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a61mama
baba61mama
朋友们好!
关注数: 411
粉丝数: 181
发帖数: 34,113
关注贴吧数: 50
《营城照片选》 改河七桥之一中桥(1)
《怀念杨占俭老师》 杨占俭1959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当即分配到营城煤矿职工子弟中学当老师。我是1962年8月调往一中当教导主任的,从此我们逐渐熟悉了,他任史地政组组长,讲历史课。 他的口才好,掌握的历史资料又多,同学们很喜欢听他的课!记得1966年他是三年四班的班主任,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文革时他被诬陷为把“毛泽东思想一分为二”,受到过多次批判! 1969年三中成立,他去三中当教导主任,我1973年8月到1977年10月在三中当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当年读书无用论影响孩子们学习,每天都有几个班主任管不了的学生,送给杨占俭主任,他从不推辞,苦口婆心的教育,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得他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皆因家庭成分不清而不能被批准,还是在三中,我委派工宣队员马占祥和曲少共去外调,并发下狠话,什么时候搞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大约一周左右,他俩回来了,问题也解决了。 后来他去了五中当教导主任及校长,工作一如既往,受到师生的好评! 特别是他回到一中当校长时,正赶上1984年一中成为独立高中,杨占俭带领全校教职工,加強教学组织工作,努力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升学率逐年提高,以致使学校成为长春市重点中学之一! 我1988年回到一中,充当业务副校长,亲自看到做为校长的他与党支部书记张翥林密切合作,不辞辛苦,积极工作。 1992年我退休后在车站西道口小学(镇二小学)与张景祥老师办了一期高考补习班,杨占俭很是支持,还亲自讲过几节课。 1993年张延笠当校长,占俭改任党支部书记,他俩返聘我及高鸿遇、张景祥、曹喜臣、袁崇民回校工作,我教了三个学期的数学课,于1995年1月彻底回家享受晚年生活。 占俭退休之后,老伴赵敏丽的离去,打乱了他的生活规律,以致疾病缠身。但在其儿媳关风春的精心照顾下,与病魔抗争多年之后,终于2021年7月29日中午与世长辞,享年85岁! 呜呼哀哉,愿占俭老弟一路走好! 愿其家人节哀顺变!
《怀念杨占俭老师》 杨占俭1959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当即分配到营城煤矿职工子弟中学当老师。我是1962年8月调往一中当教导主任的,从此我们逐渐熟悉了,他任史地政组组长,讲历史课。 他的口才好,掌握的历史资料又多,同学们很喜欢听他的课!记得1966年他是三年四班的班主任,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文革时他被诬陷为把“毛泽东思想一分为二”,受到过多次批判! 1969年三中成立,他去三中当教导主任,我1973年8月到1977年10月在三中当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当年读书无用论影响孩子们学习,每天都有几个班主任管不了的学生,送给杨占俭主任,他从不推辞,苦口婆心的教育,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得他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皆因家庭成分不清而不能被批准,还是在三中,我委派工宣队员马占祥和曲少共去外调,并发下狠话,什么时候搞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大约一周左右,他俩回来了,问题也解决了。 后来他去了五中当教导主任及校长,工作一如既往,受到师生的好评! 特别是他回到一中当校长时,正赶上1984年一中成为独立高中,杨占俭带领全校教职工,加強教学组织工作,努力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升学率逐年提高,以致使学校成为长春市重点中学之一! 我1988年回到一中,充当业务副校长,亲自看到做为校长的他与党支部书记张翥林密切合作,不辞辛苦,积极工作。 1992年我退休后在车站西道口小学(镇二小学)与张景祥老师办了一期高考补习班,杨占俭很是支持,还亲自讲过几节课。 1993年张延笠当校长,占俭改任党支部书记,他俩返聘我及高鸿遇、张景祥、曹喜臣、袁崇民回校工作,我教了三个学期的数学课,于1995年1月彻底回家享受晚年生活。 占俭退休之后,老伴赵敏丽的离去,打乱了他的生活规律,以致疾病缠身。但在其儿媳关风春的精心照顾下,与病魔抗争多年之后,终于2021年7月29日中午与世长辞,享年85岁! 呜呼哀哉,愿占俭老弟一路走好! 愿其家人节哀顺变!
《贴吧成了广告吧》 队长司马缸上任后,本吧有了起色:贴子该置顶置顶、该加精加精、广告也随时有人删。 不知为什么,竟然把队长司马缸给撤了,贴吧变成这个样子,变成了广告吧,真的令人好痛心哪!
《倪萍的天气预报》
《这种养老方式》
《记忆中的营城北山》 北山美丽风景!
《记忆中的营城北山》 美丽的北山!
