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FlyJ32 McFlyJ32
pop
关注数: 1 粉丝数: 217 发帖数: 5,900 关注贴吧数: 1
9代思域si用车感想 12款9代思域si,目前已经开了16万公里(10万英里)了。除了常规保养,已经换过火花塞,变速箱油,冷却液,电池和胎压检测传感器。也用这台车搬过家运过圣诞树。借这个节点说说自己的一点心得吧,以后想到什么再补充: 优点: 1. 7000转的红线。vtec介入的转速在5000转。所以只要舍得踩油门,5000转的时候跟换了一辆车似的。 2. 这个价位唯一有机械限滑差速器的车子。这对于前驱性能车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推头。在过弯的时候需要踩油门限滑差速器才会介入。 3. 当年si属于美国能买到的最贵的思域,而且只提供手动档,打破了只有低配车才有手动档的误解。作为入门级性能车,si的变速箱换挡行程短,挡位也清晰,日常可以享受到手动档的乐趣。 4. 双层仪表盘等于有抬头显示,而且因为上层有vtec介入和换挡提示灯,激烈驾驶的时候不需要低头看下层的转速。 5. 12年的思域si算是限量款。因为13年本田意识到了9代si的不足,马上对思域进行了改款,所以这个外观的思域si只存在了一年,算是对买了12款si的我的自我安慰。 缺点: 1. 因为是高转自吸引擎的关系,4000转以下根本没有动力可言。想要超车或者快速起步的话必须踩到4000转以上。 2. 同样因为是高转自吸的关系,6挡120km/h时转速在3500转左右。后果就是高速上非常吵。 3. 前防倾杆只有18mm,后防倾杆15mm。后果就是拐弯的时候侧倾非常大(本田在13年的思域si上做了前21mm后20mm的改进) 4. 原厂的鸭尾太低调。13年的改款思域si有一个稍微高调点的尾翼。 5. 内饰塑料感太强。13年的改款思域si把硬塑料换成了仿碳纤维的钢琴黑和仿皮。 说实话因为当时对si了解不多,不知道12款的属于残次品,现在多多少少有点后悔(后悔没机会体验8代si的8000转红线或者13款之后的性能升级)。不过既然买了,也一起经历过很多,也对它有了感情。因为10代si换成了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没有i-vtec也没有机械手刹,所以9代成了最后的信仰充值。我希望能保养好这台车以后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有机会体验一下本田高转自吸的魅力。
12款9代思域si,目前已经开了16万公里(10万英里)了。除了常规保养,已经换过火花塞,变速箱油,冷却液,电池和胎压检测传感器。也用这台车搬过家运过圣诞树。借这个节点说说自己的一点心得吧,以后想到什么再补充: 优点: 1. 7000转的红线。vtec介入的转速在5000转。所以只要舍得踩油门,5000转的时候跟换了一辆车似的。 2. 这个价位唯一有机械限滑差速器的车子。这对于前驱性能车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推头。在过弯的时候需要踩油门限滑差速器才会介入。 3. 当年si属于美国能买到的最贵的思域,而且只提供手动档,打破了只有低配车才有手动档的误解。作为入门级性能车,si的变速箱换挡行程短,挡位也清晰,日常可以享受到手动档的乐趣。 4. 双层仪表盘等于有抬头显示,而且因为上层有vtec介入和换挡提示灯,激烈驾驶的时候不需要低头看下层的转速。 5. 12年的思域si算是限量款。因为13年本田意识到了9代si的不足,马上对思域进行了改款,所以这个外观的思域si只存在了一年,算是对买了12款si的我的自我安慰。 缺点: 1. 因为是高转自吸引擎的关系,4000转以下根本没有动力可言。想要超车或者快速起步的话必须踩到4000转以上。 2. 同样因为是高转自吸的关系,6挡120km/h时转速在3500转左右。后果就是高速上非常吵。 3. 前防倾杆只有18mm,后防倾杆15mm。后果就是拐弯的时候侧倾非常大(本田在13年的思域si上做了前21mm后20mm的改进) 4. 原厂的鸭尾太低调。13年的改款思域si有一个稍微高调点的尾翼。 5. 内饰塑料感太强,13年的改款思域si把硬塑料换成了仿碳纤维的钢琴黑和仿皮。 说实话因为当时对si了解不多,不知道12款的属于残次品,现在多多少少有点后悔(后悔没机会体验8代si的8000转红线或者13款之后的性能升级)。不过既然买了,也一起经历过很多,也对它有了感情。因为10代si换成了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没有i-vtec也没有机械手刹,所以9代成了最后的信仰充值。我希望能保养好这台车以后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有机会体验一下本田高转自吸的魅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