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筠庄主 绿筠庄主
关注数: 0 粉丝数: 80 发帖数: 1,935 关注贴吧数: 5
一个自学游泳的对这句话的感悟: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真正会水的人都是很小心谨慎的!就像我,我从来没上过什么游泳班,都是以前在乡下河边、水沟等自学的。貌似咋们村跟我同龄的小伙伴,不管男的女的都学会了游泳,我也从没听说过淹死的。虽然我们从小就在野外水域,也没听说谁被淹死的。因为我们都非常小心谨慎,下水前都知道要做做运动,用水把身体打湿先热热身。热身完毕也不能就下水,尤其是在野外,下水前我们也是非常小心谨慎试探水的温度、深度以及周围的环境。绝不会像某些半吊子看着一个有水的地方就随便轻易下去。这里我一定要强调,泳池的环境和野外水域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算你在泳池简直如鱼得水般,我还是不建议你在野外轻易下水。一定要小心谨慎。 会水的定义是啥?绝不是你在游泳池游来游去这就叫做会水了。这也就是某些淹死的半吊子最得意忘形的地方!一个人的体力有限,你能游多远?总会有体力不支的情况。更不要说野外还有暗礁、旋涡、暗流等等复杂情况。在我看来光会游来游去,基本等于还不会游泳。都知道游泳是一门风险性比较高的运动。所以会水的前提是你有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什么突发情况我想会水的都遇到过!比如抽筋、比如体力不支、比如遇到急流等等,你得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突发危险。处理这些突发危险靠的就是你的游泳水平了!比如抽筋、体力不支你可以仰泳、甚至漂浮,你要问我怎么做到,我也不知道,自己就会了!大概我们这种野外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吧,那就涉及到正规的说法:如何换气、如何控制浮力了。这儿不说了,我不是来教游泳,比起正规教法贴吧很多教练教的很正规,我只说说我对着一点看法。遇到急流怎么办?很多人都说不要慌,不会水,不慌才不正常咧!那怎么才能不慌咧?嘿嘿!你会水就不会慌了!哈哈!这等于是废话。所以我常给我儿子说,要想学游泳,先去熟悉水再说!我不着急教我儿子什么姿势啊,这些先不忙,等他自己在浅水区摸爬滚打熟悉水再说! 那么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才叫会水?我个人认为(如有不足请指正):1、能游来游去这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2、立泳(也就俗称的踩水)一定要会,而且立泳时间不能短于1分钟;3、漂浮,这就是救命的玩意!漂浮跟个人胖瘦没多大关系,当然有些人脂肪率高浮力大!但是会水的漂浮靠的是换气的技巧而不是靠体脂率!怎么会的?我这种土包子就不班门弄斧了!吧里很多教法。4、仰泳!虽然没有漂浮那么多省力,但是还是算是最省力的泳法了。腿脚抽筋可以用手、手抽筋可以用腿脚,虽然速度很慢,但是很省力!如果手脚都抽筋,还有最后的法宝:就是上面的漂浮!5、狗刨!卧槽很多人肯定要吐槽怎么说这玩意?因为自然界的动物天生基本都会游泳,然而他们的泳法基本都是狗刨!谈不上省力,谈不上速度,但是确实最容易学的。鄙人也是最先开始的会的狗刨式,毕竟太简单了,太容易学会了!6、潜水!这玩意有时候也能救命,尤其是遇到急流、水下暗流、被东西缠住的时候,因为有力量把你往水里拉,大部分你是抗争不过,所以一定要会这个。而且潜水时间不能短于一分钟或者潜游20米以上! 我还是那句话:越会水的越小心谨慎,越对水有敬畏之心!绝不盲目自大自信!所以淹死的都是会水这句话是基本就是吓唬那些不会水的人。如果这句话成立,那是不是不吃饭就可以避免被噎死的可能?不开车是不是就不会出车祸?继而引申到不做事就不会犯错的逻辑了????
