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赏云 窗外赏云
很久以来,在六道里轮回折腾,这一世,我发现我的灵魂累了,不想再轮回了。至诚感恩佛菩萨大慈加佑,弟子幸蒙佛光注照,在净空老法师的谆谆教诲下,弟子决心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对众生有益的人,感恩一切,一门深入修学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关注数: 157 粉丝数: 58 发帖数: 1,905 关注贴吧数: 20
转自释净空吧—自己身上的上等风水 思人恩德,想人好处,这叫聚光。 光向上走,表现在脸上,就是微笑。微笑的脸是元宝形,嘴像莲花一样,肯定发财。 想人不好,抱怨人,嫉妒人,憎恨人,这叫聚阴。 气阴则下沉,表现在脸上,就是冬瓜脸、苦瓜相,肯定倒霉。 风水源头,在于孝亲祭祖,根深蒂固,枝叶自然茂盛。 事业兴旺、家庭兴旺、多遇贵人,在于夫妻和睦、阴阳平衡,万事则兴。 贵人得进,小人远离;夫妻不和万事衰;小人得进;贵人远离; 夫妻是阴阳。阴阳太极八卦男女也。 你不改抵触顶撞父母的恶习,就根本不可能改变命运。 在这里告诉大家“坏风水”是怎么回事: 一个人如果从小不曾顶撞父母师长,他是必定做大官的。 因为打小孝顺父母,每天积的福德别人根本比不上,他不做官谁做官! 所以你见到这样的人,要好好对待,不能轻视。 因为眼下就算没读过书,还没找到工作,到后来上天也会推他上去的。 一个人日常好顶撞父母,是绝对不能做大官的,因为他也会顶撞上司、同事和所有的人,他的日常生活工作都不会顺利,一生挫折连连,在重要时刻无不败北。 顶撞父母,就是把父母顶到对面去了。父母为生我、养我、助我,没有父母的生养助,你如何会强大?就凭一己之力,当然压不住厄运,一一并且社会,甚至上天也会代父母教训你。 这就是书上所说的:“不孝父母,天怒鬼神怨。”如果要比喻,父母就好比两大福德山,孝顺父母能镇一切恶;父母又是两大福德海,孝顺父母能济一切。 风水是福人居福地,你要是个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福地,你也能住成福地。大家知道风水养人,却不知人也要养风水。人一住进去,周身气流就会逐渐充斥整个住地,把地养得福德兼备,就跟自己一模一样。 南无阿弥陀佛……
老法师做实验——汤池小镇实验报告 ((((一一一一)))) 一个拥有4.8万人的古镇,日益呈现祥和之气……这得力于一批有识之士的社会实验,得益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落实与唤醒 前不久,汤池镇“庐江县希望小学”一位小朋友把自己最心爱的小八哥给放了。“当我打开笼子的时候,它一下子飞了出来,可以看出它是多么渴望自由,我高兴极了,因为我给了它快乐和自由,我希望它经常回来看我,这样我就不会那么想它了。”他在当天的日记作业里这样写道。 老师给这篇日记的评语是:“这是真正的爱!爱是成就!” 学生回复:“老师,‘爱是成就’是什么意思?” 老师答曰:“‘爱’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并且成全他;你体会到了小八哥的需要,并且让它重新回到大自然,就是成就了它的生命,而不是因为你的爱而控制它,占有它!” 在汤池,孩子们正普遍接受着“爱的教育”。“教育其实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判断和抉择诸如‘善’和‘无私’等方面的能力;教给孩子敬爱与付出的方法,信任及感恩的心境……”那位小学生的老师肖陈颖对记者说。 “实际上,我们教给孩子们的观念早就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了,种种方法也大都出自几千年来古代圣贤的典籍。”肖老师接着表示。 除了给孩子们上课以外,肖陈颖还与其他许多老师一起,经常给孩童的家长等成年人开办讲座,她主讲的题目之一是《经典就是生活》。学习传统经典,遵循古圣先贤教诲,正成为不少汤池人的重要生活内容。
