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钱塘§ §风雅≈钱塘§
关注数: 11 粉丝数: 276 发帖数: 29,590 关注贴吧数: 19
初吻,他吻了你哪里? 亲吻时不是每个男人都会一下子便落在女友的朱唇上,有人会先吻对方的额头、鼻尖、脸颊、颈侧等。从接受男友初吻的落点,女生可推测出他的性格和恋爱态度,从而了解他是不是你的理想情人。 嘴唇——绝对专一 一下子便吻嘴唇的男人,通常对爱侣从一而终,不会见异思迁,与他们拍拖,可谓一百个放心。 额头——温柔体贴 这类男性为人积极,拥有理性且极具智慧的头脑,最大优点是懂得尊重别人,所以他们的人缘一般都不错。 眼帘——极度痴情 这类男性会认为爱情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对伴侣绝对专一。但他们往往有过激举动。 脸颊——分享一切 这种男人很重情,乐于将最好的与伴侣分享,而且为人大量,与他们拍拖通常能维持较长时间。 耳朵——善解人意 他们懂得察言观色,对情人更加体贴入微,令爱侣甜在心头。不过,这种男人对自己的才智信心十足,有时或许会因此而变得急功近利,不惜利用别人达到个人目的。 颈侧——用情不专 先吻颈侧的男人用情不专,为人自私。同时,他们又十分懒惰,绝不介意另一半比自己有成就。 肩膀——性格软弱 这种男人相当情绪化,性格又十分软弱,说话永远婉转,不懂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手背——情场高手 此类男人是情场高手,他们善于制造浪漫,但不会付出真感情。对他们来说,事业、金钱和权力永远放在首位,爱情只是他们生活中的点缀。 头发——占有欲强 此类男人的占有欲极强,他们会对所爱的人完全付出,亦迫使女友以同样的态度回报。他们非常容易吃醋,疑心较重,为了控制伴侣,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收窄爱侣的私人空间。
台州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效益明显增强。2002年,台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2.98亿元。种植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粮食与非粮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上年的64.5:35.5调整为58.2:41.8,台州市粮食种植面积179.56千公倾,粮食总产量92.59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12.85万吨,禽蛋产量3.59万吨。年末生猪存栏109.25万头。海洋捕捞产量97.24万吨,养殖43.85吨。林业生产进一步加快了平原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步伐,全年共造林378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2.2%。年末台州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3.5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4%。  ——抓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台州市已有省级龙头企业9家,2002年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4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17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330家。县级以上命名的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112亿元。税收2.1亿元,利润3亿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如火如荼。至2002年底已建成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10877人。与此同时,台州市已组建了生猪、奶业、家禽、西兰花、农机、柑橘、杨梅、西瓜、茶叶、种业等十大农业产业协会。  ——农展会促进发展。2002年,市政府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浙江农业柑橘博览会,极大地提高了台州柑橘的知名度,扩大了台州农业对外开放。相继组团参加了浙江省第四届投资贸易洽谈会、2002浙江农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和招商项目,总投资额达23.37亿元,占浙江的42%,达成农业技术合作项目132个。天台县举办了名特优农产品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三门县举办中国首届三门青蟹节,温岭市举办温岭草鸡新闻发布会和产品推介会。
