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酒半醉VVV 独酌酒半醉VVV
时刻准备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39 关注贴吧数: 1
星级厨师上门做家宴 情感的回归安全的回归——家宴:中国的重要传统 哈尔滨新闻网 2012年03月02日 04时13分 【显示字体:小 中 大】【打印】【关闭本页】我要评论 哈尔滨新闻网记者 葛楠折叠桌、塑料凳,十个人紧挨着,胳膊稍微长一些的人就主动离桌子远点,没地方摆吃碟的人就用手端着…… 一只老母鸡,熬了三天,却只是用来调味的。锅包瓦块鱼、炸千子,以前听都没听过的菜,再配上珍藏了三十年的景德镇瓷碟,让每个在座的人都垂涎欲滴…… 最近,哈尔滨市民金鸣受邀参加一场家宴,为了这场家宴,东道主准备了四天,客人横穿了整个城市,大家都是真心诚意,不计成本,回味颇多。古语云,“五世长者知服食”,意思是只有富贵的世家才懂得吃穿。在中国的人文传统里,家宴被赋予了身份、礼制、情感等等多重内涵。而在当下,被快节奏生活带着飞跑的人们,若是惊闻朋友将为自己准备一桌家宴时,第一反应就是感动。“感动来自于朋友的真诚相邀,因为在我看来,现在人都非常注重个人和家庭的隐私,普通的应酬和交际都选择在饭店解决,只有真正有交情的人才会受邀在家里聚会。”金鸣告诉记者。细考家宴在当下的意义,回归是关键词。这其中,情感的回归居首,除此之外,还包含了安全的回归、营养的回归、厨艺的回归等等。情感的回归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忙应酬忙到没有足够的时间睡觉,而另一方面,酒肆林立,天下美食融于一街。方便、快捷、省心、味道好,这些都是人们选择在饭店宴请、交际的原因。但是在心理学研究者岳辉看来,这些都只是借口。 “表面上看,人们有很多理由选择在饭店宴请朋友,比如工作忙、厨艺差、居住空间小等等,这样的选择似乎是被迫做出的。但是就内心的层面而言,其实人们是主动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是在主动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向外人透露,是拒绝他人进入自己的私密空间,是不愿为不重要的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劳动。” 而根据某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82%的人在最近三年中没有到朋友或者同事家里用餐的经历。 “对很多人而言,邀人到自家用餐是友情的表示,代表对方已被接纳为真正的朋友,不再只是点头之交。我就知道有不少人共事了半辈子,可从来没有互相到对方家里作过客。”哈尔滨市民孙福奇说。一桌家宴,意味着你们不再是点头之交。家宴已经超越吃请本身,成为朋友之间感情交流、通融的最佳平台。回想三十年前,经济刚刚复苏之时,人们总是喜欢把同事朋友请到家里吃饭,吃的是实惠更是真诚。现在经济繁荣,人们却不愿意再把人邀到家中,而是一股脑推到饭店去。 “过去是差钱不差感情,现在是不差钱就差感情,虽然只是一桌菜,三十年来的变化却是巨大的,食物越来越丰盛,感情却越来越单薄。”孙福奇说。确实如此,在记者通过QQ聊天方式进行的网络调查中,多数人认为,“每次去饭店吃饭,根本记不住吃了什么菜,至多就是记住做东的人花了多少钱;而在朋友家里吃饭,却能记住几乎每道菜的名字甚至是味道。” 哈尔滨市民糖糖是一位乐于在家烹调,宴请朋友的主妇,在她看来,“好好和家人、朋友一起做顿饭、吃顿饭,可能会累些,但带给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却是在外就餐无可比拟的。” 一桌家宴,对于请客的人来说,捧出的是真诚,而对于被邀请者来说,留下的是感动,是美好的记忆。这一切都源于真诚相邀,源于情感的回归。这种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这种情感的回归,正是现在人们所缺失的,所急需的。安全的回归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话题,从一次次触目惊心的曝光到一次次力度空前的整改,对于食品安全,人们关注的同时也夹杂了些许的无奈。最近记者参加一次聚会,席间就有一位兄长戏言,“现在靠自己的先天优良基因来挑战各种食品了”。戏言归戏言,但是对于经常到饭店就餐的人群来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人比例确实很高。除了饮食内容本身不合理之外,饭店反复使用的炒菜油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对于饭店来说,食用油的反复使用,是不能回避,更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过油要用至少半锅油,而炒一个菜用不了这么多。余下的油怎么办呢?当然是倒回油罐里,下次接着用。于是,油就这样被一次又一次地加热,和炸油条时长时间受热的炸锅油区别也不大。”在哈尔滨市道外区经营饭店的大龙告诉记者。出于成本的控制,饭店的油一般都是反复使用。 “对于这种油,食客们并没有太强烈的反感情绪。唯一的埋怨,就是它口感有点黏,有点腻,不像新油那么滑爽。但是人们不知道,这种反复加热的油对身体的伤害相当大,可怕程度毫不逊色于氢化植物油。反复加热的油会增加人们患高血压的危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告诉记者。而在家中用餐,宴请朋友,至少油的使用会比饭店安全很多。除此之外,在家宴中,人们往往更注重菜品的味道而非卖相,这样就减少了“过油上色”的步骤。饭店的菜之所以比家里做的好看,其实就是因为“多过一次油“。少过一次油,饮食就多了一份安全。营养的回归除了食用油的安全之外,味精的少用或者不用也是家宴的好处之一,回归营养的重要表现。 “据说在几十年前,许多老招牌的饭店做菜都依仗‘一坛老汤’,24小时文火不断,一煮就是几十年。但是现在这种老汤却无处可寻了。不过上周,我却在一桌家宴上寻到了这种老汤,虽然时间没那么久,但味道仍旧浓。”市民金鸣告诉记者。金鸣所说的那场家宴,主人完全是用鸡汤、干贝调味,不使用味素,味道鲜美,更富营养,对大家的健康也更有好处。这场家宴的东道主、年已七旬的高师傅告诉记者,“其实在过去,没有味精、鸡精,做菜调味道全靠自己制作,什么虾皮、虾子、蟹黄、干贝、鸡汤、骨头汤,都是调味的原料,这些东西一入味,既好吃又有营养。这种做法现在也就是在家里用一用,因为家宴是不计成本的,要是换做饭店,根本就划不来。” 除了调味的高汤之外,像锅包瓦块鱼之类富于营养的“老菜”,现在在饭店也难见踪影了,究其原因,大概是碍于工时成本,而这样的“老菜”,只能在家宴的餐桌上找到。对于很多费工、费力的功夫活,营养活,考虑到经营成本,饭店现在都很少保留了,只有在不计成本的家宴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这些美食的真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