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爱单轮 强强爱单轮
关注数: 1 粉丝数: 8 发帖数: 944 关注贴吧数: 21
【2012】 丽水世锦赛首日 中国队包揽所有奖牌 2012年世界(丽水)自由式轮滑锦标赛首日决出青年男子、女子花式绕桩胜负,中国队包揽这个项目两个组别所有奖牌,让中国的红旗一次又一次的飘荡在了丽水的上空。 世锦赛正式比赛项目今天下午正式举行,首先进行的是成年男子、女子速度过桩的预赛。中国队的小将在面对世界强敌意大利时,没有流露出丝毫恐惧。在成年男子速度过桩的赛场上,丽水“双快”郭方与蓝王恒分别以4秒47和4秒482的惊人成绩顺利进入决赛的争夺。在成年女子速度过桩赛场上,四川选手苏菲浅压线进入决赛,另一位进入决赛的选手是南宁小将蒙昀。成年男子、女子的决赛将在25日上午进行。 在晚上进行的青年女子花式绕桩的决赛中,中华台北队的小将们展露出不俗的实力,但势头瞬间就被中国选手盖过。来自深圳的“蛋蛋后”冯辉用完美的表演征服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球,斩获冠军。同样来自深圳的小将管雨湘克服了紧张的情绪顺势为中国队夺下银牌。来自湖南,并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小将王鼎郁馨获得铜牌。中国三位少女包揽了青年女子组别花式绕桩的所有奖牌。 在青年男子花式绕桩的赛场上,来自日本的选手用一套流畅轻盈的动作给中国队小将带来了压力。可在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流畅的动作始终敌不过超高的难度。在全国赛中憾获银牌的四川选手张颢此役发挥极佳,卫冕世锦赛青年花桩冠军。来自东道主丽水的选手叶浩钦因赛前被紧张情绪困扰,遗憾的获得了第二名。首次参加世锦赛的四川小将朱天乐为中国队添上了第二枚铜牌。在颁奖仪式中三位小将口中默唱着国歌,让在场的国人自豪无比。 截止至比赛结束,中国队在此次世锦赛中共获得2金2银2铜的骄人战绩,包揽了世锦赛首日所有的奖牌。五星红旗飘扬在四周,始终没有降下。 明日上午将进行成年女子花式绕桩、女子花式刹停的决赛以及男子花式刹停的预赛。下午与晚上则将进行青年男子、女子速度过桩的预赛,双人花式绕桩的决赛以及成年花式刹停的决赛。
[2011] 德阳男(蒲浩洋)登上轮滑世界巅峰后--转载 在前不久结束的上海国际轮滑公开赛上,中国男孩蒲昊洋技惊四座,在WSSA(世界绕桩轮滑协会)世界自由式轮滑积分榜上,这个来自德阳的15岁男孩超越德国选手Martin Sloboda,排名世界第二。10月23日,德国自由式轮滑世锦赛落幕,蒲昊洋独得2金1铜,名列个人奖牌榜首位。 在轮滑技艺处于巅峰状态时,习惯将“可能吧”“好像要”挂在嘴边的蒲昊洋却有了另一个目标:为了学业,坚定地选择暂别轮滑三年。尽管有轮滑迷的挽留、轮滑 界的惋惜,自己也深知“10天不练,可能就已经被别人落下”的现实,蒲昊洋只是微叹口气,“可惜啊,但是没办法。” 冠军: 10月27日,德阳五中的运动会正如火如荼进行着,还在大门口,就能清晰听见操场上播音员通报成绩的声音。蒲昊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高中部二楼的一间屋内, 桌上摊着空白的数学练习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男孩在凌晨2时才乘坐德国的跨国班机返回四川。