《丁香情吧历任吧主》 丁香情吧由江上峰青青创建 历任吧主如下 (1) 江上峰青青:2013年1月18日到2020年6月5日 (2) 旷野兰:2013年5月3日 (3) 匡宫:2014年2月23日到2020年6月5日
《营城煤矿职工教育》 (1) [职工业余学校] 营城煤矿的职工业余教育起步较早,据说50年代初就办起了扫盲班(识字班)。 本人58年10月由七井技木员,调到矿职工业校当老师。 当时的校长是刘福新,教导主任是许详、关详,总务老师是王忠甲。 那时矿属单位有:矿机关、机电科、选煤厂、三井、五井、七井、八井、火一井。 老师分配到单位上课,每周集中到业校办公室(在三科大院内的东南一栋面东的长桶房)三、两次开会或学习。 井口工人多数仍参加扫盲班,也有少数人参加初小或高小班学习的。采取班前上课,课后再安全戴帽,领矿灯、揣面包下井的办法教学,因工人是三班倒,所以老师也跟着三班倒,当年老师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机电科、选煤厂则有高小班,初中班。但初中班只开语文与数学两科,学员任选一科。其中选煤厂也是三班倒,本人就给南选职工讲过一段初小的算术,好像是讲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矿机关有初中语文班、初中数学班、高中语文班、高中数学班、高等数学班等,学员任选一班。 学校从未发过诸如结业证、肄业证、毕业证等证件。但学员为了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学习热情很高。 矿机关组长孙久荣讲初中语文,赵玉刚讲高中语文,周少余讲初中数学,杨传玉讲高中数学及业大高等数学。 矿职工业余学校65年改名红专学校,最后一任校长是尹振华。 58年矿职工业余学校留在记忆中的老师尚有: 陈静、杨志、董国相、杨希雨、赵玉刚、王德昌、李俊臣、马耀华、李祥、周少佘、吕良文、王福洲、王永新、陈生。翟洪达、杨传玉、刘长江、马俊桐、赵芝林、赵燕飞、张传珍、李瑞霞、王会义、李雅琴、孙久荣、刘国良、安俊堂等
《营城煤矿职工教育》 (1) [职工业余学校] 营城煤矿的职工业余教育起步较早,据说50年代初就办起了扫盲班(识字班)。 本人58年10月由七井技木员,调到矿职工业校当老师。 当时的校长是刘福新,教导主任是许详、关详,总务老师是王忠甲。 那时矿属单位有:矿机关、机电科、选煤厂、三井、五井、七井、八井、火一井。 老师分配到单位上课,每周集中到业校办公室(在三科大院内的东南一栋面东的长桶房)三、两次开会或学习。 井口工人多数仍参加扫盲班,也有少数人参加初小或高小班学习的。采取班前上课,课后再安全戴帽,领矿灯、揣面包下井的办法教学,因工人是三班倒,所以老师也跟着三班倒,当年老师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机电科、选煤厂则有高小班,初中班。但初中班只开语文与数学两科,学员任选一科。其中选煤厂也是三班倒,本人就给南选职工讲过一段初小的算术,好像是讲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矿机关有初中语文班、初中数学班、高中语文班、高中数学班、高等数学班等,学员任选一班。 学校从未发过诸如结业证、肄业证、毕业证等证件。但学员为了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学习热情很高。 矿机关组长孙久荣讲初中语文,赵玉刚讲高中语文,周少余讲初中数学,杨传玉讲高中数学及业大高等数学。 矿职工业余学校65年改名红专学校,最后一任校长是尹振华。 58年矿职工业余学校留在记忆中的老师尚有: 陈静、杨志、董国相、杨希雨、赵玉刚、王德昌、李俊臣、马耀华、李祥、周少佘、吕良文、王福洲、王永新、陈生。翟洪达、杨传玉、刘长江、马俊桐、赵芝林、赵燕飞、张传珍、李瑞霞、王会义、李雅琴、孙久荣、刘国良、安俊堂等
《营城煤矿职工教育》 (1) [职工业余学校] 营城煤矿的职工业余教育起步较早,据说50年代初就办起了扫盲班(识字班)。 本人58年10月由七井技木员,调到矿职工业校当老师。 当时的校长是刘福新,教导主任是许详、关详,总务老师是王忠甲。 那时矿属单位有:矿机关、机电科、选煤厂、三井、五井、七井、八井、火一井。 老师分配到单位上课,每周集中到业校办公室(在三科大院内的东南一栋面东的长桶房)三、两次开会或学习。 井口工人多数仍参加扫盲班,也有少数人参加初小或高小班学习的。采取班前上课,课后再安全戴帽,领矿灯、揣面包下井的办法教学,因工人是三班倒,所以老师也跟着三班倒,当年老师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机电科、选煤厂则有高小班,初中班。但初中班只开语文与数学两科,学员任选一科。其中选煤厂也是三班倒,本人就给南选职工讲过一段初小的算术,好像是讲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矿机关有初中语文班、初中数学班、高中语文班、高中数学班、高等数学班等,学员任选一班。 学校从未发过诸如结业证、肄业证、毕业证等证件。但学员为了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学习热情很高。 矿机关组长孙久荣讲初中语文,赵玉刚讲高中语文,周少余讲初中数学,杨传玉讲高中数学及业大高等数学。 矿职工业余学校65年改名红专学校,最后一任校长是尹振华。 58年矿职工业余学校留在记忆中的老师尚有: 陈静、杨志、董国相、杨希雨、赵玉刚、王德昌、李俊臣、马耀华、李祥、周少佘、吕良文、王福洲、王永新、陈生。翟洪达、杨传玉、刘长江、马俊桐、赵芝林、赵燕飞、张传珍、李瑞霞、王会义、李雅琴、孙久荣、刘国良、安俊堂等
