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败类 国产败类
关注数: 30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2,653 关注贴吧数: 20
一个伪核心玩家,竟然感觉《王者荣耀》更“好玩”? 本人90生人,自小学5年级开始就已经在接触主机、掌机游戏。 我个人认为算得上一个核心玩家的一员。 自己曾拥有的掌机和主机: 老任平台:GB/GBL/GBC/GBA/GBASP/NGC/GBM/NDS/NDSL/3DS/NEW 3DSLL/WII/switch 索尼平台:PS/PS ONE/PS2/PS3/PS4/PS4pro/psp/psp2000/3000/PSV 微软平台:XBOX(微软游戏一直不感兴趣,后面的一直就没跟) SEGA平台:SS/DC 这么多年当中,我打通过的游戏其实并不多,尤其近几年。 生化危机系列我是小时候看同学打通的第二代,PS上我记得玩得最久的是一款叫《龙骑士传说》的RPG,好像有3张碟,玩到了第二张的中间。 FF系列只玩过PSP的核心危机,除了剧情真的好之外,回想起来只觉得这个游戏并不好玩。 DC的格兰蒂亚2好像玩了一大半流程也没通关。 PS2好像一直在玩GT4赛车。 PS3接触了神秘海域系列以及美国末日。顽皮狗的神海234和美国末日我是反复通关了很多次,尤其是美国末日,这大概是我这些年最喜欢的游戏了。 PS4上倒是有一些游戏都通关了,前提是剧情和画面要优秀。 掌机上也都是零零散散,印象最深的就是《逆转裁判》系列玩过几作,塞尔达除了SWITCH的荒野之息,其他都没通关。 不排除我手残或者脑子不灵。 而现在快30岁了,更是很难沉下心来玩游戏了。看到吧里的年轻人们还这么有激情的肝游戏,我就很困惑了。 是主机平台的游戏不好玩吗? 还是心变老了。 我在玩荒野之息的时候,同时也在玩王者荣耀。 而现在,经常没事就玩《王者荣耀》,PS4 PRO和SWITCH则很少开机。 《大表哥》《怪物猎人世界》 都只是玩了个序章,《P5》连第一个老师都没打完。 我知道这些游戏都很优秀,如果真的甩开膀子玩,也能玩通关。 可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层顾虑,总觉得很难玩下去。 我知道很多人要喷王者荣耀,但事实是现在的手机平台真的很成熟。 放在七八年前,你根本无法想象手机居然能这么流畅的运行一个成熟的MOBA游戏。 而且网络稳得一批,玩起来没有任何障碍。 加上现在人们的休闲时间也都很碎片化,我很难再掏出SWITCH玩个什么。通常都是用手机来一把王者荣耀放松心情。 有没有跟我同样烦恼的朋友?
大家好,我又双叒换车了。。。。。 雨燕、CD5、两部IS200、天籁。。。 本来预算10W左右收一台凯美瑞,结果看到CRV,然后又决定加点预算找一台车况好的锐志,结果看了看现车都很残。无意间逛到这台X1,车况巨整,本地大户人家的买菜车,保养得极好,车况真是没的挑。感觉缘分挡不住,经过一番砍价,拿下。 现在总算开上德国车了。。。 老款全进口BMW X1 Xdrive 28I 3.0直列六缸,250多匹,电子四驱,基本算得上个小钢炮了。 说实在的。 当你日粉做够了之后,换了一台德系车,真的对日系车就再也没啥感觉了。 确实扎实一些,细节和配置都比较上档次一些。不过这鸟车的第一任车主也真是有钱,2011年花六十多万买这么个东西。。。(全进口顶配,发票54万,下地妥妥六十多个) 其实我对德系车所谓的高档感一点也不感冒,买这部车也不是为了BMW**的牌子。 主要还是常年开六缸车,喜欢六缸车的平顺和稳定,加上对驾驶激情还是有一点要求的。 这部车的动力算不上非常强,但也是百公里加速能跑进7秒的。 外观深蓝色,内饰黑色,这种搭配真的可遇不可求。 加上前任车主开得非常少,7年才跑了6万公里,保养巨好。漆面都感觉只有2-3年的样子。内饰更是新到想打人,不看行驶证,你说只开了半年我都信。 加上可以接受的价格,于是以后就让我女朋友再宝马上哭吧,哈哈哈。
