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乳燕
云中乳燕
关注数: 32
粉丝数: 39
发帖数: 2,054
关注贴吧数: 7
【摄影美图】摄友百态
春日随拍 1p 早春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2bcd7623b5da8b5c88ed70b3d9e6f974902bafad&urlrefer=7851cdd7cb1a48da3f6afea1d6cfe0c9 2p 斑斓世界3p 闺蜜4p 青春的脚步5p 晨练
莫把梦境当真情 RT
【摄影美图】春到太行
【跃马迎春】医院对联(求修改) 急诊科: 白衣天使菩提心永驻 绿色通道生命树长青 门诊部: 仁术倚丹心馨德无价 良药乘妙手回春有方 住院楼: 病遁康复医患一堂腾笑语 冬去春来满院翠红竞芬芳 经在线检测,多出平仄有误,请吧友修改
一品红开了
邵逸夫7日凌晨在家中离世 享年107岁 邵逸夫爵士20年赞助4888个校舍,全国各地高校遍布“逸夫楼”,包括昔阳中学。你在“逸夫楼”上过课吗?
这个叫一品红大师们,这个是甚么兰啊?
【茶余饭后】抬扛 听说过去除了铁匠铺、木匠铺、杂货铺以外,还有一种“扛铺”,是专门给人抬扛的。抬赢了,赚一吊钱,抬不赢,就输一吊钱。“扛铺”掌柜的辩才特好,从来没有输的时候,生意也就只赚不赔。 某村有一泼妇,口才也特好,心里不服气,决定前去试一试。如果能赢,就自己也开一家。 泼妇进得门来,指着对面的大山问“掌柜,你说南山有几斤”?扛铺掌柜不慌不忙回答说:“麻烦老妇人,搬过来给你秤一秤”。——泼妇输了。 泼妇接着又问:“你说,老娘的脑袋有几斤”?扛铺掌柜一笑,答道:“简单,割下来给你秤一秤”——泼妇又输了。 两吊钱自然得照付,泼妇另开扛铺的打算也就落空了。
这个算书法吗?请老师指导
#我的贴吧10年足迹,共同成长,深藏功与名 贴吧十年,时光匆匆,再回首,白驹过隙一分钟。 那些褪色的青春梦,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玩贴吧的都懂。 贾君鹏,追贴,抢楼,往事如风,足迹不留空。 http://tieba.baidu.com/home/zuji
【摄影美图】秋山图——(线条与色彩)
秋山图——线条与色彩
秋山图——(油画素材)
【茶余饭后】永远写不完的家书 历时十年,《昔阳学坡李氏族谱》日前续修成册,族谱有供收藏的印刷版和便于检索的电子版。印刷版彩页加朱墨双色套印页印共6000余页,分20册装订。 《昔阳学坡李氏族谱》创谱於清康熙二年,二十四年成谱,原谱随族人徙居河南省。乾隆52年,族人依据坟茔、墓碑、布案等资料重修后留存至今,成为本次续谱的重要依据。 本次续修的族谱收录“像赞”、“族训”、“字辈派语”、“坟茔宗祠”、“迁徙分布”、“先祖手迹”、“叙例”(今叙、旧叙)、“恩荣传记”、“碑文旌表”“烈士英名”、“繁星璀璨”、“艺文札记”等诸多内容,一定范围内记载了学坡李氏家族的繁衍壮大过程和族人对国家、对民族的杰出贡献。 本次续谱中,以家族名义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筹委会先后在太原、榆次、昔阳多地召开专门会议14次之多,在族人聚居的村镇选拔联络员,主修和外调人员还亲赴河南寻亲,并在安阳电视台、安阳日报和天涯论坛发布寻亲信息。 族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自不待言。正如主修者言“家谱,是一部永远写不完的家书......”。