《营城煤矿职工教育》 (1) [职工业余学校] 营城煤矿的职工业余教育起步较早,据说50年代初就办起了扫盲班(识字班)。 本人58年10月由七井技木员,调到矿职工业校当老师。 当时的校长是刘福新,教导主任是许详、关详,总务老师是王忠甲。 那时矿属单位有:矿机关、机电科、选煤厂、三井、五井、七井、八井、火一井。 老师分配到单位上课,每周集中到业校办公室(在三科大院内的东南一栋面东的长桶房)三、两次开会或学习。 井口工人多数仍参加扫盲班,也有少数人参加初小或高小班学习的。采取班前上课,课后再安全戴帽,领矿灯、揣面包下井的办法教学,因工人是三班倒,所以老师也跟着三班倒,当年老师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机电科、选煤厂则有高小班,初中班。但初中班只开语文与数学两科,学员任选一科。其中选煤厂也是三班倒,本人就给南选职工讲过一段初小的算术,好像是讲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矿机关有初中语文班、初中数学班、高中语文班、高中数学班、高等数学班等,学员任选一班。 学校从未发过诸如结业证、肄业证、毕业证等证件。但学员为了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学习热情很高。 矿机关组长孙久荣讲初中语文,赵玉刚讲高中语文,周少余讲初中数学,杨传玉讲高中数学及业大高等数学。 矿职工业余学校65年改名红专学校,最后一任校长是尹振华。 58年矿职工业余学校留在记忆中的老师尚有: 陈静、杨志、董国相、杨希雨、赵玉刚、王德昌、李俊臣、马耀华、李祥、周少佘、吕良文、王福洲、王永新、陈生。翟洪达、杨传玉、刘长江、马俊桐、赵芝林、赵燕飞、张传珍、李瑞霞、王会义、李雅琴、孙久荣、刘国良、安俊堂等
《我的贴吧17年友谊档案发布了》
[我的贴吧17年友谊档案发布了] baba61mama
《东拉西扯集》 (1) [推碾子拉磨洗洗涮涮] 早年农村,推碾子拉磨几乎人人都会。推碾子就是将谷物外皮去掉。将谷物平铺在碾盘上,转动碾磙子,以去掉谷物外皮,由于碾磙子很重,通常用毛驴拉碾磙子,为防止驴吃粮食,需给驴戴上蒙眼或用一木杆支着驴嘴,让它无法吃到粮食,如图(1)图(2)。将碾好的米用扫把扫入簸箕中,再将其倒入摇动的风扇车里,将麸皮吹走,留下粮食。这样碾成的高粱米,仍有部分麸皮,呈红色,称为水米,不同于通称文化米的机制米。水米表面残留的麸皮含有单宁酸,有苦涩味切不易煮熟。有时为了好吃,加些碱煮,但对胃不好。机制米含单宁酸很少,故适口性好,在旧社会是给有文化人吃的,故称文化米。而收获晚遭霜打的高粱米,更难吃。有的只好磨成高粱米面,摊煎饼吃。谷子可以碾成小米,苞米可碾成大碴子、小碴子,大小碴子又可磨成苞米面! 磨可以磨面和磨豆腐,磨面是将麦子通过加料口投入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通过上磨盘的转动将麦子磨碎。将磨好的麦子用罗过筛,去掉糠皮。筛子用马尾或铜丝制作,固定于竹子弯成的圆框上,罗分为粗罗和细罗,细罗筛出的面粉不含糠皮,所以更白。当然也可以磨苞米面……等。 磨还可以将大豆磨成面,称为豆面,将豆面加入高粱面或玉米面中,贴出的大饼子或做出的发糕更喧腾好吃。磨还可以磨豆浆用来做老豆腐或嫩豆腐,它首先将大豆用水泡涨,将泡涨的大豆与水一起投入磨的加料孔,通过磨将大豆和水一起磨碎,磨细,这就是生豆浆。将生豆浆过滤出豆腐渣,进一步加工就可以做成熟豆浆、豆腐花、豆腐脑、大豆腐、干豆腐等……。 当时,过年前许多人家都要顾人做一两板老豆腐,拿回家放在仓房冻成冻豆腐,供全家人享用! 东北农村几乎家家养鸡,养猪,它可以将农村废弃物充分利用,常用的猪食有谷糠,麸皮,豆腐渣,淘米水,洗碗刷锅水,酒糟,废弃的蔬菜等,但在冬天需要每天用锅烧猪食。养猪不但可以卖钱,还可以为春节期间改善生活。 农村卫生条件很差,炎热时我们男孩子到东大坑洗澡,或用冷水搽身。洗衣服利用烧饭做菜时的草木灰放入筐中过滤的灰水,在搓衣板上反复搓洗,再用清水漂洗。 因为不经常洗澡,换衣服,因此农村臭虫,虱子,跳蚤横行,有的女孩子头上长着虱子及其卵-虮子。为了消灭虱子和虮子,要经常用木梳,篦子梳头,如图(3),用开水烫衣服。 农村的厕所就是在房山附近挖个土坑,周围夹上高粱障子或筑上泥墙或砌上砖墙做成。因此苍蝇横行,特别在夏天更为严重。 每年夏秋时节,家家棒棰敲打的梆梆声不断,原来是妇女们在家棰沈衣服。也有人到大坑边上棰洗的! 浆被面非常有趣,妇女们把洗好的被面晾到半干,再把它们一件件一地用浆子重新揉一遍,都浸的湿湿透透的,两人一人拎一窄边,折成一长条儿,一晃一抻,就像两个人在拔河,抻好了,抖开,再晒上,小心地两边对齐,晒干了,一件件仔仔细细地叠的板板正正,再用重物一压,压过了的衣物就像用过“定型胶”一样,叠的啥样就是啥型,一条条纹路,横平竖直的,散发着暖烘烘的香味,令人舒服。 上秋了,便把浆洗过的被面拿出来,做好,冬天就又可以盖上干干净净,香香的被子了,总觉着那时候的被子比现在暖和! 如今的农村,恐怕碾子磨蓖子棒棰早已成了“古董”!