东莞大朗一日游,找配件修CD5,淘到一对STI座椅。 首先是去给自己的CD5找了一个空调泵给换上。正好这台移植了K20的思域在也在搞空调。 目测是FA1改的FD2外观。细节不是很到位,侧裙很山寨,已经掉了。仪表换了R版的。波箱貌似还是原装五速的。搞空调的小伙手很麻利,前后不到10分钟就把空调泵换好了,打好了雪种。 随拍了一下隔壁几家店。没什么好东西。 自己的CD5怠速有问题,丢给师傅检查,师傅判断出了问题所在,让我自己去买配件,于是就逛了一下。 广东比较出名的拆车配件圣地:广州陈田、东莞大朗。 这俩地方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旧车、报废车、事故车的拆车件。像很多大家心仪的日系性能车的一些配件,这里都是能找到的。像国内很多玩日系车下场、漂移车的,很多人都会从这些地方找配件。下面这个架子上全是好东西。S14的头,EVO6的头。后面还藏了一个GC8的头。以及各种玩车人士都认识的发动机。还有一台考维特的机头乱入。。。很多翼神车主跑到这里改2.4的发动机。当然也看到了我心仪很久的雨燕SPORT版的M16A发动机。不过价格太贵了,改完估计快两万。所以一开始我就放弃了,选择走1.8的路线。日常走街代步而已,就不改得那么飞了。最后无意间看到一个老板的阁楼上有一对STI的座椅,询价后非常满意,成色很好,买买买! 很早就想把雨燕的座椅给换了,但山寨赛车椅一直无法从心里接受。 看到这对STI椅子,成色好,价格才2000多一对,立马落定金,下周开去焊底座。 (材质是绒布的,只要摸过就会不规则反光,所以看起来很久。实际上非常新,一点破损和磨损都没有)随拍了。supra一台。这里的师傅还不错,都很有经验。我在深圳找了两家搞我的CD5怠速不稳的问题都没解决。来这里一下就解决了,配件走两步就能找到。也是醉了,你要什么配件,人家直接从机头上给你拆下来。。。哈哈。 回深圳。我的小雨燕改好1.8正在养缸和喷漆中,估计后天就出车了。
【老生常谈】 漂移和抓地谁更快? 这个问题其实存在很久了,每次有这个话题的帖子总是会吵的不可开交。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只是大多数人没有考虑到一些更加重要的因素。 首先我来说漂移: 为什么要漂移?除开单纯的表演性质的漂移,山路、甚至某些赛道上使用漂移更多的是因为“迫不得已”。 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去看一些赛车视频,就会经常发现驾驶后驱车型的车手开到极限时经常会反打方向修正车子的路线,实际上车子当时或者那一瞬间已经处于“漂移”状态。而这些反打方向的动作并不都是发生在类似“发卡弯”的地方,就算是直路也会因为路面不平而导致车子无法完全直线行驶。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车子突破了它自身的抓地极限(并不单指轮胎抓地力,还有底盘的机械抓地力)。但为何要反打方向修正路线呢,这里就说明了车子虽然甩尾、漂移了,但前轮在极限状态下仍是具有一定的导向力的,控制得好的话,那么车子就会是在超越极限的状态下狂奔,控制得不好随时可能失控。这也是漂移一直以来的诟病。 然后我们再来说抓地: 抓地顾名思义就是保持车子最佳的抓地性能,不出现打滑现象,但过弯保持持久抓地的条件也非常复杂。比如高速冲进发卡弯/回头弯的时候我们必须大力制动,车子重心前倾,这时候事实上车子后轮已经失去了很多的抓地力,而前轮的负载过多更可能导致推头,所以如果控制的不够恰当,不光会失去抓地力,更会失去导向力,这也是为什么头文字D里反复强调刹车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而漂移则恰恰相反,在入弯制动之后顺势将不抓地的后轮(也就是车的后半部)利用惯性甚至手刹先抛出去,这样就不会给前轮带来太多负荷,然后利用前轮的导向力将车子修正到自己想要的线路出弯。 说说这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吧。 漂移:适合抓地力较低级别的车子、轮胎、赛事。尤其是民间飙车、山路。适合原厂、低组别赛车、轻度改装的车子。当然专业的漂移车就不说了,那是另一种变态玩法。 抓地:适合抓地力级别高的车子、轮胎、赛事。比如F1、勒芒等,因为这些赛车本身的机械抓地力极限都非常之高,更有空气动力辅助,装配的也都是抓地力变态级别的轮胎,压根就没有漂移的机会,。