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坂雫 嘤坂雫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72 发帖数: 5,744 关注贴吧数: 15
关于阿诗和雷娘的一些随想 最近挺喜欢阿诗的,虽然我还是最喜欢雷娘。 但在我喜欢雷娘的背景下,我会喜欢阿诗,我似乎能感觉到其中的原因。 感觉阿诗和雷娘是两种类型的偶像,两人都会有意识地展示自己的魅力,但阿诗是比较直接的展示,雷娘却是比较内敛的展示。 有人可能会觉得雷娘不是在表现魅力的时候也挺积极的吗? 但我觉得她始终心怀偶像的矜持,也可能只是害羞,或是性格深处的阴暗面(?)让我觉得她并没有展现真正的自我,或者说并没有太放得开吧。 虽然这种表现形式也是她的魅力所在,但感受了这份魅力之余,还是会产生别的期待。 这样的她,其实在我心中是维持着一种神秘感,让我在各种场合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她。 而阿诗则不同, 在我的视角下,阿诗很好地把握了每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很直接地展现了自己的特质和魅力,计算中、广播、live,属于她的魅力很直接地传达给了我。 并不需要我去有意感受,她直接把我想看的送到我面前了。所以我对她的好感度也上升得很快。 大概就是这样的感受,这种直观,和内敛一样,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当然,这种本来就很缥缈的事情,可能只是一念之差吧。 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最近除不尽广播+补到了阿诗的专场, 一边看着阿诗,一边想着, 要是雷娘在就更好了呀。 那我为什么不去看雷娘的冠名节目呢?其实我只看了切片,根本还没开始补这个。 因为我想保持神秘感。我觉得这个节目不应该太快地去看,应该留到更合适的时间点去看。 对雷娘,又想保持神秘感,又想有更直观的了解, 真是矛盾的想法了,有我这样想那么多的粉丝,当偶像可能是太难了。 雷娘和阿诗一起开一个冠名节目应该能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了(笑)
【长文】个人对虹团第二季前12集的评价 在虹团第二季完结之前,我想评价一下第二季前12集。完结时会有许多感慨,所以这时候写会比较合适。 【接下来仅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你的意见】 ... ... 我的观点:虹团第二季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不过现在,我喜欢虹团, 但没有那么喜欢,它只是我追的其中一个团。 所以虹团如果能做得超出预期,我当然高兴;如果达不到预期,我也只觉得遗憾,而不会太激动。 那么,第二季的虹团, 到底是哪里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首先,我给出几个比较常见的预期的视角: 扭曲 剧情节奏 剧情内容 动画定位 大的 1、扭曲 很多人喜闻乐见的以夹脚剧情为代表的扭曲剧情,我虽然喜欢,但不强求。 因为我深知扭曲剧情需要很多铺垫,在人设上也需要有很多考量,是很难做到量产的,也不应该反复出现来引起审美疲劳。 所以,第5集,制作组对扭曲的描写可以说是到了一种境界,既浅尝辄止,又让喜欢的人看得满意。 至于其他第二季剧情,并没有明显的扭曲倾向,并不是说两个平常经常互动的角色,有一个人和另外的人去互动,这就叫扭曲了。 脑补怡情,确实没问题。但当真的话,或许就会所见之处皆有扭曲了。 在这个方面,制作组有所兼顾,但没有作为核心剧情展开,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2、剧情节奏奏 虹团第二季讲了很多内容, 但不是每个部分都能有足够的篇幅。 最明显的就是DD组的结成。虽然那个剧情,如果真的给了2集来讲,也不一定写得好,但篇幅不足导致节奏过快,是已经存在的问题。 其次是栞子的入团回,由于剧情撞上了第二届sif开幕,实际只有不到1集的篇幅。 还有米娅和岚珠的入团回,在一集之内完成了,这都会被认为节奏过快。 同样的,高咲侑第3集的烦恼解决、雪菜第6集问题的解决等,都有类似的节奏问题。 剧情的节奏问题, 和剧情内容本身是紧密相连的。 节奏过快,会让故事的逻辑、人物塑造、剧情的精彩程度、粉丝的观看体验都受到影响。 部分粉丝对于虹团第二季的包容, 建立在希望后续剧情内容有让人满意的展开, 因此牺牲部分剧情的节奏太快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接下来要讲到的剧情内容问题, 没有对剧情节奏的问题进行化解,反而让剧情节奏的问题变得更加明显。 3、剧情内容 那么,虹团第二季的剧情内容有什么问题? 有什么不可理喻、让人难以接受的剧情吗? 完全没有。 第二季的剧情,很多人认为“稳定”。 但稳定的背后,还有人认为“平淡”,以及“无聊”。 第二季仿佛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情: 我们虹团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什么困难, 都可以用一次谈话解决,而且这个谈话,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即使在旁边看着也行。 第6、7、8、9集, 连续4集出现了同好会全员和某个人谈话的场景,而且这4次谈话都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这代表着虹团的剧情矛盾根本不是问题, 有矛盾了很容易就能解决。 