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风翼z70 黄金风翼z70
你好w
关注数: 81 粉丝数: 172 发帖数: 9,023 关注贴吧数: 105
MGS系列正作完鉴留念 I'm afraid it's been……9+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1years.Keep&urlrefer=c364cca0933d159f7a8b51387e2759c0your waiting huh?大概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在优酷的实况主视频里看了MGSV的实况,而在《幻痛》发售的9+1年后,我玩通了合金装备系列的所有正传。 游玩顺序是MGS1-2-3-和平行者-原爆点-幻痛-4。得益于如今游戏平台和模拟器的发达,除了最后玩4时候rpcs3模拟器经常崩溃外都很流畅,如今网上已能找到大部分汉化补丁,剩下来的英语内容也能看懂就是了。 对系列的整体感受就是:整个制作组对游戏的上心,能从游戏性到画面,再到时不时穿插进来的整蛊内容调节氛围,感受到真的是一帮天才、一帮用心的人在用尽一切精力,把他们喜欢的东西塞进游戏里。很喜欢小岛这种风格,That's why Kojima is god 1代:很难想象这是1998年的游戏,刷新了对ps1性能表现的认知。以及REX真的很帅 2代:到了PS2时代画面表现有了质的提升。无处不能感受到制作组的小巧思,可以打碎的瓶子、踩上去会滑倒的鸟粪、站在窝尿的小兵楼下,头会把尿顶开。结尾对自由、对模因的思考放在今天也不过时。 3代:最重量级的一代,极致的堆料,足够有趣的玩法,海量的文本和语音量也十分有趣。从snake吃的东西到小岛自己喜欢的电影,再到整蛊小剧场,电台里都能找到。被科表在今时拿来炒冷饭足见本作的完成度。 PW:炫酷的漫画过场,一堆有趣的联动和不少整蛊的支线让本作显得轻松,但致敬《奇爱博士》并上接三代的剧情亦绝不庸俗。另外只在本作玩了日配(资源流通度更广)感觉大冢明夫秒杀大卫海特了。唯一缺点是原生24帧,索性用了30帧的金手指 GZ、TPP:最FK konami的一集。FOX引擎带来的至今仍不过时的画面与动作流畅度、炉火纯青的电影化叙事和镜头调度、足够充实有趣的基底玩法,最终却只能以半成品面试,成为所有MGS玩家的幻痛。带着这份残缺与相较系列前作最为沉重的整体基调,只让人感到可惜。 4:MGS玩家的《真心为你》,高达40%的播片占比一定程度拆碎了玩法的连贯性,但作为系列的“收官之作”,把历代所有伏笔收回,讲好故事已是不易。带有一股浓烈的2008ps3的味道,滤镜、载具关、更强化的射击要素、系列唯一一次能开metal gear的流程,最后老蛇和山猫的决战可以说是我玩过游戏中最棒的boss战之一。再见了,所有的MGS!
G夸克斯目前为止究竟想拍些什么? 作为一名国内院校上线后第一时间观看,tv动画除W和创行者外全部看了的一般路过高达fan,我已经搞不清楚G夸克斯究竟想拍些什么了 我个人对剧场版内容倒挺喜欢的,甚至看完对夸克斯和红高达有所改观有点想凯mr魂玩具,但目前为止tv剧集给我的感觉只剩下失望。 鹤卷监督的作品我只在前些日子看完了Top2,可能是对Top1更有好感,top2给我的整体印象是营造青春氛围少男少女内容的同时,以极具感染力的演出方式呈现激动人心的故事。尽管top2观看过程中总我总觉得有不少槽点,但总归是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且收了一个不错的尾(还呼应了top1) 但截止目前为止,我仍觉得夸克斯拍出来让我感到:“制作组真的知道他们只有12集内容吗?”抛开下一集依旧是剧场版内容不谈(据说剧场版独占是商法啊翻译之类的错误信息),目前作品表现出来的内容在我这里无疑是不足的,引用尊重哥的观点,我想看到这部片可以被解读为所谓“战后年轻人面对战争带来的'遗产',如何跨越这种困境”,或者更多的什么东西。可当我们回望我们的主角,这些年轻人们,却发现他们真的做了什么吗? 番茄从第一话看见军警暴行敢于挺身而出的朴素正义感,沦落到一心男主甚至到后面又给我们“揭秘”女主只是想要kirakira。男主谜语人暂且不表,女二目前的行为我也完全没法共情,我想把这归功于演出上的缺失。哪怕给了一闪而过的几cut想告诉观众女二被大叔背叛,但这终归是一部讲故事的动画片,如果真的要逐帧分析万字解析才能让你明白人物被人背叛了那就真完了。归根结底,明明给几个镜头就可以清晰表达人物动机,但制作组就是不给,我认为这不能解释成“电波”。
