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来L 听风来LLL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96 发帖数: 58,314 关注贴吧数: 9
河北隆化县发现日本印制对华侵略掠宝图 日本印制的中国地图正面的部分地图。 王振平 摄日本印制的中国地图背面照片之一:长春市大街一角。 王振平 摄日本印制的中国地图背面照片之一:古长城。 王振平 摄   中新网承德1月5日电(张帆 葛济民 王海宇)河北省隆化县委宣传部5日透露,该县发现了一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印制的中国地图,地图正面详细标记了中国各地的交通运输、矿产、农副产品等信息,背面则印制了中国多处名胜古迹的照片。据称,此张地图的发现将成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华进行文化经济掠夺的又一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此地图打开全长约72厘米,高约20厘米,正面呈米黄色,分别绘制了中国、朝鲜和日本的示意地图。而在中国地图上以铁路为主线,贯穿了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等地,并将从山海关至古北口至怀来长城以北地区和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标为“满洲国”。地图上清晰地注明了八达岭、明十三陵、紫禁城、云岗石佛、五台山等各地名胜古迹,注明了金、铜、铁、石灰、瓷器等矿产品、工业产品,盐、鱼等海产品,米、牛、棉花、大豆、梨等农产品。   地图背面则是中国杭州西湖秋月、西湖长桥、上海市街、广东市衘、长春市街、长江三峡、中山陵、长城、苏州风桥、山西石佛寺、万寿山、济南太公祠、明太祖墓等名胜古迹的老照片。背面左侧印有不许翻印,著作权者兼印刷者东京市日本桥区滨町三丁五一,小山吉三,日本名所图绘社,茅长町三四二八番,金叁拾钱等字样。   据介绍,去年10月26日,隆化县政协副主席王振平到该县张三营镇召开历史文化研究座谈会时,经当地文化名人李久功介绍,从现年86岁的邮政系统退休职工周贵存家中找到的这张地图。   据周贵存老人回忆,这张地图大约是1993年他内弟尹庆德赠送的。尹庆德一生喜欢收藏,因前些年家里生活困难举家搬到了黑龙江,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又搬了回来,这张地图就是尹庆德从黑龙江带回来的。   日本人印制这张地图到底要干啥?据隆化县博物馆多名研究员共同研究分析,这张地图印刷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从史料上可知小山吉三是当时日本一个印刷公司老板。“把邻国一个国家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信息、文化名胜古迹所在地、矿产、水产、农业物产等标的非常详细,可以说明这是一张日本对中国文化、经济的掠宝图。”   隆化县博物馆研究员表示,目前国内发现日本对中国的掠宝图有几种,但正面是地图,背面是中国各地名胜古迹老照片的掠宝图还是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完)
七旬老人晕倒路边 交警离岗救人 昨日早上8时许,雨花区曹家坡路曙光路口。78岁的老人突然晕倒,趴在冰冷的路面上呕吐不止,路人都不敢去扶。一女孩求助正在附近执勤的交通辅警叶林锋。  昨日早上8时许,78岁老人晕倒在路边,叶林锋打电话叫警车前来救人,几位市民在其带动下也过来帮忙。  石民 摄   昨日早上8时许,雨花区曹家坡路曙光路口。78岁的老人突然晕倒,趴在冰冷的路面上呕吐不止,路人都不敢去扶。一女孩求助正在附近执勤的交通辅警叶林锋,叶立即赶过去扶起老人,叫同事开来警车把老人送至医院,老人得到及时救治。   当时,雨花区交警大队正在查岗,叶林锋恰好因离岗被记过,他说:“救人事大,被记过没关系。”昨日,雨花区交警大队安宣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救人情况属实,不会对叶林锋批评处理,反而要提出表扬,“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选择热心,摒弃冷漠”。   老人晕倒无人扶,热心女孩求助交警   昨日早上8时,家住雨花区曙光大邸小区的李女士带着母亲张娭毑出门,走到曹家坡路时,母亲突然腿脚无力,全身倒了下去,李女士没有扶住。趴在地上的母亲瞬间脸色苍白,呕吐不止,说不出话来,慌了神的李女士蹲在母亲身边,着急得直哭。她慌忙拨打120求助,但对方告诉她,因为正值早班高峰期,急救车过来需要一段时间。当时气温低,路面冰冷,旁边经过的车辆较多,路人们见状,都站在一旁不敢上前去扶。   “那边有个老人家晕倒了,快过去看一下吧。”一名20多岁的女孩过来将情况告诉了在离此数十米远的路口指挥交通的叶林锋。叶二话没说,立即赶了过去,蹲下把老人家扶至脸朝上,让其靠在自己腿上,并询问老人感觉怎么样。那名女孩也赶到跟前,用纸巾帮老人擦嘴。   “她完全说不出话,眼神也没有焦点。”