野草山花亦传情
野草山花亦传情 牵牛
【茶余饭后】“眉豆熬倭瓜” 眉豆熬倭瓜 八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村里的晚辈们都会摘上成熟的眉豆和倭瓜,不辞劳苦跑几里路送到家里来。咱的家族本来就大,晚辈们也多,于是乎,大包小篮堆了一地,任是五口之家也吃不了,还得给邻居们打散。这不,今天中午又是“眉豆熬倭瓜”:把眉豆和倭瓜整进高压锅,加水焖10分钟,小勺烘油搁上葱姜蒜烹炒,再加少许切碎的油煎花生米倒入锅内,随着滋溜一声响,立刻香气扑鼻。 现在的人们吃腻了大米白面,大鱼大肉不稀罕,吃一顿“眉豆熬倭瓜”是为了调剂营养、改善生活。可在“糠菜半年粮”的年月,这饭也不是想吃就能吃上的。 就说眉豆吧,分“园眉豆”和“地眉豆”,相当于动物的“圈养”和“散养”。吃“眉豆熬倭瓜”一定要用籽粒饱满的“地眉豆”才够味。 “地眉豆”在春播时把种子撒在玉米地里,与玉米共生。不能撒得太多,否则不仅争水争肥,眉豆是藤蔓植物,还会缠玉茭,影响玉米产量。话说七十年代初,咱县就有一个大队发生“眉豆缠玉茭”现象,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事例登上报纸,受到过批判。为啥会出现“眉豆缠玉茭”现象?因为眉豆现摘现分,不计产量,不顶口粮,大概社员们也就是想多吃几顿“眉豆熬倭瓜”吧。 倭瓜呢,据说原本有微毒,是当年外夷进贡给中国,想让中国人“慢性自杀”的。不想中国种植的白萝卜正好解毒,倒是成了一种好菜。 朋友,做一顿“眉豆熬倭瓜”尝尝吧,家乡饭,有味。
【菜鸟随拍】 高寻白云逸
【茶余饭后】那浓浓的酒香 那浓浓的酒香 六十年代末,全县掀起学大寨高潮,县里组织的打坝造地工程队在黄岩河滩垫起几百亩地,成立了农场,并引种了当时的高产农作物——“5号高粱”。尽管当时粮食还很紧张,但昔阳人没有吃高粱的习惯,况且5号高粱的味道确实不怎样,非常涩口。5号高粱高产了,堆满了库房。当口粮分配老百姓不要,作饲料有点可惜,交公粮国家又不收,怎麽办?一时倒成了难题。 陈永贵不愧是占先人,困难面前,总能够出奇制胜。老陈一生嗜酒,而且年轻的时候就会自己酿造米酒,无论酿酒还是品酒,都算是行家里手了。于是他出了一个主意——在黄岩就地建酒厂,消化5号高粱。提议很快由县里决定。之后,县里选派原在县财委工作的赵和原在县财政局工作的宋到黄岩建厂,赵任书记,宋当厂长。二人奉命,把各自的妻子儿女留在县城,相伴到荒野山村创业。他们到任后,立即搞规划、招工人、平土地、建厂房、买设备,引技术,一番磨爬滚打之后,终于投产了。大概因为这个厂是“白手起家”抑或是其他原因,该厂初期的厂名和“酒”字不挂钩,取名为“创业厂”。创业厂常年酿酒,需要大批原料,它不仅消化了农场自产的5号高粱,而且向外大量收购。这就给全县、甚至外县因追求产量而种植5号高粱的生产大队解决了销路问题。 赵和宋都是我在政府机关工作时相识的,若干年同住一栋楼,同吃一锅饭,虽不算铁哥们,却也交往甚厚。创业厂投产以后,按说二人算是泡在酒缸里了,可偏偏二人都滴酒不沾。倒是我这个瘾君子时不时跑去揩点油。尽管交通不便,一年也要去上几次,有时是工作需要,也有时是以“访友”为名。