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菩提🌀🔥✨ cmaguor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28 粉丝数: 484 发帖数: 4,348 关注贴吧数: 6
◆◆◆◆◆尼塔库C1和尼塔库S1手感感受◆◆◆◆◆ 上一篇我介绍了关于尼塔库S1的手感介绍,对之感受不再累述,详贴可见:https://tieba.baidu.com/p/5987971695?pid=123375780573&cid=0&red_tag=0817727867#123375780573。 为了能更好的给大家作参考,我又买了块C1,下面和大家聊聊这两块胶皮的区别: 1.外观:上图可见,C1的颗粒较粗,胶面较厚,可视颗粒不明显,支撑力更强,也相对较硬。 而S1胶面较薄,颗粒明显,清晰可见,海绵更软。 2.手感:从手感上简单来讲:因为支撑好,C1有一种海绵加厚的感觉,从弹击的力量速度和拧拉球的质量更好,弧线相对较低,手感非常大众,控制出色,胶面咬球比较扎实,可以薄摩擦起球,手感上比多尼克x1更省力,速度更快,比05更透,易上手,较全面,很难说出具体哪里不好。较大力量可以透板,中等以下力量可发挥胶皮自身优势。 而S1的胶面较薄,海绵较软,能够很轻易的感觉到底板的借力,胶皮自身反弹力够用但并不强势,借力比C1略少,更要求自身发力一些,中等力量能打透底板,因此会感觉击球手感较重,但小球摆短方面比C1较强,小力量下可以吸收一部分反弹力,摆短很舒服,送位相对准确。同等力度下出球速度比C1略慢一点。 从控制上来讲,没有特别的优缺点,C1在中等以上力量控制更好,s1在中等及以下力量控制更好。 从力度上来讲,C1更扎实,手感更稳定,s1更轻巧,手感更细腻。两块胶皮都没有虚弹,都是可控性胶皮。
尼塔库s1反手试打感受,不讲评测,只讲感受 搜遍论坛,询问尼塔库s1的人不少,但貌似网上对它评测甚少,只是看到个别发烧友说不错,但是具体哪里不错,搜不到。 而作为发烧玩家的我非常好奇,从朋友那要来一块试打,给大家这点东西作为参考。我反手打过蝴蝶05,80,64,罗泽那,多尼克s1,x1,蓝火m2,巴拉库达,斯蒂卡的氧气单元,娇猛的红v,蓝v,捷踏,挺拔的灵气vip,elp等胶皮,而底板主要是五夹纯木,也许会对我试打这块尼塔库s1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无法一一对比,大家可以随时回帖询问,我将会随时做出解答。 之所以说是“感受”,是因为这块胶皮只打了一天,自问没什么资格说是“评测”,仅供大家参考。路上的尼塔库c1离我越来越近,也请大家能够关注我下一个试打感受。下面我通过斯蒂卡黑檀五和极强许昕限量这两个五夹纯木板,和大家说说感受。 黑檀五相对硬朗,手感扎实干脆,各种发力底劲儿上升均匀。许限相对较软,裹球感更强,底劲儿更足,中等以上发力会有底劲儿加成。黑檀五和极强许昕限量其实手感上差别不大,所以综合起来说一下。 尼塔库s1是我打过的手感最好的反手胶皮,当然,这是对我个人而言,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稳定,清晰,手感透彻有数,毫无虚弹。我的反手主要是台内拧,撕,搓,弹击,台外弧圈,放高球。总体属于硬朗型弧圈打法,进攻意识较强。 台内拧:这块胶皮台内拧球质量很高,弧线低,摩擦非常好,因为海绵和胶面均较软,吃球很透,很容易感受到底板的合力,主要是心里非常有数,球不会跑偏,落点基本落在自己预想到的地方,拧的手感非常之爽。 撕:摩擦好,吃球深,手感均匀,可将球弧线压的很低并伴随着很高的上台率,因为海绵软透,不太容易嘣出台。 搓:这是个重点亮点。