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畅还飘逸丶饼子Z emiyakaito
关注数: 3 粉丝数: 25 发帖数: 6,735 关注贴吧数: 8
【记录】【2025.2.12】评yy小说吧吧主屁股是歪的 小说只是文娱的一小部分,搞饭圈正常。但是在小说大社区里搞歧视论就很恶心了。 起因: 2025年2月11日一个蓝牌小号在yy小说吧带节奏。所用词汇明牌开吹中国的后宫小说,尬贬日本的后宫小说。结果: 本人评了两句。其中一句因为“不善言论”被删帖,删帖前该评论点赞30+。 不仅如此,账号被yy小说吧吧主封禁10天。截止目前该节奏贴依然活的好好的。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yy小说吧带节奏,今天带中日后宫小说的节奏,明天也能贬低文娱平台比如刺猬猫。 众所周知,中国的网文在20世纪初没有轻小说这个赛道,后来以2015年创立的轻文轻小说为代表引进正版日轻,出资搞以日轻小说为脚本的动画,并掀起了国轻创作热潮。后来因为某部极左日轻,轻文轻小说陷入危机,直至因资金周转等原因于2019年9月23日宣布倒闭。 但凡有点轻小说阅读历史的都知道 2015年成型的轻文轻小说app,是中国第一个成熟的安卓阅读软件app(手机上不再是网页浏览器阅读)。该app就是轻文轻小说团队制作。 现存的刺猬猫、起点等平台开辟的轻小说板块都是轻文轻小说玩烂了的。 瞧不起日轻大可以不看,言词鄙视并不能改变国内网文滥竽充数、无限水字数的现实。什么时候国内网轻网文能多点言简意赅、少来点开图套娃,很多读者怕是做梦都能笑醒了。 当前网文也开始配插图,以天蚕土豆为代表高价请国内画师配图,这学的就是日轻。 最后,如果这节奏贴被删了,各打五十大板,我都不会有什么。只删我的评论并且给了10天封禁,我只会觉得这贴吧的吧主真不咋样。不想让我评论,我还不想再关注此吧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仅此记录看清现实。
【记录】最新发现索尼很逆天的地方 一直以来,在我眼里,索尼港服都有摆烂的情况。 典型特征就是信息不同步。 同样是PS Blog更新信息,经常出现港服晚发甚至不发的情况,特别是某个月会免亦或是二三档游戏库。最常见的是会免和某些信息宣传。 举个例子,2025年的2月会免,港服领取时间也是2025年2月4日-3月3日,两款游戏与欧美同步,有一款游戏被替换。PS Blog查不到,只发在了索尼港服微博上(PlayStation)。 以下两张图对比可知,2025年1月29日欧美服发布2月会免,而2025年1月30日港服也有活动,发了一篇文章“《Marvel's Spider-Man 2》PC版功能與光線追蹤選項正式公開”,此时正是中国农历初二。即便不是春节,平时也会出现。选择性想发就发,不想发不发已经成了索尼港服的常态。常用PS Blog的肯定不会质疑这句话。 所以,经常会出现想要看港服会免或二档信息,去微博PlayStation账号找。 这都不是我写本帖的主要原因。 因为索尼出了个新规定(下图,从后两张图翻译而来)。这一规定就在2月会免的末尾,欧美服、日服都发了2月会免,均有告知。而恰巧在东八区的中国也就晚日本一个小时,港服只发了一篇关于PC版蜘蛛侠的文章。 暂不清楚索尼港服会不会在人员上岗后补发,但发文章不发会免,特别当会免信息末尾有关乎会员权益调整都不发,实在有些不地道。 当然有游戏媒体翻译了欧美服和日服的规定,但是明明官方有PS Blog这一渠道,不直接告诉玩家,却需要玩家去第三方自媒体了解(有能力的自己看英文或日文了解),属实滑稽。虽然常有港服临时工的调侃,但服务态度不一致又是另一回事了。总不能既要市场,又不做好服务吧?当然现在的索尼也没想过做好服务。当年港服会员涨价37%,2023年9月涨价前的承诺和2024年一年屎一样的回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得亏星鸣特攻这坨屎生不逢时,恰好出生在lgbt人人喊打的环境下,索尼为此不得不做出人事调整,平息市场情绪。 