黄念祖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那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件事: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人身难得,哪方面难得?天比人聪明,有福有寿;天比人好,为什么不说天身难得?因为在解决根本问题来说,天身不如人身。天人享乐放逸,不像人能精进;人身难得而易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最好机会是人身,但这个机会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三途一报五千劫,如何得了!因此第一个问题很明显,活着就是为解决生死,也就是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眼前都是生死事”,既然活着便必然有这些事。表面看来,这些事与出生死有矛盾。怎么办?道理很明白。人不能都出家,出家也不能离开衣食住行与社会联系。所以要抓纲,一纲举万目张,一领提全衣顺。所以在头脑中要有出生死这条纲。万变不离其宗,万目皆随于纲,世法和佛法就打成一片。例如,要做好工作,为了什么?如果其目的、动机落在佛法上,那么你所做的工作,也就是佛的工作。反言之,如果你在佛教道场中,忙得脚跟不点地,可是,内心深处,是个人打算,是利用佛教求名、求利,那就是在欺骗佛,表面是佛教徒,实质上何异于魔子魔孙!同样,整天拜佛烧香,所希望的只是消灾延寿、富贵荣华,妻儿子女,人间福报,这就叫做愚中倍人。不明佛法是愚痴,知道佛法还是这样,故曰倍人。既是在家人,当然有无穷无尽的世间事,只要从出世法出发,并落实到出世法上,世法又何尝有妨碍呢?但是当有不同的机会时,选择什么,这是检验自己最好的仪器,是自己有没有真实发心的真实表现。老是为了世间而牺牲出世间,那还谈得到什么发心呢? 有的时候是不容你自己选择的。例如我的上干校和你的下农村,是不由分说。这类的事,大的小的,酸、咸、苦、辣、甜样样俱全,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怎么办?既然无容选择,当然也就无法逃避。那就要逆来顺受,化火宅为清凉,转毒药成甘露,善于利用,善于转变。 一切事物皆有两面: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光明的一面,黑暗的一面。一切事物对于我们的根本大事,同样有以上两方面,就看我们会不会用,会用就能转。但能转物即同如来。“转物”二字多少人错会,以为是把眼前的一座大楼搬走了,才是转物。不对,那是圣末边事。应知,转烦恼为菩提才真是转物。例如:文革时我在河南干校,身份是牛鬼蛇神,人皆厌恶。对于自己的家庭与自己的前途一筹莫展,无能为力。整天劳动,身同牛马。这是好事是坏事?可是我当时觉得,人不愿和我说话,我正好一句话不说。既然许多事我盘算也无用,乾脆就不想。于是我在修持上得到一个飞跃,坏事变为好事。 对于你来说,现在(一九七九年)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说有好有坏。工作单位要垮台,经济上没有收入,从世法看,这都是坏事。但必须重视这当中有一件大好事:现在可以有全部的时间和最好的因缘,来学佛和修行。这不但是在家人所难有的,出家人同样也难于求到;可是你自己有了!怎样使好的方面落实,是现在的首要问题。关键是这三段话要理解清楚:第一是发心;第二是分清主次,知所选择;第三,在无选择之中,则从两方面下手。避免其坏的方面,落实其好的方面,当然无往而不利。 这一段话虽不圆满,但万分重要,应好好去思考。如能信受,绝不辜负这一生。好好努力!