因本人很喜欢拧,所以搓的基本功不算扎实,有时候容易将球搓高,换了这块胶皮,对搓时手感爆好,不管力量大小,球的弧线低,落点和旋转都让我非常满意,尤其是对方下旋发球,我可以很轻松并非常精准的摆短至对方小三角,落点基本是我想要搓到的位置,控制感极强,没有任何虚弹。这绝不是心理作用,因为我为了防止这个,特地当场换了其他三个五夹纯木板上的m2,05和x1,板子略有差异,但因为对自己的板子和胶皮比较熟悉,能对比出虽然感觉都不错,但均没有尼塔库s1精准的对搓手感和精准落点,尤其是弧线的控制。 反手拉球:近台拉球质量很高,弹性和摩擦融合的很好,但中远台有些力不从心,还是软透的问题,稳定的手感换来的是底劲儿的局限,需要靠吃透底板增加合力发力才行,相对累一些。 反手弹击:台内弹击速度很快,虽然达不到一道白光,但速度和力度绝对没问题,再配合落点和节奏,弹死对方足够。远台手感和上述的一样。 放高球: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以上是我的试打感受,与大家分享,有打过的球友可以随时在回帖中补充或者更正,让本帖能够更加客观,共同增加对尼塔库s1参考价值的含金量。
【心得评测】反手胶皮测试:05、多尼克X1、蓝火M2评测 说先说下器材,我横版,喜打纯木五夹,目前的主板是极强许昕限量和黑檀五,正手均为蓝省狂39度灌,反手之前全部是多尼克x1。 评测之前先说几句,之前也多多少少写过一些评测,都仅供参考,随着个人水平的不断进步,之前用的好的,也会随之而言的相继淘汰,与其说是评测,不如说是我的心得评测。所以,对于各类评测,大家也不要过于迷信,毕竟最准确的,就是自己上手去试试,找到最好的感觉。现在开始评测: 1,多尼克X1 打x1近一年的时间,当时也经过多重的对比,因为x1摩擦好,旋转较强,所以一直用于反手。但是随着反手力量的增大,觉得x1底劲儿有些不足,很容易透,有一种海绵变薄的感觉,发力的时候有些出球速度和力量不太成正比,于是,把TBS正手的05撕下来,刷了有机,放在了五夹上用作反手使用。。。。 2,T0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05很沉,比蓝省狂沉了3克之多(上过秤),反手较稳,旋转和力量相对持平,很容易打,弧线较长,弹性较大,尤其是反手发力的时候,出球很重,让对方接球手会虚一点,05的摩擦适中,底劲儿大,是一块挑不出太大问题很均衡的胶皮。 3.蓝火M2 听一哥们儿说,M2有05百分之八十的手感,心感好奇,于是果断下单,抱着尝试的兴趣买了一块M2max。M2的蓝海绵非常漂亮,从气孔的纹理到海绵的颜色都很不错(只可惜正反手都是蓝海绵),于是贴到了黑檀五上,准备试打(依然是有机) M2的手感很灵巧,这是我给出的评价。因为蛋糕海绵发泡较好,所以胶皮整体重量很轻,摩擦很强,吃球很深,中小力量下,出球速度较快,大力下底劲儿普通,没有05的球沉。 05不做累述,现在说说x1和m2。x1胶皮也不重,但是不是蛋糕海绵,所以可能小力下更弹一点,但是大力底劲儿支撑不足,旋转摩擦很充分,但是控制感相对较差,变线不够精准。而m2虽然底劲儿也不够大,但是上台率奇高,手感可以说是出其的好,很有数,小球上没有虚弹,搓球和发球很转,摩擦很强。我觉得m2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感超好,经过反复的反手拧拉,拧打,M2打出的预期位置是最为精准的。在球质量上,x1虽然是为旋转而生的胶皮,但是x1的摩擦远不如M2,而05需要击打让海绵吃足了球才能打出高质量旋转,M2摩擦手感有点像蓝省狂,薄摩擦质量很高,用粘性和涩性胶皮的击打方式来触球均可,而且M2的球程没有05那么远,所以很容易上台并打出质量较高的旋转球。 以上为个人见解,我感觉m2比较适合我现在的水平,以后进一步提高,再给大家发心得评测。 下面发点M2的照片和M2与05的海绵孔对比。