去的多了,工人也都面熟了。到了厂里,不用领导陪同,就可以独自到车间转悠,碰上合适时机,还能品一品“气园酒”。“气园酒”相当于酒精,最多也就半两,要想喝足,自然还得等到饭时。有时候临走还给带上一两瓶,其满足感更是不言而喻。 创业厂的创建,始终坚持“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投产以后若干年基础设施才趋于完善。那一年秋罢,赵和宋“请”我在他们刚修起的厂区围墙上写标语。安排完单位的事,在城里买好颜料,又好不容易等上公社的汽车,赶到厂里已是傍晚时分,赵和宋早已在小餐厅等候。推开小餐厅的门,一阵浓浓的酒香扑面而至,顿感沁心入脾。餐桌上摆放着几个小菜和一瓶没有标签的酒,那浓浓的酒香就是从瓶子里散发出来的。席间,二位给我介绍了创业厂和洋河酒厂开展技术合作、开发新产品以及“浓香型大曲”的发酵、酿制过程,宋厂长刚刚参加全国评酒会回来,还给我讲述了全国品酒会上八大名酒评比过程以及“三张半嘴”如何厉害:那三张嘴居然能够把同一车间、同一设备和原料,但不同班次生产的酒准确地分辨出来,还有茅台酒厂为保证质量总工拒绝对设备改造而一直沿用传统工艺,坚持从发酵池人工往上背料等趣闻轶事,使我对中国的酒文化又一次陡增神秘感。 赵和宋把他们的大好年华和心血奉献给了“创业厂”,奉献给了昔阳的酿酒业。他们在位期间,精心打造出二、三十个系列产品,其中跃进大曲曾荣获省优并畅销省内外,聘请杏花村酒厂师傅调配的“昔阳香酒”等也深得社会好评......对了,还应当提起另一位好友——后来调到酒厂工作的郭,他在前往洋河酒厂洽谈业务的途中,居然因心脏病突发而因公殉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几十年过去了,那浓浓的酒香依然挥之不去。 写一段蹩脚的短文吧,为了那浓浓的酒香,为了那一代乐于奉献的人,为了那深深的友情。
【茶余饭后】分类 请你把这五个色块分为黑白两类,你会如何分?
你说你?
【散文随笔】代沟 山上新开出一大堆石头,块块都棱角分明,锋芒毕露。 山下的河滩里有一片“河刮石”,也是一个一个样儿——圆滚滚、光溜溜。 山上的石头说“它们怎地没一点个性”? 山下的“河刮石”回应:“小样儿,你下来滚上五百年,就会懂得什么是代沟”。
套子太大,就适得其反了
【幽默人生】 作曲 自以为有一点艺术细菌,写了一首交响曲请老大指导。 老大:小老弟,忘掉十二平均律吧,就用简谱的七个音符写。 修改后,再请老大过目。 老大又给两个字:“重写”! 反复斟酌,顿悟,大胆尝试,全曲就用一个音符:66 6 66 6 666 66 66 6...... 老大阅后把前面的升降号、节拍一律勾掉,并批了四个字:“天籁之音”。 “那就请老大给配器吧”。 老大不假思索,提笔写道:“生猪50头”
傅山乐平县游二首 最近浏览一本傅山《霜红龛集》,有《游乐平县二首》,不知可曾收入县志? 其一: 佛阁春寒兴不胜 溪流洗耳带春声 秋容榔栗横担约 黑石红林产一亭 其二: 十日盘旋沾水边 难消官饼野榸恋 龙钟不挂方书面 单了寒云石马缘
【闲言杂谈】技术和艺术 有人问:写字和书法的区别在哪里?我说:写字是技术,书法是艺术。照相和摄影的区别在哪里?我说:照相是技术,摄影是艺术。写作呢?我说:八股文是技术,诗歌散文是艺术。哪吗神马是技术,神马是艺术呢?答曰:技术是学来的,艺术是天赋的......