一个小白对摄影的一点体会! 我想很多小白都和我一样吧:还没拍还不会拍之前都会想着怎么选镜头,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想集齐全标段吧!之前的残幅我是集齐了穷人三宝,结果使用的几率不高!很多人都会陷入盲目烧器材的泥潭!我当初也一样!后来拍多了才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么镜头,而不是什么都要集齐! 1、镜头的选择取决于你想拍什么?而不是为了凑齐焦段盲目的买。普通日常的旅游又不想带过于沉重,我的建议就是标变24-105,这头号称万金油,焦段基本覆盖完日常的使用足以。虽然这头是万金油,但仅仅是万金油,啥都会但啥都不精。不过对于对画质要求不是很严苛的还是能看的。毕竟方便重量轻,并不是谁都喜欢背着长枪大炮去旅行。有人说24-105虚化不行,我用50F1.8对比过,长焦端105没比50定虚化差多少。就是锐度可能没有50定的好,不过也凑合!有人给我推荐过28-300的大炮头!乖乖镜头就是3斤多,加上机身4斤多,拿来当哑铃使唤?就算我对重量无所谓,但是价格贵啊,某宝一万!就为了不换镜头?我还不如24-70+70-300来的合适,价钱还更便宜!所以日常旅游我就建议24-105+50F1.8!方便、便宜、画质还行。对了你还得会后期降降燥调调颜色!如果你对画质要求高一些,那么24-70+70-200F4!为啥不推荐F2.8?贵、重!预算足你当然上2.8啦,预算不足F4也不差太多。这两个放在30多厘米大小的斜挎包足以,方便实用负担轻。 2、无论你这个小白多么懒我还是建议你入个50F1.8,便宜实用性相当高!50非常接近人眼看到的焦段,所以这个头看起来相当朴实无华,因为就相当你人眼看的,但是为什么推荐这玩意?就因为这玩意非常接近人眼视角,所以非常考验你的构图能力,构图好能出大片,构图不行就继续练!一旦你用好了这头这对你的拍摄技巧提升非常大。还有一个优点:确实便宜!缺点嘛,就是1.8比较肉,需要缩小一两档!单反上有时候容易跑焦!另外边缘区域色散、紫边还是有点明显!如果不满足这玩意,上50F1.4!也不贵,某宝1800上下拿下全新! 3、很多小白和预算不足的都像我一样一直想着24-70+70-200,毕竟这两个F4价格也不是很贵!效果还是不错!但是看过很多测评24-70比24-105没好多少,人家还比你多了35的焦段!长焦范围一寸长一寸强,不然你就要裁切,对于入门像素不高的机子裁切意味着降低分辨率画质也跟着降。70-200很多人都推荐,但是我的建议是对于新手来说,除非你非常在意长焦或者你经常拍长焦,不然这头用处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大。200说长就长说短也短,打鸟这太为难了,打鸟怎么你也得上个100-400的。对于小白来说不建议上打鸟头,对于机身都不太熟练的你打鸟?很多人拿这头当人像头,长焦天然的虚化优势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这头长度不短170+啊。加上机身突破20了!虚化你大可用50F1.4或者85F1.8!方便便携! 4、机身!到底是残幅还是全幅!我的建议就是:非常在意噪点或者经常在暗光下还是上全幅吧!全幅在高感上的优势可以说是碾压级别。后期降降噪非常可用。单反还是无反?如果你目前对体积不是很在意,还是单反,毕竟庞大丰富的镜头圈和相对来说的“廉价”镜头还是值得。另外光学取景器续航简直牛逼,虽然也有缺点。专业无反的体积我真没觉得比单反小多少,就像R系列没比我的6D2小多少,当然微单确实小巧很多很多。 5、对于新手和小白我的建议还是尽量用M档,少量情况使用半自动档!开始可能觉得非常麻烦,但是这个档位能快速的提升你对拍摄认知和能力,也能快速的帮你建立曝光三要素的关联,曝光三要素+标尺用熟练了,你也就入门成功了! 6、还有一点:一定要多拍多练!不要陷入参数党和器材党去,有些人就是说这些说的头头是道,结果都没拍几张。 以上就是简单的一点体会,如有不足请指教!