“回家上了会网,取了(隐形)眼镜准备睡觉,看表已经6点 了。”没来得及睡下,蒲昊洋急忙准备着赶往学校,以至于低着头进校门的时候,都没注意到学校大门口挂着的写有“热烈祝贺德阳五中学子蒲昊洋在第五届自由式 轮滑世界锦标赛上勇夺两项冠军”字样的祝贺横幅。 “我离开学校快半个月了。”蒲昊洋的嘴角挂着一丝充满疲倦的笑意,为了征战世锦赛,10月15日,他就提前赶到赛前集训地上海,“主要是为了练习双人花桩 (花式绕桩)。”他解释说,因为搭档蓝王恒在上海上学,两人聚在一起练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此前这套编排好的动作只比赛过一次。 集训五天,他们每天要花七八个小时进行双人练习。“本来动作难度比较大,而且两个人的强项都是battle(花式对抗),双人赛是我努力最久的。”在世锦 赛赛场上,两人凭借高难度的动作安排以及稳定的发挥,最终打破了韩国队在双人花式绕桩项目上的垄断,为中国队第一次在世锦赛取得了男子双人花桩的冠军。 而个人优势项目battle赛的夺冠,颇有些众望所归的味道,蒲昊洋以自己花了一年时间苦练、目前世界上只有他一人能够掌握的“单轮茶壶转”惊艳亮相,最 终获得了男子battle冠军。这还不算完,在男子花式绕桩的比赛中,还差2个月满16岁的蒲昊洋“壮着胆子”报了成人组的比赛,与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选 手kim sung jin同场竞技,最终获得第三名。 赛后统计才知道,蒲昊洋在本届世锦赛场上取得的2金1铜的佳绩,也是所有参赛选手获得最好的成绩,奖牌数几乎与总成绩排名第二的法国队持平。 天才:掌握全球顶尖绝技 蒲昊洋在世锦赛上的成绩,可以说惊艳但并不惊奇。只需百度一下就可知道,这个男孩从13岁获得四川省平地花式第三名开始,在各项大赛上所向披靡。 2009年酒泉世锦赛选拔赛青年组冠军、2009上海自由式轮滑世锦赛青年组花式绕桩亚军、2010年泉州全国世锦赛花式绕桩青年组冠军、2011年上海 大奖赛男子battle冠军……这些只是蒲昊洋获奖中的少部分。“获得冠军很正常,毕竟有铺垫。感觉有那个实力了。”蒲昊洋说,他从正式练习轮滑平地花式 到走上巅峰,只用了4年时间。 2007年,还在读小学的蒲昊洋受到同学的影响,开始练习轮滑,“他们家的体育用品店在卖轮滑器材,就跟着他开始学。”最初抱着好玩的心态,他只接触平地 速度滑,直到2008年4月,才正式学习平地花式。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蒲昊洋会在家练习一两个小时,“兴致来了,会练到凌晨一点多。”蒲昊洋 说,2009年后,他每周末会在成都接受七八小时的训练,“(因为)喜欢征服一个动作的成就感。” 蒲昊洋有些腼腆地承认了自己在轮滑上的天赋,“学得比较快,平常人要花两三个月时间学的动作,我大概一个月就掌握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天才,“我只是在一些地方比较天才,比如旋转,其他方面还是靠练习。”而一些类似天鹅蟹等考验柔软性的动作,他却没办法掌握。
