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幻仙Vs曹沾 警幻仙Vs曹沾
关注数: 31 粉丝数: 119 发帖数: 11,294 关注贴吧数: 324
在热火朝天的讨论角色强度排名的时候,你真的明确什么叫做强? 也许这个问题看起来答案非常显而易见,胜率高的角色自然强,但是其实事实没有这么简单,先来讨论两个问题。 1、平均表现和波动程度 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甲乙两个队伍要各派1名角色进行比赛,已知甲队将会派出一个选手,他的成绩期望是90,方差是0。那么乙队有两名角色可以派出,A的成绩期望是91,方差是1;B的成绩期望是88,方差是25.毫无疑问派A上阵可以以很大的概率赢得比赛,因为他一直是常胜将军,当他得胜而来的时候,将会获得相当的赞许,因为他一个人代表全队赢得了比赛。但是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对手的实力很强,他的成绩期望是92,方差是0,那么这个时候派B上场赢得比赛的机会就比A大,尽管这两个数字都比50%要小,但是差距是明显存在的。当B胜出的时候,我们说他的超常发挥带来了胜利。A心里也许不服气,认为这只是发挥的好,并不代表真正实力。但是A就是没有这种激发自己潜能的能力。而B即便输了也无所谓,因为在比赛前,他们队伍就已经知道自己的劣势。 我们游戏的角色也可以分为这样两类。有一种角色他的表现很稳定,这种稳定来源于他的技能可以给团队带来持续而稳定的收益,比如小蛮;还有一种角色他的表现不够稳定,但是有时可以创造出一个比较大的收益,来挽回团队的劣势局面,比如南宫煌。这两种角色都有他们的长处,但是你要比较他们的胜率,后者一定比不过前者。因为轮到他发挥贡献的时候往往都是团队在劣势的时候,而且这个时候他的能力也不一定发挥的出来。但是到优势的时候,他的能力顶多算是锦上添花,对团队的意义就小了。而且他的能力本身可能对团队已有的优势局面贡献不大。也许前者的胜率是高于后者,但是这些都不能说明后者就弱于前者。因为有翻盘能力的角色并不是一定能翻盘,否则游戏的平衡性就失去了。这里用一下三国杀的例子,因为三国杀的技能设计比较简洁。我们知道黄盖的苦肉往往是负收益的,但是在小概率下他可以爆发,可以成为团队最大的功臣。不过这个概率还是太小以至于他的胜率很低。但是如果我们调整他的技能让他苦肉一次摸3张牌,甚至4张,导致他的胜率比貂蝉还高,那么这个游戏的意义就失去了。因为每一个用黄盖的人只需要随便苦肉自己就可以横扫全场,没有游戏的策略性了。所以每个游戏设计者都会降低这种爆发流的收益来严格控制他的胜率,以此保证游戏基本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环境中。但是他们还是会给黄盖一扇窗,让他有机会体现自己。当团队获得优势的时候,黄盖可以不苦肉,当他们胜利之后,我们说功劳都归功于同伴张辽、貂蝉。因为他们一直在创造收益,而黄盖似乎什么都没干。但是当黄盖的队友都相继阵亡之后,也只有黄盖能给他们逆转的机会,因为不成功,便成仁。即便输了也不怕再失去什么。缓过来,如果最后剩下的是个张辽、是个郭嘉,恐怕他们才叫真的无力回天了吧? 所以说,对于南宫煌这样的角色,如果说他在优势是能爆发没意义,优势是不爆发没影响,劣势是不爆发拖后腿,偏偏劣势了爆发了挽回战局了才算功臣的话,你觉得公平么?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