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阁主 鸿文阁主
鸿文诗社欢迎热爱诗词的朋友光临做客!!!
关注数: 255 粉丝数: 128 发帖数: 2,551 关注贴吧数: 125
鸿文诗社群规内务总览(鸿文阁主整理) 一:群规 告广大吧友: 本贴吧与QQ群鸿文诗社一体,QQ群门牌号:35594434。欢迎志同道合的加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弘扬国学,诗词歌赋。 1:本吧属于综合性“文学艺术类”贴吧;其文学体裁主要包括现代诗歌,古典诗词,古典文学、对联,散文,小说,故事,文学评论,时事论坛,生活杂谈,情感交流,特色文学等健康文明的主题文帖。 2:精品标准:精品是欢呼贴吧的繁荣,与网友进步的大事。我们会根据“词藻,内容,中心思想,余味和创新度”(古典诗词包括韵脚)这几项来进行判定,而对于新朋友,由于对其风格和造诣都不甚了解,所以精品的标准适当放宽。 3:鸿文诗社吧讲究“以和为贵”,请勿言语偏激,更严禁发表带有攻击,挑衅,侮辱,诬陷,色情、骚扰,恶意,极端政见等以及百度违禁的帖子。如有意见,可通过发表“交流平台”,“建议”主题帖子,通过“私人空间信息”交流或到“鸿文诗社意见箱”进行文明投诉,如有违反者,本吧予以相应的处理。 4:为了鸿文诗社吧的和谐氛围,吧友之间不应因矛盾或分歧而产生偏激的争执和相互攻击,若有任何异议,请私下进行沟通,或去鸿文诗社意见箱进行文明投诉,而当投诉者为吧务团队的管理人员时,请到贴吧投诉吧进行投诉。真老徐吧绝不鼓励任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恶制恶的态度和手段,违者经两次警告无效后,情节严重者予以封号处理。 5:普通吧友可以随时让吧主公开吧务后台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进程。我们的吧务团队将做到管理制度的完全公开化和透明化。 二:告工作团队: 1:为了鸿文诗社的发展壮大,请小吧主协助吧主点评。其职位采取非固定轮换制,任何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热衷于和大家交流的会员朋友都有机会当选小吧主。 2:吧务团队的成员见到违反吧规的帖子时应先进行备份后再将其删除。 3:吧务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在执行吧务期间,应代表广大吧友的利益和意见而非个人的价值取向,若与吧友出现矛盾和纠纷时,应先做出自我审视再行决断。 4:吧务团队的工作人员在其他贴吧发言时,在未得到广大吧友的投票许可前,不应代表贴吧本身的意见和取向,发言者应对其个人的任何言论负责。 入吧必读在用期间,有待逐步完善。敬请朋友们提出诚恳的建议,本吧定会虚心采纳,积极改进,合理运行。让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奋进,放眼未来,为了真吧的进步繁荣而不懈的努力!
学习贴:五绝简介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唐宋两代,是中国经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 简介 对于“绝句”的称谓,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首尾、前二、后二、中二)。 第二种 “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说明 绝句称谓的第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关于绝句是截取律诗之半的说法,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曾经指出过:“五言绝句自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自歌行来,此二体本在律诗之前,律诗从此出,遂令充畅尔。有云,绝句或截取律诗一半,或截前四句,或截后四句,或截首尾各两句,或截中两联。审尔,断头刖足,为刑人而已。不知谁作此说,戕人生理!”而《声调谱》作者赵执信也指出过:“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始于六朝,元非近体后人误以绝句为截律诗,故致多此一问。”由此可见,截句的说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臆断,不足为信。 按格律分类 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玉台新咏》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 按字数分类 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 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 绝句按字数分:五言绝句及七言绝句。 五绝 (1)平起式 两字压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 两字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 三字压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 三字压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绝 (1)仄起式 两字压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两字压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式 三字压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式 三字压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中 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  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 七绝中 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只有第一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  其他句式都是第一第三字可平可仄。  注:句末是平的字要押韵。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 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