如果新任索尼话事人真想改,老会员也能享受续费折扣。现实是港服刻意让三档的价格仅高二档不足5港币,仅需533港币,二档528.75港币,一档没折扣。而且你要享受这波折扣,还得处于会员到期或者新账号的状态,极少数老会员能享受折扣,所以经常看到老会员与狗不得入内的感慨。 2月会免已经给了玩家闷头一棒,直接浇灭了1月二档送战神5时玩家们的狂欢。(当然早就白金战神5的我的内心毫无波澜,坚定了断掉8年会员的决心。) 我有理由下结论:星鸣特攻这坨屎还在发力,索尼还会继续摆烂。 期待索尼2月的二档会员库。
【记录】王者荣耀IP第一款衍生作—《星之破晓》疑似dead 好家伙,不高频率刷视频,根本注意不到破晓疑似凉于2024年12月3日。 这波属于胎死腹中,测试不做了,充值全额退还。 产品重新调整不就意味着要么大改玩法,一改没个2年上不了,还有个可能直接无了。 当然,令我不得不单独发帖记录的原因是这又是一个只在微博官宣、而B站“一言不发”的大厂游戏。 上一个这么做的大厂游戏是只在微博发延期公告的《燕云十六声》。难怪今天刷到一个王者荣耀世界吹。 BV1yRiBYjEAr 先叠一堆甲,说自己不是商单,商单要发也应该在线下测试期间发,不会在这个时候发。 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前有《星之破晓》game over,大家别担心,《王者荣耀世界》的研发很顺利、质量不用担心。 当年网易的《燕云十六声》也是强调所发PV为实机,结果画面大相径庭。而且测了一轮又一轮。你以为单机,他是内置付费;你以为单人游玩,他是单人套多人;你以为只上PC和主机,其实Apple和Android也想要。 这群√⑧国产游戏制作商真是哪个能赚模仿哪个,什么都想要,什么玩法都能装,美其名曰能力强、本事大,与此同时还套个贞节牌坊,谁说没创新啊。你升级下配置,不就感受到遥遥领先的技术吗? 就让我即兴发挥一下:“为什么那么多高粉up都觉得顶尖水准,就你鸡蛋里挑骨头是吧?这么多年有没有好好工作,怎么连台游民人标配的4090都买不起啊?自己不努力,就会怨天尤人?” 这是个比烂的世界,自从网红博主和厂商越发亲密无间的勾兑,共同营造玩家信息茧房,玩家只能在烂中挑不那么烂的,发句牢骚都会被群体性捂嘴,真是悲哀到想笑。
【ek观点】黑神话是国产3A的起点不是终点,尬舔不可取 黑神话是中国游戏史上真正意义上的3A单机大作。 早在8月4号以及更早些的日子,我一直反复提应该放出在线demo让所有玩家体验,然而这是一直被黑神话狂信徒否决的。 国际3A级别单机作品有demo的不在少数,且不说那些经验丰富的欧美日大厂,就拿和我们水平相当的韩国举例,他们的第一款3A单机大作《匹诺曹》、后出的《剑星》都有在线demo。 关于demo这点,点到为此,不再展开。https://tieba.baidu.com/p/9116468721 今天谈其他的。 1)评分问题 评测出分前,狂信徒高调开香槟,预定年度最佳。评测出分后,狂信徒质疑西方乱评分,不懂东方文化。实则bug太多,评测媒体实在没法评。百度甚至为此出了个热搜。bug还是法国媒体评测给出的。2)泄露问题 讨论度的游戏注定流量拉满,在这样的流量时代里,王国之泪提前十天偷跑,游戏文件被上传到互联网,并在破解机和模拟器上运行。异度之刃3提前一周偷跑,部分玩家提前获得游戏卡带,并传播内容。老头环dlc剧情片段特别是最终boss提前4天在各大平台泄露。 而黑神话悟空出现了两波泄露,这里以bilibili为例。第一波是8月14日左右疑似序章的2分钟短视频,无数信徒疯狂举报泄露,并特意用测试视频或疑似斗战神的视频污染“黑神话悟空泄露”tag,例子如下图。第2波是8月17日的20分钟视频,含序章、boss战斗剪辑版。被举报下架。 我不支持泄露且对狂信徒利用第一波泄露捞流量的行为感到恶心。如果欧美日韩有中国这样的规模化信徒就好了,一堆人去举报/塞视频污染tag/打砸提前卖货的商铺,哪有诸如王国之泪、异度之刃3、黄金树幽影的泄露问题呢。