有很多人问“如果漂移快,F1为什么不用漂移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存在,因为F1没办法漂移。 其实漂移还是抓地,决定性还是在车子本身的抓地极限上,就像玩GT赛车,同一台车,用舒适胎硬,跑快了可能情不自禁就漂起来了,根本停不下来。而装上赛车胎软,你就算刻意去漂,说不定都漂不起来。 最后总结下: 在头文字D当中,R32的钣金王、EVO6的古惑仔为何强调抓地快,漂移是小儿科?因为四驱车天生就拥有更为强大的机械抓地性能,调校也更偏向抓地的入弯和出弯。而开后驱车型的拓海、启介从早期的追求大角度漂移到后来的适度漂移(拓海在胶布赛中悟出漂移角度小一些好像还更快),也是因为86/FD的特性和级别不够32和EVO高。 大家所争论的东西,其实头文字D中也交代清楚了。那就是神之手和神之脚的出场。 神之手展示的是一种似漂非漂的高超技能,因为他能很好的驾驭车子的抓地极限,把车放到一个抓地和漂移最中和的状态,所以快得离谱。 而神之脚在比赛中,轮胎抓地力下降之后使用了漂移技术来弥补导向力的不足来勉强完赛。 所以漂移快还是抓地快,头文字D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其实跟“抓地”、“漂移”本身无关,只是看你自己当时处在一个什么状态,车子是个什么状态和级别,当然你也可以说路面、天气等等原因,总之不可能只有“抓地”和“漂移”这两个单纯的因素。所以我希望吧友们以后不要再为这种无聊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总算亲手摸过神车了。 感谢辣车网的某位朋友。。 本来只是去过展会去做模型车漂移表演赛的,结果看到辣车网把四大神兽其中两部搬过来了。就让一个朋友开门让我上去坐了一会,好爽啊。 FD和NSX,还有一些杜卡迪、BMW、哈雷、honda的电单车,也都是毒物。。不过对电单车不怎么感兴趣,金翼不错。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d269183f5b0763caa978936ac7b725cb6fddfa2a&urlrefer=3b8f9282912d112b23998d28ec33ed40
屌丝分享来深圳两年多的历程和一些感受和想法~ 前言: 只是分享自己来到深圳后的一些事情和感受,无他意。我相信混的比我好的朋友也是大把大把的。都是出来漂泊的人,还望互相鼓励~ 【关于自己】 首先谈谈,我自己。 纯90后屌丝,来深圳的时候就带着上大学攒的3000多块钱。 来深圳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自己在做小生意方面可能有点天赋,加之上学不努力,瞎玩,在学校就已然成为了一个小商小贩。正好深圳这边有个经常合作的老板要招收小弟,于是二话不说就拖箱子来到深圳。 一下深圳的火车,我就在火车站看到了一句话:“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当时啊,那个感动难以言喻。 做小弟的日子很辛苦,淘宝客服+技术人员+各种杂事。当时除了拿货之外的所有事情,基本都靠我来完成,当然老板拿货也挺累的。 当小弟的一年里,也经历了各种辛酸。由于老板只有我这一个小弟,我又比较负责,所以在帮老板打理店铺的过程中,老板所承受的压力无形中也影响着我。但好在后来几批货帮他卖的挺好~ 记得那年的生日,老板不在家,QQ上依稀有那么几个同学还记得我生日,老爸老妈老姐打电话来慰问了一下,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在外忙生日还这么苦逼,当爹妈的心里也不好受,打完电话就崩了,大老爷们一个人掉眼泪。这是我唯一一个没有蛋糕的生日,我记得生日晚饭我就点了个外卖——十五块钱的回锅肉。 附上工作台照片一张,那时候苹果的东西还是什么iphone3G、ipod touch2之类的。=========================================================================== 【关于工作】 不知不觉,跟着老板一年多了。 