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探梦 流星探梦
勤奋工作、诚恳做人、善待人生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4 发帖数: 1,238 关注贴吧数: 7
雾样人生 雾 样 人 生 ——流星探梦 清晨,下起了雾,浓浓的,仿佛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乳白的轻纱。目力所及不足咫尺,人们在朦胧中躅行。这迷蒙的景象宛如仙境一般,也许这就是文人墨客们常说的朦胧的美吧。 我以为,这种朦胧,其实是人们心底对光明、前途的深深渴望的一种美,是一种对渺茫、无助挑战的自信的美。 童年的人们都会有朦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孩子们起五更爬半夜,程门立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无数的传说激励你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苦苦追寻十几载、几十载,雾凝为了水,梦想在阳光下闪烁成七彩的泡沫的霞光,而儿时的梦想依旧那么遥远,是夜空中时隐时现的远星的光。 青年的人们都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大义凛然、无怨无悔,无数的奇男异女用自己青春的热血与热情谱写一首首赞歌。世界在青年人们的手间交替、演化,就如魔术师用魔棒幻起阵阵掌声。而雾样的理想依旧在向人们遥遥招手。 中年的人们是事业、家庭的中流砥柱,他们高唱着“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周而复始地忙碌着,不愿再抬头看那弥蒙着雾样的远方。为保守着一分收获、一分成就,他们战战兢兢,恐惧那雾样的失落感一步步迫近。 老年的人们都愿一次次的回想梦样的过去,为成功感慨、为失误叹息。那瞬间的依稀可记的雾样的过去,是老人们玩味的珍宝,那里有他们的童趣,有他们的豪壮,有他们的骄傲。老人们不敢去想自己那朦胧如雾的未来,却不甘心,他们一心一意的为后代们展望着迷茫的未来。 未来怎么样,没人知道,那是一团雾。而人生不过是一场梦。正是这雾样的希望,雾样的人生,延续着人类的生命...... 清晨的雾,好美,好美。雾在晨曦中,渐渐地随炊烟慢慢散去。
大河北乡保护区晋升国家级科考工作有序进行 5月27日,北京林业大学对以大河北乡为中心的青龙河保护区晋升国家级工作进行科考和三区规划,对该区域动植物资源分布样线进行初步考察,为保护区晋级提供科学依据。本次是科考队第三次进行科学考察,共有10名科考队员,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楠带队,新加坡学者、国际鸟类研究专家杰弗瑞(Jeoffery)参加科考。此次科考工作预计历时15天,对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资源进行全面寻找和考察。 此前,北京林业大学先后进行了冬季和春季科考,历时18天,分别对冬季鸟类和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考察。 在冬季科考中,王楠教授带领9名科考队员,在保护区与乡10名同志配合下,历时10天,完成了冬季鸟类科考工作。科考工作中已发现越冬鸟类5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 勺鸡、白尾鹞、红隼、毛脚鵟、普通鵟等共六种,其中东方白鹳在该地区越冬尚属首次发现。 春季科考中,邢少华教授带领3名科考队员,在保护区及乡8名人员配合下,历时8天完成了植物样线的初步考察,发现草本、木本植物300余种。发现了濒危珍稀植物兰花在保护区内呈片状分布;国家二级和北方罕见植物黄菠萝、籽椴、野生皂角、天然侧柏等植物群落,在保护区内呈片状或大面积分布,其中存在30余亩野皂角生长区域,为努儿鲁虎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所罕见;区域内发现非北方植物物种猕猴桃、苦木、流苏树等在保护区内也有分布;区域内还有早花耐冬、肛毛耐冬、漆树、小叶菩、抱马丁香等罕见北方植物;山地沟谷湿地植物芦苇也在保护区内呈片状分布。这些植物的发现在华北植物区系向蒙新植物区系过度带具有重要科考和科研价值。中国林学会理事、北京林业大学著名导师罗菊春教授指出保护区内的野生核桃楸林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的沟谷核桃楸天然纯林。 目前,第三批科考队员已进入,将对以大河北乡为中心的拟升为国家级的青龙河保护区进行脊椎动物资源的科学考察。以大河北乡为核心区的青龙河保护区系滦河重要入水支流,没有污染,为京津地区主要含氧水源。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北国碧玉 辽西绿珠”之称,是辽西北地区动植物资源的珍贵宝库,将为人类动植物生长生活和濒危资源保护提供新的温床。 预祝大河北晋级成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