【ek观点】看谁还当zbj的大冤种 早在几年前我就提过,版权就是zbj的玩具。下面用bq替代。 特别是当下环境看似健全、实则一堆漏洞。 人性本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三丈,特别是当兜里有钱,商家服务好顾客,顾客多少都会按酬金付款,但凡服务能有个7、8分水平,绝大部分顾客也不会有太多怨言。 但是,强调bq却无视服务水平,这不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索尼我没骂?tx我没骂?bilibili我没骂?······我为什么要骂,因为我花了钱,我是顾客,凭什么花了钱还不让骂?怎么没把顾客服务好,有人就为zbj站台,觉得顾客没资格骂,但凡把顾客投入的钱退给我,看顾客还骂不骂呗。 虽然本人没有关注起点贴吧,总会刷到起点吧友锐评作为一个读者花钱评书被作者永久禁言的帖子。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现如今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zbj不本着从顾客角度出发,对顾客减负反而是变本加厉薅羊毛?vip涨价就算了,成本在那,为了多收点出了个能提前一天看的svip是什么意思?超前点播曾经就被官媒点评过,现在直接心安理得了,想怎么收割就怎么收割,反正捞最后一笔不寒碜? 还是以前那种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盛世时代?就算字里行间充斥着积极乐观的情绪,然而现实却是磕磕绊绊、冷暖自知。 当看到超前点播被流放到网上,我甚至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感。是没买vip吗?是连续好几年会员续费不够忠诚吗?不,我只是觉得zbj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贱样算是遇到了克星。 人贱自有天收,zbj也不例外。 而我始终坚持的原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力所能及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少挣点真的饿不死。 至于那些zbj的舔狗,建议少辩经,离他们越远越有益于身心健康。 不说了,我去看《诛仙》52集了。我也是个vip6的db狗。
【ek观点】站在大众立场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八九不离十 早前我说过国产动画崛起是必然的。 我也看好国产动画的崛起,因为国人的小说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家出身的郭敬明都有好几本《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改编成影视剧。虽然郭敬明的书涉嫌抄袭,但他的小说在十几年前也是广受好评的。 至于从无数小说平台如起点、逐浪、纵横这类起家的小说,例如《盘龙》、《神墓》、《长生界》、《七界传说》、《狂神》、《光之子》、《善良的死神》、《异界魅影逍遥》、《斗破苍穹》、《无限恐怖》、《兽血沸腾》、《鬼吹灯》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影视动画改编原料。 但凡国动编剧能出几个人才,足以让这些璞玉化身为瑰宝。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胡编乱造已经把《诛仙》的动画毁得面目全非。如果说影视编剧知道避嫌,改名《青云志》,动画编剧可就破罐子破摔了。国动编剧不提升,走出国门、享誉全球始终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一直期待国产元素在动画方面能有杰出人物被世界所认可,能产生海贼王、丁当猫、七龙珠、皮卡丘小智、樱桃小丸子这样的角色。 