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阴人 东方平阴人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07 发帖数: 9,885 关注贴吧数: 36
我的家在平阴城东边的一个小山村里,这里依山傍水,群山环绕,风景十分秀丽。我村向南二里地的山涧里,有一古泉,泉水喷涌 ,势如趵突,古人誉为“天赐之井”我们都叫它天井飞泉。附近几个村的望族的姓加上天井二字便成了各村的村名了。村里有一个标志性景观-----古槐。在北方,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栽着一棵槐树,是国槐。小时候,我曾问过一些大人,为什么要在院里栽槐树,多数人不能回答,而村里不识字的老人却似咏似唱地说:“门前有堆土呀,看起来是家主呀;门里有棵树呀,看起来是一户呀。”意思是说门里有棵树,就肯定是一户人家。但为什么是槐树而不是其他的树,父亲说可能是在粮食短缺,青黄不接的时候,槐树的叶子可以充饥的缘故吧。 我出生在70末,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清贫,每年槐树发芽的时候我家就基本断粮了。母亲就拿着带钩的杆子掰嫩嫰的槐叶,做可口的槐叶粥,粥滑溜溜的绵绵上口,越喝胃口越好。有时用嫰槐叶掺上玉米面,豆腐渣,撒点盐,作出香喷喷的窝窝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每年这时候母亲还会做几次槐叶粥,忆苦思甜的缘故吧,味还是那个味,吃出来的却是回忆。。。。。。 古槐很粗,三个大人都合抱不过来。树枝苍虬繁密。树的主干上依次於生出三对成牛梭形的旁枝,形成了遮阴的大绿伞。树干的北侧长出粗一米,长七米左右的大斜枝,朝北伸展,浓密的绿叶将斜枝装扮成一幅长长的绿绸缎。主干的下边,由于风雨的侵蚀,形成了一个大黑洞,黑洞旁的树皮脱落斑斑。夏日,树叶蓊郁,把树下十几米的地方遮得严严实实,透不进一丝阳光。裸露的树根像铁臂似得紧紧裹在地面上,风刮得再大,树干也纹丝不动。巨大的树冠宛若一朵绿云,漂浮在小村的上空,湛蓝的天空下,古槐苍翠的枝叶在晨光中摇曳闪烁。古槐东边是村里的小河,河里流淌的是飞泉的水。古槐与泉水相得益彰,密切相连,清醇甘冽的灵性之水滋润了古槐,使她独具神韵。古槐的躯干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壮士,顶天立地;又像一个多年修行的老道士,道骨仙风。我喜欢庄里的古槐,她像朴实的乡村老农,温馨、亲切。 村里的人们在这槐树下,生活的平淡自然,没有人知道它栽于何年,爷爷不知道,爷爷的爷爷也不知道。 后来,从长辈们的闲谈和书中了解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人家,大部分是在明朝期间从山西迁过来的。迁徙的人们都是从山西洪同县老槐树底开始的。人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故乡,渐行渐远,回望故乡,看到的是那棵老槐树“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 ? 大槐树下老鹳窝”。当年的诗词,后人还都记忆犹新。我想,大概是人们为了纪念故乡,才在院里栽上槐树的吧。文 古槐大概是迁民到此的先人所栽, 如今已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我们家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我们的家族有一家分成几家,到了近代,老人们对古槐更是爱护有加,从不让我们折树上的一根枝条。每当我们提出采摘树上的槐米时,老人总是严厉制止,每年都任树上的槐花在地上落下厚厚的一层。 我喜欢下雨天。一阵急雨过后,雨还在下着,而树下已没了雨星。街上山洪下来了,黄色的水在街上打着旋儿肆意地流着,孩子们在树下的水中尽情打闹着。有时,过路的外村人也在树下避雨,他们就给我们讲一些外村趣事。