《东拉西扯集》 (1) [推碾子拉磨洗洗涮涮] 早年农村,推碾子拉磨几乎人人都会。推碾子就是将谷物外皮去掉。将谷物平铺在碾盘上,转动碾磙子,以去掉谷物外皮,由于碾磙子很重,通常用毛驴拉碾磙子,为防止驴吃粮食,需给驴戴上蒙眼或用一木杆支着驴嘴,让它无法吃到粮食,如图(1)图(2)。将碾好的米用扫把扫入簸箕中,再将其倒入摇动的风扇车里,将麸皮吹走,留下粮食。这样碾成的高粱米,仍有部分麸皮,呈红色,称为水米,不同于通称文化米的机制米。水米表面残留的麸皮含有单宁酸,有苦涩味切不易煮熟。有时为了好吃,加些碱煮,但对胃不好。机制米含单宁酸很少,故适口性好,在旧社会是给有文化人吃的,故称文化米。而收获晚遭霜打的高粱米,更难吃。有的只好磨成高粱米面,摊煎饼吃。谷子可以碾成小米,苞米可碾成大碴子、小碴子,大小碴子又可磨成苞米面! 磨可以磨面和磨豆腐,磨面是将麦子通过加料口投入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通过上磨盘的转动将麦子磨碎。将磨好的麦子用罗过筛,去掉糠皮。筛子用马尾或铜丝制作,固定于竹子弯成的圆框上,罗分为粗罗和细罗,细罗筛出的面粉不含糠皮,所以更白。当然也可以磨苞米面……等。 磨还可以将大豆磨成面,称为豆面,将豆面加入高粱面或玉米面中,贴出的大饼子或做出的发糕更喧腾好吃。磨还可以磨豆浆用来做老豆腐或嫩豆腐,它首先将大豆用水泡涨,将泡涨的大豆与水一起投入磨的加料孔,通过磨将大豆和水一起磨碎,磨细,这就是生豆浆。将生豆浆过滤出豆腐渣,进一步加工就可以做成熟豆浆、豆腐花、豆腐脑、大豆腐、干豆腐等……。 当时,过年前许多人家都要顾人做一两板老豆腐,拿回家放在仓房冻成冻豆腐,供全家人享用! 东北农村几乎家家养鸡,养猪,它可以将农村废弃物充分利用,常用的猪食有谷糠,麸皮,豆腐渣,淘米水,洗碗刷锅水,酒糟,废弃的蔬菜等,但在冬天需要每天用锅烧猪食。养猪不但可以卖钱,还可以为春节期间改善生活。 农村卫生条件很差,炎热时我们男孩子到东大坑洗澡,或用冷水搽身。洗衣服利用烧饭做菜时的草木灰放入筐中过滤的灰水,在搓衣板上反复搓洗,再用清水漂洗。 因为不经常洗澡,换衣服,因此农村臭虫,虱子,跳蚤横行,有的女孩子头上长着虱子及其卵-虮子。为了消灭虱子和虮子,要经常用木梳,篦子梳头,如图(3),用开水烫衣服。 农村的厕所就是在房山附近挖个土坑,周围夹上高粱障子或筑上泥墙或砌上砖墙做成。因此苍蝇横行,特别在夏天更为严重。 每年夏秋时节,家家棒棰敲打的梆梆声不断,原来是妇女们在家棰沈衣服。也有人到大坑边上棰洗的! 浆被面非常有趣,妇女们把洗好的被面晾到半干,再把它们一件件一地用浆子重新揉一遍,都浸的湿湿透透的,两人一人拎一窄边,折成一长条儿,一晃一抻,就像两个人在拔河,抻好了,抖开,再晒上,小心地两边对齐,晒干了,一件件仔仔细细地叠的板板正正,再用重物一压,压过了的衣物就像用过“定型胶”一样,叠的啥样就是啥型,一条条纹路,横平竖直的,散发着暖烘烘的香味,令人舒服。 上秋了,便把浆洗过的被面拿出来,做好,冬天就又可以盖上干干净净,香香的被子了,总觉着那时候的被子比现在暖和! 如今的农村,恐怕碾子磨蓖子棒棰早已成了“古董”!
《东拉西扯集》 (1) [推碾子拉磨洗洗涮涮] 早年农村,推碾子拉磨几乎人人都会。推碾子就是将谷物外皮去掉。将谷物平铺在碾盘上,转动碾磙子,以去掉谷物外皮,由于碾磙子很重,通常用毛驴拉碾磙子,为防止驴吃粮食,需给驴戴上蒙眼或用一木杆支着驴嘴,让它无法吃到粮食,如图(1)图(2)。将碾好的米用扫把扫入簸箕中,再将其倒入摇动的风扇车里,将麸皮吹走,留下粮食。这样碾成的高粱米,仍有部分麸皮,呈红色,称为水米,不同于通称文化米的机制米。水米表面残留的麸皮含有单宁酸,有苦涩味切不易煮熟。有时为了好吃,加些碱煮,但对胃不好。机制米含单宁酸很少,故适口性好,在旧社会是给有文化人吃的,故称文化米。而收获晚遭霜打的高粱米,更难吃。有的只好磨成高粱米面,摊煎饼吃。谷子可以碾成小米,苞米可碾成大碴子、小碴子,大小碴子又可磨成苞米面! 磨可以磨面和磨豆腐,磨面是将麦子通过加料口投入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通过上磨盘的转动将麦子磨碎。将磨好的麦子用罗过筛,去掉糠皮。筛子用马尾或铜丝制作,固定于竹子弯成的圆框上,罗分为粗罗和细罗,细罗筛出的面粉不含糠皮,所以更白。当然也可以磨苞米面……等。 磨还可以将大豆磨成面,称为豆面,将豆面加入高粱面或玉米面中,贴出的大饼子或做出的发糕更喧腾好吃。磨还可以磨豆浆用来做老豆腐或嫩豆腐,它首先将大豆用水泡涨,将泡涨的大豆与水一起投入磨的加料孔,通过磨将大豆和水一起磨碎,磨细,这就是生豆浆。将生豆浆过滤出豆腐渣,进一步加工就可以做成熟豆浆、豆腐花、豆腐脑、大豆腐、干豆腐等……。 当时,过年前许多人家都要顾人做一两板老豆腐,拿回家放在仓房冻成冻豆腐,供全家人享用! 东北农村几乎家家养鸡,养猪,它可以将农村废弃物充分利用,常用的猪食有谷糠,麸皮,豆腐渣,淘米水,洗碗刷锅水,酒糟,废弃的蔬菜等,但在冬天需要每天用锅烧猪食。养猪不但可以卖钱,还可以为春节期间改善生活。 农村卫生条件很差,炎热时我们男孩子到东大坑洗澡,或用冷水搽身。洗衣服利用烧饭做菜时的草木灰放入筐中过滤的灰水,在搓衣板上反复搓洗,再用清水漂洗。 因为不经常洗澡,换衣服,因此农村臭虫,虱子,跳蚤横行,有的女孩子头上长着虱子及其卵-虮子。为了消灭虱子和虮子,要经常用木梳,篦子梳头,如图(3),用开水烫衣服。 农村的厕所就是在房山附近挖个土坑,周围夹上高粱障子或筑上泥墙或砌上砖墙做成。因此苍蝇横行,特别在夏天更为严重。 每年夏秋时节,家家棒棰敲打的梆梆声不断,原来是妇女们在家棰沈衣服。也有人到大坑边上棰洗的! 浆被面非常有趣,妇女们把洗好的被面晾到半干,再把它们一件件一地用浆子重新揉一遍,都浸的湿湿透透的,两人一人拎一窄边,折成一长条儿,一晃一抻,就像两个人在拔河,抻好了,抖开,再晒上,小心地两边对齐,晒干了,一件件仔仔细细地叠的板板正正,再用重物一压,压过了的衣物就像用过“定型胶”一样,叠的啥样就是啥型,一条条纹路,横平竖直的,散发着暖烘烘的香味,令人舒服。 上秋了,便把浆洗过的被面拿出来,做好,冬天就又可以盖上干干净净,香香的被子了,总觉着那时候的被子比现在暖和! 如今的农村,恐怕碾子磨蓖子棒棰早已成了“古董”!
