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道北 指南道北
关注数: 5 粉丝数: 1,353 发帖数: 35,089 关注贴吧数: 12
【财务】求职,避坑指南 持续更新中…… 【财务】包括: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不包括出纳,因为大叔没做过出纳。 —————————— 【前言】:大叔会计专业,工作30年,做过多个行业的会计、财务经理。在事务所工作N年,服务的客户包括:大中小微、国企、私企、外企,主持的项目包括:各类审计、公司战略、内控搭建、税收筹划、税务咨询、行政复议、账务梳理、代理记账……一句话,有资格对财务求职,尤其是准备就来的应届生,提一些就业建议。 —————————— 【整体形势】 财务人才大量过剩,且持续增加。而目前的就业形势很差,需求减少。因此,内卷十分严重。 未来,随着AI的发展,大型企业的标准化程序提高,对财务人员的需求还将减少。 (当然,大型企业将来也是需要一部分财务人的员的。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会有明显影响) —————————— 【财务薪酬】 受地区、行业、个体及环境影响比较大。 以2025年的西安为例: 1、刚毕业的大学生(会计、财管行业): A、大专、三本:4K~5K B、二本、双非:4.5K~6K(今年貌似6K是很难的,不大可能) C、211/985/硕士:6K~8K(中小微企业) 首选是大型企业、幼稚公司,但有一部分人进不去,因为职位没那么多。 专升本的211/985,可能忽悠成功,但大部分长久不了。因为你本来就比较拉。 2、有多年经验的熟练财务(中级): 首先排除至少一半的菜鸡,因为你的实际工作能力,也不比刚毕业的大学生强多少。 A、混得较差的:5K~6K B、混得不错的:6K~8K 3、学历、履历、证书、技能都较好的: A、混得较差的:8K~10K B、混得较好的:10K~12K C、非常优秀的:12K~18K D、人中龙凤:20K以上 (大型企业、幼稚企业、国企、外企,薪酬会高。东南沿海、特大城市,薪酬会高) 对于绝大多数财务,只需关心8K以下的职位即可。 ■■■忠告: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不要妄想高薪,以免浪费时间,上当受骗。 —————————— 【避坑指南】 以下行业,需避坑: 一、代账/财务公司,财务咨询/顾问,【会计师事务所,想好再选】。 二、人务资源服务,企业服务/管理。 三、美容,美发,医美,健康养生,医疗器械。 四、培训/辅导,成人教育,在线教育。 五、文化艺术娱乐,游戏。 六、零售小店:常见的有卖酒、服务、茶叶等。 七、保险,平安。 八、注册资本少的,新成立的,新奇的职位,高薪。 楼下详细说明。
图解:巴黎奥运会晋级规则(附:排名分析) 一、小组晋级规则: (一)、3个小组的第1名、第2名,共6支球队,直接晋级。 (二)、3个小组的第3名,共3支球队中的2支晋级,1支淘汰。 (三)、3个小组的第4名,共3支球队,直接淘汰。 (四)、以上晋级的8支球队排名规则: 按以下1-7的次序,比较成绩,进行排名: 1、小组排名; 2、胜场; 3、积分; 4、C值(总胜局数 / 总负局数); 5、Z值(总得分数 / 总失分数); 6、2支球队间的胜负关系; 7、世界排名的高低。二、决赛阶段对阵情况: 第1名 vs 第8名,第1名 vs 第8名。2组中的胜者进行半决赛。 第3名 vs 第6名,第2名 vs 第7名。2组中的胜者进行半决赛。 2个半决赛的胜者进行冠亚军决赛,负者进行3、4名决赛。三、每个小组的胜负局结果,共有 46656 种可能。 每个小组的胜负场结果,共有 64 种可能。四、极端情形: 1、成绩最好的小组第3名: (小组第1名、第2名、第3名,其胜场、积分、C值皆相同)2、成绩最差的小组第3名: (小组第2名、第3名、第4名,其胜场、积分、C值皆相同)备注:鉴于中国队的实力,小组赛对手,现实点的目标是小组第3名。 而小组第3名,不能直接线,3选2晋级。 所以,以上重点分析了小组第3名的成绩。 可以看出,小组第3名,要尽量多拿胜场,多拿胜局,减少负局,多得分,少失分。 ——没想到中国队这么难。。。
