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tonesegood cantonesegood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57 发帖数: 12,740 关注贴吧数: 35
BBC新闻:上海学者市民自发拯救上海话 英国《每日电讯报》周二(4日)报道,一批学者、学生和上海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希望拯救上海方言。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包括上海话在内有80多种方言。但是中国要求在学校中统一使用普通话。 报道引述一名推广上海话的非盈利组织负责人的话说,“现在的年轻人对英语的熟悉程度要超过母语上海话。我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一种语言会如何消失,希望我的母语不会遭受这样的命运。” 上海大学的钱乃荣教授表示,现在挽救上海话还为时不晚,然而时间紧迫。 上海方言属吴语的一支,自2200多年前就在江浙一带使用。 报道指出,上海话有自己的语法和词汇,跟普通话的相关性不大。钱乃荣教授还说,上海话的独特发音与日语有一定的关联。 目前这些学者和非ZF组织希望拯救上海话的努力,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些公交车除了使用普通话和英语报告站名之外,还使用上海话播报。另外上海航空公司也已经在一些航班上使用上海话。 报道说,虽然年轻一代讲上海话的人数不断下降,但是那些在上海求职的外地人则表示,上海话在当地交往中仍然起着关键作用。 报道引述了一名来自河南的求职者的话说,当招聘经理和她以上海话进行交流的时候,她本人感到自己就像是聋子,只能选择沉默。
发表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吧上的小文章 我们是广东人,一个广东人,怎么知道自己是广东人呢?就在于他能说广东话(包括客粤潮),至于在广州,就是白话(学术上叫粤语)。如果你用普通话说“我是广东人”,恐怕你自己都觉得很滑稽。 我们广东人很包容,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粤语文化的包容性,这个与中国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战争基本上是由北往南打有关。所以难民由北往南逃,使得广东自古以来就是个移民大省。又因为广东是个移民大省,所以使得广东人没有办法以地域,籍贯,出生地等等来认同对方是老乡,最后就演化出一套“语言认同文化”,这是岭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什么是语言认同文化呢?就是只要你是说粤语,你就是广东人,不会在追究你是那里来的。这使得广东人有着极大的包容性。但普通话没有这种包容文化,因为长江以北基本上说和普通话相近的各种方言,所以使得他们没有办法以语言来区分民族,最后只能以地域,籍贯,出生地这类身外物来认同老乡,这就是和“语言认同文化”相对的“地域认同文化”。但这种地域文化放在广东这个移民大省,是会造成严重的族群撕裂的,所以广东人就自己演化出一套以语言认同的文化,就是不计算你来自那里,只要会说粤语就是广东人了。所以大家使用粤语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在这里体现。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粤语言人啊,出过从诺贝尔奖,菲尔资奖的大科学家大数学家到政治家商家,都是世界最顶尖的人才,但普通话呢?普通话教学下出来的人到现在都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菲尔资奖的华人更是到现在依然是粤语人垄断。商人和政治家,就更不用说了,在华人世界,这两个项目是粤语人包揽第一的。值得跟华师的同学说一下的是,出过诺贝尔奖高琨和菲尔资奖丘成桐的香港培正中学,是一间中文中学,用粤语教学的。所以,同学们,使用粤语言,对中学生有更为实用的意义。