(1) [推碾子拉磨洗洗涮涮] 早年农村,推碾子拉磨几乎人人都会。推碾子就是将谷物外皮去掉。将谷物平铺在碾盘上,转动碾磙子,以去掉谷物外皮,由于碾磙子很重,通常用毛驴拉碾磙子,为防止驴吃粮食,需给驴戴上蒙眼或用一木杆支着驴嘴,让它无法吃到粮食,如图(1)图(2)。将碾好的米用扫把扫入簸箕中,再将其倒入摇动的风扇车里,将麸皮吹走,留下粮食。这样碾成的高粱米,仍有部分麸皮,呈红色,称为水米,不同于通称文化米的机制米。水米表面残留的麸皮含有单宁酸,有苦涩味切不易煮熟。有时为了好吃,加些碱煮,但对胃不好。机制米含单宁酸很少,故适口性好,在旧社会是给有文化人吃的,故称文化米。而收获晚遭霜打的高粱米,更难吃。有的只好磨成高粱米面,摊煎饼吃。谷子可以碾成小米,苞米可碾成大碴子、小碴子,大小碴子又可磨成苞米面! 磨可以磨面和磨豆腐,磨面是将麦子通过加料口投入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通过上磨盘的转动将麦子磨碎。将磨好的麦子用罗过筛,去掉糠皮。筛子用马尾或铜丝制作,固定于竹子弯成的圆框上,罗分为粗罗和细罗,细罗筛出的面粉不含糠皮,所以更白。当然也可以磨苞米面……等。 磨还可以将大豆磨成面,称为豆面,将豆面加入高粱面或玉米面中,贴出的大饼子或做出的发糕更喧腾好吃。磨还可以磨豆浆用来做老豆腐或嫩豆腐,它首先将大豆用水泡涨,将泡涨的大豆与水一起投入磨的加料孔,通过磨将大豆和水一起磨碎,磨细,这就是生豆浆。将生豆浆过滤出豆腐渣,进一步加工就可以做成熟豆浆、豆腐花、豆腐脑、大豆腐、干豆腐等……。 当时,过年前许多人家都要顾人做一两板老豆腐,拿回家放在仓房冻成冻豆腐,供全家人享用! 东北农村几乎家家养鸡,养猪,它可以将农村废弃物充分利用,常用的猪食有谷糠,麸皮,豆腐渣,淘米水,洗碗刷锅水,酒糟,废弃的蔬菜等,但在冬天需要每天用锅烧猪食。养猪不但可以卖钱,还可以为春节期间改善生活。 农村卫生条件很差,炎热时我们男孩子到东大坑洗澡,或用冷水搽身。洗衣服利用烧饭做菜时的草木灰放入筐中过滤的灰水,在搓衣板上反复搓洗,再用清水漂洗。 因为不经常洗澡,换衣服,因此农村臭虫,虱子,跳蚤横行,有的女孩子头上长着虱子及其卵-虮子。为了消灭虱子和虮子,要经常用木梳,篦子梳头,如图(3),用开水烫衣服。 农村的厕所就是在房山附近挖个土坑,周围夹上高粱障子或筑上泥墙或砌上砖墙做成。因此苍蝇横行,特别在夏天更为严重。 每年夏秋时节,家家棒棰敲打的梆梆声不断,原来是妇女们在家棰沈衣服。也有人到大坑边上棰洗的! 浆被面非常有趣,妇女们把洗好的被面晾到半干,再把它们一件件一地用浆子重新揉一遍,都浸的湿湿透透的,两人一人拎一窄边,折成一长条儿,一晃一抻,就像两个人在拔河,抻好了,抖开,再晒上,小心地两边对齐,晒干了,一件件仔仔细细地叠的板板正正,再用重物一压,压过了的衣物就像用过“定型胶”一样,叠的啥样就是啥型,一条条纹路,横平竖直的,散发着暖烘烘的香味,令人舒服。 上秋了,便把浆洗过的被面拿出来,做好,冬天就又可以盖上干干净净,香香的被子了,总觉着那时候的被子比现在暖和! 如今的农村,恐怕碾子磨蓖子棒棰早已成了“古董”!