浅析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区别 2011-12-25 20:40| 发布者: 轮滑风| 查看: 802| 评论: 20|原作者: 托塔天王 摘要: 速度轮滑技术与速度滑冰技术,无论在技术结构、做功机制、滑行轨迹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下面就两者的直道技术和弯道技术进行论述 速度轮滑技术与速度滑冰技术,无论在技术结构、做功机制、滑行轨迹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下面就两者的直道技术和弯道技术进行论述: 首先说直道技术,直道技术分为:蹬地技术、收腿技术、摆腿技术、落轮技术和摆臂技术。 蹬地技术: 蹬 地 幅 度: 轮滑:相对较小,对步幅的均衡性、周期性要求很强 滑冰:相对较大,对步幅的均衡性要求不太严格 单步蹬地次数:轮滑:内、外刃2次蹬地+平刃加速 滑冰:外刃接平刃惯性滑行+内刃蹬地 蹬 地 节 奏: 轮滑:快节奏,2次蹬地衔接紧密,流畅 滑冰:节奏较慢,主张利用体重惯性滑进 蹬 地 方 向: 轮滑:侧前蹬地 滑冰:侧向蹬地 蹬地最佳角度:轮滑:60°—50° 滑冰:45°—30° 蹬 地 力 量: 轮滑:强调全身协调发力,形成倒钟摆效应,力量均匀 滑冰:强调腿部力量,大力蹬地 蹬 地 轨 迹: 轮滑:S曲线滑行,直线性很强 滑冰:大折线或向外的大弧线滑行,直线性差 蹬 地 支 点: 轮滑:支点不牢固,经常有脱滑现象 滑冰:支点牢固,几乎没有脱滑现象 重 心 高 度: 轮滑:中、高姿 滑冰:低姿 上 体 姿 势: 轮滑:协调压摆 滑冰:低姿放松 蹬 地 时 机: 轮滑:协调全身力量,力的衔接紧密,严格 滑冰:时间性要求不太严格,主要是有效利用惯性,较自由 收腿技术: 收 腿 线 路: 轮滑:沿最短的距离收回,适应轮滑特有的快节奏 滑冰:大腿带小腿后弧线收回,利用横向摆重心形成惯性助力 收 腿 作 用: 轮滑:完成重心转移,形成剪夹力,配合收蹬技术 滑冰:完成重心转移,为惯性滑进助力 收 腿 速 度: 轮滑:迅速、含力 滑冰:匀速、放松 摆 腿 落 地: 轮滑:主动前摆,开步落轮 滑冰:靠近支撑腿落刃,外刃着地接惯性滑进 落 轮 角 度: 轮滑:正前方平刃或稍外刃落轮 滑冰:外开角外刃落轮 落 轮 位 置: 轮滑:正前跨步落轮 滑冰:靠近支撑腿落刃 摆 臂 方 向: 轮滑:侧后,微屈肘 滑冰:再侧后,臂展直 弯道技术: 弯道滑跑姿势:轮滑:多采用“《”形侧弯姿势,目的是防止弯道离心力过大导致的脱滑现象 滑冰:多采用重心向圆弧内倾倒的姿势,增加向心力,维持平衡 弯道蹬地角度:轮滑:多在55°—45°左右 滑冰:多在45°—30°左右 弯道蹬地方向:轮滑:多采用侧前蹬地技术 滑冰:多采用侧向蹬地技术 弯道落轮位置:轮滑:侧前主前(克服斜坡高度差) 滑冰:侧前主侧(水平冰面) 弯道摆臂技术:轮滑:左横抬大臂屈肘,微摆小臂,右侧后主侧微屈肘大摆臂 滑冰:左臂扶冰或背后,右臂侧后大摆臂 以上,是我对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技术在该技术范围内存在区别的一点粗浅理解与体会,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滑友们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进步!