晚秋
硬笔仿毛体练习
写春联 快过年了,院长让写三幅春联。字写的不太好也还马马虎虎,话从那儿来?找了好几本书,抄了几十条专用联,然后送批,都让院长打了叉。没办法,院长说:自己开动脑筋。 虽然没有喝过多少墨水,但知道对对子不是一件容易事。好在小县城文化落后,莫说懂平仄韵律,就连会说普通话的人也不多,壮壮胆子,就充一下大尾巴狼吧。 先写一幅急诊科大门联,曰:救死扶伤践行人道主义,解痼疗疾传承博爱精神。 再写一幅门诊部的。去年新医院落成后,中西两个医院合并了。于是写:中西同堂回春乘妙手,德业兼修济世靠仁心。轮到住院楼了,怎么也憋不出来,近年来各地医患纠纷经常出现,最后想出两句:一句是写给医护人员的,叫:言和色悦疗效加倍;一句是写给患者的,叫:心气静心平疾患减半。是三幅对联呢?还是六条标语呢?贴出去十天了,没有听到评论。
寻亲 山西昔阳县学坡李氏正续修族谱,据乾隆52年旧谱记载,元末民初,九世祖继堂迁往安阳,2011年曾组成寻亲团亲赴安阳查找,并在安阳日报、安阳电视台、天涯论坛发出信息,未果。如有网友知情,请回复 十年伏案缕黄卷,千里寻亲续新篇 人随清漳出太行,情共甘霖洒中原 飞涧流瀑源头远,迢递峦峰一脉连 但使飞讯昭后昆,回眸莫忘老龙滩 。
【现代诗歌】由他自己去 吃了一顿大餐, 味道不是太好, 朋友都说有点贵; 买了一件新衣, 样式不太美, 价格却不菲。 但是, 我无怨无悔, 因为店老板计入成本, 替我缴了消费税。 十几亿纳税人, 养活了官员, 也养活了军队。 他们该干点嘛事, 由他自己去。
【现代诗歌】讨厌的蚊子 嗡嗡嗡, 耳边又响起讨厌的声音。 你听懂了吗? 它说“我要吃人”! 叮你一下无关紧要, 可是除了让你痒痒, 它还会 传染疟疾和破伤风。 一巴掌足以拍死它, 但是 你得掌握好时辰, 因为 它也算是鬼精灵。 有人建议 拿高射炮消灭它! 岂不知 中国有句歇后语: 叫做“笑煞人”。
【现代诗歌】讨厌的蚊子 嗡嗡嗡, 耳边又响起讨厌的声音。 你听懂了吗? 它说“我要吃人”! 叮你一下无关紧要, 可是除了让你痒痒, 它还会 传染疟疾和破伤风。 一巴掌足以拍死它, 但是你得掌握好时辰, 因为它也算是鬼精灵。 有人说 拿高射炮打它! 岂不知 中国有句歇后语: 叫做“笑煞人”
【现代诗歌】讨厌的蚊子 嗡嗡嗡, 耳边又响起讨厌的声音。 你听懂了吗? 它说“我要吃人”! 叮你一下无关紧要, 可是除了让你痒痒, 它还会 传染疟疾和破伤风。 一巴掌足以拍死它, 但是你得掌握好时辰, 因为它也算是鬼精灵。 有人说 拿高射炮打它! 岂不知 中国有句歇后语: 叫做“笑煞人”
【现代诗歌】讨厌的蚊子 嗡嗡嗡, 耳边又响起讨厌的声音。 你听懂了吗? 它说“我要吃人”! 叮你一下无关紧要, 可是除了让你痒痒, 它还会 传染疟疾和破伤风。 一巴掌足以拍死它, 但是你得掌握好时辰, 因为它也算是鬼精灵。 有人说 拿高射炮打它! 岂不知 中国有句歇后语: 叫做“笑煞人”。
祝福你-我的故乡 祝福你——我的故乡 生在这块地方, 长在这块地方。 喝的是山沟里流出的水, 吃的是梯田里收获的粮。 屋前后生活着老少爷们, 黄土地埋葬着咱的爹娘。 看不尽这里的山山水水, 爬不够这里的沟沟梁梁。 这里虽不是富庶之乡, 却是咱祖辈繁衍的地方; 这里虽没有童话世界, 也曾是儿时梦幻的天堂 情,撒在这块地方, 心,贴在这块地方。 这里是咱生命的载体, 这里藏掖着最初的梦想。 普普通通老百姓, 没有什么奢望, 就盼个 国昌盛、民幸福, 人安泰、家发祥。 情,撒在这块地方, 心,贴在这块地方。 普普通通老百姓, 没有鸿鹄的志向, 也没有雄鹰的翅膀。 一点点绵薄力, 登不上大雅堂。 就用这犁耢锄靶, 种一把精神食粮。 写一段蹩足的诗, 记下你的风雨沧桑 记下你的切肤创伤 唱一首粗矿的歌, 歌唱你孕育的骄傲 歌唱你铸造的辉煌 祝你江山不老、青春永驻, 祝你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祝福你, ——我的故乡。