台州工业 2002年台州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增幅居浙江省第四位;实现工业增加值4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完成销售收入678.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利税总额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14多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7家。   ——十大支柱行业均成较好的发展态势。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38.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3.1%,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增长28.9%,普通机械制造业增长24.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4.0%。  台州市十大支柱产业:电力能源、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鞋帽服装。  台州市主要生产基地:精细化工、人造水晶、工业缝纫机、抗肿瘤药、甾体激素及避孕药、头孢类药物、冷柜、压力锅、汽车摩托车及模具和配件。  九大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国微型家用轿车之都,形成年产30万辆轿车的生产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成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  中国摩托车之都,生产规模达220万辆,成为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基地。  中国医药之都,年销售产值35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世界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亚太的"药谷"。  中国缝纫机之都,年销售产值达120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工业缝纫机占世界市场的50%,家用多功能缝纫机占世界市场的10%。  中国模具之都,成为中国最大的模具制造中心,生产投备和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模具出口占中国的20%左右。  中国塑料制品之都,年产值500亿元,原料消耗占中国的1/6,建成国内一流的塑料原料及制成品交易中心和中国较有影响力的塑料研发中心。  中国工艺礼品之都,年产值达600亿元,出口创汇10美元,出口居中国首位。  中国阀门之都,产量占世界市场的10%,成为全球水暖配件生产采购基地。  中国罐头食品之都,成为国内最大的罐头食品加工基地,桔子罐头占世界市场50%以上。  ——至2002年末台州市累计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制560家,改制面为97.1%;完成集体工业企业改制769家,改制面为98%。已有钱江摩托集团、海正药业、华海药业和腾达建设4家上市公司。台州市共组建股份公司43家,有14家股份公司已完成或进入了上市辅导阶段。"钱江"、"苏泊尔"两件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加上"飞跃"和"星星",我市已拥有四件中国驰名商标。"星星"冷柜、"双鹿"空调、永高塑业的公元牌门窗框用PVC建筑型型材、双士照明电器公司的双士牌节能灯、宝利特鞋业的注塑皮鞋获国家免检商品称号,"钱江"、"海正"列入中国520强。台州市共有18个工业产品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有24个产品产销量居中国第一。  ——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台州市启动48个主要工业园区,总投资50亿元,比上年增加39.5亿元。吉利汽车工业城、飞跃机电工业城、温岭工业城、星星电子工业园区、黄岩万亩工业园等建设进展顺利。    ——房地产业。2002年台州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46.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3.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46.48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3和0.56平方米。
三门历史沿革 从六敖镇尖坑山、亭旁镇包家上坟墩、邵家山根邵和满山岛等处的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三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 夏、商、周为瓯越地。春秋战国为越国,公元前306年,楚灭越,无强诸子争相自立,时为东越地。秦时,三门为东越地、隶属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史称东瓯王,时属东瓯国。建元六年,闽越王郢被诛,立郢之弟余善为东越王,时为东越地,属会稽郡,隶扬州。武帝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反,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杀余善,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虚。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以东瓯地建产回浦县,治章安,时为回浦县地,属会稽郡。东汉光武时(公元25-57个)改为回浦县章安县,时为章安县地。三国吴大帝时(公元222-252年)分章安县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时为临海县境地,属会稽郡,隶扬州。少帝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会稽 郡东部置临海郡,时属临海郡,隶扬州。