热爱篮球运动续 我在《热爱篮球运动》中叙述了参加工作前玩篮球的情况,现在开始说说参加工作后的情况。 1957年8月终于在鸡西煤校毕业了,被分配到蛟河矿务局。家住汤源县的李正霖及我同村的李才两位同学,搭伴从沈家站买了去蛟河站的火车票,一天我们乘车经由舒兰到达蛟河,又步行许多路才到了蛟河矿务局。 局干部处很快就公布了分配方案,我们班的同学,王雅茹(女)、王凤春、汪海洋、我等4人到蛟河矿,李正霖、金风(女)到营城矿,蒋波到桦甸矿。 我得到消息后,便急忙约上几个同学去篮球场与局里的干部们打篮球。中间金风同学把我叫到场边,要求与我对换,我立即同意,于是他留在蛟河,我去了营城。 记得局团委宣传部副部长齐抚玉也在场上,当时我们并不认识,是后来在营城煤矿的灯光场碰到了他,当时他已经是七井的主要领导之一。那天晚上我们在灯光场与七井比赛时,齐无意中撞了李正霖一下,李大发其火,有些要动手的架势,我们从中劝解,才得以解决!
热爱篮球运动续 我在《热爱篮球运动》中叙述了参加工作前玩篮球的情况,现在开始说说参加工作后的情况。 1957年8月终于在鸡西煤校毕业了,被分配到蛟河矿务局。家住汤源县的李正霖及我同村的李才两位同学,搭伴从沈家站买了去蛟河站的火车票,一天我们乘车经由舒兰到达蛟河,又步行许多路才到了蛟河矿务局。 局干部处很快就公布了分配方案,我们班的同学,王雅茹(女)、王凤春、汪海洋、我等4人到蛟河矿,李正霖、金风(女)到营城矿,蒋波到桦甸矿。 我得到消息后,便急忙约上几个同学去篮球场与局里的干部们打篮球。中间金风同学把我叫到场边,要求与我对换,我立即同意,于是他留在蛟河,我去了营城。 记得局团委宣传部副部长齐抚玉也在场上,当时我们并不认识,是后来在营城煤矿的灯光场碰到了他,当时他已经是七井的主要领导之一。那天晚上我们在灯光场与七井比赛时,齐无意中撞了李正霖一下,李大发其火,有些要动手的架势,我们从中劝解,才得以解决!
热爱篮球运动 我曾零零星星的讲过我参加工作前有关玩篮球的事儿,今将它们凑成一集,便于查阅。 1945年秋,西沈村小一直停办,到1949年秋才开学。可是家中农活多,仍需我在家种地。 这年夏天学校安上一个篮球架子:一根粗木立柱上装有篮板,篮板上装有篮圈,篮圈上拴有篮网,起初我根本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 一天晚饭后,蹓跶到学校,看到一邦孩子抢一个篮球投散篮(说投散篮是抬举他们),我便不由自主的挤在他们中间,因为都是一个村的,互相认识,虽说无人欢迎,但也没人反对。在这邦孩子中我也不算矮,逐渐的我抢到的机会多了起来。 当时没人知道篮球到底怎么个玩法。也就是抢到手端大盆式的往篮圈上一扔而已! 自那天起,每天晩饭后都要去玩,直到天黑看不清东西为止,有月亮时就玩到二半夜。 当年的篮球是外边用真皮缝制,把胶皮胆装进去后,再用气管子、气针打气,之后用皮绳封口。
热爱篮球运动 我曾零零星星的讲过我参加工作前有关玩篮球的事儿,今将它们凑成一集,便于查阅。 1945年秋,西沈村小一直停办,到1949年秋才开学。可是家中农活多,仍需我在家种地。 这年夏天学校安上一个篮球架子:一根粗木立柱上装有篮板,篮板上装有篮圈,篮圈上拴有篮网,起初我根本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 一天晚饭后,蹓跶到学校,看到一邦孩子抢一个篮球投散篮(说投散篮是抬举他们),我便不由自主的挤在他们中间,因为都是一个村的,互相认识,虽说无人欢迎,但也没人反对。在这邦孩子中我也不算矮,逐渐的我抢到的机会多了起来。 当时没人知道篮球到底怎么个玩法。也就是抢到手端大盆式的往篮圈上一扔而已! 自那天起,每天晩饭后都要去玩,直到天黑看不清东西为止,有月亮时就玩到二半夜。 当年的篮球是外边用真皮缝制,把胶皮胆装进去后,再用气管子、气针打气,之后用皮绳封口。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防控二十句》作者高鸿遇2020年3月5日) 防控二十句 春年犯年鼠 全民抗病毒 四门封闭紧 无证不准入 整月不出屋 百无聊赖处 电视察疫情 怕见新增数 忽闻钟老笑 心稳气顺舒 武汉防控细 忙煞我医护 白衣战苦累 病患痊愈出 拐点不日至 生产正恢复 窗外白雪飞 室内暖气足 悠悠九十载 唯有今日殊
《防控二十句》作者:我的九十岁同事高鸿遇老师 防控二十句 作者:高鸿遇 2020年3月5日 春年犯年鼠 全民抗病毒 四门封闭紧 无证不准入 整月不出屋 百无聊赖处 电视察疫情 怕见新增数 忽闻钟老笑 心稳气顺舒 武汉防控细 忙煞我医护 白衣战苦累 病患痊愈出 拐点不日至 生产正恢复 窗外白雪飞 室内暖气足 悠悠九十载 唯有今日殊
《防控二十句》作者:我的同事高鸿遇 防控二十句 作者:高鸿遇 2020年3月5日 春年犯年鼠 全民抗病毒 四门封闭紧 无证不准入 整月不出屋 百无聊赖处 电视察疫情 怕见新增数 忽闻钟老笑 心稳气顺舒 武汉防控细 忙煞我医护 白衣战苦累 病患痊愈出 拐点不日至 生产正恢复 窗外白雪飞 室内暖气足 悠悠九十载 唯有今日殊
[吕文亚事迹简介] 近日淘到吕文亚(九台lV)的模范事迹,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先说说他的简历 1963年毕业于营城煤矿职工子弟中学 1964年12月参加工作 1979年10月在九台商业局 1981年2月在九台人事局 1981年11月到1997年10月任干事、科长、九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7年10月到2001年5月任九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 2001年5月提前离岗。 