五夹纯木板对ELP和X1两块胶皮的匹配度 给大家说说挺拔ELP和多尼克X1这两块胶皮的感觉,测试板为极强许昕、黑檀5和红豆5等。纯属个人手感,希望对大家有用,不喜勿喷。 胶皮和板子的其他情况,大家感兴趣就问,我一定认真回答。 玩儿过很多胶皮,很长一段时间就像2003年每天重装win操作系统的热爱一样,不挺的倒换着胶皮和板子,看各种评测,希望能找到匹配自己的配置,目前来讲,基本定型。 过程挺有意思,之前一直用x1作为正手套胶使用(实际其更适合反手),因为套胶较软,出球很稳,拉球很转弧线很好。当时的反手用了一大堆套胶,比如巴拉库达、T80,骄猛捷踏,欧米伽5,一直没太多感觉,状态不是很稳定。 有一天,一个哥们儿的ELP不想要了,当场扯给了我,于是我就当成了反手胶皮使用起来。 ELP作为反手,还挺不错的,出球比较狠,旋转很好,稳定性和定位感不错,但是突然有一天,我把板面翻过来使用,把ELP当成正手,把X1当成反手,感觉突然澎湃的涌入。。。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太好了(ELP和X1都是比较高性能的套胶,使用他们,是因为他们在性能上的优秀及解决了涩套虚弹的问题),首先说正手。 ELP较X1更硬更韧,但只是相对,裹球感恰到高处,拉球果断舒适,摩擦很好,出球定位走向清晰,搓球和台内小球处理均很舒服,底劲儿不错。 X1在反手的表现绝对优于正手,反手不管是拧打还是击打,速度不弱,底劲儿够用,尤其是反手拧球和拉球,至少在我打过的套胶中,它是最舒服感觉最好的,从产品介绍上来讲,X1本身就是为旋转而生的。X1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出球定向性和旋转,又稳又转,很容易出现那种“怎么打怎么有”的状态。
★★★★★ 关于德套多尼克x1、s1和t灵气vip的测试和使用体会 使用底板:极强许昕限量横版(86克) 测试套胶:多尼克x1,多尼克s1,挺拔灵气vip 闲来无事把几块套胶贴上打打,分享一下心得。 多尼克s1和挺拔灵气vip:为什么把这两块套胶放在一起说呢,因为他们的性能方向是一致的,共性是比较有韧劲儿,底劲足,出球较快,属于弧圈中很有攻击性的套胶,优点很多,比如拉球底劲儿大,弧线低,击打速度快,二跳下扎等。但s1和vip毕竟在价位级别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s1没有解决虚弹,台内小球处理冒高,出球速度较快,对球的包裹感时间较短,尤其是台内接不转短球,会有回球质量不高的情况发生,中远台拉球和进攻效果很好,但如果打球环境湿度较大胶面会有少量打滑。而vip较多的解决了虚弹的问题,台内小球处理相对容易,较少有虚力量加成的情况发生,回球摩擦力较大,拉球裹球时间较长,持球感更好,透板声音巨大,打起来比较带感,不易受雾气影响打滑,是块非常好的套胶。 多尼克x1:目前使用中的套胶,大家可以看下图,x1胶面非常抓球,套胶很轻,裁剪后大概比s1轻了3-4克,海绵吞吐感很好,手感柔和易透,薄摩擦也非常优秀,在发力冲的情况下,能体会到海绵持球,胶面裹球然后喷射的感觉,极大的解决了多尼克虚弹问题,被誉为“为摩擦而生”的套胶。台内小球处理手感很不错,拉球让心中很有底,很放心,回球质量很高,也很顶,缺点是韧劲儿较少,稳定性较大,远台拉球底劲儿比前两块套胶较为不足。性价比较高,适合拉球为主的选手。