大康元年(公元280年),分鄞县八百户,临海县安北乡二百 户,置宁海县,时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 县,属临海郡。 隋废郡为州,临海郡废改入处州,并改东扬州为吴州,废宁海县,时为临海县地,属处州,隶吴州。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改处州为括州。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改州为郡,废括州,置永嘉郡,时为临海县地,属永嘉郡。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以临海县置海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临海县,复置宁海县,治海游,同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时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县,隶海州。武德五年(公元 622年),改海 州为台州,武德七年,废宁海县并入章安县,八年又废章安县,并入临海县,时为临海县地,属台州。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台州隶江南道,治苏州。武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治广度里(今宁海城关镇),时三门又分为临海、宁海两县地,属台州。天宝元年(公元 742年)台州复称临海郡。肃宗乾元元年(785年),临海郡复称台州。同年设海浙江东道,治越 州,时属台州,隶浙江东道。 宋时,于浙江境域置两浙路。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时分属临海、宁海两县,隶台州。元地方行政实行“行省”制度,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台州为台州路,置总管府,治临海。时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县,属台州路,隶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浙东道。 明地方政区制度袭元朝,改台州路为台州府。 清承袭明朝,设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个道,时三门为临海、宁海两县地,属台州,隶浙江宁绍台道。 民国初时,三门仍分属临海、宁海两县。民国29年(公元1940年)7月,自宁海县析出东南18乡镇,临海县东北隅析出5乡镇以及原南田县6个乡镇,设置三门县,治健康塘。9月移海游镇,隶台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建立三门县人民政府,是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隶台州专区。1952年4月南田区划归象山县管辖。1954年5月22日撤销台州专员公署,三门县划归宁波专区管辖。1957年7月恢复台州专员公署建制,三门县回属。1958年12月,撤销三门县建制,并入临海县,隶温州专区。1962 年6月4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台州专区及三门县建制。1970年1月成立台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三门县属之。1978年9月,改置台州地区行政公署,三门县属之。1983年5月,宁海县沙柳公社划归三门县。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三门县隶属台州市。  
始丰何时改唐兴 始丰、唐兴均是天台的古县名。据《旧唐书·地理志三》记载:天台“吴始平县,晋改始丰,隋末废。武德四年,复置。八年,又废。贞观八年,复为始丰县。上元二年,改为唐兴”。查《中国历史年表》,唐代一共有两个上元年号,一是唐高宗上元,一是唐肃宗上元。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两者相距86年。有关始丰改唐兴的时间,历来看法不一,即有唐高宗上元二年与唐肃宗上元二年两说。 唐高宗上元二年说的主要依据为宋欧阳修、宋祁等编修的《新唐书》。《新唐书·地理志五》云:唐兴“本始丰,武德四年析临海置,八年省。贞观八年复置,高宗上元二年更名。 唐肃宗上元二年说来源于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载:唐兴县“三国时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晋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为始丰。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 从时间上看,《新唐书》始修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至嘉佑五年(1062)完成,《元和郡县图志》则撰于唐元和八年(813)。很显然,在成书年代上,《元和郡县图志》比《新唐书》早了249年。而《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于唐肃宗乾元年(758),卒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唐肃宗上元二年时,他已经三岁。长大后,李吉甫更是“该洽多闻,尤精国朝故实”。李吉甫所记几近同时,以当时人记当时事,应是准确的。而《新唐书》所记已跨越了时代,以后代人记前代事,其准确性未免会有差错。因此,《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当较可信。