我发了个文章上 给大家分享一下,有粤语翻译Backham 凌乱的场面下是内涵的英国文化 黄河 昨晚的奥运会开幕式,直到点火的时候,我终于理解了我家门前的一副奥运标语”激励一代人” 的含义是什么。 开幕式开始的时候,是农业的英国,一片片的羊和鸭子,这绝对是99%第一站非伦敦的外国学生对英国的第一印象。每个来留学的学生,坐着不算太快的火车,在经过那一片片的农田的时候,那些羊在悠闲地吃草,难免会觉得奇怪,这真的是英国吗?怎么火车跑了两百公里都不见一栋高楼一座大厦呢?见的全是牛羊呢? 是的,这就是英国,当你下了火车后,开始进入市区的时候,感觉就像奥运开幕式的第二幕,开始工业**,一个古老的火车站,就诉说着英国的工业**时代的成就,火车站是在市中心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工业**留下的痕迹。开幕式上那7个烟通产生的烟雾,我已经感受不到了,因为,伦敦已经无雾了。英国也无工业雾了,是一个空气清新的国家,但英国人直面自己的历史,把它搬上奥运的开幕式。英国人甚至直面自己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给予女性投票权的历史,把为女性争取投票权的历史放上开幕式。创立现代民主制度是英国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但英国在奥运开幕式是以直面自己民主历史上的缺陷来展现自己对人类的最伟大贡献。这是内涵。 在城市生活下来后,大家一定一定会知道英国那令人又爱又恨的”全**健系统”,就是简称NHS的全国免费医疗制度,只要在英国生活半年以上的人,都有权享受这个看病不花钱的制度。无论人们怎么抱怨这个看感冒要排队排三天的制度,但这个制度却被英国人作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放上奥运开幕式。当你看着一个个儿童,无论贫富,种族,都能同等享受着这个医疗系统的时候,还有什么理由不值得骄傲? 开幕式还表现了英国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下雨,这个一年365天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天数是下雨的国家,把下雨搬上了奥运开幕,唯一小小遗憾就是,没有展现一下英国发达的排水系统。或者喜欢表现看得见的东西是人类的共同缺点吧。 昨晚我是和一些朋友一起看的,在表现英国对人类贡献方面,被封sir的Tim引起了大家的一阵热烈讨论,到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国际互联网的发明者原来是英国人,英国。。。几乎在每个方面都在改变世界方面作出贡献。哪怕到最后点火的仪式,都是将人类的创意推到极限。 当碧咸坐着快艇,在泰晤士河护送火炬去体育场的时候,让人们感受到英国除了有牛羊的乡村,也有繁荣的伦敦,当火炬手交接了火炬后,大家还在讨论是谁点火的时候,7个青少年一起点燃火炬,我明白了,明白了家门前那些奥运标语,Inspire a Generation (激励一代人),啊。。。其实奥运开幕的点火仪式早已经告诉大家了。奥运不在于纪念某个奥运金牌得主,而在于激励一代人。这是内涵。这个看上去有点凌乱的奥运开幕式下是内涵的英国文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bc.co.uk%2Fzhongwen%2Fsimp%2Fsports%2F2012%2F07%2F120730_olympic_uk_culture.shtml&urlrefer=21bae1b8f86c3e930d46ded913882bda
普通话的的弱点和粤语文化在粤人心中的地位 以下本是回贴,但实在觉得不错,所以开一贴 数学上“全不为零”和“全部为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用普通话讲课,就发音完全一样,学生不听得云里雾里才怪(还有类似负数和复数之类的概念)。但这些老师不懂粤语,为了保住饭碗,就拿国家政策做挡箭牌。我们能唤醒的,只能是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让他们知道,普通话会影响智力和无根的感觉。 kidali酱在广州的遭遇,用广州话和普通话得到商家不同的礼遇,不正正说明了我的正确性吗?你一说广东话,别人就理你了,这不是有了"根"的感觉吗?作为做生意的老板,竟然会因为你使用普通话而冷淡一点,其实放眼世界都很少的,因为老板总是被说成为了钱可以放下一切尊严的,但你在广州的遭遇,正正说明了广东地区是有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广东人就是这个文化,语言认同文化。 至于你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影响智力,你不能理解我举的数学例子的话,我再使用一个文科例子来说明。例如法治和法制,普通话是没有分别的,但粤语是凌凌厉厉分别的 如果你用普通话去理解法制和法治,是根本没有分别,但用粤语理解,因为读音的不同,可以引起大脑对这两个词进行识别,使广东人分得清楚,我们要追求的是法治社会,不是法制社会。法制社会,就是拿法律来“制约”你,是变相独裁,例如domon1991网友的祖国新加坡就是法制社会了,李家用法“制”新人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