一个初入门的对全幅和残幅的心得体会! 摄影小白,如有不正确的认知请指正批评! 记得拍摄从手机换到残幅机的时候,我觉得原来相机和手机的差距真的好大啊。相机画面的通透感、层次感真的不是手机能够拍出来的。如果在上个好点头那效果杠杠的。如今又被大佬带沟里了,让我上全幅!好家伙!烧了一万大洋,结果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提升的那么大。甚至有点小小的失落!现在全幅已经用了几天了。下面说说几点心得,不足之处请指正。 1、光线充足或者白天的时候,全幅和残幅在分辨率、层次感、景深上得差别基本是微乎其微,区别最大的就是那个视场也就是焦段的差距。我用我的6D2和M100对比过,同样的头采用相同等效的焦段,这种情况下差别基本分辨不出来。 2、光线不好情况下,全幅的威力来了,以前M100在800都觉得噪点满满的,全幅能提升到1600甚至3200都觉得还能看。 3、操作性上全幅就比残幅复杂太多了,尤其是对焦上,以前M100就是全像素双核的AF,指哪儿打哪儿,当然6D2也有这,但我一般都用45点系统。因为可以不用屏幕节约很多电,这个真的需要多练习。 4、视场和焦段的差距这个没的说,差很远,还有全幅好头真的很多,残幅机的好头真的挺少的。虽然可以转接全幅头,但是镜头比机身还大头重脚轻。另外我觉得残幅机+转接环+红圈头的效果比全幅的要好?是不是因为视场原因残副头只用了全幅头中间效果最佳的视场的缘故?求指正。 5、另外我真的要吐槽一下24-105F4的一代头,这个所谓的红圈狗头,还真的狗,还不如小痰盂。连我老婆问我:你烧了这么多钱,为啥还不如原来的残幅机拍的效果好?卧槽!我说残幅机我用的痰盂头拍的你们啊,现在全幅我用的24-105的头。因为真的不想带那么多头出去!这一代头镜筒左右晃动能响动,上机通电后好些,但还是能感觉到响动,幅度不大,不知道是我人品不好还是都是这吊样???还有那个万年的掉出来,阻尼小,所以我估计后期也会自动伸出来。 6、充分认识到那句话:单反穷三代的真理!为什么?因为一旦你上了全幅机,你要想和残幅机拉开差距真的需要再次烧镜头,这样才能对得起全幅。我就被群里大佬给带沟里了!不烧镜头的话,没比残幅好多少。问题就在于全幅好头,好是好但是非常贵啊! 7、全幅的B格确实强!这点确实无法否认,虽然我是个才入门的半吊子小白,但手握全幅也有点“大师”的味道!这算是烧钱得来的虚荣感吗? 8、以前觉得M100的快门声垃圾不好听,好家伙6D2的更难听,就是弹簧声,我的娘啊! 9、全幅真的重也大很多。M100还没全幅的镜头大。 10、几天的使用发现又印证了另外一句话:定焦无狗头!痰盂头就是定焦,经济实惠效果好,甚至好于一代的24-105F4! 11、这一条给那些想我一样被忽悠上全幅晋级的小白:如果你在白天或者光线好的时候,全幅残幅除了焦段外基本差别不大,残幅完全可用,你完全可以残幅+转接环+红圈好头,更能省钱也能效果好。如果你很在意噪点控制,那还是升级吧!因为升级之后就是一条不归路!尤其是你用过残幅在升级到全幅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好头,你会对全幅有点小失望的。因为差距真的不明显。所以用好你手上的设备,别盲目的去升级,因为一旦升级这就是持续的投入才能获得效果的提升。 以上就是一点小小的体会,如有不足请指正!下面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神: 1、6D2是45点十字对焦系统!单点对焦你们一般是用中央对焦点还是边缘的对焦点?如果用中央对焦就是先对焦在构图平移?平移会导致糊片吗?还是你们是先构图然后边缘点对焦?哪种效果更好?求指教。 2、你们的24-105F4一代也是会晃动响吗?