另据《天台山记》,该书也指明唐兴“古始丰县也,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县。”《天台山记》的作者徐灵府,是唐后期的著名道士,长期活动于天台山,他的《天台山记》记述了天台山的历史地理,内容尤为详明。故他的记载是对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肃宗上元二年说的有力佐证。 再就其他有关资料看,康熙《天台县志》卷十二载有唐睿宗《赐司马承祯置观敕》一篇,该文开头第一句即为“敕台州始丰县界”。此敕成于唐景云二年(711),可知唐睿宗时仍无“唐兴县”之名。此外,唐日本淡海三船根据唐台州开元寺高僧思托的《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为底本,所写成的《鉴真大和上东征传》,其中记述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时,经过天台。书中出现的县名也为“始丰”,一共两次。鉴真经过天台时间是唐天宝三年(744),可见,唐天宝三年之时,天台古县名还是“始丰”。 综上所考,始丰改名唐兴,当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大鹿岛 “森林艺术岛”枣大鹿岛位于玉环县东南6海里的洋面上,由大鹿、小鹿两岛组成,互以浅滩相接,合称大鹿岛。总面积为1.7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45千米。传说天庭有一只六瑶花神鹿,为盗绿色种子撒播人间,遭霹雳击顶,坠入海中。岛因传说而得名,也因山形似花鹿昂首于海面而命名。   大鹿山主峰229.2米,岛上森林覆盖率已达87.5%,林木蓄积量达3300多立方米,有银杏、香樟、黑松、木麻黄、红杉、柳杉、北美鹅掌楸等204科534属近1000种植物,基本形成以木麻黄为主并与其他常绿阔叶、落叶混交的层林,构成良好的植被。环岛道路掩映于高大茂密的林间,曲径通幽。漫步岛上,有挺拔的美国红杉、日本扁柏迎风而立,枝杈相交;有杜鹃花、栀子花遍布远野;有白玉兰、美人蕉点缀绿荫丛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岛上有10多种数千羽的鸟类,70多种昆虫;斑鸠、黄莺、雀鹰等成群出现。放养的山黄羊,也常出没于林间或昂立于岩崖。1992年11月,林业部批复建立1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鹿岛是唯一的海岛森林公园。   大鹿岛山体属雁荡山余脉坍陷入海中、部分又露出水面后形成,属大陆下沉的残片。主要是晚侏罗纪的火山基岩,经亿万年的海浪冲涮和剥蚀风化,形成奇异的岩石、洞穴和礁滩,景观各具形态。1985年,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洪世清致力于“大地艺术”,根据海浪撞击和海水腐蚀的岩礁块石的各种自然形态,以摩崖、浮雕、圆雕等手法,雕琢出秦汉绘画构图风格的海生动物岩雕近百座。这些艺术作品结构简炼,手法凝重,形意深刻。香港《美术家》杂志评论说:“这个触目都是石雕艺术的美术岛,不但在中国,即使在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创举。”   大鹿岛的森林,四周浩瀚的大海和沿岸的礁滩岩雕,组成了独具风韵的山海形胜。目前已形成20处名胜景观,77个景点。其中龙游洞、索桥风月、八仙过海、五百罗汉、寿星岩、渔翁老洞、乱石穿空、千佛龛为岛上八大景观。岛上还有刘海粟、沙孟海、陆俨少、朱屺赡等名家巨匠所书的摩崖题刻。   大鹿岛四周海天辽阔,烟波浩淼,岩礁上生长着众多的海螺、藤壶、牡蛎、观音手等海生贝类,可供观光者拾取,烹煮品尝,别具情趣。   交通:先从玉环县城乘中巴到坎门码头,再乘半小时快艇即达。 门票:16元  
天台山 驰誉中外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天台山,以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著称于世。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悠久灿烂。这里既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石梁方广寺,隋代古刹国清寺,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因而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 天台山共分为13个景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佛陇景区、石梁——铜壶景区、华顶景区、百丈——琼台景区、桐坑溪——万年寺景区、桃源景区、清溪景区、开岩——紫凝景区、寒山湖景区、明寒岩景区和九遮山景区。各景天然成趣,别具一格,各擅其胜,美不胜收。其中尤以石梁飞瀑 、华顶归云等景致为最.交通:从杭州、宁波走杭甬、上(虞)三(门)高速公路到天台山仅需2个小时,每天有多班豪华空调高速巴士往返。从上海到天台也仅4个多小时,高速巴士票价97元。此外,天台山还与绍兴(1.5小时)、台州(2小时)、温州(4小时)等地流水发车。去天台山各大景区均有大小公共汽车通达,不走回头路,景区内步行游览。最佳旅游时间: 4-10月。天台山是浙东南著名的避暑胜地,7-8月去天台山既能欣赏天台山美丽的风光,又能躲避炎炎烈日。每年5月,在天台山华顶森林公园举办的云锦杜鹃节,内容有云锦杜鹃摄影大赛、茶道表演、书圣足迹游、天台山土特产和风味小吃展销等。天台特产:有茶叶、柑桔、牛肉、黄花菜、青梅等;著名药材有三七、天麻、白术;工艺品有草编、竹编、绣衣。历来为人称道,名扬中外。天台山山高雾多,盛产优质绿荼,其中华顶雾茶以“色泽润绿,水色清澈,质香味浓”被认为是我国绿荼中的珍品。