极强许昕底板——关于多尼克s1和多尼克巴拉库达(蓝)试打感受 这是两块经典套胶,于是买了两块试打,谈谈感受: 因为极强许昕是硬五夹胡桃木,算是较硬的板子,所以放上了这两块在五夹木上软硬正反手通杀的套胶,经过测试,确实有良好的表现,两块套胶都比较能吃住球,稳定性很高,薄摩擦挂球很轻松,s1回弹力度较大,放在正手拉球和爆冲都非常不错,属于均衡但又适合进攻的套胶,旋转非常好,吞吐感能准确反馈到手上,并不震手,控制起来能达到非常舒适的状态,没有F1的虚弹,卸力摆短没有问题,二速快。用在反手威力很大,较好控球。 巴拉库达当时想用红色包装,但是考虑到这款套胶本来就属于控制型软胶,就换成了蓝色包装,个人感觉这是一块没有特点又都是特点的神胶,因为它实在是太均衡了,套胶较软,适合反手,裹球感十足,吞吐感强烈,反手拨球、快撕、拧打和拉球都能达到心里有数,弧线漂亮规矩,旋转很好,上台率极高,如果反手发力姿势正确,这将是一块集控制和进攻的双重神胶,反拉变线非常轻松,能较为准确的达到期待的落点,摩擦力强,反手拧打会发生线路形变,落球扎实稳定,二跳起跳低,对方接球感会较重。 另外,在重量上给大家参考,极强许昕为86克,贴上套胶为182.4克,推断这两块套胶裁后的重量为96.4克左右。 两块套胶均没有明显缺点,按照打过的胶皮和板子的估计,这两块套胶在芳基碳素板至五夹、七夹的木板上,都会有较为不错的表现。
★★★★★极强纯木-限量极强许昕版评测★★★★★ 在哥们儿店里看到了这块极强许昕限量版,纯木五夹,果断抢走! 底板:极强许昕限量,88克黄金重量(拿掉膜87克) 正手:斯帝卡氧气单元AIROCAstro-M 反手:骄猛红v 先说一下正手胶皮,这是具有德系高密度海绵手感的日本製蛋糕海绵胶皮,但是要加上「力量强化型」 五个字,奠基在斯帝卡氧气单元AIROC的性能之上,强化力量表现后的产物就是斯帝卡氧气单元AIROC Astro。斯帝卡氧气单元AIROC Astro强化了斯帝卡氧气单元AIROC的力量表现,脱板速度略微降低,但是出球后,球速提高了,旋转增强了,力量变大了,力量、球速与旋转的再进化得因于能量传递的增加。除此之外,胶皮整体的硬度也略微提高,因此手感的呈现比第一代斯帝卡氧气单元AIROC更加清晰扎实,发力后的能量耗损也相对较小。如果说第一代的斯帝卡氧气单元AIROC是30机枪,第二代的斯帝卡氧气单元AIROC Astro就是50机枪【此段转发】。因为从来没用过斯蒂卡的套胶,所以开始有些犹豫,但因为是哥们儿推荐,绝对值得信任,所以二话没说就用上了。这块胶皮据说是根据蝴蝶T05的手感制作的,打起来确实如此(因为手里的蝴蝶板子都是T套),但是奇妙的是,氧气单元的底劲和韧劲大于T05,旋转和持球也比T05强,因为比T05硬一点点,所以支撑力达到我所期待的完美状态。这块套胶放在极强许昕上稍有震手感,但是手感清晰无比,不管是压制前冲弧圈,还是攻球,甚至是对方高速爆打的球,回球质量都特别突出,而且上台率出其的高。 再说一下反手胶皮,因为在好几个球友的底板上都打过骄猛红v,感觉不管在什么地板上,红v百搭,突出的感觉特点是裹球感好,拧拉很爽,即使底板薄一些也不会震手,持球稳定,定向感明确,能达到反手心里非常有数,容错性好,上台率高,放在极强许昕上,同样非常的好用。 现在说一下这块板子,说实话,之前用的斯蒂卡cl,然后一路烧了蝴蝶的波尔zlc、波尔精神、VIS、超级张继科,虽然这些板子比赛无敌,但想到需要练功,加强主动发力,又入了尼塔库无字大鸟,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五夹纯木了,本来想玩一块斯蒂卡传奇,但当我见到这块板子,就特别想要,心说就当做练功用,大不了收藏。可是,一上手,就颠覆了我一开始的想法。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实在是太好打了!