叶林锋立即拨打雨花区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的电话,说明情况并请求派警车送医。5分钟后,一中队从距此不远的岗亭派来一辆警车和一辆摩托车。   叶林锋和同事还有那位好心女孩一起把老人抬上车。然后叶林锋回到值守岗位,那位好心女孩则陪伴李女士上了车,警车拉响警报迅速赶往湘雅二医院。10多分钟后,警车赶到医院,老人及时接受救治,病情逐渐恢复平稳。   离岗救人被记过,这位辅警无怨无悔   叶林锋没有注意到,就在他离开岗位去救人的时候,雨花区交警大队正在查岗,督察人员经过他的岗位时,发现他不在,对其记过。按照规定,在早上7时30分到8时30分的早班高峰期,他必须站在路口中央,指挥来往车辆。如果擅自离岗,将被记过、通报并扣工资。   “救人事大,被记过没关系。”得知老人病情恢复平稳后,叶林锋显得格外高兴。他说,虽然社会上经常有“不敢扶老人”的事例,但事情真正发生在身边时,自己根本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尽快帮帮这位病危老人。“如果倒在地上的是自己的父母,你也会希望大家伸出援手。”   “我们也很高兴,很支持队里的辅警这么做。”一中队指导员翟东说,他们会通过书面形式,将整个事情报告至雨花区交警大队,请求撤销记过。
腊八前夕探秘灵隐寺:50吨食材熬30万余份粥 灵隐寺的腊八粥。 李晨韵 摄 摄图为杭州灵隐寺的义工们在包装腊八粥。 李晨韵 摄放腊八粥是浙江杭州千年古刹灵隐寺持续多年的传统,今年的腊八也不例外。1月3日,腊八未到,在古寺禅意的灵隐,记者也探访了一番腊八粥的制作和包装。据了解,今年灵隐寺将用50吨食材熬30万余份腊八粥,在选材卫生与把关方面比以往更讲究。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在腊月初八,纪念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供佛斋僧,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粥虽是灵隐腊八节所施,但当天走在寺内,除去古佛的禅意外,时而吹来的腊八粥香也令人多了几分馋意。 据参与腊八粥熬制的沈姓义工表示,灵隐腊八粥的准备工作,从12月5日就开始了,今年的元旦正式开锅熬制,从腊月初一持续到腊月初八。 花生米、红豆、蜜枣、桂圆、红枣、白芸豆、莲子、白果、糯米和白砂糖等十余种主辅原料构成的灵隐腊八粥数次被人称赞养生,而制作工序也颇为复杂精细。据了解,今年的十余种食材加起来共50000余公斤,其中白果均由灵隐师父和义工们剥壳而成。 而在烹调中,小火慢炖是最为讲究的煮制方式。“熬粥全程都要进行变换火候。”沈姓义工说,为了不使食材沉底产生焦糊,所有煮制过程中,都要不间断的搅动食材。 一边是厨房“火热”地熬制,一边是义工们扎堆包装腊八粥,而包装工作的精细也令人赞叹。 在灵隐寺的厨房内,义工们将腊八粥按四分之三碗的高度适量盛在碗里,盛好后,将每个碗的封口处多余的粥仔细擦掉,再封盒包装,总过程不超过20秒。 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说,灵隐寺发放腊八粥可以恢复现代快节奏生活下大众对传统节日的热情,推动民俗文化不断繁衍生息。 光泉还说,灵隐寺每年腊八施粥数量巨大,所以对卫生要求几近苛刻,专人负责。相比于往年,今年对于食材的选择更讲究,每一种食材都需经过精心挑选,“比如我们筛选赤豆,要保证没有其他杂质,筛选桂圆肉,要保证其没有桂圆壳粘连。” 另外,食材采购上,灵隐寺里还跟供应商签订了责任协议,光泉说,今年施粥除寺里外,还在杭州城区设立25个点进行发放腊八粥,而送往各个施粥点的粥则会在寺内进行留样保存。(谢盼盼)
医生救人被塌墙砸成重伤 称:我伤得轻,先救其他人 村民们到病房探望甄耀辉 原标题:“先救其他人,我等下一辆,快快!” □首席记者刘广超 通讯员 芮盼盼 文图 本报漯河讯“你们医院培养了这么好的大夫,我们一定得当面表示敬意。”昨日上午11时,漯河市中医院来了一群送锦旗的村民。村民们说,他们要当面感谢该院医生甄耀辉。原来,几天前,甄耀辉在抢救现场被砸伤,危急关头,他让救护车先救别人,自己则强忍伤痛等了40多分钟,才等来另一辆。如今,甄耀辉因受重伤仍在住院。 【回顾】 塌墙现场再出事故,救人医生被砸伤 2013年12月30日上午11点多,在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潘庄村,村民刘东家的新房已基本竣工,包工头张宝正要从梯子上下来。由于二楼上的砖墙刚刚垒砌完毕,墙体凝固不牢,只听“轰”的一声,6米多高的砖墙倒了一段,张宝和工人徐红顺被压在墙下。 村民们赶快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漯河中医院迅速出动一辆救护车,前往抢救伤员。“当时俩人都快没气息了,一动不动。”村民们说,当时见58岁的徐红顺伤势很重,估计腰椎或脊柱摔断了,医护人员经过简单的医疗处理之后,立即保护着由救护车载往漯河中医院进行救治。因车上只有一副担架,怕2名疑似骨折的伤员挤在一起不保险,医生决定通知医院再派一辆救护车过来拉伤者张宝。 10多分钟后,漯河中医院脑病科的甄耀辉医生带着第二辆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在他们抬着40多岁的张宝往救护车上送时,灾难再次降临:6米多高的墙体竟然出现了二次倒塌,雨点般落下的砖块重重地砸在甄耀辉和另外两名护在担架两旁的村民身上,甄耀辉和这两个村民头上,顿时鲜血直流。 