K12pro简单使用感受! 没忍住899的玩意!又下手了!其实我手上已经有moto z play、moto p30 note、联想Z6!这三台我都换着用!突然发现自己这么多手机,真有点浪费。moto z play是老婆换机留下来的,电池已经不太行了!当初625+3+32的玩意,配的是原生的系统,这里我重点要说一下:原生系统真的很流畅,不卡,我625+3G的内存用着都不卡。真的!国内系统太臃肿了,必须6G才能保证不卡。好了重点说说K12Pro! 1、这机子真的是为老年人准备的,能想到的都给你做了,比如硅胶套、贴膜都是出厂就给你弄好了。不用你动手。 2、Pro的机子模具就是edgeS的模具!一模一样!这两款机子除了屏幕、CPU、内存还有除主摄外的基本都是一模一样! 3、我知道很多人都要吐槽,720P的大果粒,买之前我也纠结过,会不会真的是大果粒,到手后才发现多虑了,除非你眼睛距离屏幕近到10厘米以内的距离,你才能感受到细微的果粒感,只要正常距离,基本感觉不出来720P和1080P的差距。这是我的感受,其他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我就不清楚了。分辨率确实无伤大雅,但是屏幕亮度这点我确实要吐槽了!亮度值太低了,日常要65%以上才能正常使用,阳光下100%亮度值都太低了,如果拉到最低值,基本等于全黑了,卧槽!这点砍的够狠,因为我用ZP、P30N基本亮度开到三分之一就足够了,这个三分之一对我这不喜欢太亮的人来说都觉得低了。总结就是分辨率无大碍,亮度偏低! 4、系统和edgeS一样,都是原生系统,其实ZP也是原生的,用的真的比较流畅,虽然配置非常低了,但原生真的流畅,这个也是,默认壁纸居然是动态的,自信啊!我P30N都不敢用动态壁纸,容易卡!要知道P30N可是6G的内存,这个才4G都不卡,我佩服原生的系统!这是原生的好处,但是坏处就是这都Android10了,谷歌还是不给一个自动开关机!这点真有点扯淡! 5、Android10有些改动还是不小,安装的程序居然不在桌面上,搞得我还以为手机坏了或者没安装成功咧,结果在屏幕下网上划就都出来了,你可以拖到桌面上了! 6、主摄也和edgeS一样都是OV64B!但是貌似好像不能输出6400W的直出,可能我没找到怎么输出吧!6400W差值的玩意比起我之前用的机子拍摄精细度确实要高几个级别,这点点赞!不过剩下两个摄像头完全是为了凑数了! 7、6000的电池不用说续航肯定刚刚的!662比660制程好了,从14NM进化到了11NM了,我试过待机2天,亮屏两个多小时,居然还有89%的电!我的娘啊! 8、通话质量这是最没法黑moto的地方了!这不是联想么?怎么说moto咧?因为这机子就是moto g9 power的国行换标版! 总结:899你还要啥自行车?我不打游戏,所以edgeS对我说浪费!899的价格能给你662+4+64+6000电池+6400W摄像头似乎没啥好说的了!至于720P的大果粒不存在的。
新手点评佳能穷人三宝! 终于集齐了号称穷人三宝18-55 F3.5-5.6,50 F1.8,55-250 F4-5.6三枚镜头了。用的不多,但是还是能明显的感觉三枚*丝镜头的差别。今天就来说说以我这个才入门的小白的理解来说说这三宝。如有错误之处敬请包涵和指正。 1、18-55 F3.5-5.6 IS STM算是很多微单的套头机吧。网上很多都说这机头还行,经过我短时间的使用后,我觉得效果真的很一般般。感觉总是锐度不够,我成一度怀疑是不是IS坏了?后来网上看人家测评的分辨率确实很一般。最高值也就才突破2000出头。而且最差的是55端,画质可以说简直是崩溃一样,我看测评55端也是,分辨率急剧下降,惨不忍睹。总之这头18-35还能用用,55简直没法和长焦的55-250一个档次。这个头后面再说。就有个优点:确实相当便宜。某宝450随便入。 2、来到了50 F1.8的了,这个大名鼎鼎的痰盂头,如今也都是铁痰盂了。画质作为定焦镜头比变焦那确实好得多,而且除了F1.8之外,画质都是直线上升,一直稳定到F11,其中根据我的测试F8下画质最佳,网上的测评也印证了我的使用体会,最大光圈画质下降太多了,其余光圈阶段都保持相对的稳定。据说这头是最保值的头之一?699的定焦半幅人像头还是铁屁股还这么保值,你还要什么自行车咧?至于跑焦,这个貌似好像不太好解决,尽量不要最大光圈吧,跑焦几率会小很多。 3、最后一宝也就是号称气死小小白的55-250 IS STM长焦了。最初我很惊讶这个称号,真的能气死小小白?网上看了很多测评,都说这头对于这价格,在比较小小白,确实感觉小小白不太值。当然我没小小白,不好对比,我只说这头。55端对比18-55的55端,那简直差别太大了。到250端等效400的时候,画质依然下降不算太明显,可用程度相当高,对于才入门的小白来说这效果不错了。超出我之前对低端长焦端的最初印象。 总结:三宝就是三宝,虽然我对第一宝不太满意,但是也不是不能用,所以以我新手对新手的忠告来说:别着急着换好头,用好手上的头,好好练习,再去升级才是王道。最后再说一句:三宝就是穷人三宝哦,三个头最大光圈下画质都不行,都要往后两三个档位光圈才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摄影没啥捷径,只能多练多拍!