【诗词歌赋】重上东峰 其一: 驱车皋落川 重上太行巅 盘山六十里 拾级一千三 白云肩头过 苍鸟脚下旋 一屻分晋冀 万夫难闯关 其二: 太行东峰壮恢弘 山峦迢递气势雄 一条铁索连晋冀 千重石级入空蒙 春来花丛看蝶舞 夏至夜半听蝉鸣 秋有红枫漫山野 冬至飞花锁玉龙 ——东峰为太行山主峰之一,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乘缆车下万丈悬崖,即到有名的嶂石岩景区。
【藏头打油】新人报道 我也学学写藏头 来到梦婉打点油 报与楼主先登记 到时算账不发愁 感情原自心头生 谢意不表枉为人 吧里英才莫怪罪 主人邀我来折腾 —— 问好婉儿
【乳燕随笔】也祝天涯 六百一十人 天涯大家庭 银线连九州 同在地球村 幼童刚十龄 长者满七旬 开屏写诗话 一家乐融融
【断句散文】 留在心中的祭言 题记:按属相算,他比我还小六岁,可是他早早就走了。留给我的印象,依然是那双呆滞且含着乞怜的目光。他有时也会暴躁,我见过他发火,不过那是在自己家里对妻子儿女摔盆打碗。一出家门,他永远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不知为什么,每每见到他,我总会想起马戏团里被驯兽师用饥饿手段和皮鞭训练出来的动物… 他走了 ——在短暂的弥留之后。 疲惫的眼皮, 永远盖上了浑浊的双眸。 他消失了。 放下了一切爱狠情仇, 匆匆地踏上了通往天国的路。 小院里响起呜咽的喇叭, 还有锣鼓的慢节奏。 默哀时, 我站在了孝子们的身后, 泪,在眼眶里打转, 视线越来越模糊。 思绪杂乱的大脑里, 依旧隐现着还没有凝固的一幕。 像一叶孤独的小舟, 他在茫茫大海中漂流。 时而在滩涂上搁浅, 时而被暗礁拥堵。 不管啥风浪袭来, 他总是逆来顺受。 没完没了的批判, 还有可怕的“炒豆”。 写过的检查, 像一本错页的书; 千篇一律的检讨, 加上反反复复的语录。 下田挣工分, 同工不同酬。 秋天场上分口粮, 别人的秤都偏高, 轮到他,往往分量不够。 下雪了, 他得早起扫马路。 就是在平时, 说不定队长啥时派劳务。 为他人做嫁衣, 似乎他最有天赋。 别人有快乐童年, 他,没有。 因为他不属于95的大多数, 他被归入被人们唾骂的“黑五”, 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是DNA铁定的小地主。 他有过一腔热血, 可惜只能在血管里奔流。 他有过理想和抱负, 最终梦难圆、志难酬。 他不是庸才。 我常常想, 假如有一方绿洲, 也许他不是枯萎的小草, 假如有一杯沃土, 或许他会长成参天大树, 可是,没有那么多假如。 在特殊的环境下, 没人敢和他交心, 没人敢和他为友。 常年蜷曲在没有阳光的角落, 他的灵魂,渐渐比身体更佝偻。 他走了。 走在迟来的一袭春风后 那一叶孤舟, 最终消失在天尽头。 人们见证了他的悲惨人生, 可谁能走进他的心路? 道一声“一路走好”吧, 好像是对灵魂的亵渎, 因为我知道他怎来、怎走。 比马克思还唯物的我, 不相信会有天堂、地府。 只是沉思之余, 总想问一问公平的造物主。 这是一件久存的腹稿, 没有写成文字, 也没有吟出口。 然而却至今没有忘却。 直到今天敲打键盘, 我的手依然还会颤抖。 呜呼!
