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ლ望兲 1530153041
关注数: 7 粉丝数: 20 发帖数: 2,198 关注贴吧数: 38
果然要献祭一对呀(纯主观,不喜来喷也没什么) 个人是很喜欢叶山和阳乃的,作为主要配角,二人人物塑造地非常有深度。 叶山是跟大老师相互极端的存在,而正因如此,才能相互理解,又却不认同对方。而这又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从刚开始大老师的厌恶、叶山叫不对比企谷名字,到第四卷的初识,再到七卷二人达成上述的共识。特别在十卷之后二人的互动,可以说是或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两种极端非大众不中庸的思想。 可以说,这是二人的一种相互成长,大老师通过叶山来学习人与人的交往,叶山通过大老师来反思过去与自己。但二人又都是“自我意识的怪物”,在不断的辩论与争执中,他们理解对方但不情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又慢慢加深了“自己与他合不来的看法”,形成一个 我理解他,但不认同他→我不愿和他想的一样→所以我们不能互相认同 阳乃就不用说了,与静可爱唯二能改变故事发展的存在。 从刚开始,就猜y代表着阳乃。一是最初觉得叶山是造成雪之下变成那样的根本因素,而阳乃又是妹控,所以如果叶山喜欢阳乃,戏剧冲突会更好。二是从二人的互动看,表面风平浪静,关系甚佳,结合一来看,会更加虐。 反正第13卷是真的心疼叶山,而贴吧大多数人对叶山又都是戏谑,真的难受。毕竟是小说,在故事中是衷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幸福的,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主要配角。 希望后日谈里能讲清楚吧。
论留白的艺术 留白,在渡航的笔下又叫不讲人话。在前11卷中,留白在文章中可以说到处都是。从小说人物的取名(参考地图),再到真物这一定义的解释,大多都靠读者脑补,作者并没有把规则定死。在12卷中,这一点也是得到延续。but,12卷却让人怀疑渡航是不是写少编写多了,感觉大老师不再如此清新脱俗。所以,这里稍微对12卷中的侍奉部3人+阳乃做一下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毕竟我没觉得12卷有那么差。 1、以前看某乎dalao的回答,说雪之下像《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大庭叶藏。但自己觉得,雪之下更像《斜阳》中弟弟直治,认为“人都是一样的”在蔑视他人的同时,也蔑视了自己,让人们毫无自尊地放弃所有的努力。在12卷中大老师本想因雪母gank来帮雪之下,却遭到雪之下的拒绝。 「我在进行继续协议期间,想想有什么能获得理解的办法吧……」   雪之下说道,可由于她那苍白的脸和细小的声音,让我确定了那是基本上没有希望的。可是,现在又没有其他能做的事了。我也点点头。   「也罢,你说的对。总之先找齐说服他们的材料,接着……」   说到这里,我停住了。在沙发上和我并排坐着的雪之下,攥住了我的夹克袖子,阻止我说下去。虽然她没用什么力气去拉,可她紧紧地攥住,我的袖子上起了褶皱。   「等等。这接下来是我们的工作。……这是我该做的事」 这里很明显看的,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完成成长,也有对自己应该与大老师平等的祈愿没有被大老师看出的近似不满。总之,在12卷中雪之下的戏份并不多,可以说是为了13与14卷做铺垫所创作出来的一个过渡形象。 2、其实团子这条线一直很明了。大老师结局要么牵手成功,要么bgm可惜不是你。如果是前者,估计也不是团子。所以团子的情感爆发只能在12卷和13、14卷结局。如果是结局,等于说是白了。11卷差点白都没白,怎么可能是结局炎上了。所以可以得出结论,12卷团子基本凉了。所以关键问题在于,怎样处理团子结局。 间章3   还好泪水止住了。 ……   所以,还好泪水止住了。   ……   照理说这样就好了,但我现在却完全止不住泪水。   若是我没能止住泪水,那该多好。 这种类似于鲁迅写文章的方法,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留白。通过刚开始的心中的悲伤,到后来的悔意,凸显出团子心中的复杂矛盾的情感。其实纵观全文,可以发现团子在12卷的感情向大老师发生了偏移。这是件好事,如果团子股真的崩了,那她在这次恋情中学到应该是如何珍惜对方,而不是悔恨,这才是团子的成长。如果团子感情对两人还是各一半的话,伴随着雪之下的成长,那么团子才是其中最大的loser。 3、看动画时,感觉阳乃是个反派。而看小说时就会发现,在一帮人不说人话的时候,只有阳乃还讲着人话,还做着讲解。但即使是说人话,依然让人需要琢磨其目的与真意,是一个双面角色。然而12卷中,感觉完全成了友军,说了太多,虽然指明三人的关系(反正我一直觉得是三角恋),却提供了太多信息,使全卷失去了推敲的内容,让人看过就过了。 此时,哪怕是现在,阳乃小姐的话语都像是在叙述和自己无关的他人之事一样,声音中伴随着距离感。明明是在说她自己,却给人极为客观的感觉,让主观的所在之处暧昧不清。因为这个缘故,连这不问自答的突如其来的话语,也让觉得是谎言和真实掺杂在一起一样。 「我说……」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阳乃小姐的脚下,用嘶哑的声音叫住了她   阳乃小姐又迈出一步,朝我回过身。她笑嘻嘻地歪着脑袋,沉默着催促我说下去。   我一瞬间为她那过分和善的眼神感到摒息。   「她……,为了变得成熟,舍弃了什么呢」   那和她十分相称的微笑,一下子消失了,变成了悲哀的表情。   「……她和我一样,舍弃了很多」   雪之下阳乃用着没有比这更明确的态度说着了这么一句,即便不告诉我哪怕其一。而后,她消失在了人山人海之中。 emmm,感觉自己不太会编了。 4、这卷的大老师有点与众不同,就像隔壁psv游戏中的,不在状态。不过讲道理,大老师刚经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妹妹上榜),感情方面有些不正常也说的过去,而且这些对人的过分负责也可以体现其身上的依赖共生关系。不过,大老师的情感一开始就是不明确。因为经常说着些俏皮话来避之不谈,明明是自我的批判,到了下一卷又很难体现出来。个人认为这是作者给这一形象过于充分自由的发挥空间,在初期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在后来也是大老师掩饰自己情感的一种方法。大老师因雪之下的委托开展着行动,也是小说回到刚开始相互帮助的主题。不过个人认为大老师的性格才是春物标题中的问题,估计因很难解决所以不解决吧。 综上,这卷有点渡航教你读小说的味道,与暴雪爸爸来教你玩游戏类似,缺乏自由感。所以说最好圆12卷的方法是:13卷雪之下第一人称叙述,直接超神。我的轻小说主人公果然有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