过于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会让人思考: 1、这个角色原来到底在烦恼什么呢? 2、这个烦恼怎么就这样被解决了呢? 这些观看感受和思考的背后,观众的情绪不容易被调动起来,对于剧情的理解也很难深入。 而且循环往复, 这样的故事模式,会让人觉得无聊。 第10集,岚珠想和大家拍照,栞子和她谈一谈,就好了。 第11集,果林思考着未来,有些恍惚,三年级和她谈一谈,就好了。 第12集,步梦和侑的烦恼,找彼方谈一谈,然后搞个活动,再谈一谈,就好了。 ...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 虹团执着于把矛盾在一集之内解决掉。 这就会带来剧情节奏的问题, 而篇幅所限,最方便的解决方式, 就是谈话,当事人想明白了,就解决了。 而且,能一集解决的问题,也算不上大问题了。 那么,这些综合起来的一个故事, 就会显得平淡,甚至无聊。 ... 有人可能会说, 一群高中生,不用谈话解决问题,难道动手吗? 首先,动手当然可以是一个备选。 其次,谈话确实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这不代表着只能用“一次谈话”解决问题, 在足够的篇幅下,谈话、思考、挣扎、再谈话、去做点什么、去尝试什么事情、再谈话... 意思就是, 这其中的可能性太多了。如果能把这个过程展现得足够好,观众是不会诟病某一段谈话的。 虹团第一季也有全员谈话解决问题的剧情, 比如璃奈回,那为什么我觉得那里写得就能让我感动和喜欢呢? 当然,也肯定有朋友觉得, 这种剧情不平淡,也不无聊。 那就是每个人观看体验的差异了,在这个问题上互相保留意见就行。 4、动画定位 现在最占据主导的一个说法就是: as第二季写得太差了,因此第二季动画只要剧情和人物不翻车,就可以满意了。 和前面提到的剧情内容一样,人物的塑造,只要不是手游那种样子,就可以心满意足了。 从企划的角度来看, 这确实没问题,动画肯定不能翻车。 只要做得稳定,核心粉丝愿意买单,就足够了。 但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 我觉得,手游做得差,不能成为第二季动画平淡和无聊的借口。 我想看一部剧情和人物都不错的偶像动画, 在看动画时, 我没兴趣思考这个企划的过去和未来。 更没觉得第二季动画就应该拿来给手游排雷、 而不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么想给手游排雷的话, 企划方为什么不直接重置as第二季剧情呢? 5、大的 这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 在虹团这里,与其说想让它有“大的”, 不如说是希望剧情出现“转折”、“变数”、“不确定性”。 并非真的希望角色遇到什么很严重的事情, 而是一帆风顺的话,这故事就没什么好写的了。 “大的”的出现,也意味着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也是对角色、团体的考验, 观众更想看出现“大的”的时候, 角色、团体的应对和成长。 “大的”就像一个契机,一个舞台。 那么,虹团第二季有“大的”吗?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最后想说的一个问题, 就是我觉得虹团第一季给我的感动,远超第二季。 第一季的她们,从各自的个人回不断成长,在最后的团体曲里收束属于她们的团结, 那时的她们,创业初期,更加充满朝气和活力, 面对烦恼和困难时,她们的变化与成长,更加打动人心。 每个人的solo,都极具特色,把个人的魅力充分展现了出来。 而我的心里话是, 本觉得第二季应该让已经初步成长的她们,一起去面对更大的挑战,在欢笑与烦恼中,相互支持前进。 就算不参加lovelive,她们也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和感人的故事。 而不是现在这样,第二季因为新的三位成员, 还要重新考虑磨合问题,小组的磨合,同好会的磨合,还要考虑人物塑造的排雷问题,还要控制剧情矛盾,完成变成了端水的活儿, 搞得什么剧情都展不开,什么人物塑造都深入不了, 什么问题都要一下子就搞定。 并非是对新成员不满,只是感到遗憾。 ... 我理想中的虹团,不是毫无征兆地一拥而上去堵住某一个人,然后一人一句话地劝说。 而是... 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她们曾有让我感动和喜欢的地方, 第二季动画里,虽然也有让我有所触动的地方,但完全比不上看第一季时的感觉了。 至少在我心中, 虹团第一季最后全员的合唱,依旧是无法超越的。连她们自己,似乎都无法再超越了。
【长文】个人对虹团第二季前12集的评价 在虹团第二季完结之前,我想评价一下第二季前12集。完结时会有许多感慨,所以这时候写会比较合适。 【接下来仅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你的意见】 ... ... 我的观点:虹团第二季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不过现在,我喜欢虹团, 但没有那么喜欢,它只是我追的其中一个团。 所以虹团如果能做得超出预期,我当然高兴;如果达不到预期,我也只觉得遗憾,而不会太激动。 那么,第二季的虹团, 到底是哪里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首先,我给出几个比较常见的预期的视角: 扭曲 剧情节奏 剧情内容 动画定位 大的 1、扭曲 很多人喜闻乐见的以夹脚剧情为代表的扭曲剧情,我虽然喜欢,但不强求。 