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潇湘雨歇 听潇湘雨歇
___早见、晚爱。
关注数: 25 粉丝数: 256 发帖数: 1,737 关注贴吧数: 3
狗不能喂的太饱,人不能对TA太好。 眼里没你的人,何必放心上 感情,不是一朝一夕而至,也不是一时刻就能去。人心,都是渐渐走远的;感情,都是慢慢变淡的。有多少人的离去,是不被在意;有多少情的放弃,是不被珍惜。主动,换不来心动;在乎,得不到看重。眼里没你的人,你何必放心里;情里没你的份,你何苦一往情深。人有尊严,不容践踏;心有感知,才懂放下。朋友不是嘴上说,而是心里有;感情不是一人惜,而是两人守。 有些缘分虽然失去了,情却难收;有些伤害虽然看不见,心却很疼。如果习惯了不该习惯的习惯,那就是不堪;如果在乎了不该在乎的在乎,那就是作践。不要对无视你的人心软,更不要向不疼你的人求可怜。火把倒了,火焰依然向上,错缘散了,尊严必须尚存。别低头,王冠会掉;别流泪,他人会笑;别一厢情愿,得不到就不要。做回自己,你能行! 总有一些名字舍不得删去,因为来过的痕迹;总有一些曾经再不能忘记,源于温暖的交集。也许一辈子再也不联系,却会记一辈子;也许不再 有心动,却仍然有心痛。留下一个永不更改的位置,看着,念着;守候一个遥远却清晰的名字,记着,存着。不是不想,只是不再打扰;不是不爱,只是不再期待。舍不得的不是名字,而是人;忘不了的不是曾经,而是感情。原来缘分最痛的结局,就是人走了,感情还在;时间变了,心没变。 无论何种感情,要走的人你留不住。等待关心,等待到关上了心;期盼拥有,期盼到没有回首。人生那么短暂,凭什么让不在乎你的人来影响心情;人心如此矜贵,干嘛用不懂珍惜的人来亵渎你的感情。不要为不愿在你身上花费时间的人,而浪费你的时间;更不要错误地认为你放不下的人,同样也放不下你。你用谎言去验证诺言得到的一定是欺骗,别为不值得的人做不值得的事。宁可高傲发霉,也不委曲求全。拿出点姿态:我可以惯着你,也可以换了你! 人,有时候都是被逼出来的。世态炎凉,玩的起继续,玩不起出局;人心难测,知人知面难知心,掏心掏肺难握情。身不由己的若干伪装,也许是应对世事无常;言不由衷的嘴角上扬,或许是踉踉跄跄的坚强。做人难,为人更难;人难做,更难做人。泪水,忍不住也得忍;苦楚,咽不下也的咽;错缘,放不下也得放。挑着担子走人生,该丢的丢,该捡的捡。 时间,不要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感情,不要倾注在不懂珍惜的人身上。有些主动,别人不理就算了;有些在乎,他人不觉就罢了。何必用真心换来伤心,最后只剩寒心;何苦用重视收回漠视,最终只有无视。心里有你的人,不会让你等到心痛;心里没你的人,等再久也是没有用。没有人值得,你把身段一再放低。你是唯一,必须要有自信的魅力;你很珍贵,所以要活得很高。 你说的太少或太多,都会让人更惶恐。
科普贴——其实悟空并没有陪唐僧走到最后!(不服来辩) 大家应该都知道《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吧,在其中的孙悟空的本事大家都知道,我相信都是众多男生小时候的偶像吧! 今天闲着无聊又翻开了《西游记》大体看了一遍,一重大发现,吴承恩竟然在《西游记》有这么一重大伏笔。 看《西游记》第五十七回,说是“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的摸样,伤了唐僧,后又和孙悟空大打出手。 这位假孙悟空,实力不用多说了吧,和真孙悟空一般无二,大战孙悟空,闹到上天入地下海。 在唐僧那:念紧箍咒,两个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个真假; 到天宫:拖塔天王拿照妖镜照,也看不出; 又到观音那:观音也看不出。 最后到幽冥处阎罗那,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却说:“我看出来了,却不敢说”。 最后还是如来老佛爷道出六耳真身并用金钵盂罩住,才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 这是整个故事,看似很简单,很完整,不过,我发现一个天大的伏笔。 咱现在先假设一下,被打死的那个是悟空,活的那个是六耳猕猴。 我这不是胡说的,是有道理的,一下是我的一些理论: 一、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模一样,谁也看不出来,就算如来骗大家说六耳猕猴就是真的悟空,而这个谎言,也只有如来知道真相,真正的孙悟空,他只是个哑巴吃黄连。 二、六耳猕猴很有可能是如来安排的一个托儿,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个叛逆者,而如来是西天的最高统治者,哪个统治者会允许一个叛逆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孙悟空一向不敬重如来。所以如来会想方设法消灭孙悟空。当然不能明白着把孙悟空直接杀了,所以才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悟空,杀孙悟空于无形。而这个也是有证据的。 李靖的照妖镜分不出真假谛听已经知道但却没说 “佛海无边”四个字很有含义 1、比如在地府里面,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明知道真假,却不敢说,其想法肯定不是怕两个悟空大闹地府,而是这个六耳猕猴有很强大的后台,那就是如来。 所以,“谛听”自然不敢说出真相。 2、其次,可以证明“谛听”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闹地府的原因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法力很强的人,当然,不是阎罗,阎罗和这人比,是天壤之别,这人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何许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与观音、文殊、普贤齐名,可见此人厉害。既然有这么厉害的佛门中人在此,难道“谛听”还担心这两泼猴会闹了地府不成? 3、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何许人?《封神榜》上有个线索,就是“混鲲祖师”的徒弟,而恰巧,“混鲲祖师”弟子无数,而让他最得意的两大弟子,便是如来(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师(又名“准提道人“)。。。 