这个板子在选材和做工上,都和许昕手里的极强是一样的,所以,器材论可以告一段落,手柄非常饱满舒适,板子的弹性很好,底劲十足,中远台拉球感觉暴爽,近台手感非常易控,能达到灵活自如,发力和卸力都能达到心中有数,板子裹球好,持球时间较长,尤其正手击球的时候,不用发多大力就会听到板子犹如玻璃纤维炸裂的声音,美妙无比,对手还以为我发了很大的力,在气势上就占了优势。回球速度快,借力好,手感清晰无比,上台率高的不行,回球稳定且有质量,对手越猛,此底板发挥的优势越明显,传说中“怎么打怎么有”的感觉在这块板子上一览无遗,这让我一向瞧不上五夹纯木的想法不复存在了。这块板子无疑将成为我的主拍,让我继续开发它的优点和玩法。
————TBS简直就是开挂神器,波尔精神出乎意料———— 打过的蝴蝶底板,自己的和朋友的加起来也不少了,随着波尔zlc、超级张、波尔alc、vis、tbs等等的底板一路烧过,手感最好的居然是手中最便宜的蝴蝶板——tbs。 先说说zlc系列:波尔zlc和超级张,刚上手的时候特别好打 ,但是拉球确实有些受限,因为底板较弹,控制上需要更大的稳定性和精准性,硬度较高,张力不小,但是相对震手。 而alc系列:波尔alc比较稳定,弹力较好,但是重心偏手柄,球速一般,除了稳定,不太好拉出高质量爆冲。。中规中矩,没什么特色。 vis,手柄配色土气,易脏,握感较好。不得不说,买它完全是为了饥渴配置,但是发现了原来不是配置到位了水平就跟着到位了,而且饥渴的vis也不是手上的小绿豆,开始的时候感觉比较好打,但是逐步感觉手感相对有些浑浊,不够清晰,0580狂飙都配在vis上,称不上好打,也不能说不能打,只不过感觉很普通,特别路人丙,有一种什么拍子都能替代的感觉,所以不用了。 一开始用的tbs是朋友的板子,手柄很漂亮,比波z粗一些,握感正好,重心靠前,非常易上手,他用的正手挺拔蓝k1,反手多尼克铂金JO,虽然不是顶级T套,但是上手的感觉很经验,弹力、手感恰到好处,非常有亲和力,打球心里很有底,摆短拧拉撕质量都非常的高,实在是好打的不行。不知道说tbs属于小球时代的人是否真的上过手,确实非常好打的板子。最近把一个朋友的tbs换过来了,88克,把cl上的挺拔蓝k1和波z的T64撕下来换上了,反手拧拉弹劈长都非常的带劲儿,不像波z那样需要收力控制突发的底劲。 总之,tbs是一块神器,因为它的甜区特别大,和手里的超级张比较,没差多少范围,而且最nb的是,这板子不挑胶皮,什么套胶上去都能很好的发挥出自身特点,真是省钱耐用颜值高的万金油,上手才知道它的好。缺点也不是没有,退远台底劲差一点,适合近台进攻,中台控制,不过无所谓了,远台我也用不上,不放高球,也没那个水平退出远台去连续对拉高质量爆弧。
蝴蝶波尔zlc、蝴蝶vis绿豆版实际上手评测 先说明,没想过炫耀,既然有,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提供些思路,觉得本帖有帮助的我很开心,可千万别上来酸,之前发帖发了个波z,被人酸的很无语,说什么炫耀,好像乒乓吧里只能上球儿的照片一样,别到时候我上个银河三星,又会有人上来酸说我炫耀了。 我有波尔zlc和vis这两块底板,简单说说感受供大家参考,增强选择球拍的靶向性。 大家不要过分纠结于“zlc容错率低、vis正手发木、vis容错性高、vis第一反手手感”这种看似专业实际上连业余都不如的话,这些感觉的好坏取决于基本功是否扎实,技术水平是否过硬,对器材是否熟悉等方面。对器材的评价要客观评价,对自己的水平也应该有客观的评估。 我的真实感受: 我先入的波尔zlc,这块板子确实比较弹,但是前提是用外套,这两个板子上粘性胶皮(省蓝狂)垮的跟一坨屎一样。球跳不起来,估计打透会好一些,但还是感觉一般。现在我的波zlc正手蝴蝶T05,反手蝴蝶T64,爽的不行,打球很省力也容易集中发力,打出的球非常爆。