桃渚风景区 桃渚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由抗倭古城桃渚,天下奇观珊瑚岩,小雁荡武坑,海滨浴场等众多景观组成,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有200多个景点。宋代文天祥称其为“海上仙子国”,清代冯庚雪赞为“风景直冠东南”。景区集峰、洞、石、瀑、滩为一体,誉为“五绝” 风光。 桃渚抗倭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城高二丈一尺,周围二里七十步,是明代浙江东南沿海用于抗倭的四十一个卫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个。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战绩辉煌。古城内外,古迹众多,风景优美。后所山上有“眺远”、“镇海”题刻,有抗倭亭,最高处有敌台,烽火台。城内有抗倭陈列馆,古城一条街等。城南二里许为石柱峰,桃江十三渚,再南是武坑风景区,连接着芙蓉、白岩山。集明代古城、亿年火山和田园风光为一体。 大堪头珊瑚岩群在距桃渚十余公里的大堪头,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珊瑚岩的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80年代,在这里发现了距今七千万年至一亿八千万年之间的翼龙化石,这在江南属首次发现,在国内也为数甚少,对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古代气候以及地质地貌都有很高价值。 武坑位于桃渚近处的连盘乡,属亿年前火山熔岩形成的台地、峰丛、孤峰,宛如琼台玉阁,人间仙境。山不高而峰奇,路不陡而崖峻,小巧中显奇秀,平缓间见雄壮。绝壁环布,沟谷清幽,几十处峰岩既高又怪,老虎、乌龟、展旗峰、仙人担等各种形态,维妙维肖;联辉、主幢、玉镜等洞穴各有特色,火焰山一线瀑、珍珠瀑等更是美不胜收。 石柱灵峰位于桃渚镇2公里处,石柱峰高141.81米,上平下削,玉质嶙峋,气势雄伟,后有一小石柱,低岗相连,酷似骆驼静卧。峰下有桃江十三渚,弯弯曲曲,水抱洲渚,状如“九龙戏珠”。田园风光,如诗如画。附近有将军岩、玉壶岩、二蛙登山、龙斩腰等景及明霞、漏月诸洞。西连秀丽芙蓉山,雄壮白岩山,群峰怪岩,群洞密林,别有洞天。 交通:从临海市区或从椒江(海门)渡船至椒北的前所,乘往桃渚、东洋的中巴前往。
长屿硐天 长屿硐天,位于浙江台州湾南隅温岭市东北,坐落举世闻名的“石板之乡”长屿镇境内,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系规模最大的人工开凿石硐。一九九八年四月荣获世界基尼斯之最,二00二年四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旅游区。 长屿硐天风景区,系北雁荡山余脉,山峦海拔在150米左右,属低山丘陵。《嘉庆太平县志·地舆三》载:“屿不甚大而最有名,并石苍、黄监或统称‘长屿’。”长屿因风峦蜿蜒起伏,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 风景区总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由八侧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其中八仙岩、双门硐以硐群景观为主。长屿硐群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景观,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千百年来,长屿人磺ヒ淮傅脑浠鳎〕隽松弦诹⒎降氖模至粝铝?8个硐群,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长屿硐天虽没有自然溶洞般的钟乳、石幔,而依势取石留下的石硐风景或如古钟、或如覆锅、或如桶壁、或如巨兽,千姿百态。其硐有的孤立,有的串连,有的环生相叠,有的几硐并峙,深幽曲折,雄伟险奇。硐内凝灰岩削壁成廊,天窗顶空,石架悬桥,层叠有致,变幻莫测,宛若岩石的迷宫。位于观夕洞景区的岩洞音乐厅更显造化之神奇,勿用电声设备就具有立体声效。长屿硐天真可谓“人力无意夺天工”,而成为我国独有的风景。崇国寺和野山景区,则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崇国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约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长屿硐天,世界罕见”,集雄、险、奇、巧、幽为一体,成夜1醵谰喵攘Φ姆缇奥糜问さ亍?br> 长屿硐天海陆空交通便捷,距台州市区18公里、椒江港33公里,距著名的雁荡山风景区60公里、天台山风景区75公里;距航空港黄岩机场19公里,椒江港每天有上海的客轮往返,104国道每天有上百趟客车开往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厦门、青岛等城市。     长屿硐天2005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朋友,欢迎您到长屿硐天来观光、游览。
