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布奇诺 buick530cs
关注数: 53 粉丝数: 96 发帖数: 3,451 关注贴吧数: 115
房子100元一平你信吗? 资源型城市衰落之痛,房子100元一平你信吗? 房天下南京特价房 6小时前 · 房天下运营主管 1 现在的房价大家都知道的,一线城市动辄10万,三四线城市也普遍破万。 就在大家都在吐槽房价高买不起房的时候,却有一些城市的房子,已经便宜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有一个曾经辉煌鼎盛的城市,现在的房价普遍只有2000元一平米。而且,在人烟稀少的老城区,房子的报价最低达到了100元一平,一套稍好点的房子总价也就是一两万块钱,一个月工资就能买套房子,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个地方呢,就是曾经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老城区。 贴吧里看到,有网友听到这个房价已经按耐不住了。 这个价格真的算是中国最低的房价了,100块钱一平跟白送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可以买来放着养老、度假、租出去,坐等升值或者拆迁? 当然,以上想法全错,我们来看看,玉门老城区究竟什么样。 2 祁连山脚下的玉门,是甘肃的一个县级市。 千万不要小看玉门,玉门油田在新中国历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我们都听说过的铁人王进喜,就是从这里奔赴大庆、享誉全国的。 解放前10年,中国的原油产量主要来源于玉门,占全国总产量的95%。支持油田建设的人才也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这里。鼎盛时期的人口达到了13万。 这个城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何其风光。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当地的发展,这里曾经是车水马龙的都市聚集区。 现在再去玉门的话,保准给你唱一场“空城计”。 玉门油田因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而成为中国最落寞的油田,玉门变得“郁闷”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玉门的产油质量和数量已经进入衰退期。随着玉门石油管理局和玉门市政府的搬迁,曾经辉煌的玉门老城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鬼城。常住人口缩减为原来的六分之一,六分之五的人口消失,因此带来了超高的房屋空置率。 玉门老城区逐渐没落了,加上各种设施,大型商业也跟着搬离。 因为城市的衰落,在玉门市老城区,房价简直低到离谱。最低的只要50-100块钱一平,买个水电暖齐全的七八十平老房子,几千块钱就能拿下。 原来市中心的旧房子变成廉租房,60平水电暖齐全,两室两厅只要几十块一个月。大片的废弃小区和公共建筑被封了起来,大白天经常一个人都见不到…… 不少当地人拥有几套房子根本不是事儿,不过压根不值得炫耀。有当地人表示:这些房子送你也不想住,年轻人都往外面发展了,就剩余老人在这里养老,假如你能忍受买个东西跑上半天的话,住在这里还是挺合适的。 设施配套不齐全,连个公交车都没有,老城区里只留了一个红绿灯。而且房子老旧,当地建筑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玉门的老市区,这样的楼房数不胜数,毕竟曾经的人口达到10万多。而现在整栋整栋的房子空着,破旧的门窗墙面,历经劫难千疮百孔。 走在街上四处空荡荡的,曾经应该是人头攒动的书店、照相馆、百货商场、酒店、学校,或是封堵,或是门窗紧闭,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看到这样的房子还能心动吗? 即使房价便宜到你不吝啬这点钱,但辛苦挣来的钱也不能白扔吧! 没有人口,没有产业,没有配套,去养老还是喝西北风? 地底都掏空了,你还想着拆迁?大西北的空地那么多,何必在一个掏空了的地表上搞基建或者新区? 随着企业的接连破产与个体户的锐减,产业经济的萧条最终影响了地方税源,企业和居民存款大量外流。 而油田企业搬迁和生活基地的搬迁,造成了大量人口迁徙。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和高素质人才流出,迁入的却是贫困群体和低收入农业人口,消费能力和生产动力严重缺乏。 房价其实是个很好地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玉门的房价绝对不是崩盘,而是油尽城枯。 这样的一个因资源枯竭而废弃的城市,很难再看到希望。 3 同样因为资源大起大落的城市,还有煤都神话鄂尔多斯,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内蒙古三线城市,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神话, GDP一度赶超香港,房价直逼"北上广"。 鄂尔多斯的煤炭产业占经济总量近70%,占财政总收入近50%。拥有"黑金资源"的鄂尔多斯,在煤炭产业的黄金十年里,风头一时无两。 