业余轮滑马拉松赛前训练ABC 2008-3-13 12:48| 发布者: 轮滑风| 查看: 1000| 评论: 0|原作者: johnxu|来自: 本站原创 轮滑马拉松近年风靡世界,最大规模的柏林马拉松有9612人参加。中国苏州2006年9月12日将第一次举办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 因为我第一次报名参加轮滑马拉松业余组半程比赛,所以想找些这方面的资料准备一下。可是中文网站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资料,倒是发现国外有很多提供在线培训的网站。挑了几个免费的网站,下载了一些赛前辅导,草草地编译了一下,除了我自己参考外,提供给感兴趣的朋友。因为是免费信息,内容有些浅显,但是 it is better than nothing。有的付费网上课程,70多美元可以下载详细的训练计划和视频文件,并提供网上答疑咨询。 本人是业余轮滑爱好者,文中可能有很多不妥之处,还希望专业人士指正,补充。 文中3.4和6.3是新补充的内容。附件:《新手全程马拉松16周训练计划》 仅供参考 1、开始马拉松训练前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 1.1 目前身体状况 如果你不经常从事体育锻炼,那么在开始训练前就要咨询医生。如果你已近经常从事慢跑、网球、自行车、轮滑等有氧锻炼,那你就可以开始轮滑马拉松的训练了。 1.2 目前轮滑技术水平 只要具备以下两条就可以开始马拉松训练: 1.2.1 熟练掌握刹车技术; 1.2.2 轻松地在7分半钟内滑1英里(1.609公里),也就是说你能轻松地以8英里(12.9公里)时速滑行。 2、训练时间 虽然有人不经过训练也能滑马拉松,但是,适当的训练可以从精神和体力两个方面保证您从马拉松中获得安全和乐趣。 训练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你要实现的目标、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和你的轮滑技术水平。如果你身体很健康,具备中等轮滑技术水平,目标就是滑完马拉松送全程,那末,一般需要6周训练时间。如果你平时不怎么运动,轮滑技术不太熟练,或者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例如,获得本年龄组的名次),那么你就需要12或18周的训练时间。 3、训练内容 3.1 长距慢滑(Long Slow Skate)简称LSS LSS是马拉松训练计划的重要内容,每周训练一次。训练时,从自己目前轻松滑行距离开始,逐渐延长距离,滑行速度应该慢于正常的速度训练。例如,技术熟练的轮滑者的LSS训练可以从20英里(约32公里)开始,在为期8周的训练计划中,每周增加5英里(约8公里),切记,不要追求速度。 也有的教练认为,如果你能够轻松地滑完比赛的距离,那么每周的LSS训练距离不要超过比赛距离的15%,过长距离的LSS 训练对提高速度没太大作用。 3.2 法特莱克(Fartlet变速滑) 不断重复高速的短距离滑行。变速滑训练时,距离和速度都要变化。训练的目的是使身体适应高速滑行,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有氧代谢水平。训练时,选择前方的一个目标,如树、房子、电线杆等,距离可以从100码到1英里(1.6公里),先以冲刺速度滑到那个目标,然后再减速以LSS速度滑行。充分恢复体力后再选择任意距离的下一个目标。 在冲刺阶段,你应该以你能达到的速度的90%来滑行。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法特莱克训练。训练的距离为半程马拉松。 3.3 斜坡训练(Hills): 主要为了适应山地条件的马拉松赛,其作用类似变速滑,这里从略。 3.4 间隔训练(interval training): 每周要至少进行两次高强度的间隔训练,这种训练是提高速度的基本方式。 间隔训练有以下两项基本内容: 3.4.1 内容一: 热身: 5 分钟匀速滑,然后5分钟加速滑,结束时达到比赛的速度 以全速的80-85%滑5分钟,然后非常慢地滑3分钟(充分恢复体力),此过程重复4次 休息8分钟 两次法特莱克(变速滑),每次10分钟,中间休息2-3分钟 休息3 分钟 五次100米冲刺,每次中间休息一分半钟(90秒),10分钟放松。
