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ibo dbibo
关注数: 0 粉丝数: 56 发帖数: 3,419 关注贴吧数: 7
弈林往事之-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中国象棋预赛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中国象棋预赛 资料来源: 藿香正气 棋谱来源: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预赛对局集 棋谱制作: 金枪不倒 棋谱下载: 1979年第4届全运会-象棋预赛-57局.cbl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cQllBabUiICee-2CYwfuCA&urlrefer=b4b27b5ae1d9ce1d34878803e47e5123 1979年恰逢建国30周年,这一年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运会中国象棋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在苏州、决赛则在北京。比赛共设立男子团体赛、男子个人赛和女子个人赛三个项目,将女子象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而且是全运会项目,这还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中国象棋的预赛,于4月20日至5月7日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苏州地区举行,先后进行了男子团体预赛、男子个人复赛和女子个人预赛。共有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位棋手参赛,人数和规模又创新高。 男子团体预赛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每队四人仍然采用分台定人制。经过7轮的紧张角逐,辽宁、黑龙江、广东、河北分列各组首席,与各组的第二名陕西、福建、上海、北京等共八个队取得了决赛权。 男子个人复赛的名额是根据团体预赛各组成绩选录的,56名棋手分为四个小组,进行7轮积分循环赛,每组选取前两名进入决赛。 获得决赛权的分别是上海胡荣华、黑龙江王嘉良、广东蔡福如、山东王秉国、北京傅光明、安徽蒋志梁、湖北柳大华、河北程福臣等八位棋手。 女子个人预赛共选出了广东黄子君、北京谢思明、安徽高华、江苏汪霞萍。上海单霞丽、四川林野、浙江金丽玲、湖北陈淑兰等八位女棋手晋级决赛。 各地对此次比赛都非常重视,不论是此前已经成立专业队的省市,还是临时抽调棋手集训的代表队,都进行了认真选拔和训练,可谓准备充分。 借用广东省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运会中国象棋对局选集》里面的一句话来形容这次比赛,就是:“这次比赛,战况十分紧张,搏斗异常激烈;布局推陈出新,中残着法精妙;老将宝刀未老,新手茁壮成长。”
弈林往事之-1978年全国棋类比赛-中国象棋团体赛 1978年全国棋类比赛-中国象棋团体赛 资料来源: 藿香正气 棋谱下载: 1978年象棋对局选-65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2MfUAwbUXybiV163AVCj8Q&urlrefer=f27bf3b28745dc7ac2c4ffbc9ff191d2 棋谱下载: 1978年全国团体赛-32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Jq43PTe0V2HH31UbOU1zzw&urlrefer=556644594bea350ed5d0e79e3b03278e 1978年首次将中国象棋的团体赛与个人赛异地举行,上半年进行团体赛,下半年举行个人赛,成为以后多年的惯例。 在厦门进行的中国象棋全国团体赛共有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96名棋手参赛,每队四人,比赛采用分台定人制,经过12轮的积分循环制比赛,辽宁9胜3平成绩优异首次大魁天下。 遥想当年,1960年全国团体赛由人才济济的上海队抢得头筹,1977年则由实力强劲的广东队夺魁,这一次却是北国雄师辽宁队勇冠三军。 1978年全国象棋团体赛 前八名最终排名: 冠 军:辽宁 亚 军:黑龙江 季 军:广东 第四名:河北 第五名:江苏 第六名:上海 第七名:福建 第八名:浙江 根据大赛的规定,录取了第一至第四台的26名优秀棋手参加下半年举行的全国象棋个人赛. “四月的闽南,风和日暖,树木葱茏,山清水秀,碧波荡漾,景色分外宜人。一九七八年的全国棋类比赛(团体赛)就在风景如画的滨海城市——厦门举行。”(大赛记录语)