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两位圣人是同门师兄,且《封神榜》中曾经略提到过,说二弟子准提道人(也就是说菩提祖师),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如来)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却神秘消失,从此再不闻踪迹。 这是一个很有力度的线索,证明二人之间有矛盾。 然后再回到孙悟空,而孙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师的徒弟,如来见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领,不想方设法除之更待何时? 4、西游记上讲述了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了一身法术之后神通广大。 而恰巧,和冒充孙悟空的六耳猕猴却也拥有和孙悟空一模一样的法术,甚至连长相声音装的都完全一样?这是巧合吗?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只学个72变和筋斗云都学了几年,六耳猕猴不可能不学就天生就有这本领吧? 肯定有和孙悟空同门出处的高人指点,自然菩提祖师不会在此之列,因为老人家既然有了孙悟空这样有情有义的徒弟,难道还要在造出一个六耳猕猴来和孙悟空对着干吗? 所以,指点六耳猕猴来和孙悟空对着干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菩提祖师的同门师兄,如来。 如来说这话看上去好像很高兴 其中一位美猴王说的却是“弟子” 5、再回到《西游记》第五十八回,话说,二猴打闹到如来这里要如来辩个真假。 如来却对众佛说:“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经如来这么一说,众佛知道了,原来天下众生中还有这么一个叫“六耳猕猴”,而西游记的读者们却忽略了如来的这一句话里的一个线索:如来说的意思是,此猴和孙悟空不同,孙悟空是“灵明石猴”,同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而六耳猕猴是“知前后,万物皆明”。 很厉害吧,竟然知道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一切事。 这是一个很大的破绽!!! 既然六耳猕猴知道他的未来将要被如来制服,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他为什么还要和孙悟空到如来处辩真假,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如来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当,在他的说明下,让众佛都以为六耳猕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却被当成了“六耳猕猴”被如来制服,然后被一棒打死。 而当“六耳猕猴”被打死之后,一向慈悲为怀的如来却没一点怪罪之意,只是合并双手,道了句:“善哉,善哉!” 大家都知道,以如来的本领,当“孙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猕猴”的话,如来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见,如来本意就是想让他死。 而“六耳猕猴”本无太大的罪过,也就是和孙悟空大闹了下,一向慈悲的如来何必要让他死呢,想当年孙悟空闹了龙宫,闹了地府,闹了天宫,如来都还没让他死呢,怎么“六耳猕猴”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必须死呢? 这里面肯定有隐情。所以那个隐情就是,如来是真正想处死的是孙悟空,而被一棒子打死的,却恰好是真正的孙悟空。 6、大家会以为,孙悟空不是已经被生死薄删除了名字,又吃了那么多蟠桃和仙丹,早都可以长生不老,也有了金刚不坏之躯,怎么能这么容易就给打死了呢。 这个也许就只有如来自己知道了,大家可以想象,如来既然当年有能力把孙悟空压打五行山,现在虽然杀不了孙悟空,当然也肯定有办法让孙悟空永远消失的活着。 7、又回到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这。 西游记里曾经记载,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后,惹了一大堆麻烦只好跟着唐僧西天取经,遇到困难又回去找他师傅“菩提祖师”的时候,“菩提祖师”早已不见踪影,只是和孙悟空隔空说话,并不见面。 这是为什么呢?想必孙悟空用“菩提祖师”所教的本领大脑天宫之后,如来必有察觉,肯定会发现此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正是同门法术。 刚才我也说过了,菩提祖师和如来曾经因为一些矛盾,后来菩提祖师隐居了。 如果如来看到孙悟空的本领后,肯定便知此本领肯定是菩提祖师所受,自然要追寻这个消失已久的仇人。 所以,菩提祖师得知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为防止不必要的麻烦,也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话又说回来了,菩提祖师本领并不亚于如来,这个可以从《西游记》第八回看出。 其中有一段,如来说:“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大家注意了,如来说,“西牛贺州,虽无上真”,这恰恰说明,菩提在西牛贺洲传道能逃过如来法眼,说明菩提不比如来差。 8、大家发现没,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孙悟空并不完全都听唐僧的话,甚至有时候,还闹个小矛盾,导致唐僧只好念紧箍咒,典型的一个叛逆者形象。 可自从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后,孙悟空从此保护唐僧安安分分。 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孙悟空前后可判若两人。 我猜测,孙悟空已被如来利用六耳猕猴一战中,安安静静、无人知晓的收服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