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蓝风筝 九月的蓝风筝
关注数: 20 粉丝数: 0 发帖数: 52 关注贴吧数: 13
【体会】感动与敬重 看《士兵突击》很多次了,每一次都觉得比上一次有更深的体会,更多的感觉就是感动与敬重! 首要是好的剧本,还有好的导演和编剧,有伯乐精心挑出良驹,在精彩的平台上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人生戏剧。 从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袁朗”,真是很奇怪,你要仔细地看他的五官,削瘦的脸、小小的还有点成三角形的眼睛、还有掩饰不了的眼袋,有时看起来真的像某段迷说的像历史课本上的“朱元璋”,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浑身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后来又看了“马路”、“二弟”、“罗阳”、“周尚文”,一系列的人物就像他一步步走来的脚印,我明白了,是这个坚持自己的理想连考三年中戏最后得偿所愿的龙龙,中戏94班公认最努力、最优秀的龙龙,也是在毕业时为想办法留在北京发展而勇闯文化部要求见部长的龙龙,这个最能体现“士兵”的坚持的貌不惊人的人赋予了“袁朗”灵魂,完成了这个自信、诙谐、睿智的出色指挥官,一个近于完美的男人。“比吴哲更专心,比成才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就是现实中的龙龙——段亦宏吧! 接下来,就是“不像演员的演员”张译,猫一样敏感而细腻的男人,他作为“史今”,重承诺、重情义,不忘钢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可是为了一个心中对“许三多”的承诺而心甘情愿地抛弃和放弃了自己的前程。多情如他,我想在与生活了近十年的部队和日夜相对的战友们离别时,他难以自控的痛哭流涕才是更为自然更为合情合理的,因为虽然他也是一个坚强的优秀的兵,但是面对战友时他内心的柔软,并不能像五六一那般的刚强,他应该比五六一有更多眼泪的释放。 主角“许三多”,一开始只是一个异常平常的人,平常得让人可怜又让人生厌,可就因为他的单纯,他单纯地只想好好活,他单纯地只做那些他认为有意义的事,这种单纯无形中又转化成一种坚持的毅力,所以他修成了那条路,所以他一个人坚守钢七连半年,坚持地努力着,坚守身边的一点一滴每一分每一秒,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悲伤和眼泪,更少不了“史今”“团长”“袁朗”等等被他感动和吸引的人的帮助,从而最终成为军中尖子,成为老A的一员。 “成才”是一个很聪明很优秀的兵,在被老A淘汰时,“袁朗”对他的评价不吝于一声棒吓,让他清醒,让他重新认识自己,让他为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从之前的浮躁、目无旁人、野心勃勃,转而成为一个知足、安宁、心如明镜、荣辱不惊的“强人”,陈思成用出色的表情、眼神体现了“成才”前后巨大的变化,而“成才” 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便如浴火重生,其中所经历的挣扎与痛楚,观众各人心中自能深刻体会。 另一个让我感动的演员是李晨,却不因为“吴哲”,而是因为《五月的鲜花》里的“周北极”,他对肢体语言、表情、眼神,还有眼泪的深刻把握,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在看过他的《十七岁不哭》之后,我只能说,他天生是吃这一行饭的,当然,即便如此,没有他自身的努力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还有“五六一”、“老七”,等等,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闪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我们经历人生需要的,是我们要深深体会并融入自己生活的,每一个“士兵”都让我感动与敬重,而给我们展现这些“士兵”的每一个幕前幕后的人,更让我感动与敬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