弈林往事之-1976年全国象棋比赛-中国象棋预赛 1976年全国象棋比赛-中国象棋预赛 资料来源: 藿香正气 棋谱下载: 1976年全国象棋赛-预赛-43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9C7Gt-wqIL7vE6kSg38mYw&urlrefer=b28b4b352a16c396c49127ffcd8b600d 1976年的全国中国象棋、国际象棋预赛于6月10日至30日在兰州举行,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共有75名棋手。中国象棋设置了男子团体赛、男子个人赛和少年组,比赛全部采用分组单循环制。 中国象棋团体预赛分为四组,每组取前两名,共八个队进入决赛。录取名次如下: 第一组:上海、四川(两队积分相同,上海小分较高,名次列前) 第二组:福建、黑龙江 第三组:广东、河北 第四组:辽宁、浙江 中国象棋成年组个人预赛分为六个组,每组取前两名进入决赛,录取名次如下: 第一组:上海胡荣华、辽宁赵庆阁 第二组:内蒙古李曰纯、安徽蒋志梁 第三组:广东杨官璘、湖北柳大华(柳大华与黑龙江孙志伟同分,因柳胜局多于孙志伟,名次列前) 第四组:河北刘殿中、广东刘 星 第五组:广东李广流、山西张致忠(两人积分、小分相同,名次并列) 第六组:江苏戴荣光、北京臧如意(臧如意与福建郭福人积分相同,因臧胜郭,名次列前) 中国象棋少年组个人预赛分为两组,每组取前六名进入决赛,录取名次如下: 第一组:浙江于幼华、四川蒋全胜、北京纪中启、辽宁卜凤波、广东邓颂宏、江西吴克西 (其中第六名吴克西与山东张滕生同分,加赛快棋胜) 第二组:黑龙江赵国荣、上海林宏敏、河北李来群、山西叶江川、吉林张影富、江苏薛 伟 (其中赵、林、李三人同分,因赵和林、胜李,林和李,所以赵列前、林居次、李第三) 原定下半年的10月在太原举行决赛,应故未能举办。
弈林往事之-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中国象棋个人赛 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中国象棋个人赛 资料来源: 藿香正气 棋谱制作: 新赢家、其他网友 棋谱下载: 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象棋个人赛-114局.CBL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j7WyE9jRBLy-f-aVbIOyYQ&urlrefer=18c8320c922835deba2bf617a2669766 1975年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又重新将棋类列入正式比赛项目(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没有列入棋类比赛),包括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三项。三运会的棋类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在上海市举行,决赛在北京市进行。 中国象棋预赛自6月11日至30日在上海的多个体育场所及基层单位举行,参加中国象棋预赛的共有98名各地的棋手,分为六个小组,采用单循环制,每组取前两名进入决赛。(不计团体名次) 第一组:广东杨官璘、吉林曹 霖; 第二组:上海于红木、江苏李国勋; 第三组:江苏戴荣光、安徽蒋志梁; 第四组:江西陈孝堃、上海胡荣华; 第五组:甘肃钱洪发、上海汪士龙; 第六组:河北刘殿中、安徽丁晓峰。 中国象棋的决赛在北京市的少年宫举行,预赛的各组前两名加上直接进入决赛的台湾方岳健、马国栋、陈开翼,共15名棋手,先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第一阶段的决赛,决赛第一阶段的每组前四名进入决赛的第二阶段。其中的每组前1、2名最终决出前四名,每组的3、4名最终决出五至八名。决赛的两个阶段均采用单循环制。 决赛第一阶段的两组的前四名如下: 第一组:河北刘殿中、广东杨官璘、吉林曹 霖、江苏李国勋; 第二组:上海胡荣华、安徽蒋志梁、江苏戴荣光、甘肃钱洪发。 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象棋个人赛 前八名排序如下: 第一名:上海胡荣华 第二名:安徽蒋志梁 第三名:广东杨官璘 第四名:河北刘殿中 第五名:甘肃钱洪发 第六名:江苏戴荣光 第七名:江苏李国勋 第八名:吉林曹 霖 上海胡荣华在三运会中总对局数为24局,胜18局、和5局、仅负1局。