此时,只有一辆救护车,倒塌现场的4名伤者均伤情严重,到底该先救谁去医院? 【感动】 忍着剧痛,受重伤医生请求先救别人 “我伤得轻,先救其他人,我等下一辆,快快!”围观的数十名村民们万万没想到,头破血流,明显重伤,躺在地上不能动弹的甄耀辉首先说出了这句话。争执不下,村民们和建筑工人含泪同意了甄耀辉的执拗:第二辆救护车拉着另4名伤员疾驰而去,冰冷的地面上躺着甄耀辉。“我们怕他冷,想给他在身子下面铺个被子,他说他的腰椎或脊椎断了,身子不能动。”房主刘东的老母亲告诉大河报记者:“焦急等下一辆救护车时,甄医生的身子越来越冷,后来开始哆嗦,我们只好往他身上盖棉衣。但身下还是光板地皮。” 由于漯河中医院当时抽不出救护车,120中心只好调其他医院的救护车。等这辆救护车赶到时,距上一辆救护车离去已40多分钟。当一直忍着剧痛大汗淋漓的甄耀辉几近昏迷地被抬上第三辆救护车时,许多村民们感动得直嚷嚷:“这样一位好医生,可千万不能有事啊”、“好人一定要有好报”…… 甄耀辉被这辆救护车拉到了漯河市中医院。经诊治:甄耀辉医生头部受外伤,缝了5针;脖子、腰、背部软组织挫伤瘀血严重;脊柱压缩性骨折;腰1和腰2椎体横突骨折…… “腰1和腰2椎体,距人的皮肤有八九厘米,一般伤不到此处,这种骨折只有在遭受高强压力下才会出现,甄耀辉当时遭受的疼痛可想而知。”主治医师告诉大河报记者。脑病科主任宋颖民教授告诉大河报记者,甄医生经常用真诚感动他救护的每一个病人,还多次上交红包,是全院职工公认的优秀青年医生。
郑州百余民工下跪讨薪 发包方:造出工资表就发   农民工在工地旁扯条幅讨要工资 “干了将近两年的活儿,现在工程完工了拿不到工资,我还怎么回家过年?”23岁的林州小伙王星威说,自己出来打工三四年了,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自己本来打算拿到工资就回家结婚的,结果现在不仅没法结婚,过年连家都没脸回了。” 工程完工3个多月农民工拿不到工资 1月2日,在位于郑州市京广路的郑州鞋业包装中心工程建筑工地门口,百余名农民工手拉横幅,成片跪倒在地,讨要工资。 姜棉松是建筑工地项目部的一名管理人员,据他介绍,从2012年3月份开始,他们2000多名农民工为郑州手拉手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郑州鞋业包装中心(A区)”项目提供劳务服务。 “2013年9月23号工程主体工体九层封顶,按照合同约定应该在9月23号结算工程款的,差不多有1.4个亿,结果现在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仍然没有支付。”姜棉松说, 据他说,该项目工程的工人多来自开封、信阳、驻马店等地,每个工人被拖欠的工资不等,最多的被欠了十几万。 郑州市二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2013年9月份收到投诉后处理此事。该局劳动监察大队一名王姓队长告诉记者,没发工资是因为相关劳务公司没有拿出工人的工资表明细,结果现在工程的发包方郑州手拉手集团有限公司不支付工人工资。 “现在劳务公司提供的工资表上一共有702名工人,涉及工人工资3000多万,12月30号我们已经向劳务公司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责令他们限期改正。”王队长说,劳务部门目前正在按照程序解决,“但我们只管工人工资,其它款项不归我们负责。” 发包方:工程没有验收但会先结工人工资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工程发包方郑州手拉手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一名王姓负责人说,工程还没有验收,所以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工程款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但工人工资不会拖欠。 “处理的方法很简单,我们对准的合同主体是承包方河南省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只要他们把农民工的工资表造出来,得到二七区劳动监察大队、区建设局认可,冶金公司盖上章,我们就会按工资表给农民工发工资。”她说,必须是针对个人的工资表才可信。 对于工程款,她解释说是因为目前该工程的主体并没有完工,“9月13号他们是封顶了,但当时混凝土没干,建筑垃圾也没有清理,我们不认可建筑主体已经完工。” 该负责人说:“工程剩下的活儿不多,我们已经提醒他们抓紧时间收尾,但工人工资我们肯定不会拖,会先把工人的工资支付了,其它的事情下一步再说。”
