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文王子
秦皇岛文王子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
发帖数: 491
关注贴吧数: 1
给朋友们拜大年啦
风光97
风光96山海关风光
朋友们过年好
风光95山海关风光
秦
风光94滨河路公园 老龙头风光
纵横山海重新开网,欢迎抚宁王头及众影友浏览
风光93孤石峪
风光92孤石峪
风光91
风光004
风光
风光003
风光90 东连峪风光
风光002
风光89汤河畔
问候 向青龙摄影界朋友们问好
风光001 山海关
风光88汤河
风光87 蚂蚁沟风光
风光86
风光85
风光84
风光83
风光82
风光81
78走山乡
风情75梧桐峪
现在的吧主是哪位
为什么发的片子给撤掉
风情 74 桃林口
风情 72
走长城-走龙脖子 走 龙 脖 子 老龙头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明代隆庆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所筑“入海石城七丈”。老龙头砌石为垒,高三丈余,入海七丈。万里长城似一条翻山越岭的长龙,到此把头伸进大海,拨动着海浪翻腾,故名为老龙头。老龙头上建有宁海城,城上建有澄海楼,城南入海建有海神庙。 老龙头至第一关十里七台;靖卤台、王绶台、白铺台、北小铺台、大湾台、界碑台、南水关台。现存只有靖卤台和王绶台,也是和老龙头一起重建的。海滨一条官道穿过铁门关通辽宁。 中国长城美丽壮观的精品段当属这里,不难想象当年的古城雄关隘驿,色如丹赭,形若蟠龙,旌旗飘展,城垣如屏环地脉,沟深墙高,兵多士众。巨龙横锁狭窄的平原走廊,墙高宽阔,可并行战马五匹。楼台密集,战台一座接一座【与城平高,突出墙外,三面垛口,作战用的宽大平台】相距最远的没有三百米,近的只有三十米。 三月初我有幸考察了这段长城,秦皇岛境内五百里长城几乎让我走遍了,就是没有走走这段龙脖子。 下了公共汽车就直接爬上了城墙。 靖边楼以南至南水关铁路边,墙体外侧比较完好,内侧基本全塌,上面行走比较困难,铁道边南水关台已无法查找,一座大立交桥横跨城豁,京沈铁路从此通过。过了立交桥从小金庄又爬上土城,往南就一块城砖也看不见了,只在个别的城台墙基处还有少许,此处的城墙却像一条大土堤。到了南涂庄,大概就是界碑台附近,又一处大豁口,一条马路穿过。再爬上土城就比较好走了,高高的土城上面宽阔,荒草间有条人们踏出的小径,可一直走到白铺台附近。 铁门关以北长城没有重新修缮,直到靖边楼一个楼台也没有,只有那接二连三的城台一堆堆,在寒冷的田野上,显得那么荒凉凄淡。 经过连年的兵匪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摧残,这条龙早已是遍体鳞伤,大跃进年代,地方政府发出号召,各公社去拆长城砖建土高炉,大炼钢铁,建社员食堂,垒锅灶,食品公司偌大的一座饲养场,所有的房屋猪圈、牛栏、羊舍,全都是长城砖垒就,各村的大车小辆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巨龙的脖子就成了如今这样,及至到了文化大革命时反倒无啥可砸了,龙首却遭了殃。天下第一关古城得到了重新修建,老龙头也迎来了春天。到了旅游季节,人声鼎沸,财源滚滚,而这龙脖子无人问津。 2010年3月13日
风情 70 孤石峪风光
风情 69
风情 67 板厂峪秋色
小河口 小河口
风情 67 板厂峪之秋
风情 67 板厂峪之秋
风情 66
风情 65 板厂峪
风情 64
风情 63
风情 62 北戴河
风情 59 板厂峪赏秋
牡丹赋
风情 54 十三堡
给抚宁影友们拜年
风情 53 十三瀑 山海关
风情 50 泖浈十三瀑
风情 49
风情 47 石门寨 解放里
风情 45
风情 44 秋皮水库 二郎庙风光
风情 43
风情 43
风情 42 葫芦套翡翠岛
风情 37 西外环大桥石河风光
风情 36 盘山风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