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wei888 jlwei888
关注数: 154 粉丝数: 526 发帖数: 17,065 关注贴吧数: 156
众达科技推出龙芯3A5000全国产化工业计算机模块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导报网 众达科技紧跟龙芯中科处理器发展步伐,面向工业嵌入式领域推出3A5000LoongArch自主指令集计算机模块解决方案。 众达科技本次发布的3A5000计算机模块解决方案,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全主自。全面支持LoongArch全自主指令集及相配套的PMON、操作系统。所有元器件100国产化。 2、高性能。3A5000处理器性能相比上一代3A4000提升近60%。内存支持DDR48GB。 3、标准化。模块参照PICMGCOMExpressModuleBaseSpecificationReversion2.0Type6进行设计。 4、接口丰富。模块支持2路千兆网络、32路PCI-E、6路USB2.0、6路串口、3路SATA2.0、1路HDMI、1路双通道24-bitLVDS等扩展接口。 5、小型化。模块采用95*95mmCOM-E紧凑型尺寸标准设计,便于嵌入装配在各类应用方案中。 6、支持国产生态。模块支持Loongnix、麒麟V10、翼辉等国产操作系统。 模块采用全表贴化设计,具有高性能、高国产化、高稳定、高可靠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装备、医疗、电力、通讯、交通、信息安全等领域。 基于对龙芯创始人信念、完全自主核心技术、产业生态及团队的高度认可,众达科技自成立伊始就与龙芯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经过10年的奋斗与积累,众达科技已开发5大系列龙芯嵌入式硬件解决方案、超100款各型号产品,服务超过200家行业应用客户。公司现已形成解决方案规划、原理设计、PCB设计、产品工程化、驱动开发、操作系统优化与适配、产品制造、实验与检测、售后技术支持与服务的完整硬件产业链配套生态。
日本拿着中药赚了全地球的钱,中国人却还在为中西医谁正宗打架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民族,但学习模仿的对象基本只限于强者。这也是中医药在日本发展的逻辑。 中医药在日本复兴 明治维新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学校不再教汉方医学。 到20世纪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随着日本经济快速现代化,患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的国民人数迅速增长,特别是老龄化带来了大量的老年病。西医对此常常无法解决,而中医药(汉方医学)却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强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国中医药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绍到日本。 日本政府也给予了大量支持。根据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个处方受到普遍应用。1976年,厚生省正式将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把主要的210个有效方剂及140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可以进入医疗保险,这样患者个人就只需要承担10%—30%的费用,大大鼓励了汉方药的应用。 随即,中医在日本实现复兴,特别是汉方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日本一处汉方药店 日本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 89%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 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在药局、药妆店的显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一家汉方药店的宣传画 日本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 日本“帝国制药”(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编者注)生产的贴敷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膏体1.8万吨,相当于12亿贴,连接起来可以绕地4.2圈,产量居世界第一。帝国制药产生的膏药 日本人为什么走在了前面? 据说,日本医学权威大肪敬节在弥留之际曾激励弟子们: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核心期刊《中草药》于2016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日本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 日本汉方药如何实现了逆袭?