速滑基本姿态-10条 2002-7-7 00:00| 发布者: 轮滑风| 查看: 9868| 评论: 0|原作者: SKID姚舜|来自: 轮滑天地 摘要: 速度滑冰与轮滑不同,轮滑的姿势不必像冰上速滑那样很低,否则无法做双推了。因此,不能说蹲的越低,滑的越快。但上图的姿势还是标准的。速度滑冰要求的姿势是双手触摸脚踝骨。 作为业余爱好者,想滑快点, 双臂自然下垂,能摸倒自己的膝盖也就可以了 如果是专业队员,至少要做到肘关节放在膝盖上,双拳能拖住下颌 1.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 脚腕自然放松,在轮的正上方. 3. 冰鞋平行指向前进方. 4. 屈膝约 100 度, 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 5. 重心指向脚后跟. 6. 大腿与躯干成45-60度, (躯干与地面成 30-45 度) 7. 双臂自然放在后腰. 8. 双肩水平 9. 抬头目视前方 10.身体尽可能放松 问: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姿势一样吗? 答:速度滑冰与轮滑不同,轮滑的姿势不必像冰上速滑那样很低,否则无法做双推了。因此,不能说蹲的越低,滑的越快。但上图的姿势还是标准的。速度滑冰要求的姿势是双手触摸脚踝骨。 问:滑长距离项目时姿势是否可以高一些? 答:一般滑长距离的姿势是较高的,主要是因为滑长距离时,双腿做功时间长,如果蹲得太低,大腿肌肉会过早疲劳,产生僵硬感,无法完成匀速滑行,速滑的长距离选手训练和比赛时都非常注意单圈的匀速滑行,即每圈的用时基本不变,好的选手可以达到10000米25圈每圈的误差小于1秒。
[2012] 澄清几个刹停上关于“大狼说的”话的疑问 一,“大狼去年给木瓜的答案是或许裁判水平不够”。这些文字我确实说过,但转这些字的时候,能不能把完整的句子上下文放出来,而不要只发布你想让大家听的这些字? 二,“大狼去年给木瓜的答案是或许裁判水平不够,今年还是这句”。我非常好奇,这个“今年还是这句”……今年全国赛我确实说过两次裁判水平仍然需要不断提高的话,一次是在8月3日上午的裁判学习上,一次是在8月6日Slide比赛决赛进行到一半时,因为刹停比赛的时间严重拖延,我说了裁判员在快速确认动作、连接、得分方面的业务水平还需要提高,但这是对裁判们说的。请问大墩子你是如何知道我说的这些内容,又如何能把它串到木瓜的比赛结果上的?如果不是指这两次,那请问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谁说的类似的话?刹停结束后我除了拿着成绩公告跟几位裁判确认木瓜的排名是席位出来的还是裁判们一致打出来的结果,此外我都没有跟人讨论过木瓜的事情,大墩子你这话从何而来? 三、“大狼说木瓜刹和V刹是一个等级”。这也让我很吃惊,因为我还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说了木瓜刹和V刹是一个等级的话,因为我是晚上回到宾馆上了论坛看了几个贴子才猜到木瓜刹是什么动作。如果有,那是否是在教练领队会议后,有人问起了技术起评时我举例解释什么是起评?   绕桩动作是按照平衡、力量、柔韧三个要素来衡量其动作等级,也就是平衡要求越高的动作其难度也越高,其次是力量,最后是柔韧。轮滑刹停可能也是类似的方法,可能会再多一两个元素。Cross-Z刹对柔韧要求高于V Toe toe,但对平衡和力量的要求都低于VTT,我从来都不会建议大家去练那种对韧带及关节有极其高要求的动作,这种动作小孩子都不用练,那对轮滑推广是种误导。 热爱一项运动,就请给这项运动足够的尊重。两天的刹停比赛,直到成绩公布之前,木瓜在赛场上展现出来的阳光和自信,我都很欣赏,我误以为当一个人技术提升到一定程度,自信会让一个人很宽容。