IdeaPad D330简单使用心得! 官网入手的3499大洋,N500+4+128G的版本送了内胆包和无线鼠标。用了大概几天来说说感受。 1、这次N5000的实际性能确实超出我的预期,主频1.1G看似很低,比很多手机都低,但是实际能睿频到2.7,我用鲁大师跑过,CPU得分21000+,异构能力9000+,合计CPU得分是31000+,比我的台式机和公司的商务机都是i3 2120都要高。更夸张的GPU居然比我联想扬天商务机的GeForce605得分还高。果然是被人家称为神U啊。日常使用极少卡顿。老婆用过表扬比我用来玩游戏的台式机还快,哈哈,可能得益于EMMC吧。当然我说性能是相对的,不要去和什么酷睿系列比,轻办公、轻娱乐都蛮不错的,续航还没试过到底能坚持多久,12小时估计达不到,6小时应该不错。 2、键盘真的蛮舒服的,最早看上yoga book,但是atom系列性能确实不太够,虽然N5000也是atom的升级版。 3、屏幕分辨率太高了,尺寸又太小了,10.1寸塞下1920*1200的,默认都是开启150%的显示,100%字体太小,看着太吃力了。 4、win10系统果然吃内存厉害啊,开机清理内存后都要28%占用率,不清理40%左右,开几个网页就是50%+了,再开其余都是60%+,本来想8G的,但是8G版的没有古铜色,不知道厂家咋想的。 5、测试过极品飞车9,分辨率1280*960,中画质还是蛮流畅的,最高画质没试过。最近的大型单机就别想了。 6、搞了这么几天我都没搞定autoCAD的安装,听所win10下随便啥性能都要轻微卡顿,问题是我都没安装成功,试过几个版本了。 7、续航暂未测试完,下次再来说。拿到机子还剩余87%,用了大概3个多小时,还剩余20%左右。 8、大厂的做工就是比山寨厂的好得多,老婆很满意性能外观和舒服程度。 9、128G为了成本不是SSD的是EMMC的硬盘,不过128G扣除系统和常用几个软件后剩余79G多,还是足够了,前提是你不能装电影这些。 10、另外问问大神些,触屏笔记本需要贴屏幕膜和键盘膜吗?有必要不?
特洛到手测试 昨天上午下单,下午就到了。试玩一下发现蛮不错,操控和拍照超出我的预期啊!这个赞一个!下面说说感受: 1、真的很mini,外包装盒也就20厘米大小,主机更小巧,因为只有80克,所不存在禁飞区(我所在的小县城有个飞行学院,全领域都是禁飞区)。限高10米,不过好像可以用软件解除限高,最高30米。 2、飞控果然是大疆的,操控挺顺手的,不是那种玩具飞机那种很难操控那种,貌似我在家试用了十多分钟,还没撞墙之类的发生。手机APP遥控精确度和准确度都不错。由于我在室内,图传和遥控行云流水,估计太近了吧,周末去野外试试。 3、看过测评说噪音很大,我觉得吧噪音是能接受的程度,不是很吵但也不是静音。 4、拍照一定要选择高清,默认的太垃圾了,高清在光线比较足的地方蛮不错的,这点超出我的预期,拍视频也是没卡顿和掉帧(估计是距离太近了),都说WiFi多的时候会卡顿掉帧,我在家试了,WiFi确实多如牛毛毕竟小区嘛,但没感觉卡顿和掉帧,也许真的是我和无人机距离太近了吧。后期试试野外长距离看看。 5、电池测试过也就10分钟,说到续航,不是现在的技术做不出来长续航,而是国标规定无人机续航不能超过30分钟。对于一款699的无人机,续航10分钟我觉得足够了,不过还是建议多入手几块电池。 6、特洛发热蛮厉害的,我到手没试飞底部都热热的。不知道是啥原因?难道是英特尔的图形处理单元发热量太大?还是本身的CPU发热大? 7、特洛采用的是8520的空心杯电机,也就是有刷的,据说寿命40小时,估计也就不经常飞大概一年的寿命。问过客服,更换电机11块一个,维修费60大洋,乖乖真的好贵。我仔细瞧了瞧,貌似不好自己换电机。 8、特洛图传100米,解除限高30米,这是理想状态下测试得来的,各位机油要小心点啊。 9、作为百元机的无人机,没有禁飞区,很适合自拍或者短距离的航拍,当然专业的限制也多也很贵,一旦炸鸡就玩完。所以我觉得特洛蛮适合那些没有过高要求的机油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