净空老法师的三位老师 方东美先生 方东美  方东美与哲学家方以智、桐城派始祖方苞有旁系宗亲关系,(并非方以智、方苞直系后裔)。方东美年幼丧父母,依赖兄长抚养成人。十六岁毕业于桐城中学。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1年赴美留学,获威斯康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24年通过博士学位考试后回国,任职于武昌大学(武汉大学前身)。1925年应聘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教授,学校几经更名,几易校长,方东美一直执教于中央大学。1948年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如果仅以治学方向的变更来区分其一生的话,方东美大体上 相关图片走过了3个阶段:1936年夏以前为第一阶段,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而走向对西方哲学的追求,其代表作为《生命情调与美感》、《科学哲学与人生》;1966年夏以前为第二阶段,由西方逐渐返回到东方,代表这个阶段成就的著作是《哲学三慧》;1966年夏以后进入第三阶段,其主要代表著作为《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方东美始终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   方东美不同意宋儒所强调的“道统论”。他认为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而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拯救现代人类的目的。
东北一位老人传递的信息!重要! 1、2012年得腊月前有大变动,现在天气已经开始变化,地壳也已经变化,山和水都有变,十二月变化80%,有三天人将在昏睡当中,活过来像得了大病,很多人都被吓死,灾难很大很大,除了念佛,没有别的办法。 2、该走的逃到哪里也没有用,最后还是要走,不该走的,即使在重灾区还是留下来,都已经定了。 3、现在就要练定力,不受环境影响,把身心都交给阿弥陀佛,心要清净平等,任何人和事都是假的,准备东西都是多余的,佛菩萨加持,善心人在灾难时会平稳度过。 4、灾难不能推迟,推迟灾难,佛法和传统文化就被障碍的人灭了,灾难可以化解,只要一切众生都一心向善,灾难就化解了。 5、怨结要化解,不化解双方都痛苦,要把念头转过来,心里跟对方说:“对不起,我错了。”这样双方都不造业,会帮助解决很多问题,学佛就是要把心量扩大,带着怨恨不能去极乐世界。 6、过度时期日子不好过,科技倒退很多很多年,但是留下来的人得佛力加持,智慧和能力加强,能看见听见以前看不见的物质和听不见的声音。 7、修正自己得念头,念念向善,能化解一部分得灾难,大的灾难很难化解,因为目前念佛的力量未超过恶的力量。定业难转。 8、念头要善,口业要善,讲话要让人生欢喜心,口业不善,会把的功德和福德都流了。 9、做事情不要搞形式,外表装得好没有用,鬼神什么都知道,连人的念头他们都知道。 10、平时要训练自己,不要起烦恼。心量要扩大,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包容,还要面带微笑。 11、每天待人接物,自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念头,自己会干扰自己,对人有不满的念头,马上把念头转过来,对自己说:“众生在度我。”心里的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自己起烦恼,众生也会生气,就会离开道场,所以要作出好样子给众生看,众生能看出人的心理,所以说人是不能伪装,必须真干! 12、用真心念佛才有感应,用妄心念佛,效果不大,念佛时有杂念就先停下来,整理心情,继续念,一定要用清净心念佛,一切放下,能感受周围的万物都在念佛,所以平时要看一切万物都是阿弥陀佛! 13、净宗法门是用最短的时间成就,消无量劫的罪业。 14、外动内不动,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就得到一切。 15、念佛用妄心念就是不到位。 16、龙年以后,世间都是好人!
2011陈大惠第三次采访净空老法师 陈大惠:我们天天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这是什麼? 净空法师:幻相。就像看电影一样,这是幻相,不是真的。陈大惠:如果佛经所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前世、今生和来世,前世这个人有可能是一只狐狸,他未必是张三,这一世他有可能是国王,下一世有可能是一只猫。 净空法师:对,你从这里想下去,你自己没有死,只是在换身体而已。 陈大惠:换样子。 净空法师:对,你怎麼会死?你没有死。陈大惠:我们看这些经典,十大宗教这些教派也讲这个问题。真主穆罕默德也告诉我们,告诫天下人,要相信有来世,都讲的跟佛家是一桩事情。我怎麼才能让来世不变成一只猫?还能够更好一点,不受那个罪? 净空法师:你把念头修正就行了。 陈大惠:什麼念头修正? 净空法师:就是端正心态。陈大惠:因为我们知道畜生道太惨了。 净空法师:对。人道它的标准是五戒十善,你天天想这个,你就不会堕到恶道去。 陈大惠:五戒,很多宗教都讲十戒,您所讲的这个五戒。 净空法师:没错,几乎都相同。 