但是在全国锦标赛上,在走下颁奖台之前,当着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轮滑协会领导的面,砸了奖牌,撕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证书,这无论如何都谈不上对一项运动不停付出的所有人们的尊重,更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竟然还有些人认为木瓜撕证书的时候很潇洒很酷,真让人愤怒,因为这个举动,国家体育总局对木瓜所做的处理,绝不会让人高兴,比如可能会包括取消木瓜本次比赛的所有成绩,对木瓜禁赛一年或数年,会对木瓜所代表的俱乐部禁赛,同时处理该队伍的教练和领队……这些结果都有可能。我非常想问一句,对评判结果不接受,就可以将自己所在的队伍、队员、教练和领队置于这种种风险之中么?整个晚上,我和新地都在想办法降低木瓜这种行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层面,跟总局的官员做各种解释工作。我不知道最后会有什么结果,我只是不希望辜的人受牵累。 同时,我也忽然有了后怕,也有丝庆幸,如果在世锦赛的颁奖台上出现同样的一幕,那会是抽在中国脸上的一声多么响亮的巴掌。抱歉,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如果有人觉得很过分,请仔细看明白这个过份的前因是什么。 最后,顺便说一下,组委会已取消宝狮莱队的刘亚飞获得的道德风尚运动员的称号,同时对宝狮莱队是否不再进行后续的处罚,只能看我能把工作做到哪一步了。本条消息我就不单独发布了。
2012 新版 hyper+G 平花轮 测评 ~ 更新 使用9天后体会: 抓地力下降不少,和第一天使用感觉差距挺大。 不过即使如此,抓地力依然堪比马达。 赞叹一下此轮子惊人的耐磨! 高强度平花练习 + 每天6~8公里刷街, 中线健在,依稀可见~ ++++++++++++++++++++++++++++++++++++ 分割 ++++++++++++++++++++++++++++ 前言:从此马达销量减半。 简介: HYPER + G 昨晚一款经典平花、FSK轮。2012年重新冲击中国市场。 2012款 H+G 是MST现役队员,在今年全国赛上所使用的轮子。 使用人员有:郭方(黄色)、冯辉(黑色)、林恩宁(白色)、叶浩钦 and 蓝王恒(绿色)等等 .... 2012款一共出现了6中颜色,不再是原来单调的黑白两色了(老款假货满天飞,谨慎购买)。 2012款颜色:淡黄、玫红、叶绿、橙色、黑、白。 硬度84A 。 款式: 80、76、72 针孔轮。 正文: 近日风色购入了一套 72 的黑色H+G 到货了便迫不及待的换上全套出去体验了。风色的测试装备如下:测试的过程(即折磨轮子的过程): 1、刷街约 6~7公里。 2、高强度的平花练习,各种单轮等。 轮子的耐磨度测试结果: 在慢速刷街,大约大半小时刷完6~7公里。 以及在高强度的平花训练(已经各种前后单轮动作)5小时后。 :尝试了大约30次单轮转导致肉眼可见的前单轮内刃稍微皮下见肉。所有轮子中线均未磨开。(而且目测中线非常明显) 结论:耐磨度 8分 (以下各项数据满分10分) ————————————————————— 分割线 ——————————————————————————— 以上是在穿鞋7小时后。风色能够看到的对轮子直观的评价。 以下数据都是非直观。风色在这7小时内对轮子的感触。评分也都是风色主观评分。不喜轻喷~ ————————————————————— 分割线 ——————————————————————————— 该轮子的弹性: 刚拆封就测试了,回弹高度70%左右吧~ 踩在地上,能感觉轮肉非常有弹性,即使起前单轮也不会感到因为轮肉下陷而产生的降速或者不适。做平花动作,两个字:舒服。 弹性:9分 。 (弹性堪比马达) 该轮子的抓地性能:风色平花用过的平花轮子:4套韩版G轮(非常好,七桥的那个)、1套KSJ轮、1套09H原装G轮、1套11年G轮、以及几个点单轮用的马达。 其中没有一款的抓地性能能胜国 2012的H+G 。一开始是刷街可能感觉不是很明显,当踏上了平时练花庄的地面,带给我的第一感觉:无与伦比的抓地!使得单轮过标转、单脚单桩转、以及一些需要压刃的单轮类动作,都很难掉下。 足够强大的抓地,让单轮过标转数量不稳定的我直接略过了瓶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