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ixa pipixa
关注数: 0 粉丝数: 0 发帖数: 76 关注贴吧数: 4
80后,相声也疯狂 发布时间:2012-02-06 08:29:26 来源:新闻晨报 虽然没有一个“大腕”,但大年初二东方卫视的《今晚80后说相声》却以小博大,意外俘获不少对春晚语言类节目早已失去兴趣的年轻观众,并记住了王自健、金岩这些新面孔。 其实电视的播出,只是将他们的名字更广为传播而已。这些年轻的80后相声演员,早已通过每周的小剧场演出,闯出了一条路。 王自健:相声,有什么不能说? 单看王自健的微博,你不会发现他和其他80后有什么区别——他关注了1000多人,也会刷屏发博、晒晒生活、网络围观…… 不同的是,他有点儿傲气,有点儿自负,有点儿咄咄逼人,将那些大家心知肚明但一说就会得罪人的话搬上台面。这个1984年生的年轻人,从事了一份需要穿着长袍马褂的职业——说相声。 半路出家 和相声圈很远 在北京,王自健所属的相声团体“第二班”周六在小剧场有固定演出。随着第二班和王自健知名度的上扬,小剧场场场爆满,还订不着票。 这对一个“半路出家”的人来说,实属不易。说起来,王自健和那些从小拜师学艺纳入相声族谱的科班学艺者不同——土生土长在北京的他曾经是个结巴,高中就给杂志写稿,大学读了一年退学,2007年才参加一个社团的相声演出,从此扎根到了小剧场,“就小学三年级时模仿马三立,参加过央视的一个节目,年级组长的爱人将我推荐到了少年宫的相声班学了点,基本都是自己摸索出来。成功的相声演员,基本都这样——相声至今还是个无理论体系、难培养的行业,基本靠天赋和知识储备”。 有了天赋,丰富的生活经历增加了他的知识储备,“其实我也没有郭德纲那样特悲剧特惨的时候。我就是典型的中国80后呗,和大家一样经历了自命不凡到受点磕磕碰碰再到如今挺顺利的状况”。 去年,王自健拜侯耀华为师,算是入了“侯门”,但他却称自己和相声圈很远,和同行几乎不走动,“同行们那些评价,有耳闻,但在这个圈子里,谁火了谁就不是人,骂我的多着呢”。他也看不惯现在的相声圈,“虽然时代变了,但相声圈里的人还是照老样生活,我受不了。现在很多80后、70后说相声的,没事就把唐装当正规衣服穿,手腕上套着串佛珠的,看着很怪——本该穿着休闲衣服和球鞋的年轻人,怎么说话用的都是60岁人的语言?” 因此,他不听同龄人的段子,“太快餐化,也没听的价值,还是眼不见为净”,和同龄人沟通、来往更多的反而是在上海驻演的金岩,“因为不在一个地方,处得还挺融洽,我来上海他请我吃饭,他来北京我请他吃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