【断句散文】 留在心中的祭言 题记:按属相算,他比我还小六岁,可是他早早就走了。留给我的印象,依然是那双呆滞且含着乞怜的目光。他有时也会暴躁,我见过他发火,不过那是在自己家里对妻子儿女摔盆打碗。一出家门,永远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不知为什么,每每见到他,我总会想起马戏团里被驯兽师用饥饿手段和皮鞭训练出来的动物… 他走了 ——在短暂的弥留之后。 疲惫的眼皮, 永远盖上了浑浊的双眸。 他消失了。 放下了一切爱狠情仇, 匆匆地踏上了通往天国的路。 小院里响起呜咽的喇叭, 还有锣鼓的慢节奏。 默哀时, 我站在了孝子们的身后, 泪,在眼眶里打转, 视线越来越模糊。 思绪杂乱的大脑里, 依旧隐现着还没有凝固的一幕。 一叶孤独的小舟, 在茫茫大海中漂流。 时而在滩涂上搁浅, 时而被暗礁拥堵。 没有人喝彩, 没有人喊一声加油。 渴了,掬一捧苦咸的海水, 饿了,采一把生涩的莲藕。 …… 他应该有快乐的童年, 但是,他没有。 他不属于95的大多数, 属于那被人们唾骂的“五”, 只因为他是DNA铁定的小地主。 他有过一腔热血, 可惜只能在血管里奔流。 他有过理想和抱负, 最终梦难圆、志难酬。 他不是庸才。 我常常想, 假如有一方绿洲, 也许他不是枯萎的小草, 假如有一杯沃土, 或许他会长成参天大树, 可是,没有那么多假如。 在那样的环境下, 没人敢和他交心, 没人敢和他为友。 常年蜷曲在没有阳光的角落, 他的灵魂, 渐渐比身体更佝偻。 他走了。 走在迟来的一袭春风后 那一叶孤舟, 最终消失在天尽头。 人们见证了他的悲惨人生, 可谁能走进他的心路? 道一声“一路走好”吧, 好像是对灵魂的亵渎, 因为我知道他怎来、怎走。 比马克思还唯物的我, 不相信会有天堂、地府。 只是沉思之余, 总想问一问公平的造物主。 这是一件久存的腹稿, 没有写成文字, 也没有吟出口。 然而却至今没有忘记。 直到今天敲打键盘, 我的手依然还会颤抖。 逝者已矣,呜呼!