可惜,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被这座城市挥霍在房地产市场里。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鄂尔多斯的楼市,均价大约为1200元,三年后,住房均价飙升到7000元左右。到最疯狂的2011年,鄂尔多斯的房价被炒到将近两万元。 然而,仅依靠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粗放生产,导致环境恶化,产能落后,同时热衷房地产的投机买卖,这让鄂尔多斯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隐患重重,终于一夜之间,神话破碎,陷入债务危机。 资源矿产丰富的那几年,大量的人跑到鄂尔多斯买房淘金,但是现在鄂尔多斯到处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空置楼房以及烂尾楼。 相似的是,玉门和鄂尔多斯这两座城市都是属于资源城市,现在因资源枯竭或衰减,大量人口流出,房价下跌。 从这两座城市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人口是房地产的有力支撑,产业经济是人口聚集的源动力。 资源型城市总也摆脱不了一种宿命。 4 面对资源的枯竭,结构单一的产业无法支撑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以后,通常面临搬迁、转型和消亡三种选择。 玉门的废城之痛,鄂尔多斯煤都神话的破灭,映射出中国众多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困局。 国外的资源型城市一般规模比较小,例如美国的矿业城镇规模只有四五千人左右,这样的情况便于搬迁,在资源开采枯竭之后,即使废弃掉成为鬼城也影响不大。 但是我们国内的资源型城市通常规模很大,小城市也有5万-10万人,搬迁和废弃影响太大,转型是第一选择。但是转型又谈何容易? 比如钢铁之城唐山,也面临着转型困局,当地人最担心的是钢厂拆除后“人走茶凉”。唐山人口众多,除了铁矿资源,还占据着地理和交通优势,为了应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瓶颈,这些年来唐山也在努力转型,然而效果并不如人意。 中国的资源城市何止这些,神木、东川、抚顺、盘锦、焦作、黄石……无不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 资源是天然优势,可以让一个城市兴起,但到了一定阶段,又会带来衰落。 我们都知道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产业必定是优势递减的,从勘探开采——高产稳产——衰减枯竭,这是一个生命周期规律。 而且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多少已早不是决定一个城市生命力和等级的决定要素。 在生命周期末期,如果无法找到新的资源或者培育出替代产业,城市的衰落就不可避免了。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环境恶化等就成了资源型城市的共性问题。 5 通常,人们将历史上资源型城市的命运形象地总结为“春蚕型”和“蝌蚪型”。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听过“春蚕到死丝方尽”,顾名思义,“春蚕型”城市像春蚕作茧、丝尽而亡,最后弃城而走、整体搬离。 而“蝌蚪型”城市则像蝌蚪跳上岸,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蜕变成“青蛙”,即使资源枯竭,城市也会可持续发展。 玉门老城,显然属于“春蚕型”,这样的城市即使房价再低,也没有投资和居住的价值了。 其他经济步入下行期的资源型城市,投资同样面临着巨大风险。 一座城若过分依赖于资源,资源不可再生,得之于资源开发,也将失之于资源枯竭。 为什么资本和人口更眷顾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依赖的不是资源,而是源源不绝的人口红利和永不枯竭的经济发展动力。
房子100元一平你信吗? 资源型城市衰落之痛,房子100元一平你信吗? 房天下南京特价房 6小时前 · 房天下运营主管 1 现在的房价大家都知道的,一线城市动辄10万,三四线城市也普遍破万。 就在大家都在吐槽房价高买不起房的时候,却有一些城市的房子,已经便宜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有一个曾经辉煌鼎盛的城市,现在的房价普遍只有2000元一平米。而且,在人烟稀少的老城区,房子的报价最低达到了100元一平,一套稍好点的房子总价也就是一两万块钱,一个月工资就能买套房子,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个地方呢,就是曾经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老城区。 贴吧里看到,有网友听到这个房价已经按耐不住了。 这个价格真的算是中国最低的房价了,100块钱一平跟白送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可以买来放着养老、度假、租出去,坐等升值或者拆迁? 