这板子打高吊弧圈球基本没戏,但是爆冲弧圈球非常的爽。很多人反映说球在板子上停留的时间短,这个我是承认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弧圈球的质量,zlc打出的球相对弧线较低,线路贼,速度快,旋转适中不算特别转,够用。经过一定的适应,上台率是相当的高,出球质量也非常的棒。关于震手的问题,zlc板子薄一些,只能说它比较忠实的反映手感,没有那么夸张。 关于vis,说实话,一开始有点失望,感觉正手确实一般,感觉弹性不足(用的狂飙和挺拔K1plus)。但正手换成T05后,正手的控球感、稳定性和出球速度都明显不同,可以用惊喜来评价,尤其是反手用了蝴蝶T80,霸王拧确实感觉很棒。在旋转方面表现的非常转,忠实的反映出你的出球质量,无论从速度、旋转、弧线和稳定性,都是比较全面的,是个全能板。之前买vis前,看了不少人说它的正手木,反手最好,说实话,我没信过,我觉得这都是没配对胶皮或者根本没打过的人说的话,一块蝴蝶的千元经典板,再差也不可能差成那个样子。vis是需要一些扎实的基本功和自主发力的,个人感觉配上涩胶后,这块板子确实稳重带猛,底劲好于波尔zlc。 另外,关于鱼鳞纹,不要迷信,不一定好,具体可以百度那些比较可靠的评价。 要说这两块板子控制力好不好,稳不稳,我认为这是基本功造成的,并不是器材造成的,反正这两块板子目前都熟悉了,得分率都挺高。
★★★ 【上手大图】波尔ALC和ZLC ★★★ 和哥们儿的ALC拍些合影,真是两块好板儿,上手T05、T64、T80这些顶级套胶,也确实让手感更扎实舒适。 ALC较厚,打控制很稳定,包裹球有明显的吞吐感,会感觉球在拍面停留的时间较长,弧圈球的弧线稳健,把握好击球发力点能击打出力度很大很重的高质量弧圈球。 ZLC较薄,弹性大,较震手,包裹球的时间较短,但如果能把握好击球发力点,能打出高威胁低弧度的爆冲弧圈,能制造出很大的威胁,发力越大,控球越稳。 斯蒂卡实用,蝴蝶品质颜值高,反正我认为太多的评测也没啥太大意义了,虽说会有各类硬度弹性的差别,但不至于像很多玩家所描绘的“不上台、太弹了、弧线太低、反手不好、正手太烂、发力不好”等等情况,也并没有一块板子能达到很多玩家所说的“换了板一下子正手上台率超高、反手突然杀伤力巨大、弧圈球忽然质量巨高、以前总输换了板子一下子就赢了”等等。。。水平的差距不应该在梦中找齐,还是从自身找找问题吧,球拍可以为自己的打法增幅,但不能弥补实际水平的缺陷。 我们不能总是抱有“别人的都是好的”的想法,不管是用什么器材,应该先把基本功弄扎实了,再去高谈种种的打法和体会。 (简单谈谈体会,不喜勿喷,以前我自己也是上述一样的毛病,已主动改正)
波尔zlc和斯蒂卡cl的手感对比评测 测试器材: 波尔zlc,正手省蓝狂39度2.2,反手多尼克F1 斯蒂卡cl,正手省橙狂39度2.2,反手银河某胶(哥们儿的拍子) 今天和哥们儿约球,顺便对比了两个器材的差别,以下评测均为对比而言的手感,纯属交流,不分好坏,只分在现匹配的套胶下的手感和特点。 波尔zlc:正手蓝省狂:相对而言板子较硬较薄,拉弧圈球的手感需要更加精准,宽容度不高,动作到位时特点是速度快,弧线低,板面声音巨大,手感清晰,有一定的震颤感,威胁指数95g & *。典型的速度与旋转结合下才能产生巨大威力的板子,拉球必须有迎前撞击的动作,必须有进攻意识才能有效发挥正手威力。 反手:因为是外套(F1不是蛋糕海绵),弹性超好,透板,手柄传递的震颤感较强,爆冲很爽,反手撕球甚至推挡速度奇快,手感清晰,借力很棒,稳定性很好,换成正手显得透板过重(估计换成05后是另外的全新惊喜手感,以后有机会试试),反手除震颤强些没其他问题。