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豆hym 唐豆hym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8 发帖数: 349 关注贴吧数: 45
【灌水】清末第一章 风雨欲来满城关 1911年的秋日,西安城的空气里弥漫着不安与躁动。武昌起义的消息,如一阵旋风,刮过华夏大地,所到之处,旧秩序的根基开始摇晃。10月22日,当西安城也燃起起义的烽火,这座古老城池的命运,便被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而在西安满城这片特殊的区域,各方势力暗潮涌动,即将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刘洛。刘洛的身世,满是坎坷与血泪。他的爷爷,曾是捻军将领,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为了心中的信念,与清军奋勇拼杀。可清军的报复,如凶狠的豺狼,在刘洛父母被杀害前,爷爷匆忙将他寄养在乡下远亲家中,这才让刘洛侥幸逃过一劫。 自小,刘洛便在乡野间成长,听着远亲讲述家族的过往,那些关于爷爷的英勇、父母的冤屈,如同种子,在他心底扎根,渐渐长成了对清廷复杂又强烈的情绪——有仇恨,也有想要改变这世道的决心。此时的西安满城,笼罩在一种压抑又紧张的氛围中。 满清正白旗的瓜尔佳·礁荣,作为这里的将军,生性多疑残忍,对汉人怀着极大的敌意。他深知外界起义的浪潮汹涌,如同嗅到危险气息的野兽,在满城的辖地内,愈发严厉地管控着,生怕汉人起义的星火,烧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他欺弱怕硬,对待下属和普通旗人,常常颐指气使,稍有不顺心,便是一顿打骂;而面对清廷上层,又卑躬屈膝,妄图借着朝廷的势,继续维持自己在满城的“威严”,肆意欺压汉人百姓,克扣本就该分给汉人的物资,将满城内外搅得乌烟瘴气。刘洛在听闻西安起义的消息后,心中那团火焰被瞬间点燃。他深知,这是改变命运、为家族报仇、更是为天下汉人争一口气的机会。于是,他告别乡下远亲,一路辗转,朝着西安城而来。当他踏入西安地界,看到的是街头百姓们复杂的神情,有对起义的期待,也有对清廷镇压的恐惧。可刘洛的眼神里,只有坚定,他要进入西安满城,探寻这里的情况,或许,能在起义的浪潮中,为推翻清廷在西安满城的统治,出一份力。进入西安满城的路,并不顺遂。瓜尔佳·礁荣为了防止汉人混入,在各个入口都设下了关卡,盘查极为严格。刘洛乔装打扮,装作是普通的货郎,推着一辆装满杂物的小车,试图蒙混过关。可守关的旗人士兵,眼神犀利,围着他的小车,反复查看,嘴里还嘟囔着:“最近这世道不太平,汉人都想着造反,可不能让你们这些不安分的混进来。”刘洛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赔着笑脸,说道:“官爷,小的就是个做小买卖的,家里穷,就指望着卖点东西,赚口饭吃,您就行行好,放小的过去吧。”士兵们相互对视一眼,正准备放行,可就在这时,瓜尔佳·礁荣的亲信,一个尖嘴猴腮的旗人小管事路过,眼睛一斜,盯着刘洛,喝到:“等等,这小子看着就不像好人,给我仔细搜!”刘洛心里“咯噔”一下,知道麻烦来了。士兵们立刻上前,将他的小车翻了个底朝天,虽说没搜出什么违禁物品,可那小管事还是不依不饶,说道:“哼,就算你现在没带啥,谁知道你是不是心怀不轨,给我带回去,交给礁荣大人发落!”就这样,刘洛被扭送到了瓜尔佳·礁荣的府邸。在那阴森的议事厅里,瓜尔佳·礁荣高坐在虎皮椅上,眼神阴鸷地盯着刘洛。他的身后,站着几个凶神恶煞的护卫,手中的皮鞭随时都可能落下。“你是汉人?来满城做什么?是不是起义军的探子?”瓜尔佳·礁荣厉声问道,那声音里,满是对汉人的敌意与猜疑。刘洛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说道:“大人,小的真是个货郎,就是想在满城卖点东西,讨口饭吃,您要是不信,问问门口的士兵,他们搜过我的东西,啥也没有啊。”瓜尔佳·礁荣冷哼一声,“汉人没一个好东西,谁知道你是不是在撒谎。给我用刑,我就不信撬不开你的嘴!”护卫们一听,立刻上前,就要对刘洛用刑。就在皮鞭即将落下的瞬间,议事厅外突然传来一阵骚乱。有士兵匆匆进来禀报:“大人,不好了,外面有汉人百姓聚集,说是要讨说法,抗议咱们克扣物资,还说要响应起义呢!”瓜尔佳·礁荣一听,顿时慌了神,他最害怕的就是汉人百姓大规模闹事,当下也顾不上刘洛,对着护卫喊道:“赶紧把这些汉人都给我驱散,谁敢闹事,格杀勿论!”说完,又恶狠狠地瞪了刘洛一眼,“你小子,先关起来,等我回来再收拾你!”刘洛被关进了一间阴暗的牢房,可他的心思,却早已飞到了外面的动静上。他知道,这是起义的浪潮在西安满城激起的回响,或许,自己能借着这个机会,逃出这里,与外面的起义力量汇合。牢房的墙壁潮湿冰冷,可刘洛的心里,却燃烧着希望的火焰。他开始观察牢房的环境,寻找逃脱的机会。而在外面,瓜尔佳·礁荣带着士兵,气势汹汹地朝着聚集的汉人百姓而去。百姓们虽然害怕,但面对不公的待遇,也早已忍无可忍。有人喊道:“我们要吃饭,要活下去,你们不能再克扣我们的粮食了!”“武昌都起义了,清廷要完了,你们这些压迫汉人的家伙,也蹦跶不了几天了!”瓜尔佳·礁荣气得脸都绿了,大声下令:“给我打,谁再敢叫嚷,直接砍了!”士兵们挥舞着鞭子、长刀,朝着百姓们冲去,顿时,哭喊声、叫骂声连成一片,不少百姓被打伤,倒在血泊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