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铃声🎏 看听摸想
关注数: 27 粉丝数: 66 发帖数: 1,574 关注贴吧数: 22
催眠之前的准备 虽然各种场所都可以进行催眠,但良好的催眠环境将有利于催眠的实施和获取较好的催眠效果。 在专业服务性催眠时,尤其是催眠性心理治疗时,配备安静、舒适的催眠室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催眠室以小房间为宜,避免喧闹声、楼道走步声、水管用水声等噪音。催眠室内光线不要太亮,落地灯比头顶灯好。被试者可以坐在沙发上催眠,但沙发最好是高靠背的,以便支撑头部。被试者也可以躺在舒适的小床上催眠。对常用凝视法来诱导催眠的催眠师来说,在催眠室内、在受术者的视线上方、距受术者的眼睛约2米的地方,最好装一个金属的、铮亮的小圆形物,作为催眠时凝视的固定目标。催眠时,戴眼镜的被试者要将眼镜摘下。 一般来讲,催眠师坐在受术者左边的书桌旁,以便在桌子作记录。催眠师的位置应在受术者的视线之外。室内最好有一二把椅子备用。 近几年来,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综合性的催眠治疗技术,亦即将催眠术、生物反馈技术和音乐治疗技术等结合起来,再将心理治疗的方法揉合其中,往往收到良好的疗效。为此,在催眠室的准备中,若有可能,还需配备生物反馈仪和音乐治疗仪等。 诱导前,催眠师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有利于催眠术的顺利进行。 在通常情况下,被试者坐在进行催眠的沙发上,催眠师坐在他(她)左侧与他(她)交谈。第一次催眠开始时的交谈可以如下进行: “在开始前,我们先谈谈,希望你不要紧张,随便点。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尽可能回答。你这是第一次做催眠吧?” 假如他以前做过催眠,需要详细记录他在何时、何地、由何人对他进行催眠?做过多少次?其催眠后的反应如何?对经过催眠的人,诱导方法应稍有改动,以便提高疗效。 对第一次接受催眠者,可以说: “第一次催眠可能有点紧张,因为不知道催眠是怎么回事。对催眠感到好奇是很自然的,希望你能积极参与。” “第一。你可能会认为催眠术非常神奇,实际上,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经验没有根本的差异。比如,我们在看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或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我们常常会被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所吸引,我们会沉浸在故事之中,忘记了自我,会随着故事里的人物或情节而感到喜、怒、哀、乐。其实,这时候,我们就处在一种催眠状态。催眠的主要问题是你能不能随着我们的要求去想象、去体验,你能不能接受我们的一些意见,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 “你可能会奇怪,我们为什么要用催眠术?也许你不太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在运用催眠术。例如,牙科医生可以用催眠来减轻疼痛;产科医生能使产妇在分娩时更加顺利;心理医生用催眠法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另外,外科医生甚至能用催眠术替代麻醉剂来对病人进行外科手术。” “第二,我们不会做一些使你显得很傻、很蠢的事,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你。” “第三,在催眠时我们不会去探究与你来找我们的目的无关的个人隐私。不过,你必须知道,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与你的病情有关,虽然你不一定这么认为,我希望在这种时候,你应该把你的看法暂搁一边,协助我工作。目前,你可能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请你相信,我这么做是有必要的,是不会伤害你的利益的。” “第四,我们已经了解了催眠的一些事,大家都很合作。但我还希望你记住,在催眠时,由于个体差异,有的人会比较容易进入催眠状态,有的人相对困难一些。如果你不能体验到我建议你去体验的事,或不能按照我要求你的去做,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被催眠,因为催眠的程度有差异。有时深度催眠的人也会有这种情况。不管怎样,在催眠过程中,你所做的和没有做成的事,都能给我们提供良好的信息,使我们能对你进行有效的催眠,帮助你解决问题。” “在开始前,你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若没疑问,就可以开始催眠,若有问题,按照上述的方法再解释一遍。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对催眠术略知一二后,在对他们进行催眠前,上述的谈话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一知半解者,解释工作就更需详细一些。不过,我们还发现,对一些根本不懂、也不知道催眠术的人来说,催眠前的谈话可以十分简单,并且可以完全不提“催眠”二字,当然也毋须解释催眠术。我们只要告诉病人,我们将对他(她)作一些放松治疗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那些因解释不当,或被催眠者理解不清而产生额外的心理负担。要知道,在中国,人们对催眠术还有许多偏见,真正理解催眠术的人还不多,况且,催眠术的临床运用还不普遍。大量的临床经验也证明了,我们在催眠前的非催眠术介绍性谈话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催眠脑波图 在心理学中,催眠就是意识的转换,也就是从主意识转换到潜意识。主意识:思考 逻辑 分析潜意识:身体 情绪 习惯 能量 记忆 想象力β波:清醒时的正常情况下大脑运作波有意识的思考和专注注意力集中于外在感官世界大脑处于解决事实问题上α波:白日梦 幻想 视觉冥想 心不在焉 身体松弛 打开心窗愿意坦然接受的心灵状态θ波:潜意识储存有极富的记忆、知觉和情绪。能够掌控我们的态度、期望、信念和行为。δ波:深睡 供给我们恢复体力的睡眠 在大脑神经学里,催眠是将人的脑波转换至α或θ波。人的脑波在国际医学领域已经被定义分成四个脑波,而这四个频率的脑波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与功能,催眠就是利用脑波中α或θ波的特色与功能来达到催眠的效果。 图一: 催眠前的脑波情况图一是催眠前个案处于精神清醒状态,红色部分是β波,蓝色部分是α波,绿色部分是θ波,粉红色部分是δ波,我们看到图一中的红色脑波部分,可以看出红色部分(β波)占了很大部分,而且总量也很大. 图二: 催眠状态下的脑波情况图二是个案进入到催眠状态下的脑波,可以看出图中的α波(蓝色部分)与θ波(绿色部分)占了主要部分,而β波相对比清醒时的量少多了,并且相对性的比α与θ小或少。 图三: 刚从催眠状态回到意识状态的脑波图三是个案从催眠状态中回到意识状态时的脑波,可以从图中看出,β波又回到量大值大的情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