打雷时我们是不敢到树下去的,大人们说,古槐上有大蜘蛛,打雷时,大蜘蛛就会作怪,让我听了心里怪怪的。每当雷雨天,走到树下就提心吊胆。我也曾努力寻找过,但从没有见过大蜘蛛的影子。还有人说,树上有一条长着鸡冠子的大蛇,让人听了十分恐怖,很长一段时间,每走到树下,我就将头用衣服裹起来,很怕蛇掉下来,掉到头上,但也从没遇到过。 给大家说一个神秘的小事,村中的老人说古槐有灵性,可我天天从它身边经过,也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灵性。在古树干的半米多高处,有一个鹅蛋形的树洞,小时候我和伙伴们经常抚摸她,后来磨得十分光华。有一次,一个很调皮伙伴向树洞里撒尿,我们很害怕,远远地看着,一个老人看见大声的斥责他,他也不听。过了没几天,那个伙伴的腿就痛起来了。越痛越厉害,就去医院看,大夫说,腿上生了个瘤子,要做手术割下来。在进手术室的时候,他却发起了高烧,大夫没办法只能推迟手术时间,等回到病房就又正常了,如此反复几次,手术一直没法做。这事传到家里,那个老人就找到伙伴的奶奶,告诉她去买点供品香烛给槐树上上贡,兴许就好了。后来正如老人说的,上完贡那伙伴的手术就顺利的做了,没多久病就好了。这事迅速的在村里传开了,都说这是槐仙在惩罚他呢。从那以后我们都害怕了,对古槐产生了敬畏,再也不敢接近他了。 有一年,古槐长得不旺,到了夏天招了虫灾,树上的叶子被虫子吃的也遮不住树上的枯枝,叶子还有些发黄。村里人十分担心,说古槐恐怕不行了。幸运的是,古槐昂然的地活过了那一年,之后,古槐又重新茂盛起来,更令人惊奇的是,古槐躯干上的那个洞也慢慢愈合了。
我的家在平阴城东边的一个小山村里,这里依山傍水,群山环绕,风景十分秀丽。我村向南二里地的山涧里,有一古泉,泉水喷涌 ,势如趵突,古人誉为“天赐之井”我们都叫它天井飞泉。附近几个村的望族的姓加上天井二字便成了各村的村名了。村里有一个标志性景观-----古槐。在北方,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栽着一棵槐树,是国槐。小时候,我曾问过一些大人,为什么要在院里栽槐树,多数人不能回答,而村里不识字的老人却似咏似唱地说:“门前有堆土呀,看起来是家主呀;门里有棵树呀,看起来是一户呀。”意思是说门里有棵树,就肯定是一户人家。但为什么是槐树而不是其他的树,父亲说可能是在粮食短缺,青黄不接的时候,槐树的叶子可以充饥的缘故吧。 我出生在70末,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清贫,每年槐树发芽的时候我家就基本断粮了。母亲就拿着带钩的杆子掰嫩嫰的槐叶,做可口的槐叶粥,粥滑溜溜的绵绵上口,越喝胃口越好。有时用嫰槐叶掺上玉米面,豆腐渣,撒点盐,作出香喷喷的窝窝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每年这时候母亲还会做几次槐叶粥,忆苦思甜的缘故吧,味还是那个味,吃出来的却是回忆。。。。。。 古槐很粗,三个大人都合抱不过来。树枝苍虬繁密。树的主干上依次於生出三对成牛梭形的旁枝,形成了遮阴的大绿伞。树干的北侧长出粗一米,长七米左右的大斜枝,朝北伸展,浓密的绿叶将斜枝装扮成一幅长长的绿绸缎。主干的下边,由于风雨的侵蚀,形成了一个大黑洞,黑洞旁的树皮脱落斑斑。夏日,树叶蓊郁,把树下十几米的地方遮得严严实实,透不进一丝阳光。裸露的树根像铁臂似得紧紧裹在地面上,风刮得再大,树干也纹丝不动。巨大的树冠宛若一朵绿云,漂浮在小村的上空,湛蓝的天空下,古槐苍翠的枝叶在晨光中摇曳闪烁。古槐东边是村里的小河,河里流淌的是飞泉的水。古槐与泉水相得益彰,密切相连,清醇甘冽的灵性之水滋润了古槐,使她独具神韵。古槐的躯干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壮士,顶天立地;又像一个多年修行的老道士,道骨仙风。我喜欢庄里的古槐,她像朴实的乡村老农,温馨、亲切。 村里的人们在这槐树下,生活的平淡自然,没有人知道它栽于何年,爷爷不知道,爷爷的爷爷也不知道。 后来,从长辈们的闲谈和书中了解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人家,大部分是在明朝期间从山西迁过来的。