当然,以上想法全错,我们来看看,玉门老城区究竟什么样。 2 祁连山脚下的玉门,是甘肃的一个县级市。 千万不要小看玉门,玉门油田在新中国历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我们都听说过的铁人王进喜,就是从这里奔赴大庆、享誉全国的。 解放前10年,中国的原油产量主要来源于玉门,占全国总产量的95%。支持油田建设的人才也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这里。鼎盛时期的人口达到了13万。 这个城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何其风光。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当地的发展,这里曾经是车水马龙的都市聚集区。 现在再去玉门的话,保准给你唱一场“空城计”。 玉门油田因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而成为中国最落寞的油田,玉门变得“郁闷”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玉门的产油质量和数量已经进入衰退期。随着玉门石油管理局和玉门市政府的搬迁,曾经辉煌的玉门老城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鬼城。常住人口缩减为原来的六分之一,六分之五的人口消失,因此带来了超高的房屋空置率。 玉门老城区逐渐没落了,加上各种设施,大型商业也跟着搬离。 因为城市的衰落,在玉门市老城区,房价简直低到离谱。最低的只要50-100块钱一平,买个水电暖齐全的七八十平老房子,几千块钱就能拿下。 原来市中心的旧房子变成廉租房,60平水电暖齐全,两室两厅只要几十块一个月。大片的废弃小区和公共建筑被封了起来,大白天经常一个人都见不到…… 不少当地人拥有几套房子根本不是事儿,不过压根不值得炫耀。有当地人表示:这些房子送你也不想住,年轻人都往外面发展了,就剩余老人在这里养老,假如你能忍受买个东西跑上半天的话,住在这里还是挺合适的。 设施配套不齐全,连个公交车都没有,老城区里只留了一个红绿灯。而且房子老旧,当地建筑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玉门的老市区,这样的楼房数不胜数,毕竟曾经的人口达到10万多。而现在整栋整栋的房子空着,破旧的门窗墙面,历经劫难千疮百孔。 走在街上四处空荡荡的,曾经应该是人头攒动的书店、照相馆、百货商场、酒店、学校,或是封堵,或是门窗紧闭,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看到这样的房子还能心动吗? 即使房价便宜到你不吝啬这点钱,但辛苦挣来的钱也不能白扔吧! 没有人口,没有产业,没有配套,去养老还是喝西北风? 地底都掏空了,你还想着拆迁?大西北的空地那么多,何必在一个掏空了的地表上搞基建或者新区? 随着企业的接连破产与个体户的锐减,产业经济的萧条最终影响了地方税源,企业和居民存款大量外流。 而油田企业搬迁和生活基地的搬迁,造成了大量人口迁徙。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和高素质人才流出,迁入的却是贫困群体和低收入农业人口,消费能力和生产动力严重缺乏。 房价其实是个很好地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玉门的房价绝对不是崩盘,而是油尽城枯。 这样的一个因资源枯竭而废弃的城市,很难再看到希望。 3 同样因为资源大起大落的城市,还有煤都神话鄂尔多斯,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内蒙古三线城市,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神话, GDP一度赶超香港,房价直逼"北上广"。 鄂尔多斯的煤炭产业占经济总量近70%,占财政总收入近50%。拥有"黑金资源"的鄂尔多斯,在煤炭产业的黄金十年里,风头一时无两。 可惜,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被这座城市挥霍在房地产市场里。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鄂尔多斯的楼市,均价大约为1200元,三年后,住房均价飙升到7000元左右。到最疯狂的2011年,鄂尔多斯的房价被炒到将近两万元。 然而,仅依靠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粗放生产,导致环境恶化,产能落后,同时热衷房地产的投机买卖,这让鄂尔多斯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隐患重重,终于一夜之间,神话破碎,陷入债务危机。 资源矿产丰富的那几年,大量的人跑到鄂尔多斯买房淘金,但是现在鄂尔多斯到处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空置楼房以及烂尾楼。 相似的是,玉门和鄂尔多斯这两座城市都是属于资源城市,现在因资源枯竭或衰减,大量人口流出,房价下跌。 从这两座城市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人口是房地产的有力支撑,产业经济是人口聚集的源动力。 