临海名食麦油脂 临海的“麦油脂”,有些地方叫“食品筒”,也有叫“春卷”的,却是一种名字,两种事物了。地道的“麦油脂”,就出在临海,这在文学上虽无记载,也无法考证,然而从它包裹的料作看,复杂又灵活。此外,“麦油脂”在临海一年有两次还作为年节的主食,在立夏与古历年关这两个大节日里 ,家家户户都动手,这不能不说是临海的特色了。      麦油脂分油脂皮和馅料两种成分。 油脂皮:油脂皮是将小麦加水调成胶糊状,这个过程叫“打浆”。这需要很大的力气和工夫,还要技术。水太多,成粉糊,无法将粉浆变成“皮”,水太少,粉浆不“韧”,粉皮要碎。所以,用水要适中,舍花力气和时间,不停地上下搅动,最后能使筷子插在中间不侧为度。 至此,在粉浆上缓缓地加入适量水,以刚好淹没粉浆为限,谓之“养浆”。 再过一、二个小时,就可用此粉浆进行摊油脂皮的工作了。摊油脂皮一般放在特制的平底锅上进行,这种锅临海人叫“熬盘”。先用油脂(一般用臼子或蜡烛,现在多用植物油)在锅面上擦一遍,然后在炭火旺盛的锅上飞快地将一绺粉浆投入,旋即用手将粉浆顺时针方向均匀移动摊开,铺平,半分钟之内,一张大扣铜锣薄扣纸的油脂皮就已摊好。一般来说,一斤麦粉,可摊卖油脂1216张。 馅料:内馅的品种和精粗程度全由各家的经济条件和饮食喜好、饮食习惯、季节不同而定。一般有:肉丝、绿豆芽、豆面、蒿菜、鸡蛋丝、豆腐、韭菜、油泡、青蚕豆、黄鳝丝、芹菜、海带、萝卜丝、豆腐干、黑木耳等等,以此为原料,烧好七、八种,甚至十四、五种菜,放在桌上,再由吃的人自由选择,用麦油脂皮将它们包裹起来,就是“麦油脂”了。   吃法:有的人喜欢这样冷吃,有的人却把它重新放到锅里热一热再吃。如果热吃的话,先在锅四周放上少许的植物油或猪油,等油热了,再把麦油脂放入锅里贴煎,另一面仍冷冰冰的。等到两面都已焦黄,内馅冒出蒸气,就可以吃了。  
仙居县 仙居位于浙江东南部,台州西大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临缙云,北靠磐安、天台,东西长63.6千米,南北宽75.6千米,区域面积1992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现辖3个街道、7个镇、10个乡、721个行政村,人口46.8万。 仙居历史悠久。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立县,原名乐安、永安。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县名为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境内有距今约70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下汤原始社会村落遗址;有填补中国东南空白、具有重大考究价值的春秋时期广度古越族文字和汉代朱溪岩画;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有至今尚未破译的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皤滩古镇更是一个罕见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致,保存完整,有“江南第一古镇”、“华东第一古街(龙型)”、“中国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民俗民居活标本”之称;有朱熹讲学过的桐江书院;还有高迁古民居及宋窑遗址等。宋张君房的《云笈签》天宫地府图中,把括苍洞、麻姑洞、丹霞洞分别列为道家第十洞天、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兴建的石头禅院(今名大兴寺)为台州第一个寺院,寺外有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晋代摩崖石刻“佛”字。历代人才辈出,唐代著名诗人项斯,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历代流传逢人“说项”经典佳话。宋代名臣吴芾敢直谏秦桧卖国专权,遭贬后,著《湖山集》被收于《四库全书》。陈仁玉修《菌谱》,为世界最早的食用菌专著。元代著名鉴藏家柯九思,深得元文宗赏识,在元代艺术史和鉴藏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明代吴时来敢直谏严嵩,颇有政声。 改革开放以来,仙居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6亿元;财政总收入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1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产值43亿元,形成了以工艺美术、医药化工、机械橡塑为支柱行业的工业格局。全县拥有工艺品企业463家,生产竹木、白银、铁制、布制、塑料、玻璃、彩石等15大类10000 多个规格品种的工艺品,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木制工艺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 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工艺品出口基地县。彩石镶嵌连屏风《西游记》、《红楼梦》等被誉为“中华 艺术瑰宝”。2003年1月荣获中国工艺礼品之都和中国工艺礼品城两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医化工业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县,主导产品激素类药物出口居全国第一,培育了“仙乐”、“赛阳”、“新农”等一批知名品牌。仙居工艺品生产加工园一、二期、仙居工艺品生产加工园三期、永安工业集聚区、现代工业集聚区、城南工业集聚区、下各创新工业集聚区、等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县年产白银600余吨,白银提炼、加工、销售自成一体,200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白银专业市场----浙江白银市场,是全国最大的“三废银”回收集散地。仙居经济外向度较高。2004年实现自营出口1.6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名列全省前茅。 仙居农业经济特色鲜明。仙居山多、坡多、滩多,山地丘陵面积1612平方公里。镜内气候温和,水、光、热资源充足,生态良好。