在这里我想说,不要被论坛上涩性套胶的评论影响想法,涩性胶皮旋转不弱,搓球也不需要调整板型,也许有些球友用外套搓球冒高,是自身动作不到位或者不规范造成的,我正反手颠倒测试,黏胶与涩胶在搓球上没什么大的差别。 斯蒂卡cl:不愧是经典板子,弧圈球稳健,拉球的宽容度高,弧线能真实反应球速和旋转,旋转更强,速度不错,但是不会像zlc一样因为速度很快弧线很低,大部分时候让人反应不过来。拉爆冲弧圈效果好,手感较清晰,缺点就是中规中矩,除非是爆冲,球旋转更大,球更沉。 总结: 感觉zlc是以弧线低,速度快为亮点的好拍子,球板适合中近台弧快打法,但必须撞击,撞击再撞击才能发挥它暴力的威力,要在击打中摩擦,要不停的培养自己的进攻意识,薄蹭的高调弧圈不易透板,不太适合它。而cl,容错率较好,对“差一不二”的动作不挑剔,反映的弧线很稳定,蹭打均可,整体威力为80左右。对自身发力要求较高。中规中矩的拍子,易上手,易作为训练用拍。对一7根要求的
★★(一贴解千愁)关于蝴蝶波尔ZLC的上手心得(没选ALC) 我个人打球的历史情况介绍:以前用过斯蒂卡occr、yasaka和德国阳光,只打过狂飙2和3,打球相对稳定,自身发力不高,弧圈球结合快攻(控制型)打法。2012年-2017年10月因工作较忙加上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忽略了打球,直至前段时间单位乒乓球比赛,使我又翻出多年不用的拍子。我一直不满意于occr的肉,因自身水平的原因,导致这块板子在我手里底劲就没足过,拉出的球稳定而平庸,与其说是打球,倒不如说是陪练。。。后来换的亚萨卡和德国阳光也是感觉手感类似,当然,当时也没想过烧器材和胶皮,就这样,一直到了现在。因单位比赛的缘故,好几个打的比较好的同事又开始陆续约球,因为我有一定的基础(重操旧业推挡50球以上水平),很快就稳定起来,加上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想换换不同的板子,让自己平庸的弧圈加上一点进攻的霸道,从最熟悉的斯蒂卡看起,CL、45、黑檀5、尼塔库大鸟这些经典的弧圈板一路到蝴蝶王、龙五、波尔精神、ALC、ZLC等高级球板,经过一系列的调研,我把目光锁定在ZLC上。因为和各位看我帖子的球友一样,生怕选了一块板子不好打,退掉也不是,出掉也麻烦,所以一路深水调研,交叉对比查询咨询,在充分了解后,确定了购买蝴蝶波尔ZLC。当然这还不够,我还对胶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因为从来没打过外套,对传说中外套球不够转,特别弹不好控制、搓球高等说法产生了一定的惧意)。调研结束,去实体店购买。因对狂飙钟情至今,我正手选的是蓝省狂39度,2.2厚,反手初步选择的是蝴蝶T05,后经店老板建议,先上多尼克的F1试试手感,因为便宜,便于很放松的适应。 现在来说说我的上手报告(后面有照片),用实际感受给所有犹豫的朋友解惑: 先说ZLC正手位蓝省狂的感觉(要看完,我写的是从头到尾的心理经历):刚撕开贴膜,吓了一跳,球根本不弹,球扔在板子上,直接粘上,跳都不跳一下!之前在论坛就听说有人省狂打不透,心里一凛,心说坏了,还真是啊!~反手的F1倒是很弹。算了,先不纠结了,上台打打再说! 前5分钟,正手狂飙不停的下网,反手F1不停的冒高,5分钟之后,渐渐开始稳定起来了。现在想想,有可能是因为上午刚粘的胶,胶皮和板子还没有完全贴合,加上狂飙粘性过大造成的不够弹吧。渐渐的,推挡从之前的2,3个来回,上升到50,60,70....100(这种拉锯式的练球,才是感受板子和海绵的最好方式,不要上来就打比赛测试各种暴力动作)。熟悉之后,开始尝试小力的正反手弧圈。