【乳燕随笔】 下雨了 下雨了。 淅淅沥沥, 下了两夜两天。 开裂的土地滋润了, 一晴天,禾苗就会往上窜. 如果没有其他灾害, 又是一个丰收年。 城里人和咱不一般, 人家只感觉心情郁闷 或者出行稍有不便。 咱是农民, 春天就留下了年景的企盼, 受苦人的命, 一半在人, 一半在天。 老天爷肯帮忙, 汗水才能变成钱。
【乳燕随笔】下雨了 下雨了。 淅淅沥沥, 两夜两天。 开裂的土地滋润了, 一晴天禾苗就会往上窜, 如果没有其他害, 又是一个丰收年。 城里的人们和咱不一样, 只感觉心情郁闷和出行不便。 咱是农民, 春天就留下了年景的企盼, 受苦人的命, 一半在人, 一半在天。 老天爷肯帮助, 汗水才能变成钱。
【诗词歌赋】七十抒怀(步新韵) 十五谋生远离家 七十归田事桑麻 惯看眼前风云过 任凭脚底歧路斜 晨起入林练瑜伽 午过铺纸写书画 莫道来日已无多 一样绚丽是晚霞
【诗词歌赋】七十抒怀(步新韵) 十五谋生远离家 七十归田事桑麻 惯看眼前风云过 任凭脚底歧路斜 晨起林中练瑜伽 午过铺纸写书画 莫道来日已无多 一样绚丽是晚霞
【现代诗歌】我为你活着 寻寻觅觅 求求索索 曾为你抽抽泣泣 曾为你泪雨滂沱 说一句大实话 我为你活着 因为你是我一生的依托 有了你 我白天不再失落 有了你 我晚上不再寂寞 不惧路远山高 不怕崎岖坎坷 十年寒窗苦 百年修正果 我愿为你一生奔波 因为只有你 才能充实我的生活 没有你 我将成为被诅咒的躯壳 各位看官 看到这痴情的字眼 你一定又会猜错 我可不是情种 不为哪位靓女 也不为哪一位帅哥 告诉你 让我悄悄滴告诉你 其实是两个极其平凡 但又伟大、神圣的字眼 就是支撑我生命的那两个字 ——工作 毕业即失业的80、90后、“下岗”职工或有同感的朋友进一步修改、发挥
【现代诗歌】 我为你活着 【现代诗歌】我为你活着 寻寻觅觅 求求索索 曾为你抽抽泣泣 曾为你泪雨滂沱 说一句大实话 我为你活着 因为你是我一生的依托 有了你 我白天不再失落 有了你 我晚上不再寂寞 不惧路远山高 不怕崎岖坎坷 十年寒窗苦 百年修正果 我愿为你一生奔波 因为只有你 才能充实我的生活 没有你 我将成为被诅咒的躯壳 各位看官 看到这痴情的字眼 你一定又会猜错 我可不是情种 不为哪位靓女 也不为哪一位帅哥 告诉你 让我悄悄滴告诉你 其实是两个极其平凡 但又伟大、神圣的字眼 就是支撑我生命的那两个字 ——工作 毕业即失业的80、90后、“下岗”职工或有同感的朋友进一步修改、发挥
【现代诗歌】 端阳祭 【现代诗歌】 端阳祭 又是五月五端阳 轻抚瑶琴 再诉离殇 祭英灵 无须远赴汨罗江 展开地图 就在长江黄河的源头 各烧上三炷香 包一些粽子吧 加些红枣、白糖 要甜,还得要香 多一些, 再多一些 少了不够他们分享 冤狱有一个庞大的群体 有屈原、岳元帅 有国家元首 还有久经沙场的老将 虽然他们没有留下离骚 也不在这一天投江 呜呼 上千年了 艾叶和菖蒲 没有筑成阻挡邪恶的墙 大坛的雄黄酒 洗不净染毒的肠 正所谓 “高处不胜寒” 透心凉
【现代诗歌】 端阳祭 【现代诗歌】 端阳祭 又是五月五端阳 轻抚瑶琴 再诉离殇 祭英灵 无须远赴汨罗江 展开地图 就在长江黄河的源头 各烧上三炷香 包一些粽子吧 加些红枣、白糖 要甜,还得要香 多一些, 再多一些 少了不够他们分享 冤狱有一个庞大的群体 有屈原、岳元帅 有国家元首 还有久经沙场的老将 虽然他们没有留下离骚 也不在这一天投江 呜呼 上千年了 艾叶和菖蒲 没有筑成阻挡邪恶的墙 大坛的雄黄酒 洗不净染毒的肠 正所谓 “高处不胜寒” 透心凉