全县有林地面积23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2%,居台州首位;水资源约24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是全省的2.5倍。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和实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等建设工程,畜牧业、高山蔬菜、优质大米、药材、水果、森林食品、淡水养殖等都形成了产业规模,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县有蔬菜瓜果30多万亩,经济林基地35万多亩,商品林基地30多万亩。绿色农业发展势头较好,建成了以仙居三黄鸡、高山蔬菜、黄姜、优质米、杨梅、蜜梨、有机茶、山茶油、竹笋、板栗等十大特色农产品为主的2万多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5万多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近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等农业产业化模式。仙居杨梅、蜜梨、三黄鸡、有机茶等特色农产品多次在中国农业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相继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浙江蜜梨之乡”、“浙江山茶油之乡”。10万劳务经商大军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经营服装、小百货、白银回收、干洗、油漆经销等10多个行业,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 仙居潜在的区位优势明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61.7公里,居全市第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数居全市第一,行政村通达率为93.8%。“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即将建成,其中台金高速(起自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水洋枢纽,止于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康前仓)、诸永高速(起自杭金衢高速公路诸暨段,经绍兴、金华、台州、温州,止于温州绕城高速)正在紧张施工,天仙高速(起于上三线天台白鹤,止于仙居境内,接台缙高速公路)己被省交通厅列入规划。至2007年,台金高速与诸永高速交汇后,仙居与周边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 区位条件将明显改善,仙居将成为浙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届时,仙居至杭州的距离由目前的292公里缩短至217公里,只需2小时; 至宁波距离由199公里缩短至150公里,只需1.5小时;至温州的距离由252公里缩短至97公里,只需1小时;至义乌的距离由135 公里缩短至100 公里,只需1小时;至椒江的距离由110公里缩短至90公里,只需40分钟。35省道临石线、41省道仙清线、40省 道东仙线贯穿全境。其中35省道临石线已被列入省干线畅通工程并进入施工设计阶段,41省道仙清线二期工程全面完工。乡村康 庄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电力尤其是抽水蓄能资源丰富,投资4.5亿元,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省重点工程下岸水库己 蓄水发电,仙居抽水蓄能电站为全省两个首推站址之一,已列入华东电网“十一五”规划。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百个农村 电气化试点县之一,2001年被列为全国“十五”期间首批建设农村水电电气化县。邮政通信硬件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全县20个乡 镇、街道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三门县 三门,位于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东濒三门湾,南邻临 海县,西枕天台县,北接宁海县。地理坐标北纬28°11′48",东径121°12′00"-121°56′36",东西长73公里,南北宽约39、5公里,其中陆地部分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 38公里。有岛屿68个,礁石78个,大陆海岸线总长167公里,海域约481、7平方公里。浅海滩涂广阔,总面积达80万余亩。 三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宁波机场、黄岩机场、北仑港、海门港距县城均在100公里之内;甬 台温、上三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通、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健跳港为天然深水 良港,常年不淤,与海门港、大麦屿港相连,是台州市三大水运中心之一,为省定台轮停泊点。 三门,是连接宁波、温州的大陆桥,为上海经济区南翼。全县总面积为1510平方公里,辖10镇4乡,人口 40万。 县以三门湾得名。三门湾地处海岸线中心地段,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60公里;位于三门、宁海、 象山三县之间,而以海域为主体,平面形似匏瓜。东北有三门山(万金山)、庵山(白蛇山)、狗山(船岛),统称“三门山”,三山耸立,形成三条航道,为船舶出入之必经。有古诗云:“海上三门似赭龛,四时潮汛老渔谙;平沙两岸护良港,锁钥波湾镇海南。”湾内岛屿星罗棋布,有蛇盘岛、三门岛、五子岛等大小岛屿,有多处避风锚地,其中猫头、蛇盘两水道,凡水深5米处皆可避风停泊船。港湾众多,大的有健跳港、浦坝港、旗门港、洞港,其中健跳港是台州三大港口之一,是天然深水避 风良港。 三门湾沿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称“陆有林矿之饶,水有渔盐之利。
