足怡鼻观。余负花痴,与秋芙常煮茗其下……临去折花数枝插车背上,携入城阖,欲人知新秋消息也。”古人云:偷得浮生半日闲,陶渊明在诗里也写过“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想来古人也和我们现代人一样,人心的执着让人们忽略了品味风景的闲情。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对这些懂得享受闲情的文人雅士不惜笔墨重描,也浅易的让我们今天的人们懂得,一瓶插花虽小,在古人的案头牍上,折枝安花的的妙趣仿佛莳花灌园一般,咫尺之内即可生出寄寓闲情的乐土。
【转】艺花邀蝶 归去来兮的梦 2014-12-25 翰章华道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里,人们追求闲逸生活的热情始终如潮水一般,虽有潮涨潮落,但是从未停止。闲情文化一直伴随着文人们的社会活动而随处可见,就像一枚文化的标签,在精神层面区分了文人格调的高下。 古代的文人们以能“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诸般闲事为风雅,或者是把“琴棋书画”定为文人修养必须具备的四种才艺。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文人士大夫阶层穿越历史的重重障碍,正式作为社会的一个阶层开始粉墨登场。他们可能来自社会中不同的阶层,却共同继承了过去门阀贵族们的悠游闲逸,多元文化的汇集,使得社会文化生活也日趋变得丰富而多样。那时候,在前人闲情文化的基础上,人们又把“点茶、插花、焚香和挂画”从诸般闲事中独立出来,将其格调抬高,汇总成“四般闲事”,作为道具装点在文人士大夫们的生活场景里。艺花可以邀蝶,确切的说,这是文人的精神意象,比如张潮的《幽梦影》里有:“蝶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别号”的品评,插花之于文人更多的是寄托优美、超逸和向往纯净生活理想的载体。再如蒋坦的《秋灯琐忆》,记录的是作者和他的夫人在一起时的闲情生活,“虎跑泉上有木樨数株,偃伏石上。花时黄雪满阶,如游天香国中,足怡鼻观。余负花痴,与秋芙常煮茗其下……临去折花数枝插车背上,携入城阖,欲人知新秋消息也。”古人云:偷得浮生半日闲,陶渊明在诗里也写过“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想来古人也和我们现代人一样,人心的执着让人们忽略了品味风景的闲情。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对这些懂得享受闲情的文人雅士不惜笔墨重描,也浅易的让我们今天的人们懂得,一瓶插花虽小,在古人的案头牍上,折枝安花的的妙趣仿佛莳花灌园一般,咫尺之内即可生出寄寓闲情的乐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