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p2010000 lhp2010000
关注数: 28 粉丝数: 74 发帖数: 12,735 关注贴吧数: 15
【令狐~来也】孙燕姿高歌 邀海风伴奏 孙燕姿高歌 邀海风伴奏 孙燕姿昨晚在淡水渔人码头开唱, 号称花费600万元打造演唱会,唱片公司更投保5千万, 「蜂巢」舞台造型超炫,但音响效果却「缩水」, 2万人吹著海风,听觉大打折扣,美中不足! 2万粉丝捧场 人气超旺 孙燕姿出道6年,见过大风大浪, 「我要的幸福」专辑曾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开唱,吸引近3万人参加, 而「风筝」专辑时,也到高雄中正文化中心举行新歌演唱会,人潮也是逼近3万人。 随著唱片市场萎缩,唱片公司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演唱会成本只能跟著缩水。昨晚孙燕姿在淡水渔人码头开唱, 人气依旧锐不可当,不受「出埃及记」事件影响,吸引2万人挤爆现场, 疯狂尖叫声伴著海风吹过,震撼效果盖过现场音效。 舞台漂浮 天后紧张腿软 开唱前,孙燕姿心情紧张万分, 她说:「前晚睡觉还做恶梦,梦到舞台下面只有10多个人。」 她除了怕没人来,最担心的是「忘词」,尤其是「飘著」最难唱, 前几天还把握时间,连上厕所都在背歌词。 为了抚平燕姿紧张情绪,孙爸和孙妈专程从新加坡飞来台湾, 一同在台下欣赏演出,而演唱会开场, 孙燕姿号召100位同学加上6位师弟棒棒堂, 挤满舞台合跳「咕叽咕叽」,气氛热闹有趣。 演唱会沸点不断,孙燕姿唱「飘著」时,「漂浮舞台」缓缓升起, 她伫立在4层楼高处演唱,彩排时, 孙燕姿形容快要「腿软」,喃喃自语:「恐怖!恐怖!」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令狐~来也】(转贴)孙燕姿:逆光,一直在身旁 孙燕姿:逆光,一直在身旁 很显然,《逆光》带给华语乐坛的震撼远远小于那场沸沸扬扬的“出埃及记”,但这并不妨碍我耐下心来花一个月时间仔细煲过这张唱片后才说点看法,毕竟,这是孙燕姿的唱片。 唱片在燕姿自己弹奏的《In The Beginning》和《Afterward》中开始与结束,这样的桥段在《我要的幸福》中也曾经出现过,之后这两段旋律成了《风筝》专辑里的一曲具有BASSANOVA风格的《真的》。这次故技重施,不禁挑起我对下张唱片的期待。 没有《逆光》这首歌,就不会有那场让孙燕姿蒙羞的丑闻,即使如此,你却不能因此否定歌曲本身的动人。全曲在一段钢琴与爱尔兰风笛的铺排下开场,燕姿以越发坚定的演唱方式配合进行曲式的风格,没有标志性的转音与真假声转换,高音部分以结实的真声冲上去,虽个别部分略显刺耳却很具感染力。孙燕姿的营销方式很特别,从《天黑黑》的成功开始,专辑通常以励志歌曲作为第一主打,在被情歌充斥的华语乐坛是个异类。 曾经和包小柏聊过,出第一张唱片前,整个策划团队给孙燕姿的定位就是无论形象还是音乐要讲求一个“重”字。确实,燕姿身上的摇滚味是最吸引我的。《飘着》也是这张唱片里最“重”同时最深得我心的歌。歌曲前段的钢琴比《逆光》要“冷调”很多,燕姿的声音部分刻意唱得压抑而吃力,后段加入浓重的电吉他后,声音与感情一起有了跳跃性的释放,层层递进直至“我爱错,我只能选择沉默,不该嘶喉”以略显失控的演绎方式将感情宣泄至顶点。除此之外,出现2次“Da La La La”的哼唱虽然被处理得很远,却直击人心。 《我怀念的》与《漩涡》这两首因同是抒情慢歌,常被同时拿出来比。前者的曲写得很俗气,编曲也无甚新意,而燕姿隐忍的演绎方式也套用了《开始懂了》《我不难过》等过往名曲的固有模式。能够作为第二主打出线,词的出色应该是最大原因。排比式的砌字方式用得相当规整,若能感同身受,对于其中所讲的场景应会觉得字字到肉。另插一句,MV被拍成DV影像风格很有电意思,但是燕姿的发型真是丑到莫名其妙。 相对而言,个人更偏爱《漩涡》。“电音声效+小号”的开场方式相当特别,加上全曲略带Trip Hop 的迷离味道,主流中带些另类,一听便很难忘。在歌词方面虽然不及《我怀念的》出色,其中描述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爱情观却更符合狮子座,因此燕姿的演唱相当投入。稍有遗憾的是,孙燕姿在演唱类似的歌曲时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演绎模式,难免生闷。 