迁徙的人们都是从山西洪同县老槐树底开始的。人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故乡,渐行渐远,回望故乡,看到的是那棵老槐树“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 ? 大槐树下老鹳窝”。当年的诗词,后人还都记忆犹新。我想,大概是人们为了纪念故乡,才在院里栽上槐树的吧。文 古槐大概是迁民到此的先人所栽, 如今已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我们家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我们的家族有一家分成几家,到了近代,老人们对古槐更是爱护有加,从不让我们折树上的一根枝条。每当我们提出采摘树上的槐米时,老人总是严厉制止,每年都任树上的槐花在地上落下厚厚的一层。 我喜欢下雨天。一阵急雨过后,雨还在下着,而树下已没了雨星。街上山洪下来了,黄色的水在街上打着旋儿肆意地流着,孩子们在树下的水中尽情打闹着。有时,过路的外村人也在树下避雨,他们就给我们讲一些外村趣事。打雷时我们是不敢到树下去的,大人们说,古槐上有大蜘蛛,打雷时,大蜘蛛就会作怪,让我听了心里怪怪的。每当雷雨天,走到树下就提心吊胆。我也曾努力寻找过,但从没有见过大蜘蛛的影子。还有人说,树上有一条长着鸡冠子的大蛇,让人听了十分恐怖,很长一段时间,每走到树下,我就将头用衣服裹起来,很怕蛇掉下来,掉到头上,但也从没遇到过。 给大家说一个神秘的小事,村中的老人说古槐有灵性,可我天天从它身边经过,也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灵性。在古树干的半米多高处,有一个鹅蛋形的树洞,小时候我和伙伴们经常抚摸她,后来磨得十分光华。有一次,一个很调皮伙伴向树洞里撒尿,我们很害怕,远远地看着,一个老人看见大声的斥责他,他也不听。过了没几天,那个伙伴的腿就痛起来了。越痛越厉害,就去医院看,大夫说,腿上生了个瘤子,要做手术割下来。在进手术室的时候,他却发起了高烧,大夫没办法只能推迟手术时间,等回到病房就又正常了,如此反复几次,手术一直没法做。这事传到家里,那个老人就找到伙伴的奶奶,告诉她去买点供品香烛给槐树上上贡,兴许就好了。后来正如老人说的,上完贡那伙伴的手术就顺利的做了,没多久病就好了。这事迅速的在村里传开了,都说这是槐仙在惩罚他呢。从那以后我们都害怕了,对古槐产生了敬畏,再也不敢接近他了。 有一年,古槐长得不旺,到了夏天招了虫灾,树上的叶子被虫子吃的也遮不住树上的枯枝,叶子还有些发黄。村里人十分担心,说古槐恐怕不行了。幸运的是,古槐昂然的地活过了那一年,之后,古槐又重新茂盛起来,更令人惊奇的是,古槐躯干上的那个洞也慢慢愈合了。
我的家在平阴城东边的一个小山村里,这里依山傍水,群山环绕,风景十分秀丽。我村向南二里地的山涧里,有一古泉,泉水喷涌 ,势如趵突,古人誉为“天赐之井”我们都叫它天井飞泉。附近几个村的望族的姓加上天井二字便成了各村的村名了。村里有一个标志性景观-----古槐。在北方,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栽着一棵槐树,是国槐。小时候,我曾问过一些大人,为什么要在院里栽槐树,多数人不能回答,而村里不识字的老人却似咏似唱地说:“门前有堆土呀,看起来是家主呀;门里有棵树呀,看起来是一户呀。”意思是说门里有棵树,就肯定是一户人家。但为什么是槐树而不是其他的树,父亲说可能是在粮食短缺,青黄不接的时候,槐树的叶子可以充饥的缘故吧。 我出生在70末,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清贫,每年槐树发芽的时候我家就基本断粮了。母亲就拿着带钩的杆子掰嫩嫰的槐叶,做可口的槐叶粥,粥滑溜溜的绵绵上口,越喝胃口越好。有时用嫰槐叶掺上玉米面,豆腐渣,撒点盐,作出香喷喷的窝窝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每年这时候母亲还会做几次槐叶粥,忆苦思甜的缘故吧,味还是那个味,吃出来的却是回忆。。。。。。 