锐评本次试玩体验 本人3G时代入坑的牢玩家,3G时代开始除4代(指MH4)外往后无一缺席,补过P、2G、P3,玩过MHF,超级怪猎凯子(买了一堆周边手办),相信有资格锐评本次的试玩版 关于优化:很难想象PC版的优化完全不如PS5版,以下为本人用了四年的笔电配置,算不上多好但我自认为大部分3A大作首发是能玩的。但这次demo实在是超乎我的想象,本人龙信2首发80个小时通关,个人体验这次的优化完全不如龙信2,捏脸的时候人物脸部纹路都是糊的,整个画面最低到最高都是糊成马赛克,这下真的感觉画面不如P2G了平均下来勉强稳30帧,大本营只有搞笑的15帧不到,每次出大本营还会卡一会,很难想象这是几年前被人们冠以优化强之名的RE引擎和卡普空 关于武器:由于本人玩的武器不多,就不罗什么谁谁强势弱势抱不平了,单论这次试玩我玩的大剑、锤子、太刀(后两者不是主武器,所以只有直观感受),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因为集中模式的加入,感觉不用集中调位武器的手感就会很迟钝,比如大剑蓄力的转向、太刀登龙的调位。再一个就是这个新的角力我是真不知道怎么触发,有时候一整把精防都不出,有时候随便防一下就出了,也没有教程写这次强推这个相杀、角力,也搞得很不平衡感觉,大剑相杀感觉看着出就行,随便吃辟兽技能加成,锤子的本垒相杀我一次没用出来,我水面击呢?听说斩斧相杀毛加成都没有还会掉血,真是台笑大方了
浅谈一下我对第十六话的感受 这一话初看的时候总感觉非常突兀,没头没尾的打斗,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但慢慢回味后又不免感到一分悲伤。 这一话虽是致敬回,但却拍给了所有的孩子们看。看着孩子们画着自己觉得最酷的怪兽,不免让我想起自己童年的各种恐龙啊怪兽啊涂鸦。看着小孩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建造着自己的秘密基地,小时候的我也一定会感到羡慕吧。 这集是突兀的,很突兀的妹妹加入了两个小男孩的团体,很突兀的画变成怪兽,很突兀的大人们攻击着怪兽,很突兀的奥特曼抬走了怪兽。 小孩们不愿让怪兽被大人夺走,不愿与同伴分离,他们把怪兽越画越大,天真的以为只要怪兽长大了就能解决一切,但直到怪兽长大了才发现,“长大了”也无法阻止大人对怪兽的攻击,最终也无法阻止和怪兽朋友的分离。 最后一段是我最喜欢的,带着一丝忧愁和无奈,怪兽变成了星座。即便和朋友分离,但孩子们的友谊依旧长存,长大的过程总是伴着悲伤的离别,不禁怀念起幼儿园时、小学时那些关系很好但是毕业后了无音讯的朋友们,孩子们约好了全世界都是他们的秘密基地,之后一定会再见,是欢喜也是无奈。 最后爸妈和纯的对话也很让我意外。本片的主题是沟通,但这种沟通却不止是文明,物种间的沟通。纯是一个过于懂事的孩子了,但这种过于懂事也让父母们过于担忧,明明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没有错。结尾也很感触啊,爸妈竭尽所能安慰着孩子,台词说的很对,爸爸才像孩子,儿子有点像大人了。这种父母孩子的沟通,想必是拍给孩子们的吧。 题外话,特摄观众们常常要让自己看的作品不被称为子供向,但大友们在小时候,还是孩子的时候,不也是热爱着特摄英雄们吗?这集我很喜欢的一点,大概是这些让我回忆起过往孩童时期的忧伤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