坚持不下去了,感觉底线要被破了 下了2个软件:BOSS、智联,疯狂投简历10天(每个软件每天投几十个,周末除外),结果如下: 1、因为双休谈崩了20多个。 开始几天我直接说:单休不考虑。 这几天改成:我找双休的,贵公司能接受吗? 有几家HR还专门请示了灵道,但最终都谈崩了。 2、因为工资谈崩了将近10个。 我要10000,对方只愿给6000,有3家请示灵道后加到8000。谈不拢。 其实我理想中是15000,现在只要10000,也是觉得这几个公司规模不大,实力有限。我已经自降身体去适应了。 3、因为社保谈崩了2家。 1家不交,1家1年后交。 这样的我真不考虑,一看就不是正经公司。 4、面试了2家,当时就感觉吹了,结果当然是吹了。 1家老板是60多岁的老皮(土著老男人暴发户,带些江湖气痞子气那种,年营收几千万的家族企业常见,你慬的),谈得不愉快,感觉双方不在同一车道上。 (我与这种老板犯冲,前几年应聘也遇到过几次老板是老皮,全部话不投机) 另1家被盘外招坑了。先见到人事,聊得很愉快。然后见老板,旁边还有另外一个人。老板问到内控,我花2分钟简单介绍了一些大企业的模式,以及如何调整简化并在本企业落地实施。 第二天人事告诉我,旁边那个人是财务公司的,正在给他们做内控项目,那人跟老板说我不太懂内控,专业水平也一般,要的工资还很高…… 你大叶的,我在事务所干了十几年,年营收几百亿几千亿的大型企业的项目做过不知凡几,竟被个小破财务公司的人B视了…… ———————————— 5、现在我已经没信心了 是不是别再坚持要双休了? 或者,8000也可接受?混几个月,到明年上半年找到合适工作就把它炒了?这样会不会不厚道啊(没打算为公司好好工作,把它 当备胎破鞋用)?
2023-WVNL 排行榜(按场均排) 分站赛 + 总决赛,全数据榜单。 【技术统计的今昔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 1、几年前的技术统计,以得分率(优秀率)、效率、局均数量等指标排榜,侧重于体现球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2、现在的技术统计,以累计得分、优秀数量等指标排榜,侧重于反映球员在该届赛事中的贡献。 因此,不能以榜单排名来衡量球员的能力和水平,也不能与以前的榜单直接比较。 3、榜单中每个项目旁边都有个小箭头,点击可按该项目正序/倒序排列。 有些人并没发现,或装作不知,因为按不同的项目排序,他的偶像可能就不那么突出了…… 二、标准和尺度: 发扣拦变化不大。 接防传更严格,主观差异更大。 三、新增了”场均”指标。 场均既考虑到对球队的贡献,又兼顾球员的技术能力,具有较高的参考性。(需同时关注得分/优秀的数量,若数量太少,则可能只有1、2场比赛,不足为据) 场均是脱水的:只计算球员实际登场的场次,排除未登场的场次。而不是拿球队的全部比赛场数为除数。 场均的好处是把一场比赛看成一个整体,但不足之处是更粗略(那怕只上去发了个球,也算一场),不区分3局、4局、5局,则每场比赛打得局数越多,数据越高。 四、去掉了“局均”指标。 局均比场均更加细化,可比性更高。虽然第5局分数少,但局与局之间的差异,显然这小于场与场之间的差异。 以前的局均不脱水,按球队全部比赛局数算,这一点显然不如脱水。 五、所有统计都未考虑“打满全场”与“体换/被替换”的差异。 先写到这儿。 —————————————— 下面,按【场均】进行排榜,以便体现球员的技术能力。其他指标作为辅助。 (截前50名,以方便查看) (需同时关注得分/优秀的数量,若数量太少,则可能只有1、2场比赛,不足为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