然而目前也只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算是这一类吧,所以大家对《黑神话》也是痴情拉满。 《西行记》当初也是万众期待,看看年番后变成了什么烂样。编剧真可谓是作茧自缚。 起点小说有中原五白这一说法,我一直不喜欢天蚕土豆,因为他的小说过于模板,从来没有走出舒适区。《魔兽剑圣异界纵横》让人耳目一新,《斗破苍穹》让人热血沸腾,在那个年代金句很多,然而《武动乾坤》就开始江郎才尽,看得出想极力挽回但成品依旧是一个模板。后面的《大主宰》直接不装了,《元尊》《万相之王》更是拉满。所以我才有以下判断。如今8月,事实也证明了我的判断。 《元尊》在更新日也是烂的一塌糊涂。
【ek观点】流量至上的环境,玩家也不能幸免 关于《黑神话》,我一直想吐槽。 我连索尼都骂,还怕一个国产游戏商? 玩家花钱就是上帝,怎么还得舔着厂商皮炎,生怕没游戏玩? 究竟是游戏离不开厂商,还是游戏离不开市场(玩家)? 联动好多次了,什么抖音带货卖联名T恤、飞智联名手柄、致太固态、雷蛇等。线上demo呢在哪? 剧情主线在游戏刚发售瞬间就上架了各大媒体平台,偷跑结局更是数不胜数。 现在的流量环境是不是太不把真金白银买商品的玩家当回事了?这次还来个疑似大主播提前一周玩。 至于评测媒体和大网红测评暴雷也不是一两次了,其中大部分为了流量为了份子钱简直不要太恶心。 宫崎老贼的《老头环》DLC有失水准还不让说,想让老贼的信众承认问题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宫崎老贼亲自操刀亲自打脸,两次补丁修复还真是狠狠扇了这些人的脸。 希望游戏厂商真诚对待每一位玩家,不要过度营销。把营销的小心思交给每一位玩家。 FF16的demo华丽大气,虽然商品的最终质量不尽人意,至少因为demo买了FF16可是自己体验、自己做的决定。 靠主播、评测媒体大力营销比得过玩家的口口相传? 也许疑似大主播提前一周玩是假的。 但是既然有这个迹象,说明这些游戏商还真想这么发展。 早在8年前可没有媒体抢先试玩、豪华版提前一天甚至三天体验(除了FIFA)。玩家的退让,厂商变本加厉。 时代确实变了,重营销轻质量、骗一个算一个、捞一波就跑路的思路真是污染了游戏行业,也极大程度恶心了游戏玩家。 别到最后游戏业界值得称赞的仅剩那个忍辱负重、数年如一日保持更新的《无人深空》!
【ek观点】大数据时代,游戏玩家要忠于自己,守住自己的钱包 很多年前,玩家的地位大体上是平等的,大家一起等待游戏、分享游玩的快乐。 直到有一天,社区管理成了游戏时代的弄潮儿。厂商雇用社管对玩家穷追猛打,为自己游玩权益发声的被社管和社管忠粉狠狠地践踏,就因为人多势众在流量时代的重要性。三人成虎,说你不对的人多了,仿佛真是哪里做错了。这就是时代的特色。当反抗的代价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沉默。社管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在行业内也是战功赫赫。 ———————————————————————— 何止是社管,厂商一直在试探玩家的底线。2017年,EA受困于抽卡要素拉满的《星球大战:前线2》饱受批评、《质量效应:仙女座》难产,还以为是玩家的胜利,其实更像是大势已去。自那时起,free to play开始席卷整个游戏行业。开箱抽卡、买断制内购,比如引领买断制内购的育碧已经沦落到人人唾骂的地步,号称再现刺客信条2荣光的刺客新系列屡屡折戟。毫不客气地说这是育碧过度商业化、丢失了做游戏的初心带来的恶果。 此外,情怀宣传。打着国产之光就没有几个是国产之光,要么只是杂糅点本土特色,要么完全名不副实,PV宣传光芒万丈,实机游玩不堪入眼。 ———————————————————————— 还有就是销售策略。比如普通版、豪华版、数位限定版;豪华版提前游玩;媒体抢先试玩、媒体抢先播。 普通版和豪华版可能没什么值得批评的,毕竟给的多,待遇好。但是数位限定版是几个意思。以日厂为代表,数位限定版动辄1000多港币,多点服装、音乐、美术画集,基本和豪华版没什么两样。