弈林往事之-1974年全国棋类比赛中国象棋个人赛 1974年全国棋类比赛中国象棋个人赛 资料来源: xiangxh、 棋谱制作: xiangxh 棋谱下载: 1974年全国个人赛-306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xrql5KObHYl25YfeFBCDIw&urlrefer=afc0d8db234490e676a78415be4dbb71 1974年全国棋类比赛与7月5日至8月5日在成都市举行。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有18个省市的86名棋手,每个单位可派出5名,其中湖北、辽宁、宁夏、天津各派出4人。 比赛分为分组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在7月5日至14日举行,第一阶段86名选手分成10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排出各小组名次;每组前3名、中3名、后3名(或后 2名)将分别进入第二阶段的甲、乙、丙组的决赛,决赛各组进行16轮积分循环赛,分别决出1-30名、31-60名、61-86名的名次。 在分组预赛中,胡荣华和杨官磷均保持全胜,王嘉良、孟立国、徐天利、朱永康保持不败。 获得各个小组前三名出线的选手分别是: 第1组:黑龙江王嘉良、上海于红木、湖北陈富贵; 第2组:四川陈新全、陕西马长安、安徽丁晓峰; 第3组:四川张典、广东陈柏祥、江苏季本涵; 第4组:辽宁郭长顺、上海徐天利、江苏言穆江; 第5组:广东蔡福如、江苏戴荣光、辽宁赵庆阁; 第6组:甘肃钱洪发、广东李广流、北京臧如意; 第7组:四川刘剑青、广东刘星、山西张致忠; 第8组:辽宁孟立国、上海朱永康、天津黄少龙; 第9组:广东杨官璘、江苏徐乃基、黑龙江金启昌; 第10组:上海胡荣华、北京孙耀先、浙江沈芝松。 决赛阶段由7月17日至8月5日举行,3个组各进行16轮积分循环赛,在以上30名棋手进入的甲组决赛中,经过激烈争夺,结果上海胡荣华连续第六次夺得全国冠军,广东杨官璘获得亚军,辽宁小将赵庆阁勇夺季军. 1974年全国个人赛 前八名最终排名 冠 军:上海胡荣华 亚 军:广东杨官璘 季 军:辽宁赵庆阁 第四名:广东蔡福如 第五名:黑龙江王嘉良 第六名:辽宁孟立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安徽女子棋手高华也参加了比赛,开女子棋手与男子棋手全国赛同场竞技之先河;还有就是日后叱诧象坛的黑龙江赵国荣,当时年仅12岁半就参加这次成年人的全国比赛,两人事隔多年之后均蟾宫折桂,也是一段佳话。 这里收录了本次比赛小组预赛43局、第二阶段第一大组240局(全)、第二大组23局,共306局。预赛缺谱很多找不到,有资料的棋友可补充。
弈林往事之-1966年全国棋艺锦标赛中国象棋个人赛 1966年全国棋艺锦标赛中国象棋个人赛 资料来源: 北京棋迷、藿香正气 棋谱来源: 1966年全国赛对局选注 棋谱制作: 北京棋迷 棋谱下载: 1966年全国个人赛对局选注-103局.CBL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maetiRQuA1Dtq54rxnU10w&urlrefer=145e435dc4b48f0837d2641461d32b08 1966年全国棋艺锦标赛中国象棋个人赛于4月10日至5月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共有17个省市的38名棋手参赛。比赛分为小组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预赛分为四组,每组9--10人;各组前三名计12人进入决赛甲组。决出第1名至第12名。 预赛各组4--6名计12人进入决赛乙组,决出第13名至24名。 预赛各组第7及之后名次的棋手计14人进入决赛丙组,决出第25名至第38名。 本次比赛预赛和决赛均进行单循环赛制。 预赛各组前三名分别是: 第一组:广东蔡福如、黑龙江王嘉良、北京朱学增; 第二组:上海胡荣华、广东陈柏祥、黑龙江刘殿中; 第三组:北京臧如意与湖北李义庭并列第一、广东李广流; 第四组:广东杨官璘、辽宁韩福德、青海胡一鹏。 决赛第一组中,上海胡荣华以8胜1和2负积17分的战绩位列第一,这也是胡荣华自1960年首夺全国桂冠以后连续第五次获得冠军。北京臧如意以6胜2和3负积14分跃居亚军,广东蔡福如与广东杨官璘均7胜4负同积14分,但因为蔡负臧胜杨、杨负臧负蔡,故分别屈居第三、四名。 1966年全国个人赛 前八名最终排名: 冠 军:上海胡荣华 亚 军:北京臧如意 季 军:广东蔡福如 第四名:广东杨官璘 第五名:广东陈柏祥 第六名:黑龙江王嘉良 第七名:黑龙江刘殿中 第八名:湖北李义庭
弈林往事之-1962年全国棋艺锦标赛-中国象棋个人赛 1962年全国棋艺锦标赛-中国象棋个人赛 棋谱来源: 1962年全国棋类锦标赛中国象棋对局选注 资料来源: 藿香正气 棋谱制作: 金枪不倒 棋谱下载: 1962年全国个人赛-87局.cbl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EaEZli6nBTm-GMTYy6U_Rw&urlrefer=a2a3d81380e4f5c606d4f5f574d81300 1962年全国棋艺锦标赛于1962年1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中国象棋比赛只进行了个人赛,团体赛没有举行.