椒江区 椒江,位浙江中部沿海,台州湾入海口。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台州市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土地总面积280.12平方公里,海岸线22.7公里,拥有大小岛屿97个,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口密度1618人/平方公里。全区辖8个街道、1个镇,农场和渔业公司各1个。 一、自然条件优越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活动积温6300℃·日,降水量1500毫米,日照总时数1900小时。最热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平均气温6℃。适宜多数喜温果木生长,全年无休耕期,为传统农业三熟制地区。 椒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流,辖区即以此为名。流域总面积6290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97.7公里。境内河口段长11.7公里,江面宽900~2000米。出海口称牛头颈,两山夹峙势成关隘,故古称海门。境内以海积平原为主,占总面积65%,平原上间布小山陆屿,山在城中,树木茏葱,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孕育出独特的城市风貌。大江贯城而过,形成天然良港,向以得舟楫之便,富山海之利,有"台州六邑咽喉"之称。 沿海滩涂漫漫,海域辽阔,海洋自然资源富饶。大陈渔场为东海第二大渔场,计有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和贝藻类300余种,昔以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四大经济鱼类著称。海域环境良好,近年发展海洋养殖,出产的大陈黄鱼已成为著名品牌。 二、人文历史悠久 在新石器时代,椒江就有古人类居住,在山麓带从事原始渔猎生活。 先秦时期,统称"越"地,属闽中郡。 公元前85年,即西汉始元二年,在章安设立回浦县,同时为东部都尉治所。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此后的温州、台州、处州三府。 东汉建武(25~56)年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阳嘉元年(132)农民起义军曾旌攻克章安,朝廷下令浙南各县驻兵防守,为中国历史上沿海地区始有地方驻防军队的最早记载。 三国吴黄龙二年(230),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士万人,由章安港出发远航夷州(今台湾),经年而返。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文献记录。太平二年(257),在章安设临海郡。 公元3~6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是章安古郡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三个多世纪中,章安作为浙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港埠兴旺,人文荟萃。佛教文化始传入境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之一灌顶和尚,即为章安无碍寺出家的僧人。 唐武德八年(625),章安县并入临海,此后章安不再设县。但仍为沿海重要港埠,乾符四年(877),日本商人曾从章安港装运香药等货物外运。章安出产的姜也运销外埠,被作为优质中药材载入本草药典。 宋时期,海洋捕捞业和盐业进一步发展,盐业生产已成为主要产业,海洋捕捞向浙北拓展。西山、东山、栅浦等地开始形成街市。与日本、朝鲜等国的海上贸易往来逐渐兴旺,建炎元年(1127)在章安设"市舶务",专营港口管理和税收等事务。四年(1130),高宗赵构从舟山移驻章安,并游览枫山清修寺。此外,宋代的著名女词家李清照、民族英雄文天祥等,都曾至椒江。元时期,以朝廷漕运为背景的海运业迅速发展,在岩屿设立海运千户所,与椒北的章安港均为漕运海船驻泊和装运大埠。同时葭沚和栅浦等地也是福建货物的集散地之一。至正八年(1348),黄岩方国珍起事,义军出入椒江沿海,在中国东南率先揭起反抗元王朝的大旗。 明代初期,因倭寇为患,朝廷下令"海禁",沿海经济受到较大打击。洪武二十年(1387)筑海门城,二十八年(1395)又筑前所城,皆为军事卫所建置。 明弘治(1488~1505)间,筑成最早的一条海塘--丁进塘,之后在数十年间又相继筑成两条海塘,围垦海涂 10万亩。自此揭开椒南平原500年开垦海涂的历史。 明嘉靖(1522~1566)间,连年倭寇入侵,并一度盘踞大陈,登陆海门,占领栅浦,四处流劫抢夺。沿海军民奋起自卫,朝廷亦遣兵追剿。参将戚继光率"戚家军"数次驰援,驻守海门,终于荡平剧寇。座落东山西麓的"戚继光庙",是全国著名的抗倭纪念古建筑遗存之一,也是椒江最具历史人文教育意义的古迹。
首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