华尔街富翁捐掉6亿美元家产后跳楼身亡 罗伯特·威尔逊 在普天同庆的日子,有些人会“应节”地做“节日善长”,帮助有需要的人。但美国有位华尔街亿万富豪,却不是择日做善事,而是常年慷慨,至少捐出了6亿美元;但几乎捐尽身家的他,未能欢度这个圣诞,而是选择在平安夜之前一天结束生命,从豪宅跳楼身亡。 纽约警方周一早上在曼哈顿上城区圣雷莫大厦(San Remo),发现86岁的威尔逊(Robert W. Wilson)的遗体,他16楼的住所一只窗打开,死因无可疑之处。 据悉,他跟结婚35年的太太离婚已有一段日子,两人膝下无子。这幢豪宅眺望中央公园,有不少名人住客,包括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高尔夫球选手伍兹(Tiger Woods)、男星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和歌手Bono。 数月前中风厌世 朋友相信威尔逊是有安排地结束生命。“他几个月前曾中风。他常说不想受苦,时候一到,他就准备走。”维斯库西(Stephen Viscusi)说:“他一直计划把身家全部捐出,最近还说:‘我还剩下大约1亿美元。’” 威尔逊靠营运对冲基金致富,外界估计他身家多达8亿美元。他对于环境保护特别关心,前年他接受《金融时报》访问就说:“‘要不是有我的赠款,那个什么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喜欢这个想法。” 而且他绝非只是说说而已,有四个团体各获得他超过1亿美元的赠款,分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World Monuments Fund)、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环境保卫基金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威尔逊也很关注教育,曾慷慨捐款支持纽约的天主教学校度过财政难关,他曾表示“我是个无神论者,但我认为那些学校做得很好。” 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伯纳姆(Bonnie Burnham)对威尔逊离世深表惋惜:“他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有承担的一位。相比他的赠款,他的机智敏锐让我们受益更深。我们会铭记这位眼光远大的善长。” 美国《纽约邮报》/英国《每日邮报》
沈阳大爷雪中被撞:我有医保,你上班去吧(图) 资料图 原标题:19日早落雪的黄河北大街上,虽然他被电动车撞得一瘸一拐,却大度地放走了闯祸者 “沈阳大爷”:咱不干那讹人的事儿 12月2日,发生在北京街头的老外撞沈阳大妈事件,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而在17天后的沈阳,同样的剐碰,留下的只有相互理解。12月19日,沈阳网友“沈阳陈鸿博”在万能的微博中晒出了温暖一幕,一位老人在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 意外一 电动车雪天闯祸撞人 “大爷的腿肯定会被撞青,站起来挺费劲,走路也一瘸一拐” 网友“沈阳陈鸿博”告诉记者,这一幕是他途经黄河北大街国奥现代城小区附近看到的,事发时间是19日的9时,当时外面还下着雪,路面挺滑的,一位骑电动车的男子在行驶中撞倒了一位老人。 “老人被撞倒后,骑电动车的男子马上将倒在雪地里的老人扶起,一边连忙说对不起,一边询问老人是否感觉有什么不适,附近一位在车站等公交车的女士也跑了过来,对老人表示关心。”网友“沈阳陈鸿博”说。 网友“沈阳陈鸿博”表示,当时他感觉老大爷的腿肯定会被撞青,站起来挺费劲,走路也一瘸一拐的。随后,骑电动车的男子和等车女子将老大爷扶到路边坐了一会儿。 意外二 被撞大爷让肇事者走了 “算了,互相理解一下,没啥大事,不能干讹人的事儿” 让网友“沈阳陈鸿博”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在稍微缓了一会儿后,被撞的老大爷让骑电动车的男子走了。 “我当时特意去问了老大爷,为什么要让他走,老大爷说,其实雪天不好刹车,算了,互相理解一下,感觉自己没啥大事,况且还有医保,所以不能干讹人的事儿。”网友“沈阳陈鸿博”说。 网友“沈阳陈鸿博”表示,说完这番话后,被撞的老大爷便离开了,望着他一瘸一拐远去的身影,感动之情油然而生,想为沈阳大爷点个赞,沈阳人真棒。 “很庆幸,我能用镜头捕捉到这一温暖的一幕,我希望通过这组照片能给大家传递出正能量,让大家明白只有相互理解才是和谐的根本。”网友“沈阳陈鸿博”说。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白昕、实习生周初阳(感谢网友“沈阳陈鸿博”提供新闻线索)
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今日21时许实施月面软着陆嫦娥三号中国新闻网[微博]嫦娥三号落月示意图。【正在视频、图文直播嫦娥三号落月>>】 嫦娥三号将于14日晚在月面实现软着陆,整个过程约12分钟。 “月球降落是整个任务最关键阶段。”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短短几百秒内从15公里安全降落到月面预选着陆区,这是全新、也是最重要的考验。” 这注定是惊心动魄的720秒:前苏联直到第12次尝试才首获成功,美国也在品尝了3次失败苦果后方平安着陆。月面软着陆到底有何风险?专家认为,嫦娥落月至少面临五大考验。 落月虹湾面临未知新世界 与美国、苏联月球探测主要集中在月球赤道附近不同,中国的嫦娥三号选择在虹湾区着陆。对虹湾的探索将填补月球研究的空白,但对于嫦娥三号来说,这也是一个崭新的、充满未知的世界。 “尽管虹湾宏观上相对平坦,但是最后嫦娥三号降落的小环境到底是怎样的地形地貌,还是未知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石头、壕沟、斜坡等都是嫦娥三号面临的巨大考验。 为了能让嫦娥三号“落”得安全,嫦娥二号已经为三号的平稳着陆打了“前站”:它用CCD立体相机对虹湾进行了局域超高分辨率立体成像,获得了分辨率约为1米的图像。 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降临”地外天体。为了保证着陆安全,技术人员还在地面模拟月面环境特性,进行了大量点火、避障、缓速下降的试验。 新技术新产品等待登月考验 月球上没有大气,着陆方式与在地球上完全不同,传统依靠空气摩擦减速的火箭发动机和推进系统在月球上不再奏效。 “为此,我们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变推力发动机。”吴伟仁说,发动机具有1500牛到7500牛的大推力变化,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飞行阶段对发动机推力的需求。 这是我国首次将变推力发动机应用于航天器。“变推力发动机没有备份,又是首次使用,其中也存在风险。”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 据叶培建介绍,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制,设备和产品本身的风险比相对成熟的产品高。 为了降低风险,技术人员设想了上百个故障,并制定了相应的预案。“我们天天想,走路想、吃饭想,想到一种就排除一种,还要进行实验验证。”叶培建说。 “黑色12分钟”全凭自主控制 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这惊心动魄的12分钟被称为“黑色12分钟”,嫦娥三号要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完成降低高度、测距、测速、选择着陆点、自由落体着陆等一系列动作。 这期间,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是因为落月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短暂,安装在探测器上的传感器一旦获得信息,需要探测器作出极快的响应,而38万公里的地月距离以及信号延迟,根本不足以让信息传回地面、再由地面上传指令。 实际上,在世界各国探测器登陆月球或火星的过程中,都有这样一个由探测器自主控制的“黑色”时段。 “中国腿”挑战月面软着陆 尽管采用了先进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探测器着陆瞬间还是会对月面产生撞击。为了避免设备受到过大的冲击载荷,探测器上使用了一个着陆缓冲分系统,也就是嫦娥三号的4条“腿”。由此,嫦娥三号也成为我国首个有“腿”的航天器。 此前其他国家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气囊弹跳式,难以满足嫦娥三号探测器重量的要求;另一种是空中吊车式,控制起来很复杂;因此嫦娥三号选择了第三种,也就是腿式着陆。 “着陆缓冲机构主要用于缓冲着陆器的冲击能量,俗称着陆腿。”探测器系统着陆器着陆缓冲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杨建中用8个字概括着陆腿的特点:强、轻、柔、稳、多、新、全、难。 也就是说,着陆腿要有强度承受冲击和压力,自身轻巧,着陆方式柔和、姿态稳定,能保证仪器设备安全。另外,着陆退还有收拢、展开、支撑的功能,触月时还能发来信号。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着陆腿,在实现了技术跨越和团队建设的双丰收的同时,也经历了艰难的开发研制过程。 撞击瞬间考验设备可靠性 “中国腿”的启用极大降低了着陆时的冲击力,但嫦娥三号上的设备依旧面临严峻考验。 “经过试验,探测器上的设备能经受着陆时力学环境的考核,即便产生撞击力,电子设备也能正常工作。”吴伟仁说。 嫦娥三号的太阳能帆板在飞行中处于展开状态,而在着陆前,这对“翅膀”会收回,直到顺利着陆月面再展开。“着陆时太阳能帆板如果展开,可能会被折断,”吴伟仁说,“我们为嫦娥三号设计了可重复展收的帆板,可以保证着陆安全。” 月尘的存在为这一瞬间带来了更多风险。月面上有细细的一层尘埃,探测器着陆时很可能激起月尘,对光学敏感器等设备造成影响。科研人员们采取屏蔽网等防尘措施,给探测器的“眼睛”加上了一层保护罩。