净空法师:对,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陈大惠:杀盗淫妄酒。 净空法师:对。陈大惠:有观众要问您老问题,我不是个佛教徒,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我不信这个不就完了? 净空法师:你不信这个它有,不是说不信就没有。不信就没有,就好办了,那我们就不要相信好了。他不信也有,这不是你信不信的问题。 陈大惠:那也就说这是规律? 净空法师:规律。这是个什麼?迷惑颠倒里面的规律,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不是真的。如果你把这些妄念、执著,控制的念头、占有的念头、自私自利的念头真正要是放下,六道就没有了。 陈大惠:六道就没有了。 净空法师:对,六道是假的。陈大惠:所谓六道,有天人。 净空法师:对。 陈大惠:人道还算是三善道里面,要受苦受难就是畜生道。 净空法师:畜生、饿鬼、地狱,它真有,不是没有。 陈大惠:像您老刚才所讲,真正修行人进入到禅定状态,我们看印度教,很多宗教都可以看到那些境界、那些众生。人去世之后,就是换了个身体。他要是到地狱道里面,换了个身体,换到了鬼道、畜生道,那太悲惨了! 净空法师:很苦很苦。陈大惠:我们很多家里人去世的,我们不希望父母走那条路。 净空法师:对,谁都不愿意。我说谁都不愿意走这条路,但是要把因拔掉。 陈大惠:原因拔掉? 净空法师:对。地狱的因是瞋恚,贪堕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堕畜生。所以贪瞋痴在佛法讲,这是三毒。 陈大惠:三毒烦恼。 净空法师:对,你能够不贪、不瞋、不痴,你就不堕三恶道了。 陈大惠:这一世我们得了个人身,以人的形相来到了人间,原因是什麼? 净空法师:原因是五戒、十善。陈大惠:前世我修五戒、十善。 净空法师:没错,修五戒十善。 陈大惠:这些在您老的经教当中,网站上都可以看到。 净空法师:对,希望你别再搞轮回了,搞轮回太苦了。不搞轮回,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在六道里头,六道里头没有阿弥陀佛,十法界里面也没有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超越十法界。 陈大惠:再也不受这些苦。 净空法师:再也不受这些。 陈大惠:但是我们看到您老是这一生就不再受这个苦,那大家也想学。 净空法师:这一生还在受,你身体在世间,你没有离开,你还要吃饭,还要穿衣,还要受。陈大惠:吃饭穿衣这也是受苦吗? 净空法师:这当然是受。 陈大惠:大家不知道,老人家一天三顿饭,把晚饭舍掉了,晚上不吃饭了,少了一顿苦。我们是三顿苦,老人家两顿苦。为什麼?老人家告诫大众,就说现在天灾人祸很多,水灾也好,地震也好,将来可能还有这些,你看现在看到很多地方它粮食欠收了。所以老人家特别慈悲,把自己这顿晚饭舍掉,给天下大众那些穷苦人来吃。 净空法师:灾难现在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好像是频率发生的愈来愈多,也愈来愈严重。我昨天听澳洲同修打电话告诉我,我在澳洲居住的这个地方,图文巴这个小城,从来没有灾难,突然之间降雨,雨量太大了,街道就淹了。
念佛必定见佛 标签: 东林寺教育 分类: 法师答疑 居士: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如果念佛不见本性,念佛不免生死。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不管是旧业还是新业,都可以带,但对于一个净业行人相信了念佛法门之后,要尽量不要去造新业了,所以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净业三福,这就让我们在新业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的程度。但并不意味着你念佛之后就不造一点业,这是在凡夫层面不符合事实的。他的习气会使他有意无意地去造作一些恶业,但这恶业呢,他要警觉,他要忏悔,要尽量减少一些恶业。就好像犯错误,不二过,你犯了第一次错误就不能犯第二次错误,要减少犯错误的这样的程度和频率。但是你说一个凡夫念佛人一点错误都不犯,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还会有新业,无论是有多少旧业和习气很重的新业,只要他能够至诚恳切念佛求往生,也一定能够往生的。这就是念佛一法的这样的一个带业往生的本质特点。如果念佛得念佛三昧能见自性,但念佛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没有证到本性,他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就是见佛有两种: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忆佛念佛功夫很深,得一心不乱,就现生见佛。就像慧远大师三次在定中见阿弥陀佛一样,但如果功夫不够,但是他能够有信愿持名,就能够蒙佛接引,临终见佛以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华开见佛,这就属于当来见佛。无论是现前还是当来,但是见佛都是必定的,一见佛就是见到自己的自性、实相,就能够究竟了脱分段和变异两种生死,是这么一个知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