中国引进的大塚敬节所著《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金匮要略研究》 1、政府支持 除了将汉方药纳入医保体系,减轻患者采用汉方药的药费负担外,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汉方医学教育。明治政府曾颁布法律废止汉方医学,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综合大学医学部、医科大学、药科大学、齿科大学可开设传统医学教育课程。 2001年3月,文部科学省发布《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汉方医学教育被纳入其中。到2004年,80所医科大学全部开展了汉方医学的教育。 政府还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汉方医药研究机构,比如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面向大众的读物 2、重视创新 日本的创新主体是企业。 日本制药企业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0%,其研发费用占整个国家投入的80%。日本的三大汉方药生产企业(三共、津村、钟纺)的新药研发费用均占每年销售收入的10%—20%。 日本汉方药大多采取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剂型,摆脱了水煎火熬的传统中药服用方法。为最大限度保留药效,药物提取过程采取温浸提取、减压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和设备。日本“小林制药” 剂型创新,让服用汉方药更加方便,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在制剂外观和口感上日本企业也进行积极创新:颗粒美观、包装精致、口感好。一些汉方药颗粒剂能直接口服,都不需要水送服,一改中药粗糙、苦涩的观感。 企业最能贴近市场,也最有活力。比如,日本“小林制药”(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编者注)瞅准“雾霾商机”研制出“清肺汤DUSMOCK”,大力向中国游客推销。因为中国游客爆买,“小林制药”计划2017年把“清肺汤”的产量增加30%,达到约110万包。清肺汤DUSMOCK 日本在中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加入人参、沉香研制的“救心丸”,年出口就超过1亿美元。 3、严苛的质量控制 中医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随意”。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邀请十六位资深中医教授进行诊断,结果判断舌质淡红、脉象信息一致性都不到60%。 日本在汉方药的生产过程中,就极力压缩这种“人为”因素。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颁布汉方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汉方药都按这个标准生产。改源感冒药生产线 日本还专门出台了药材种植规范,要求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化肥和农药,尽可能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对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除了检测性状、干燥减重等项目外,日本对于汉方药中重金属残留量和农药残留量的监控非常严格。而且日本汉方药对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要求非常高,普遍比中国中药标准更为严格。 标准化,是现代生产的显著特征。标准化后的汉方药不会与欧美标准发生冲突,显然也更有利于汉方药走出日本国门,被国际市场接受。 比如,津村制药的“六君子汤”就被西方医学界用来进行辅助抗癌治疗。汉方生姜湯 4、重视传承 中药原料、中医典籍,是中医药的两大法宝。 中药强调“道地药材”。“津村药业”先后在中国建立了70多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拥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是同仁堂,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个。中国生产的大量药材原料出口到日本,日本进行加工再把成药卖到全世界。 但是近年来日本汉方药企开始加速中药材国产化。比如,津村用青森县八户市的废弃小学,进行药用人参栽培国产化种植,在北海道2021年前年栽培量有望增加到2000吨,是2016年的3倍。重视中医古籍的传承。不同于西医,中医的智慧植根于中国传统古籍之中。现在日本汉方医籍的藏书量仅次于中国,还有20多家汉方医籍出版和翻译机构,每年出版汉方医药书籍100多种。不仅注重古代书籍,日本还特别关注大陆和港台地区最新的中医药研究动态,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设立专门机构,收集所有中医药出版物,为其所用。汉方药原料 中医在日本发展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日本对中医存在“废医存药”的情况等等。 但这却给了我们很大的赶超机会,毕竟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别人可以急功近利、占其一端、为己所用,而我们必须发扬光大。
