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忧天下 王子忧天下
关注数: 18 粉丝数: 492 发帖数: 3,082 关注贴吧数: 16
我的青岛情节 香港回归后的第二年春天,我来到了青岛,当时的我很瘦小。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大都市里,心中五味杂陈。由于我是西部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又相对较差,所以接受的教育有限。也就只好做些靠体力维持生计的事。 我到青岛那年16岁,那时候虽然盲目,却总想着挣大钱,所以我做过不同的行业。挣钱真的很辛苦。我在青岛总共呆了4年。那里留下我我辛勤的汗水,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记得中国足球成功拿到世界杯入场券那年,也就是我在青岛的最后一年。我和两个同学一起去海边游泳,因为我从小不会水,虽然有救生圈,但还是遇到了危险。我一个同学拼尽全力将我救起。事后除了后怕就是对他的无限感激。也许是因为那段时间我们太兴奋的缘故吧,我们天天去小餐馆吃饭,当时的消费每餐二十多块。在我们的那种收入条件下,已经算比较奢侈了,果然没有多久,我们的财政出现了危机。已经时值深秋,为了生计,我们来到了位于308国道边的一家小饭店打杂,当时工资300。在那个寒冷的冬季,我们坚持明天的洗菜洗碗。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必须盯着每月的那300块钱,我们年底要靠它回家。唯一庆幸的是那个小饭店的老板一家对我们还算好,这也给了我心灵上的一丝温暖。不知在什么时候,我有了看报纸的习惯,每天一份都市报和晚报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东西。我除了喜欢那上面的各种新闻外最喜欢就是各种副刊。 2002年1月下旬,我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在火车鸣响汽笛的那一刻,我目视窗外,流下了泪水。因为我学会了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我觉得青岛是我这趟旅行中的一个站点。而我作为这个车站的过客,对这里有着无比的感情。所以在离开以后,我很大篇幅的文字来记录了自己在那个车站的点点滴滴。
农民工弱在何处 农民工, 本人习惯于把自己所在的这个群体称之为弱势群体。那么,他们究竟弱在何处。其实这里的弱势并非指他们缺乏工作生活能力。今年早些时候,我在媒体上看见对农民工的这种评价:“他们昂着头走出农村,在城市弯着腰工作。”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因为我个人对农民工的现状总结也差不多:“这是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在故土仰望城里人的生活。进城后,思念父母子女时,他们会默默地低下头。”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物质生活环境。但是我依然将这个群体称之为弱势群体也并非毫无依据。在在物质条件改善同时,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极度缺乏。在这里我简单的描写一下我认识的大多数农民工的生活,希望大家能从中体会到他们的无奈。 远离家乡,在城乡结合部租一间民房。为了省钱,条件差点无所谓;为了省钱,即便子女到了青春期,也舍不得多租一间房子。这种房子没有租赁合同,房东可能随时让你搬家。简单地说,居无定所。一台电视机,由于省钱和住所不固定,所以谈不上数字电视。电视里能看多少东西可想而知。由于老是在意钱,所以舍不得接触任何新鲜事物。等到过年时心想:辛苦一年了也该犒劳自己了,也赶一下时髦,买点高档东西给孩子。来到孩子想要的数码产品前,一看不光是价钱吓坏了自己。而且售货员热心的介绍自己一句也不明白。面对旁边陌生人歧视的眼神,只好暗下决心再也不去看看高科技东东了。因为自己out了。工作中老是觉得别人歧视自己,所以经常想捍卫自己的尊严,为小事与别人发生纠纷。而这又让人误以为是耍大牌。跟周围人关系不融洽,说话经常充满火药味。 农民工群体要真正脱离弱势,必须从思想上正确的自我定位。提高主人翁意识。只有逐渐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活得更有尊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有抬头做人。同时,社会在提高他们待遇的同时应该关注他们心理健康。
是什么让我们的青少年走向万劫不复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话把少年的状态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 然而,现在的部分青少年的状态让我们担忧。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事实。案例一:一名未成年人模仿电影情节在街上用刀随意捅人,导致一名年仅21岁的女大学生死亡。案例二:2003年三个中学生因欠下巨额赌债而抢劫杀人。案例三:认为抢走了自己的男朋友15岁的小颖残忍的连刺小静17刀。眼下,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不是法律界人士的关注。难道这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真的是丧心病狂吗!实则不然,他们也是普通人,并非大奸大恶之辈。比如案例一里面那孩子,我们可以说他本身也是受害者。盲目的偶像崇拜最终在结束别人生命的同时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毁了原本幸福美满的两个家庭。青少年犯罪主要是因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有偏差。不能正确处理得失、情谊以及婚恋的关系。这里尤其青少年农民工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他们因为条件限制以及各种原因,早早的步入社会。和成年人一样在风雨里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但是他们那稚嫩的双肩怎么能承受得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压力。 预防青少年犯罪,主流文化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挖掘出他们潜藏在心底的善良本能。不光是可以预防和减少他们犯罪。还能让他们正确的自我定位。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为了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的民族兴旺。让我们怀着一颗对社会负责任的心共同努力,帮助那些处于危险边缘的孩子们。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