金正恩二哥出马抓张成泽 已任烽火组首领/图   朝中社星期一高调地证实张成泽已经被金正恩清洗的消息后,朝鲜半岛局势垄罩在一种紧张和猜测的气氛之中,有关张成泽命运细节和事件影响的消息不断传出。张成泽这样的权力大腕,到底是如何束手就擒的?   据韩国朝鲜战略情报服务中心代表李允杰说:实际上,就连受到金正恩恩宠的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也不敢逮捕张成泽,国家保卫部也无法干涉此事,最后是由金正恩的二哥金正哲带领护卫司令部亲卫队逮捕了张成泽。   而张成泽的死党,行政部第一副部长李龙河和副部长张秀吉在警卫司令部内的保卫部监狱被处决,也是金正哲指挥的;是金正哲亲自带领护卫司令部卫队和保卫部,充当先锋拿下了这些人。   早在今年4月份,日本媒体就爆料说金正哲已经晋升为朝鲜太子党的秘密组织“烽火组”首领。看来,金正恩在平壤高层已经没有真正信得过的人,如今的亲信也很难不成为明天的敌人。所以他要由亲哥哥出面执行行刑任务。   这样一来,朝鲜国内肯定是人心惶惶,据说与张成泽关系密切而害怕受到牵连的人纷纷外逃。本来韩国媒体就报道说有一名可能掌管张成泽资金的重要亲信已经向韩国方面提出了政治庇护请求,而目前他可能暂时停留在一个秘密地点并受到韩国外交官员的保护。   平壤血腥的宫廷内斗和政治动荡,恐怕也会影响到周边国家。韩国已经启动了全面警戒机制,而中国方面,虽然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12月9日的记者会上称张成泽事件是朝鲜内部事务。不过为防止金正恩连番发动肃清引发政变,影响到中国边境稳定,据说,中国军方大幅强化了在中朝边境的戒备状态。
微信朋友圈骂人也侵权 网络成为侵犯人格权重灾区 法官提醒网上更应规范言行 在微信朋友圈骂人可要小心了,很可能因侵权面临被起诉。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媒介的兴起,互联网上侵权行为导致的案件数量也随之猛涨。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市一中院获悉,该院近年来审理的侵犯人格权的案件中,有75%是以网络为媒介,此类案件中还呈现较强的名人效应,大多涉及知名公众人物。而被认定侵权的,精神赔偿数额在200元至10万元不等。为此,法官也提醒网民,在互联网上更应注意规范自身行为,避免构成侵权。 网络侵权案 名人最受伤 市一中院副院长孙国鸣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该院近年来审理的侵犯人格权的案件中,以网络为媒介的占所有涉人格权案件的75%,而其中又以侵犯名誉权案件占比最大,为37%。此外,此类涉网络侵犯人格权案件还呈现较强的名人效应,大多涉及知名公众人物,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市一中院通过对审理的网络侵犯人格权案件总结分析发现,近年来网络侵权方式呈现多样性,除了网页新闻、论坛、贴吧、搜索引擎等,近年来风靡的博客、微博、微信也都成为侵犯人格权的渠道。侵权人将带有侵权性质的内容,通过登载、转载、转发、评论、置顶、排名、链接等方式进行传播。 上传私密照 隐秘也侵权 程某、邓某本是男女朋友,双方因琐事发生争执。男子邓某心中郁结,随即将自己此前为女友程某拍摄的私密照片上传至自己的QQ空间,并加以评论。程某发现后,恼羞成怒,将男友起诉至法院。庭审中邓某表示,自己上传照片时以为自己的QQ好友非常少,没什么人能够看到照片,不会造成广泛传播,且自己只是一时气愤而为,并非故意要让女友难堪。尽管邓某如此辩驳,但最终法院还是认定其行为已经构成对女友隐私权的侵犯,并判决其进行相应赔偿。 承办法官告诉记者,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发布对他人人格权造成侵害的言论,很容易完成,特别是在论坛、微博等平台中,言论轻易就可以公开发布,有时行为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
英国首相卡梅伦成都参观杜甫草堂 品蓉城盖碗茶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访问团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图为卡梅伦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期间,品尝盖碗茶。中新社发 张浪 摄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访问团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图为卡梅伦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期间,品尝盖碗茶。中新社发 张浪 摄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图为卡梅伦参观成都杜甫草堂。中新社发 张浪摄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图为卡梅伦参观成都杜甫草堂。中新社发 张浪摄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图为卡梅伦参观成都杜甫草堂。中新社发 张浪摄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访问团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图为卡梅伦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期间,品尝盖碗茶。