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270964073 夜270964073
关注数: 1 粉丝数: 3 发帖数: 259 关注贴吧数: 2
中国钢琴曲教育的个人观点 在中国,钢琴学习,车尔尼,拜厄是必须的,可是在外国,那些却不一定,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说,美国的钢琴教材,车尔尼,拜厄却很少使用,而其他国家,比如俄罗斯,匈牙利,他们都使用本国的钢琴教材,但是大多老师都会有很多教材,给学生的也不止一种教学方案。中国传统就有一句话“因人施教”。但是现在,却是千篇一律。 打个比方说吧!一个学生的右手很灵活,左手却很僵(这个是很多学生都遇到过的问题),但是老师却什么也不看,就说”你去吧哈农,拜厄,弹完就好了,老掉牙的也是说车尔尼599,高级点就849,299,740。他的钢琴学习就完了,进入所谓的专业级别。但是学生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处理完,而且,老师也大多没有管理过学生的条件,因材施教,有几个能做到。外国没有车尔尼也出钢琴家,中国的,有几个。而且很多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也正在被抹杀,长大了,也就几乎没了。 至于考级,我觉得吧!有时候,至少不应该有跳级这种东西出来,很多学琴的学生,房子高了,可是里面,是空的。可是考级老师不知道啊,只要把考级的曲目弹出来了,就过了。对于这一点,有时候,真的很郁闷。 还有一点,就是练习方法。现在中国的学生都是练习曲,作用到乐曲上。因为练习曲里面有技巧。但是我想说,难道乐曲就没有?恐怕乐曲的技巧更多吧!有位学长说,没练过车尔尼,怎么会练乐曲啊!当时我就晕了,乐曲和练习曲,有哪里不一样,都是那些音符,练习曲是一个一个弹,乐曲就不是?练习乐曲,也能弹琴,谁说要练车尔尼才能练乐曲。至少我从小到大,说实话,拜厄没碰过,哈农只会2条(大家都明白的),车尔尼就是849的两条,是老师布置考试的,但是我卡农玩着,月光弹着,有些不足的,找一些练习不足的乐曲来练,比如左手不灵活,就练主旋律在左手的乐曲,复调也可以,这些都是练习。练习曲是练,乐曲也是练,就看学琴的喜欢什么了。 在中国学琴的学生,老师让他弹什么他就弹什么,要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学生没有一点自己的观点,就是学生自主创造力被抹杀的原因了。很多人,考到十级,就说没老师了,难道自己不可以自学,向上一层挑战。我想,就是因为从小,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老师没有了,就不知道该干嘛了。在外国的一些国家,弹奏一首曲子,老师会让他自己处理,顶多会给一点意见。让学生更多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处理乐曲。而不是一点大脑都没动的完全式听命。老师演奏也会带有老师的个人观点,学生不可以吗?不要认为学生都是只应该学习,学生在青春之际,正是大脑灵活的时候,整天都在幻想。幻想,才有感觉,才会有灵感。一点让学生想的空间都没有,如何谈“你自己好好想想”,让学生怎么想啊!那个曲子也不是老师写的,万一原作的人的想法和老师不一样呢?这个也是常有的,现在大多老师都是听来的乐曲,研究过的,有几个。不说研究,就说那个曲子怎么来的吧!总该了解作者是什么心情写的吧!我就遇到过一个情况,我演奏贝多芬的月光第一乐章,我把自己的感情带了进去,我尽力去感受贝多芬的感受。“月光”,并不是贝多芬起的名字啊!乐曲也不是描写月光的。却有人和我说,那是月光啊,温柔点,我们都感受不到月光了。我当时无语了,我很想叫他们去听完其他两章,看看有没有月光感觉,但是我沉默的走了,越解释,就是掩饰。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好的地方是一定有的,相互交流。但是我还是想说,因材施教,各位老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压在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更多的去想象,学生的思路偏了,指点一下就可以了,让学生看看乐曲的资料,也许更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