吕文亚——宣传之星 学习之星 时间:2018-05-21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吉林省关工委 吕文亚同志2001年5月从九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工作岗位上退休后,先后到九台市委党史办公室、九台市关工委工作, 他工作中从不敷衍塞责,而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2016年他被吉林省老干部局授予“宣传之星”称号,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和吉林省广播电视大学授予“学习之星”称号。 在其塔木烈士陵园建设中,吕文亚同志负责收集三下江南战役中有关其塔木战役等方面的材料及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的雕刻等工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碑文,是他和有关同志查找毛泽东同志书法手迹,认真选字,重组而成,增添了陵园的庄严、肃穆和美感。2009年他和关工委同志一起重新布展陵园中的三下江南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两个展馆共计文字2.5万字、图片255 张,体现了他对文史资料和摄影、版面设计的精益求精。2011年5月,其塔木烈士陵园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充分发挥乡土教材作用。2006年制作了《踏着烈士足迹前进》的光盘,成了“红色印记”教材。他与几位同志编写并出版了由党史办主持的《中国共产党九台历史大事记》,共二册。他还与相关同志编撰了中共九台组织史三、四、五卷以及《九台抗战时期纪实》等。2009年6到8月,他应邀和相关人员共同编制了《营城百年图片展》,共展出照片500余张。九台区关工委在他主持下,编辑了一册12万多字的《党史国史教育文摘》,受到基层关工委的好评。 他在双休日、节假日也常到办公室学习工作,家离单位有5里路,他骑着自行车上下班。门卫发现,在区委办公楼里,几乎是每天他都提前上班。多年来,他在长春市委党史办编辑的刊物《春潮》以及《长春日报》《新九台报》《九台群文》《文化九台》《柳风》连同《九台文史资料》等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达百余篇,共3万多字。他还是长白山文化丛书《文化吉林》(九台卷)的编委之一。 他十分注重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读书已成为生活习惯和需要,读书、学习、博文、强记,用时能做到得心应手。他下功夫学习电脑,在打字、编辑、制表、处理图片以及软件应用、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已达到熟练程度。他热爱摄影,下乡考查或搜集资料都带上相机,开会时也像个摄影记者似的选角度、抢镜头。 长春市九台区关工委
《防控二十句》 防控二十句 作者:高鸿遇 2020年3月5日 春年犯年鼠 全民抗病毒 四门封闭紧 无证不准入 整月不出屋 百无聊赖处 电视察疫情 怕见新增数 忽闻宗老笑 心稳气顺舒 武汉防控细 忙煞我医护 白衣战苦累 病患痊愈出 拐点不日至 生产正恢复 窗外白雪飞 室内暖气足 悠悠九十载 唯有今日殊
[寻找肖崇光院长的女儿--肖莉] 肖莉,你好! 我是《我与肖崇光院长》的作者,请抓紧时间给我打个电话。 谢谢!
〔刘巧儿
[刘巧儿]
《我与高鸿遇老师》 我的同事高鸿遇老师,多才多艺。教书育人之余,常常写诗自娱,选几首,贴在这里!顺便简要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高老师! (1)、聚会向阳屯 高鸿遇 春城聚会向阳屯,野籁山肴冽酒醇。 口似悬河曽少壮,满天桃李向黄昏。 惊呼不识霜尘面,空叹难回日月巡。 宴罢依依挥别处,无边秋色正消魂。 (注:此为高老师参加袁崇民老师 于2013年8月31日举办聚会后所作, 草稿系高老师的手迹)
《我与肖院长》 1、初次相识 我1957年8月与另外七名同学,被分配到营城煤矿工作。我们八人中有七人爱打篮球,所以几乎每天晚上,灯光场都有我们的身影。 起初是打散篮,逐渐地与当年矿工会休协负责人程芳荫、财物科的大科员申宝良及矿职工医院技术院长肖崇光等人混熟了以后,经他们的介绍,就有好多单位邀我们打友谊赛,以致蛟河矿队来访时还专门为我们安排一场比赛。 据说1957年前,肖崇光、申宝良、程芳荫、孙培基、赵振德、薛敬才、丛其英等曾代表营城煤矿,参加东北煤炭系统男篮球赛取强优异成绩。 1958年春由肖崇光、申宝良的推荐,程芳荫决定吸收我为矿男篮球员。 当年矿队球员: 程芳荫、赵掁德、伊立秀、张德清、 胡春喜、梁永诚、杨传玉、张国学、 穆守岩、李才等。 也是这一年我参加了蛟河局(直辖四矿:蛟河、营城、桦甸、老头沟)的男篮赛,被选为蛟河局男篮球员。 不久又成了九台县队球员,记得当年县队成员有,营城煤矿的程芳荫、赵振德、衣立秀、胡春喜、杨传玉、梁永诚、张德清及九台体协的佟景居、音乐老师王开先、警员大戴(脸上有几个浅麻子)和米沙子的小刘等。 第一次在何处与肖院长相见,说了些什么已无从想起,反正到矿不久就与肖崇光院长相识了!
《建井学校》 建井学校全称:九台建井工程处职工子弟学校。 一、校址 学校位于建井工程处铁路北侧、营矿通向九台公路东侧,被建井四楼住宅所遮挡,如图所示:
希望大家喜欢! 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老照片》 我国第一批去美国留学的幼童,最大十岁,最小五岁 1872年8月11日,三十名幼童自上海驶往美国旧金山,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这在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之事被誉为“中华创始之举,亦古来未有之事”。
《历史老照片》 我国第一批去美国留学的幼童,最大十岁,最小五岁
美篇不能用了美篇更新到版本5.2.2,在ipad上不能用了, 美篇不能用了 美篇更新到版本5.2.2,在ipad上不能用了,连‘我的’按钮都沒有(如截图),求大神帮忙解决。谢谢!