中新社发 张浪 摄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访问团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图为卡梅伦为成都杜甫草堂题词。中新社发 张浪 摄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访问团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中新社发 张浪摄  英国首相卡梅伦成都参观杜甫草堂 品蓉城盖碗茶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抵达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的访问。图为卡梅伦参观成都杜甫草堂。中新社发 张浪摄
浙江金华:老人街头倒地 过路市民不敢扶 11月25日早上7点多,浙江省金华市区后城里街和迪耳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道上,一位老人突然一个踉跄,脸朝下摔倒在地,伤势不明。当时正是早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看见老人摔倒,有些人径直走开,也有不少人停了下来。可是,停下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扶起老人。葛跃进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昨天(25日)早上7点多,金华市区后城里街和迪耳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道上,一位老人突然一个踉跄,脸朝下摔倒在地,伤势不明。 当时正是早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看见老人摔倒,有些人径直走开,也有不少人停了下来。 可是,停下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扶起老人。 老人大概有80岁,挺瘦弱。摔倒之后,他曾试图自己爬起来,但勉强把上半身撑住,下半身怎么也动不了,只好又趴在了地上。 这时,他的身边已经围了不少人。 一位中年男子说,他的家就住在路边,刚才刷牙时,透过窗户看见老人摔倒过一次,当时老人自己爬了起来。没想到,刷完牙出门,老人又摔倒了。 孙女士恰好骑电瓶车经过,看到老人趴在地上,马上把车停在一边。 “大家都不敢去扶,看老人家摔成那样,我心里急啊。”孙女士说,最近又出了“扶老人被讹”的新闻,老实讲,自己也心有余悸。可遇到这样的事,总要做点什么。 一问,还没有人叫救护车,她就拿出手机拨打了120。 放下电话,孙女士又挡在了老人前面,指挥过往的电瓶车和自行车绕道,以免撞到老人。其他守在边上的市民,也很有默契地围成一个圈,将老人护在中央。 默默守护中,有人跑到街头,叫来了协警。了解情况后,协警将在地上躺了五六分钟的老人,慢慢搀了起来。 这时,救护车也到了路口。 一位先生拔腿就奔了过去,他后来说,老人倒在非机动车道上,当时人多车多,视线不好,他怕救护车一时找不到。 医护人员对老人做了初步诊断,还好,老人只是脸上蹭破了点皮,牙齿出了点血。不过为防万一,医护人员还是将接上了救护车。 看着救护车开远,大家才渐渐散去。两个原本不相识的好心人边走边聊,传来一声叹息:“真心是不敢去扶啊……”文字来源:浙江在线11月25日早上7点多,浙江省金华市区后城里街和迪耳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道上,一位老人突然一个踉跄,脸朝下摔倒在地,伤势不明。当时正是早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看见老人摔倒,有些人径直走开,也有不少人停了下来。可是,停下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扶起老人。图为在附近维持交通秩序的协警,见状扶起老人。葛跃进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从医学的角度不建议盲目扶老人 摔倒的老人被送到了金华广福医院。经再次检查,确认老人没有大碍。不过,当医院要联系老人的家人时,却遇到了难题。 值班护士说,一般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身上都会随身带着爱心卡,可在他身上却怎么也找不到。整整1个小时后,护士才在老人最里面的衣服里,找到了爱心卡。 随后,家属赶到医院,将老人接回了家。 广福医院急诊科的徐医生说,遇见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道德层面不好评价。但从医学角度来说,不建议市民盲目去扶。 徐医生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比较合理的处置方法—— 如果老人是不清醒的状态,应该坚决不去碰他,而是直接打120,等待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处理; 如果老人神智清醒,是轻微的碰伤,比如手、脚这些地方,我们可以去把他扶起来。 如果老人是腰部、头部受伤,哪怕他神智清醒,也不要轻易去移动他,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加重病情。真要扶的话,最好有担架支撑,或者由几个人分别行动,腰、头、脚一定要用力撑住,将身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文字来源:浙江在线