资源型城市总也摆脱不了一种宿命。 4 面对资源的枯竭,结构单一的产业无法支撑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以后,通常面临搬迁、转型和消亡三种选择。 玉门的废城之痛,鄂尔多斯煤都神话的破灭,映射出中国众多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困局。 国外的资源型城市一般规模比较小,例如美国的矿业城镇规模只有四五千人左右,这样的情况便于搬迁,在资源开采枯竭之后,即使废弃掉成为鬼城也影响不大。 但是我们国内的资源型城市通常规模很大,小城市也有5万-10万人,搬迁和废弃影响太大,转型是第一选择。但是转型又谈何容易? 比如钢铁之城唐山,也面临着转型困局,当地人最担心的是钢厂拆除后“人走茶凉”。唐山人口众多,除了铁矿资源,还占据着地理和交通优势,为了应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瓶颈,这些年来唐山也在努力转型,然而效果并不如人意。 中国的资源城市何止这些,神木、东川、抚顺、盘锦、焦作、黄石……无不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 资源是天然优势,可以让一个城市兴起,但到了一定阶段,又会带来衰落。 我们都知道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产业必定是优势递减的,从勘探开采——高产稳产——衰减枯竭,这是一个生命周期规律。 而且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多少已早不是决定一个城市生命力和等级的决定要素。 在生命周期末期,如果无法找到新的资源或者培育出替代产业,城市的衰落就不可避免了。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环境恶化等就成了资源型城市的共性问题。 5 通常,人们将历史上资源型城市的命运形象地总结为“春蚕型”和“蝌蚪型”。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听过“春蚕到死丝方尽”,顾名思义,“春蚕型”城市像春蚕作茧、丝尽而亡,最后弃城而走、整体搬离。 而“蝌蚪型”城市则像蝌蚪跳上岸,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蜕变成“青蛙”,即使资源枯竭,城市也会可持续发展。 玉门老城,显然属于“春蚕型”,这样的城市即使房价再低,也没有投资和居住的价值了。 其他经济步入下行期的资源型城市,投资同样面临着巨大风险。 一座城若过分依赖于资源,资源不可再生,得之于资源开发,也将失之于资源枯竭。 为什么资本和人口更眷顾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依赖的不是资源,而是源源不绝的人口红利和永不枯竭的经济发展动力。
县城房价都超5000元了? 一个小县城房价笑死人! 如今楼市的热度不再是集中在一二线等热点城市,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目前都是房地产市场的热门之地。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开发商拿地也不再是集中在大城市了,而是哪个城市市场火热就往哪个城市集中,哪怕是县城地区都可以。之前万科就宣布了要进入到三四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潜在购房者人群更大,没有买房的刚需可能由于一二线城市高房价的压迫转而去中小城市买房定居。但是对于县城的高房价,很多方面的声音都是说可能撑不了太久。 文章图片 那么,为何小县城的房价会如此之高?为什么这些小城市的房价能成为中国楼市的领涨者呢?在笔者详细分析之后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 1、在受到目前严格的调控政策下,一二线城市限购限贷等已经把炒房者的空间挤压殆尽,不仅如此二线城市为了防止自己的城市楼市出现疲软,不断的采用“人才吸引”政策来进行刺激,以至于房价上涨的热情不断被点燃。随着房价与天花板的距离不断缩小,炒房者的利润空间也逐渐缩小,于是这个时候三四线等小城市的地方加就显露出了价值。 炒房客们都是以高利润为目标,哪里可以更赚钱就往哪里钻,相比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三四线以及小县城的房价就成为了洼地,再加上这些城市受调控政策影响较弱,于是自然会受到众多炒房客的青睐。 文章图片 2、目前房贷政策对开发商融资进行了诸多限制,使得他们贷款买地的难度和成本都大大增加,另外一方面一二线城市的地价不断上涨,而售房价格却还一味的限制,简直不给开发商活路,这一点从一二线城市多数土地流拍就能看出来。所以三四线城市拿地成本更低、更迅速就成为开发商进入的有利条件。 3、最后就是我们熟知的棚户改造,棚户改造货币安置是其一贯手段,最终大量资金再次流入地产行业,房价于是就不断的上涨。 关于县城的房价,小编是这样的分析的,首先要看你是自住还是投资,如果自主的话,也不建议买很大的平方,120以下就可以了,如果是投资的话,就不建议购买了,县城虽说在不断的开发建设,但是人口却一直都流向外地,到最后看来恐怕是有价无市的结局。 全球 | 路透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