最逆天的是,这三种版本卖完以后,他会出DLC。再过一段时间出皇家版。为何没有一家厂商愿意坦诚布公?非要让玩家一个个试错,认清每家厂商的真实嘴脸? ———————————————————————— 豪华版提前游玩,提前3天,这种是FIFA足球搞起来的吧。后面很多游戏竞相效仿。比如最近出的碧蓝幻想relink。 最逆天的当属媒体抢先试玩了,他们不仅能先拿到盘、先做评测,还能直播试玩,特别是媒体抢先播。偷跑和让媒体抢先播是两码事。偷跑是实体盘商家和实体盘玩家自身不守规矩,媒体抢先试玩特别是媒体抢先播完全是厂商故意给的豁免权。所以数字版玩家倒霉呗,只能靠物理性离开社区论坛来截断信息来源。不可能不上网,有些剧透又不是只提前一两天,而且各平台都靠大数据,不小心刷到自己已买游戏的剧透,滋味就很难受了。 ———————————————————————— 还有一小撮就是明着发游戏主线流程的通关视频了。游戏发售前一天或者几天就已经能看到流程。播放量还相当之高。这时候就没人说泄露了,因为想看的早就看的津津有味,不想被剧透的只能默默关闭,毕竟在这种视频下留言游戏还没出、为什么要剧透,一些云玩家就要口吐芬芳,使用你爱看看又不是给你看的之类的话语。等于是买了游戏还要被骂的那种,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都有美好的结局。 —————————————————————————————————— 还有一些场外因素,比如赛博打拳、sweetbaby、lgbt 大数据时代的游戏玩家真的是命途多舛。 —————————————————————————————————— 那么问题来了,厂商拿捏玩家,企图骑在玩家头上,游戏玩家还能玩到了自己想玩的游戏,还能保证自己在游戏上花的钱物有所值吗? “游戏玩家忠于自己、忠于自身游玩体验”可能是版本标准答案了。 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游戏行业终究是服务业。
【ek观点】美紅的书和动画BD还是卖得好啊,但是... 同样是2卷BD销量,同样是精美的插画,但是美紅的动画BD卖的更好,与动画制作比较用心有关,与剧情爽度有关,与角色人设鲜明有关。小说还是太拖了。就连小说角色都被拉出来谈CP。 我还以为日区读者不吃这一套,失算了。执笔的作者琴平稜写过的最长小说5卷,和美红联合后的新系列马上出第5卷,评价可以。他最新的一部明牌后宫也没有活下来,很可惜。轻小说赛道分的很细,喜欢就看,不喜欢就走。哪怕把你喜欢的角色拉出来谈CP,你完全可以不买、不看。如果出海失败,作者自己为了销量必须改回来,除非转行。 哪像二游的文案就喜欢一副爱玩玩不玩滚的模样,强行凑CP。要么成龟,要么憋屈的离开。每次想起在主机上玩了500多小时的《幻塔》,就觉得浪费生命。运营太烂了,手柄优化太烂了。 小说也有恶心人的地方。 我一直说该完结了,再写下去,就要出银河系啦。《在异世界获得最强能力的我,在现实世界照样无敌》的弱点是日轻的普遍问题。 大部分日轻不会细分势力、罗列门派宗教,深度有限,开局大概估出能写几卷了。日轻更擅长心理描写、日常生活描写,敌对势力写得像过家家一样。也有少数亮眼打破常规的作品,比如《魔弹之王与战姬》、《SAO》、《某魔法禁书目录》《关于我转生成史莱姆这件事》等。 川口士至今忘不了《魔弹之王与战姬》的烂尾,所以恨不得把这个IP出现的重要女角色都写一个系列。作者新开了2个系列。(上图中的第三个是琴平稜写的,美紅是原案,逮着个羊毛拼命薅。) 目前是三开。以我2年来对这位作者的关注,我推断他极可能要完结《在异世界获得最强能力的我,在现实世界照样无敌》了。 《武神传》的出现将取代《在异世界获得最强能力的我,在现实世界照样无敌》,而6月发售的《第二人生》取代已经完结的《进化之实》。 这是好征兆。美紅每次在后记里发牢骚说写到哪算到哪了,我都觉得害怕。 赶紧完结《在异世界获得最强能力的我,在现实世界照样无敌》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