古槐很粗,三个大人都合抱不过来。树枝苍虬繁密。树的主干上依次於生出三对成牛梭形的旁枝,形成了遮阴的大绿伞。树干的北侧长出粗一米,长七米左右的大斜枝,朝北伸展,浓密的绿叶将斜枝装扮成一幅长长的绿绸缎。主干的下边,由于风雨的侵蚀,形成了一个大黑洞,黑洞旁的树皮脱落斑斑。夏日,树叶蓊郁,把树下十几米的地方遮得严严实实,透不进一丝阳光。裸露的树根像铁臂似得紧紧裹在地面上,风刮得再大,树干也纹丝不动。巨大的树冠宛若一朵绿云,漂浮在小村的上空,湛蓝的天空下,古槐苍翠的枝叶在晨光中摇曳闪烁。古槐东边是村里的小河,河里流淌的是飞泉的水。古槐与泉水相得益彰,密切相连,清醇甘冽的灵性之水滋润了古槐,使她独具神韵。古槐的躯干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壮士,顶天立地;又像一个多年修行的老道士,道骨仙风。我喜欢庄里的古槐,她像朴实的乡村老农,温馨、亲切。 村里的人们在这槐树下,生活的平淡自然,没有人知道它栽于何年,爷爷不知道,爷爷的爷爷也不知道。 后来,从长辈们的闲谈和书中了解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人家,大部分是在明朝期间从山西迁过来的。迁徙的人们都是从山西洪同县老槐树底开始的。人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故乡,渐行渐远,回望故乡,看到的是那棵老槐树“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 ? 大槐树下老鹳窝”。当年的诗词,后人还都记忆犹新。我想,大概是人们为了纪念故乡,才在院里栽上槐树的吧。文 古槐大概是迁民到此的先人所栽, 如今已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我们家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我们的家族有一家分成几家,到了近代,老人们对古槐更是爱护有加,从不让我们折树上的一根枝条。每当我们提出采摘树上的槐米时,老人总是严厉制止,每年都任树上的槐花在地上落下厚厚的一层。 我喜欢下雨天。一阵急雨过后,雨还在下着,而树下已没了雨星。街上山洪下来了,黄色的水在街上打着旋儿肆意地流着,孩子们在树下的水中尽情打闹着。有时,过路的外村人也在树下避雨,他们就给我们讲一些外村趣事。打雷时我们是不敢到树下去的,大人们说,古槐上有大蜘蛛,打雷时,大蜘蛛就会作怪,让我听了心里怪怪的。每当雷雨天,走到树下就提心吊胆。我也曾努力寻找过,但从没有见过大蜘蛛的影子。还有人说,树上有一条长着鸡冠子的大蛇,让人听了十分恐怖,很长一段时间,每走到树下,我就将头用衣服裹起来,很怕蛇掉下来,掉到头上,但也从没遇到过。 给大家说一个神秘的小事,村中的老人说古槐有灵性,可我天天从它身边经过,也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灵性。在古树干的半米多高处,有一个鹅蛋形的树洞,小时候我和伙伴们经常抚摸她,后来磨得十分光华。有一次,一个很调皮伙伴向树洞里撒尿,我们很害怕,远远地看着,一个老人看见大声的斥责他,他也不听。过了没几天,那个伙伴的腿就痛起来了。越痛越厉害,就去医院看,大夫说,腿上生了个瘤子,要做手术割下来。在进手术室的时候,他却发起了高烧,大夫没办法只能推迟手术时间,等回到病房就又正常了,如此反复几次,手术一直没法做。这事传到家里,那个老人就找到伙伴的奶奶,告诉她去买点供品香烛给槐树上上贡,兴许就好了。后来正如老人说的,上完贡那伙伴的手术就顺利的做了,没多久病就好了。这事迅速的在村里传开了,都说这是槐仙在惩罚他呢。从那以后我们都害怕了,对古槐产生了敬畏,再也不敢接近他了。 有一年,古槐长得不旺,到了夏天招了虫灾,树上的叶子被虫子吃的也遮不住树上的枯枝,叶子还有些发黄。村里人十分担心,说古槐恐怕不行了。幸运的是,古槐昂然的地活过了那一年,之后,古槐又重新茂盛起来,更令人惊奇的是,古槐躯干上的那个洞也慢慢愈合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