此时老板的堂弟过来了,还带了十多万元和老板一起合股做。 这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显得有点多余了,加之自己也有单干的打算。 后来和老板谈心,其实他真的不希望我走,因为觉得我做事靠谱。 但他也理解,有钱谁都愿意当老板,毕竟打工是给别人做事,没安全感。 于是我就拿着自己攒的点钱,和老爸老妈这两年辛苦攒下的钱,加起来也就三万多块,自己开始做。 不做不知道,三万块真的跟渣渣一样,拿货啥的,完全不够,而且还得周转。 但好在久而久之,市场里的几个老板都混熟了,开始赊货,先拿卖掉再给钱。 加之淘宝新出了对卖家的一系列扶持活动,像贷款之类的,给我减少了不少压力。 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好多东西都赶上了好时候。 期间有一个高中朋友来深圳,本打算叫他一起做,于是试了两个月。 结果就是他太懒了,我把他赶走了,没帮我做到什么事情别说,还浪费了我好多钱。 我记得我当时在QQ签名上写了条心情“我有一个员工,他每天有14个小时在睡觉,有5个小时在打dota,有3个小时在聊妹子,有1个小时在阳台抽烟,吃饭拉屎要是不用1个小时我就谢天谢地了!”他自己看到了也很不好意思,跟我保证不会这样了,实际上也就好了一天而已,第二天还是老样子,没办法,给他妈打了电话,接回去了。虽然他回去老家一年多了,但据说仍然是在混日子,说难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所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再好的朋友,不一定合适在一起做事!人长大了,注定要和曾经的很多人分道扬镳。 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即使我再忙,我也不请人帮我做的原因。因为自己的事情交给别人做不放心! 晒下支付宝账单。小生意,周转不大,一年也就百来万,就那么几万块本钱,想办法“滚雪球”。要知道好多有规模的网店一天营业额几万、十几万的,都是小意思,比不得。 反正就那样吧,利润在12-15%,算算也就差不多一个月一万多块而已。
对于拿 NFS 和 GT5 比的人表示十分鄙视 从FC 到现在360 还有 PS3 ,PC什么的 其实作为一个玩家,应该享受的是乐趣 作为一款游戏,应该尽情展现游戏性 有些人可能觉得战神3还没有马里奥好玩呢。这能比么。 本人从小喜欢车,严格意义上讲是个车迷。 对于NFS,那是不懂事,也没什么家用机的时候,经常到网吧玩的游戏。 GT,是当拥有第一台PS开始所接触的。 对于画质,本人从来不强求。我个人认为在PS时代 GT1和GT2的画质满足了我的基本要求。而NFS6,画质明显比GT1和GT2高N个档次,但那个假得一塌糊涂的操作感有能说明什么。。。 在大学,没钱买PS3和大电视的时候,只能拼命升级PC。 我有罗技G25一套 可见我还算是比较热爱赛车游戏的人了。 当时为了 尘埃2 特意配了一套新机器   HD4850的显卡 用在NFS13上我觉得很震撼。确实,我认为从严格物理意义上讲,NFS13的画质是可以把GT5踢翻几条街了。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一个车迷,我更喜欢的是GT。 如果你有幸了解一下真实的赛车或者自己开过车。我相信你会更加倾向于GT。 有人说GT是毫无速度感的碰碰车,那只能说你毫无汽常识试和技术。 作为一个车迷   NFS   GT 我都玩。但我从来不刻意去比较。总之我觉得真正热爱汽车和赛车的人,也不会去无聊去管这些事情。 反倒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在那BB。 比画质,你可以尽情的比。而作为游戏来说,就各有各好了。 我支持13,因为EA一直在改变风格,说明他们的创意一直存在。 我也支持GT,作为一个专注与赛车的游戏,没有人能比它更专业。 所以请大家没必要比来比去,喜欢的人自然喜欢,不喜欢的人,你说破嘴也没用。 就这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