近日,吉林市不少网友在微博、微信中转发同一则消息,称12日晚 近日,吉林市不少网友在微博、微信中转发同一则消息,称12日晚,一名9岁男孩因为少带1元钱车费,被出租车司机赶下车……事情果真如此吗?记者对此进行了核实。 网传男孩因差钱被赶下车 13日,吉林市许多网友转发了这则消息,说12日晚上8点左右,在江北北园附近,一个9岁男孩打车到通潭富苑,因为少带1元钱车费被的哥赶下车。 “过了松江桥后就管孩子要钱,孩子兜里有9块钱,都给他了,司机说钱不够,不拉,孩子说楼下有人给他钱,那也不行,司机强行把孩子撵下车……希望大家转发,曝光他。”这则网络上流传的消息称。 这则消息引来不少网友评论。“不管怎样,司机都不该把一个9岁的孩子轻易扔下。”“司机就把孩子送到家门口呗,冰天雪地的,都是为人父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司机你就差一块钱吗?你没孩子吗?”评论一边倒地指向司机,认为他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孩子母亲:不是自己下车的 14日中午,记者联系到事件中孩子的母亲马女士,她讲述了事情的经过。马女士称,自己多年前离异,有时工作太忙,孩子上学前班时就自己打车。后来自己再婚,孩子也经常独自打车,但家人都会在孩子上车时下楼等他。 这次是12日晚上7点52分,孩子从托管班写完作业出来,独自一人打车回家。本来他身上有10元钱,可能买零食花了一两元。“我儿子说就花了1元,司机说他身上只有8元。不管多少吧,反正是差了点。”马女士说,当晚8点06分,她接到了孩子电话,“他哭着说被扔到松江大桥附近,司机把他赶下车。” “他继父在楼下等着呢,久等不到,就打个空车去接他,还挺远,走路需要20分钟吧。”马女士接着说,他拦了一辆出租车,很生气地和司机说了这个事,没想到那个出租车司机让他下车,说有事去别的地方,他开始怀疑儿子打的就是这个车。结果接到我儿子一看,果然是他,当时就吵吵了。” 马女士说,孩子这是第一次上学带手机,要不然孩子丢了都不知道。 她当时非常气愤,把这件事发上微博,打了投诉电话,还将此事告诉了这位司机的朋友。“他们后来在大东门附近堵着这个人了,质问他为啥把孩子扔下,结果他说是孩子自己下车的,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在楼下等着呢,差多少我们也不是不给。” 当事司机已当面道歉 据马女士介绍,13日下午,这辆出租车的车主和所属车队的经理登门道歉,“说那个司机是夜班司机临时找人替班,然后道了歉。晚上,那个司机和他妻子也当面道了歉。” 本来,马女士一家已经原谅对方了。可是14日上午,又听说当事司机坚称孩子是自己下车的,不是他赶下车的。“我们孩子就是被他赶下车的,我们也不要啥赔偿,就要求严惩这个司机,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马女士对记者说。 吉林市出租车管理办已做出处罚 12月14日下午,吉林市出租车管理办公室按照相关规定,针对此事做出两项行政处罚决定:第一项是当事出租车因未取得出租汽车服务监督卡,擅自从事出租汽车服务,按照规定的上限处罚,对其所属车队罚款2000元,对当事司机罚款600元;第二项是当事司机无正当理由,擅自中断出租汽车载客的服务行为,罚款2000元。所有罚款共计4600元。 当事司机:我没赶孩子下车,现在很后悔 当天下午,记者在吉林市出租车管理办见到了当事司机陈某。他称自己当时“脑瓜子一热,现在很后悔,挺自责的”。 陈某称自己平时做些零碎的小生意,有出租车从业资格证。事发当天临时替班,开出租车载客。“孩子不是被我撵下去的。当时孩子说‘身上钱不够了,我得下车了’,然后我找了个比较安全的地点停车,孩子就自己下车走了。”陈某说,当时他确实未考虑到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否有危险。 其后,他遇到孩子的继父乘坐自己的车,当时确实提出让对方下车。“因为当时我挺慌乱的,也怕发生口角,而且主要是那会我已经后悔了,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不应该。” 据了解,陈某今年36岁,有一个14岁的儿子。事后他称,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也会生气。所以遭到各种指责和谩骂的时候,他没有还口,当天晚上将父子二人送到家也没收车费。 “我现在很自责,这几天一直茶不思饭不想。”陈某说,他已经接到了行政处罚决定,愿意接受处罚。 出租车队:将此事作为典型,促服务提升 “这件事本不该发生,现在我们也知错了。这给我们公司乃至整个行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很惭愧。”涉事出租车车主韩先生称,事发后,他和陈某两次登门道歉,在网上也多次发表道歉言论。 “如果以后还有机会营运的话,我一定会多做好事。也有个心愿,将来能再次出现在媒体上,不过那是因为做了善事、弘扬了正能量,为公司和整个行业添彩。”他说。 涉事出租车所属的吉林康福德高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丙申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此事,愿意接受行业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也希望通过本报,向当事家庭、社会各界赔礼道歉。同时公司内部处理决定,将该车车主停止营运半个月,带车接受教育培训。 此外,公司还将把此事作为反面典型,在内部的安全会议和服务会议上进行宣讲,提升大家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 (原题为《只差了一两元打车钱9岁男孩寒夜被的哥赶下车?》)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