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之境 永生之境
让别人签到了好好努力
关注数: 87 粉丝数: 616 发帖数: 61,781 关注贴吧数: 171
说说本次bc看到和感受到的一点问题吧 没有恶意,也不清楚实际是怎么安排的,只是经历了今天的活动,有些问题想说一说,有些小问题也就不说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1.门票核验和入场问题 座椅数量虽够,但是由于led屏后面留了一块空间导致座椅区域过大,没有空间留给入场人员,大雨一下,本来队伍都排在外面人一进来躲雨全乱套了,检票流程和人脸识别基本废弃,从而导致了后面核验门票的混乱,并且进出管理为0,导致临时进出票失去了意义,上海场至少是到了后半段才没人安检和验票 2.信息公示效率低,渠道少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日程、时间安排和原本计划完全对不上,原定一点入场开始按流程表行事,实际上拖了可能有两三个小时,实际怎么安排全靠舞台喇叭喊,说实话那个喇叭声座椅区可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地方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个人认为在这种意外多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秩序和减少参展玩家疑问要保证信息能够实时更新,在大屏公示、贴吧设个信息更新贴,群内公告以及志愿者内部工作群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实际不仅是玩家不清楚情况,包括志愿者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特别是由于时间变更导致抽奖环节(大家都关注的东西)时间不固定,可能会导致有人想安排时间去吃饭或者去酒店都不敢走,怕一走就错过了抽奖 3.门票对应的物品发放混乱 我知道的有门票和身份卡数量对不上(这点问题我很疑惑是怎么会发生的,是定做出了问题还是发放不严谨),部分物品到货不及时缺货但是没有说清楚后续怎么发放(我一直刷群但是没有看到类似公告),我觉得吧,因为有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打包好了的,至少要在大家排队领取(排队领取也很混乱,现场领东西三条队伍,两条领id卡一条领物品,但是没有指引)的时候贴个告示说明目前在场不同票价能拿到的的物品清单,缺失的物品清单,缺失物品的发放计划安排之类的,并且同步贴吧公示贴、群公告等信息交流渠道 另外个人觉得里面的旗子换去年的扇子还好点 4.场地问题 周六的活动,直到周五晚上十点十一点还有人在打球没有开始布置会场,不知道场地方是怎么沟通的,个人觉得把布置会场的时间压缩到这么极限不是很妥当(可能是预算问题),很容易出问题,并且原本我以为门票中的vip座位区域应当是vip区域围起来,只根据人手情况开口检查身份卡放人,结果实际分区不明确,人随便坐没人管。另外现场不是因为下了大暴雨凉快了不少的话,就那几台空调和两个大风扇根本无法应对深圳的夏天,大风扇没吹到的区域还是很热很闷 本人没有组织过类似的大型活动经验,且对于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也不了解,以上只是作为一名玩家观感上遇到的问题和一点想法。我非常感谢老a和志愿者们的付出辛劳,也觉得这次活动还算是众乐乐结束,只是觉得有问题还是得说一说,而且有了上海的经验没想到今年好像反而更乱了,如果哪里说的不对的也请各位见谅提出指点意见,希望后面有人举办bc的话能够更规范一些,让大家玩的开心没有遗憾
萝卜关于本地化工作的回复 机翻:关于中国和俄罗斯粉丝推动的本地化工作的帖子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我将其转发给我们的内部翻译团队;我们刚刚在英国雇用了本地化经理,开始专注于42中队和Star Citizen的本地化;我们在构建显示系统时考虑了本地化,但是在没有我们明确帮助的情况下将字体更改为中文或西里尔字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举措。我们绝对有兴趣与社区合作进行外国翻译,尤其是在《星际公民》上,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大型项目。它符合《星际公民》的精神,因为我们在没有所有人的情况下都无法制作这款游戏,而翻译方面缺乏动静的原因更多是缺乏专职人员,我们最近已对此进行了纠正。 原文:As an aside the runner up @GongYu 's post on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fan driven localization efforts was super impressive. I forwarded it on to our internal translation team; we just hired a localization manager in the UK to start focusing on our localization for Squadron 42 and Star Citizen; we've built our display systems with localization in mind but changing the font to chinese or cyrillic without us explicitly helping is impressive initiative. We are definitely very interested in working on foreign translations with the community, especially on Star Citizen which is a huge on going project. it fits in the spirit of Star Citizen as we couldn't be making this game without all of you, and the lack of movement on the translation side was more to do with lack of dedicated personnel, which we have recently rectified. So expect to see us more engaged on this front as we go forward.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