【现代诗歌】另一个我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这是另一个我。 年龄不一定相同, 但依旧是一样的性格。 性别嘛 没有视频, 由你猜吧, 可别猜错。 这一个我离不开另一个我, 另一个我也离不开这一个我。 这一个我有些内向, 另一个我偏是油嘴滑舌。 不过有一点相同: 对朋友一样诚挚, 对情感一样火热。 有人问过这一个我 另一个我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肯定地说:有! 因为我常常有话要说
【现代诗歌】另一个我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这是另一个我。 年龄不一定相同, 但依旧是一样的性格。 性别嘛 没有视频, 由你猜吧, 可别猜错。 这一个我离不开另一个我, 另一个我也离不开这一个我。 这一个我有些内向, 另一个我偏是油嘴滑舌。 不过有一点相同: 对朋友一样诚挚, 对情感一样火热。 有人问过这一个我 另一个我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肯定地说:有! 因为我常常有话要说
【现代诗歌】 此君 怒目圆睁 面无表情 双手叉腰 露怀坦胸 欲问何事 言语不通 细细端详 嗷 ——稻草人
【现代诗歌】 此君 一楼百度
【原创歌曲】你好吗,朋友 一楼百度
【现代诗歌】知音 一楼百度
【原创民歌】风信儿 塬塬上掠过轻轻的风 天边边飘来淡淡的云 风儿揉搓着红红的裙 云儿撩拨起悠悠的心 撕一片云彩写一封信 让风儿捎给心上的人 信上面不写娟娟的字 只牵上一份浓浓的情
【原创民歌】风信 一楼百度
【诗词歌赋】闲言杂谈 近日来诗楼里争论常有 讲传统搞叛逆各诉缘由 有人说老规矩不能改变 有人嫌旧框框太受束缚 守旧派守阵地不离平水 创新派推新韵呼号奔走 守旧者骂新人太过张狂 创新者嫌他们过于腐朽 诗言志原本为表达思想 形式美也自当努力追求 怎奈何有时候因韵伤意 也不要为形式自找痛苦 搞点评瞅毛病为了提高 却不要诗外话反目成仇 扩扩胸放放眼增增雅量 看不惯也可以扭头就走 大中华号称作文明千古 一颗星最灿烂诗词歌赋 浪漫派最崇拜诗仙李白 务实派尤推崇诗圣杜甫 钦定的平仄韵有规有距 优美的声律学绝无仅有 好东东自应当发扬光大 更希望新一代不吝付出 新时代新潮流势不可阻 原来的四合院变成高楼 大长衫黑小帽成了古董 自然会新眼光审视艺术 旧体诗现代诗如何兼容 五四后就有人未雨绸缪 毛主席致诗刊书信两封 亦守旧亦推新细表理由 新与旧不偏废需要过渡 提出了好办法双腿走路 居小院品一品西式大餐 住高楼出阳台甩甩水袖 戏楼里听京剧自然高雅 山野地听鸟叫也是享受 让我们共同来营造生活 没有怨没有恨才会幸福
【诗词歌赋】闲言杂谈 近日来诗楼里争论常有 讲传统搞叛逆各诉缘由 有人说老规矩不能改变 有人嫌旧框框太受束缚 守旧派守阵地不离平水 创新派推新韵呼号奔走 守旧者骂新人太过张狂 创新者嫌他们过于腐朽 诗言志原本为表达思想 形式美也自当努力追求 怎奈何有时候因韵伤意 也不要为形式自找痛苦 搞点评瞅毛病为了提高 却不要诗外话反目成仇 扩扩胸放放眼增增雅量 看不惯也可以扭头就走 大中华号称作文明千古 一颗星最灿烂诗词歌赋 浪漫派最崇拜诗仙李白 务实派尤推崇诗圣杜甫 钦定的平仄韵有规有距 优美的声律学绝无仅有 好东东自应当发扬光大 更希望新一代不吝付出 新时代新潮流势不可阻 原来的四合院变成高楼 大长衫黑小帽成了古董 自然会新眼光审视艺术 旧体诗现代诗如何兼容 五四后就有人未雨绸缪 毛主席致诗刊书信两封 亦守旧亦推新细表理由 新与旧不偏废需要过渡 提出了好办法双腿走路 居小院品一品西式大餐 住高楼出阳台甩甩水袖 戏楼里听京剧自然高雅 山野地听鸟叫也是享受 让我们共同来营造生活 没有怨没有恨才会幸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