转【人民网】海量汉服美女帅哥齐聚西塘破世界记录 海量汉服美女帅哥齐聚西塘破世界纪录(组图) 来源:人民网-图说中国 2013年11月01日16:51乡饮酒礼仪式现场 人民网西塘11月1日电 今天上午十点,2013中华汉民服饰展暨汉服文化周在古镇西塘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志愿者身着汉服举行传统“乡饮酒礼”,一举突破了最多人参加的传统乡饮酒礼的世界纪录,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服饰和传统礼仪文化。 本次汉服节是由由著名词人方文山、歌手周杰伦发起,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的弘扬及传承为目的,是中华传统服饰和传统礼仪文化首次大规模的呈现,它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服饰之美,更是借助传统服饰的冠带之规,展现中庸、正直、诚信等中华礼教文化的精髓,具有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强化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意义。 据悉,乡饮酒礼是汉族礼仪中具代表性的礼仪形式之一,起源于周代,盛行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地方政府的一种重要官方礼仪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餐饮宴请活动,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作用,整个仪式实际上是在弘扬与宣传封建社会的“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兄弟相亲、邻里和睦、朋友有信、长幼有序”等道德伦理规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王初)
北京小伙两次冒充警察 "7·21"暴雨勇救170余人 冒充警察,这在平时可不是闹着玩的,可在危急时刻,就有一个25岁的小伙子敢冒充警察,他就是房山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员刘刚。也正是这个善意的谎言,在去年北京“7·21”之夜让170余人获救。 冒充警察搬来救兵 刘刚被大众所熟知,也正是从去年7月21日开始。当晚,刘刚开车去石景山接人,途经南岗洼铁道桥时,积水已深,“我决定驾车冲过去,没想到车往里一走,就淹到了机器盖子,一下子熄了火” 。 刘刚把车推到路旁积水较浅的区域,发现后方又有3辆车要冲进水里,刘刚拼命向后车挥手。但持续高涨的水位很快将后车淹了,好在3辆车里的4个人都已经下了车。几个人突然发现,路中间隔离带上有两位女士被困,5个人伸直了胳膊也没办法到达路中间。对面车道上还有无数汽车被困,积水在不断上涨,情况越来越危急。 刘刚和几位车主跑到附近一个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搬救兵,怕工人不相信他们,情急之下,刘刚大吼一声:“我是警察,桥下有人被困,赶快去救人!”工人师傅一听,拿上救生圈、绳子,一起跑向南岗洼铁道桥下。 再演警察让老幼先走 回到桥下时,积水已快没过大巴车,一辆公交车、两辆大客车车顶上站满了人。十几个人的力量肯定不够,“赶紧叫他们都来!”刘刚做起了现场指挥员,很快,工地内近200位工人全都赶到现场,开始救援。 被困者太多,积水在上涨,一些人着急了,跳进水中争抢救生圈。这样可不行,刘刚游到了大客车一旁劝阻,“你是谁啊?干吗的?”大家仍不停手。“我是长阳派出所的警察,专门来救你们的,让老人和孩子先走!”争抢者被震住了。在刘刚和工人的努力下,现场170余名被困者全部获救。 出名后依旧踏实工作 22日清晨,雨终于停了。对于两次“冒充”派出所警察,刘刚有些不好意思:“当时不那么说没人听我的。” 刘刚一再表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这是一次成功的团队营救。另外我当过兵,2008年退伍回来,对于这种突发事件的处理,心里还是有点底的。”直到25日下午,刘刚才回到家中。 刘刚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一时间成了名人。但他还是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今一年多过去,刘刚还是一如既往地干着他此前的工作,“作为一名流管办管理员,为流动人口登记和服务好,就是我的职责和幸福。” 今年9月底,刘刚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