相比而言,蓝省狂需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15%左右的发力,弧线很低却很稳定,这是我没想到的,到后来的加力弧圈,有一股虎虎生风的感觉,尤其是加一些击打力度,球可以用“爆钻”二字形容,板子基本会透,蓝省狂的特点是,越发力越爽,在稳定的逐渐发力下,可以感受到逐渐涌现出的澎湃力量,稳定性方面,还不错。 感受完狂飙,翻个面用正手开始测试F1。上手第一感觉:弹,第二感觉,***弹!但是这种弹是可控的,不需要多大的发力,就可以出高质量的球,透板指数百分之八百八,pia、pia的暴击声,把自己和同事都吓一跳,无论是大力还是小力的拉球,怎么拉怎么有,感觉轻轻松松,特别舒服,84克的板子手感合适,反应也比以前加快(之前喜欢用沉拍子),有几个球对面的同事开始暴击,我伸手一档,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就质量很高的弹到对面的案子上了,这样的球出现好几个,有一种只要挡上了就可以弹回去的错觉。。。 下面谈谈涩性胶皮F1的搓球。 之前在论坛上,很多人说搓球冒高,当然我搓出的前10个球都很高。但是我认为这需要从自身找原因,板子无法适应我们,只有我们才能适应板子。其实多搓几个,就会找到感觉,10分钟后,我的搓球质量明显提高,又低又飘,其实只要适应了海绵的弹性,加上一定的适应,这不是难事。我认为很多球友搓出冒高球,是因为没有用心、用时的体会,而是搓了几个高球就很着急的下了定义。再说一句,试板子和胶皮,不能着急,也不要急于表达这些器材不适合自己的打法,对于业余来讲,打法只是一个概念,有很多需要调整的空间。 最后谈谈这块板子的感觉。 板子在感觉上很有韧性和底劲,发力较少时,稳定但感觉较弱,逐渐增加发力后,韧性和底劲呈几何的增长,板子声音有洪亮有力,在推挡对方的弧圈球时,会让对方有一定的恐惧并手软,在震颤方面(不是震手),很舒服,这种震颤会让自己心里感觉窃喜,因为它和力量成正比,这种震颤会让你感觉足够的底劲带给你的信心! 整体对比来看,蓝省狂虽然不错,但还是偏硬不够透,因为对比下,外套的弹性让我很爽,无论是拉爆冲还是压迫性击打,都非常之爽,透板、大力、加上ZLC给予的强大支撑,2,3个爆冲就会让对方手软了。期待今后完全适应外套后,尝试05或64,也许会感受到另外一个等级的感受。 总结:ZLC没让我失望,也没让我觉得白花钱,我喜欢他的小力稳定,大力凶猛,它让我感受到了弧圈进攻的乐趣,当然,也不能说论坛上很多人的感觉有错,但是打自己的板子和借别人板子打,确实不是一个概念,一是试打时间不够长,二是总是抱着“别人的老婆更漂亮”或者“我会不会适应”的心态,无法细腻的体会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实,为了试手上来就左右快攻的打比分,绝对不如有一个水平稳定的同事陪你练球,去体验,去感觉的深。我并不认为我搭配的胶皮是多么的合理,但是我能说的是,我认真的去适应了它们,而且在短短的1个多小时的午休时间中,逐渐的发现了他们给我带来的没感受过的惊喜,也让我感觉到,打球不能依靠所谓板子的稳定和宽容度,因为这只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陪练”,不能细腻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只打稳定的弧圈,缺少有效的击打配合,是无法让对手恐惧的。只有在原有拉球的基础上,配合身体的协调稳定性和逐渐加力,在夯实自身的稳定性的同时,加强凶猛性和攻击性,才会让对手恐惧,手软,心慌,才会品味出好板子和好胶皮的独到之处。 希望对即将选择ZLC的球友有所帮助,也请各位球友指正。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