参加比赛的共有17个省、市、自治区的26名棋手,本次比赛采用大循环制,共赛25轮.11月4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 曾获1956、1957、1959年三届全国冠军的广东杨官璘(16胜7和2负)与曾获1960年全国冠军的上海胡荣华(17胜5和3负)同积39分,他们之间的结果又是和局,遂首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产生了并列全国象棋比赛冠军。 1962年全国象棋个人赛 前六名最终排名: 冠 军:上海胡荣华、广东杨官璘。同积39分并列 季 军:湖北李义庭38分 第四名:广东蔡福如35分 第五名:辽宁孟立国31分 第六名:北京刘文哲30分 在比赛期间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中国象棋协会主席是陈远高,副主席是金鉴萍、杨官璘、谢侠逊。 委员有:王嘉良、王和生、卢辉、刘忆慈、庞霭庭、何鸾、吴南生、陈远高、陈松顺、邵次明、罗天扬 、金鉴萍、董齐亮、徐家亮、马宽、屠景明、黄惠民、张德魁、杨官璘、贾题韬、谢侠逊。 1961年因故没有举行全国比赛
弈林往事之-1957年全国象棋锦标赛-(1957年象棋个人赛) 1957年全国棋类锦标赛中国象棋赛 棋谱来源: 1957年全国棋类锦标赛象棋对局选注 资料来源: 藿香正气 棋谱制作: 金枪不倒 棋谱下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4mby_A9YALsaoA-a5twCFA&urlrefer=471067a87f337acb27ec076fc9f3e64f 1957年全国象棋锦标赛-个人赛-109局.CBL 1957年全国棋类锦标赛中国象棋比赛分为两个阶段举行。 第一阶段预赛于10月20日至11月1日分别在沈阳、西安、武汉、上海等四个赛区进行,由各城市选拔2名中国象棋代表参加,各赛区前四名(上海赛区另增1名)晋级决赛。 沈阳赛区:沈阳、旅大、哈尔滨、呼和浩特、天津、长春、承德、北京。 西安赛区: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宁、开封、郑州、太原、保定。 武汉赛区:武汉、重庆、成都、南宁、贵阳、昆明、长沙、广州。 上海赛区:上海、青岛、济南、南京、合肥、杭州、福州、南昌、温州、常熟、苏州、扬州。 第二阶段决赛于11月8日至17日在上海进行,共有17名棋手参加决赛。 大会试行一盘制大循环比赛,同分的名次“根据互相间的小分或胜负,或所用时间的多少才决定的。” 最终获得前六名的棋手: 第一名:广 州 杨官璘 第二名:哈尔滨 王嘉良 第三名:杭 州 刘忆慈 第四名:常 熟 惠颂祥 第五名:沈 阳 任德纯 第六名:上 海 徐天利
弈林往事之-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1956年象棋个人赛) 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 棋谱来源: 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对局选注 资料来源: 泓弈网友:藿香正气 xinshou 棋谱制作: 泓弈网友:北京棋迷 棋谱下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S_r8kKlm54kmcpRcG77boA&urlrefer=cc1b937c1f284137add56aa0830d527b (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个人赛-93局.CBL) 1956年,象棋被列入国家正式体育项目,当年年底即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比赛--“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在这次比赛中,象棋是唯一的比赛项目,而围棋和国际象棋则被列为表演项目。 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于12月15日-27日在北京举行,共有30名各地选手参加本次比赛,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实行双局循环制。预赛分为六个组,每组前两名进入复赛;复赛分为三个组,每组前两名最终进入决赛。 初赛阶段(15日—18日)取得复赛权的12人:何顺安、杨官璘、薛家语、薛占金、王嘉良、侯玉山、周寿阶、赵振寰、李义庭、刘忆慈、魏长林、刘剑青。 复赛阶段(20日一22日)取得决赛权的6人:杨官璘、何顺安、侯玉山、王嘉良、李义庭、刘忆慈。 决赛阶段酣战五天(23日—27日), 广州杨官璘在决赛中以五战三胜一平一负(共10局:4胜4和2负)的战绩夺得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的桂冠, 最终名次: 冠军杨官璘 亚军王嘉良 季军刘忆慈 第四名李义庭 第五名侯玉山 第六名何顺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