《漩涡》的前奏总让我想到《开始懂了》,更彪悍的是《安宁》,前奏的吉他旋律根本就是“引用”的《蓝天》,如此的安排难道是为了欢迎张惠妹入主EMI?很多人对这首unplugged的歌很有好感,我一向对民谣类的东西不太感冒,幸好这首歌相当简短,即使不太喜欢也不会听到厌。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在唱片里被放在《我怀念的》后面,很有为前者收尾的味道,曲目顺序的设置相当有意思。 目前为止,唱片里最受欢迎的歌应该是《咕叽咕叽》,和上一张的《HONEY HONEY》一样,常听人哼起。最有心思的设计是中快版的节奏中间突然减速,同时燕姿声音被处理得很悠扬,很有唱诗班的圣洁感觉,其中调皮的英文RAP更是相当可爱。歌词部分很喜欢“谁比谁好,能差到多少,迟早都要向上帝报道”一句,是用来自我阿Q的好句子。 要说唱片里听一遍就让人记住的歌当属《梦游》,是一首散发着古典味道的小奏鸣曲,编曲简洁却不简陋,成功营造出童话般的空间感。希望MV能够拍成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穿着泡泡裙的燕姿快乐的旋转,想象那个“横冲直撞”短发女孩在学会唱《天黑黑》以前,应该就是这样无忧无虑的哼着“so so ti so so do ”。不过,也许是因为太特别,被安排在专辑里反而显得破坏整体性。 从《THE MOMENT》到《STEFANIE》,再到《关于》,孙燕姿已经有三首“自传式”的歌曲,出到第10张唱片,燕姿的成长与蜕变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单就这三首歌来说,确是一“传”不如一“传”的感觉。 剩下的《爱情的花样》和《需要你》,一快一慢两曲暂时没听出味道。特别是后者,被安排在《漩涡》后简直是自取其辱,是唱片里最常被跳过的歌。 虽然没有听到期待中的大转变,总的来说,这张唱片是经得起在CD机里反复播而不觉闷的。若要说最大的遗憾,一向很喜欢孙燕姿声音中冷调不羁的部分,没有一首如同上张唱片中《心愿》那样的歌,还是让我有小小失望。
【逆光→大卖】乐评:逆光而行,还能走多远 孙燕姿这次的新专辑发行可谓轰轰烈烈,之前的埃及事件惹得了太多的是非,而专辑出来,至少埃及之行在视觉上并没有多少亮点,这是不是代表了一种老歌手的尴尬?  出道7年,发行了10 张专辑,孙燕姿在华语流行乐坛的地位和处境可见一斑。7年过去,孙艳姿依然保有她刚出道时的清纯和倔强,但在音乐路途上光有保持是不行的,对于越优秀的歌手,面对歌迷对她的期待,应该越有压力吧?《逆光》是孙燕姿签约新动家后的第10 张专辑,饱含了歌迷对她能有所惊喜的期待。  与华语乐坛新生代的众多女歌手相比,孙燕姿依然卓而不群,可是新专辑“保持”的成分还是太多了,“逆光”的深刻含义并没有在新专辑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在制作团队上,依然是李偲菘+李伟菘这个稳固的金牌班底,这也确实展示了孙的很好的一面,比如钢琴与弦乐的编曲一直很好的突出了孙燕姿声线的干净清亮,而她这份认真做音乐的态度也是好的。“在音乐概念上,不强调刻意的突破与改变,让焦点回归到原点……”孙燕姿的保守路线为她赢得了众多铁杆乐迷,但但同时于她自己来说,却难以走得更远。  说回专辑本身,主打歌《逆光》并不十分出色,是孙燕姿最惯常的流行摇滚风格,那种倔强着希望的姿态也是她留给人们长期的印象,副歌部分陡然切入,简直是为了以备演唱会的大合唱需要。个人觉得倒是《梦游》的古典童贞和《咕叽咕叽》古怪的英文RAP是专辑一个亮点,体现了新专辑闪光的一面。但证章长篇给人印象最好的还是那些抒情慢歌,典型的孙燕姿风格,音长着有关爱情的苦涩,寂寞的生活,像《安宁》这样冷静又安静的不插电情歌,依然能在午夜安慰到那些孤独失落过的心灵。  可商业毕竟是商业,也许在如今越来越恶化的音乐环境中做出一张质量上乘的唱片就很“逆光”了,所以很多歌曲流畅的旋律也许只是为了迎合畅销唱片的制作规则或者KTV里广泛的传唱度,但音乐里能够像当年那样直指人心的部分越来越少,再优良的包装也掩盖不住一股包装纸的味道迎面而来,掩盖了人性中热乎乎的那一面。  7 年的时间很漫长,她还能走多远?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