《贴吧客户端官方吧主公告》 贴吧客户端官方吧主 [最新公告]关于历史贴子无法查看的问题通知 亲爱的各位吧友~ 贴吧考虑体验和稳定性问题,将会对历史数据进行维护,即时会影响2017年1月1日前的贴子暂时无法访问和浏览,维护完成后会将数据逐步放出,请大家关注消息通知。非常感谢各位吧友对贴吧的关注、理解与支持! 维护期间可能会导致您在贴吧遇到如下问题: 1、【吧内贴子列表页】被隐藏的贴子,显示数据加载失败或加载中(如图)
《百度贴吧怎样修改昵称》 现在百度可以修改昵称了,当真是拯救了一批曾经胡乱起名的吧友啊(包括本人)! 令人惊喜的是如今竟然给了一个机会,不过只是多了一个昵称而已,原来的百度账号仍然不变称为用户名,但吧友们看到的是你的昵称,如本人的用户名仍为baba61mama,昵称为野火春风🌹 ,大家在贴吧中看到的即是它。 注意:我是在ipad上操作的,在手机或电脑上可能有些差别!
《百度贴吧怎样修改昵称》 现在百度可以修改昵称了,当真是拯救了一批曾经胡乱起名的吧友啊(包括本人)! 令人惊喜的是如今竟然给了一个机会,不过只是多了一个昵称而已,原来的百度账号仍然不变称为用户名,但吧友们看到的是你的昵称,如本人的用户名仍为baba61mama,昵称为野火春风🌹 ,大家在贴吧中看到的即是它。 如果你没设昵称,那么你的用户名就是你的昵称。 注意:我是在ipad上操作的,在手机或电脑上可能有些差别!
十八名大学生的近况 2012年我曾写过一个贴子:“十八名大学生今何在”将近六年过去了,情况有许多变化,所以再介绍一下。 一九六二年秋从吉林师大分配到一中18名大学生: 王文华、范淑玲、于海泉、李素娟、卢喜芝、 于洪祥、周维媛、杨晓野、马素青、王世绪、 赵玉霞、许贵彬、王书丽、王淑珍、刘效云、 刘宝德、李桂香、孙恵武。 王文华,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先后任过一中语文教师、一中教导主任、教育科教研员、四中校长、一中校长、书记。1980年调往长春巿工作,先后任省教育工会主席、省工运学院院长等职。已退休多年,在家过着晚年生活。 范淑玲,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先后任一中及三中语文教师、教育科教硏员。1980年随其爱人王文华调往长春巿工作,不久任长春巿成人教育处长。2007年病逝。 于海泉,生物系五年制毕业生,先后任一中生物教师、一中校长、书记。1980年左右调往九台巿,先后任九台三中校长、九台教育局督导处主任。已退休多年,定居于长春巿。 李素娟,化学系本科毕业生,先后任一中化学教师、机电科技术员。1980年前后调往桦甸巿无线电一厂任技术员,后随厂迁至吉林巿。己退休多年,定居于吉林市。 卢喜枝,化学系本科毕业生,先后任一中及三中化学教师、一中教导主任。1982年左右调往大连二中任化学教师,退休后在家养老,于2015年病逝。 于洪祥,物理系本科毕业生,先后任一中及二中物理教师。1980年左右调往盘锦巿任物理教师,三两年后病逝。 周维媛,物理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物理教师。1980年左右随其爱人调往盘锦巿任物理教师。退休后在家养老。 杨晓野又名杨德兴,物理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物理教师1966年前调往舒兰矿,任物理教师,继而调往通化煤校教物理。文革期间,因在笔记本中为林彪鸣不平,被判二十年有期徒刑。现在情况不明! 马素青,数学系本毕业生,先后任一中数学教师及教导干事。与爱人杨哓野转舒兰到通化煤校教数学,杨晓野老师出事后,她带着孩子回到鞍山老父家,不知怎样了? 王世绪,政治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政治老师,1965年前调往吉林铁合金厂学校(现在的吉林市汇文中学)教政治课,不久任校长。已退休,定居于吉林市。 赵玉霞,政治系本科毕业生,她是调干生,在18人中年龄最大,因此皆称赵大姐,任一中政治老师。1965年调往长春工作。退休多年,在家养老。 许桂彬,历史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政治教师,文革中因「一分为二」及「大头人问题」被触,差点儿抓起来了,一肾念书时即被切除,身体状况很差,但为人坚强。1970年转回老家打虎山后,便与矿一中任何人不联系(我猜因一中是其伤心地),1980年张翥林老师说,有人来外调,来者曾见过许老师。 王书丽,地理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俄语老师。1965年前后转往哈尔滨工作。也早已退休在家养老,定居于北京。 王淑珍,地理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地理教师。1963年7月调回老家葫芦岛至今情况不明! 刘效云,历史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语文教师。1970年左右调到师大附中教语文。早已退休在家养老,定居于长春。 刘宝德,数学系五年制毕业生,任一中、七二一大学数学教师,五中、一中教导主任,五中校长等职,文革中受触!1981年调往锦州铁路中学任数学教师,早已退休在家养老,于2016年12月病逝。 李桂香,数学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及二中数学教师。1984年调往徐州市某中学继续教课。早已退休养老,定居于徐州市。 孙惠武,地理系本科毕业生,任一中数学教师。1970年左右调往抚顺某中学任教。早已退休养老,但2015年失去了联系。 2018年3月15日
《高鸿遇诗作选录》 1、 文秘甘苦自知 当 年 偶 入 兵 工 行,舞 文 弄 墨 论 短 长 。 先 进 典 型 剖 细 密,劳 模 经 验 写 精 详。 火 急 讲 稿 拼 连 夜,大 块 文 章 剐 肚 肠。 百 改 千 删 憔 悴 后,为 他 人 做 嫁 衣 裳。
【意见反馈】 百度贴吧客户端手机版,最近更新后,发贴费时,费力,那怕发一句话,也需一两分钟,更常常提示发送失败,重发。这是更新前基本不存在的问题。 请求尽快解决,谢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