因为我深知扭曲剧情需要很多铺垫,在人设上也需要有很多考量,是很难做到量产的,也不应该反复出现来引起审美疲劳。 所以,第5集,制作组对扭曲的描写可以说是到了一种境界,既浅尝辄止,又让喜欢的人看得满意。 至于其他第二季剧情,并没有明显的扭曲倾向,并不是说两个平常经常互动的角色,有一个人和另外的人去互动,这就叫扭曲了。 脑补怡情,确实没问题。但当真的话,或许就会所见之处皆有扭曲了。 在这个方面,制作组有所兼顾,但没有作为核心剧情展开,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2、剧情节奏奏 虹团第二季讲了很多内容, 但不是每个部分都能有足够的篇幅。 最明显的就是DD组的结成。虽然那个剧情,如果真的给了2集来讲,也不一定写得好,但篇幅不足导致节奏过快,是已经存在的问题。 其次是栞子的入团回,由于剧情撞上了第二届sif开幕,实际只有不到1集的篇幅。 还有米娅和岚珠的入团回,在一集之内完成了,这都会被认为节奏过快。 同样的,高咲侑第3集的烦恼解决、雪菜第6集问题的解决等,都有类似的节奏问题。 剧情的节奏问题, 和剧情内容本身是紧密相连的。 节奏过快,会让故事的逻辑、人物塑造、剧情的精彩程度、粉丝的观看体验都受到影响。 部分粉丝对于虹团第二季的包容, 建立在希望后续剧情内容有让人满意的展开, 因此牺牲部分剧情的节奏太快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接下来要讲到的剧情内容问题, 没有对剧情节奏的问题进行化解,反而让剧情节奏的问题变得更加明显。 3、剧情内容 那么,虹团第二季的剧情内容有什么问题? 有什么不可理喻、让人难以接受的剧情吗? 完全没有。 第二季的剧情,很多人认为“稳定”。 但稳定的背后,还有人认为“平淡”,以及“无聊”。 第二季仿佛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情: 我们虹团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什么困难, 都可以用一次谈话解决,而且这个谈话,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即使在旁边看着也行。 第6、7、8、9集, 连续4集出现了同好会全员和某个人谈话的场景,而且这4次谈话都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这代表着虹团的剧情矛盾根本不是问题, 有矛盾了很容易就能解决。 过于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会让人思考: 1、这个角色原来到底在烦恼什么呢? 2、这个烦恼怎么就这样被解决了呢? 这些观看感受和思考的背后,观众的情绪不容易被调动起来,对于剧情的理解也很难深入。 而且循环往复, 这样的故事模式,会让人觉得无聊。 第10集,岚珠想和大家拍照,栞子和她谈一谈,就好了。 第11集,果林思考着未来,有些恍惚,三年级和她谈一谈,就好了。 第12集,步梦和侑的烦恼,找彼方谈一谈,然后搞个活动,再谈一谈,就好了。 ...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 虹团执着于把矛盾在一集之内解决掉。 这就会带来剧情节奏的问题, 而篇幅所限,最方便的解决方式, 就是谈话,当事人想明白了,就解决了。 而且,能一集解决的问题,也算不上大问题了。 那么,这些综合起来的一个故事, 就会显得平淡,甚至无聊。 ... 有人可能会说, 一群高中生,不用谈话解决问题,难道动手吗? 首先,动手当然可以是一个备选。 其次,谈话确实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这不代表着只能用“一次谈话”解决问题, 在足够的篇幅下,谈话、思考、挣扎、再谈话、去做点什么、去尝试什么事情、再谈话... 意思就是, 这其中的可能性太多了。如果能把这个过程展现得足够好,观众是不会诟病某一段谈话的。 虹团第一季也有全员谈话解决问题的剧情, 比如璃奈回,那为什么我觉得那里写得就能让我感动和喜欢呢? 当然,也肯定有朋友觉得, 这种剧情不平淡,也不无聊。 那就是每个人观看体验的差异了,在这个问题上互相保留意见就行。 4、动画定位 现在最占据主导的一个说法就是: as第二季写得太差了,因此第二季动画只要剧情和人物不翻车,就可以满意了。 和前面提到的剧情内容一样,人物的塑造,只要不是手游那种样子,就可以心满意足了。 从企划的角度来看, 这确实没问题,动画肯定不能翻车。 只要做得稳定,核心粉丝愿意买单,就足够了。 但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 我觉得,手游做得差,不能成为第二季动画平淡和无聊的借口。 我想看一部剧情和人物都不错的偶像动画, 在看动画时, 我没兴趣思考这个企划的过去和未来。 更没觉得第二季动画就应该拿来给手游排雷、 而不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么想给手游排雷的话, 企划方为什么不直接重置as第二季剧情呢? 5、大的 这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 在虹团这里,与其说想让它有“大的”, 不如说是希望剧情出现“转折”、“变数”、“不确定性”。 并非真的希望角色遇到什么很严重的事情, 而是一帆风顺的话,这故事就没什么好写的了。 “大的”的出现,也意味着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也是对角色、团体的考验, 观众更想看出现“大的”的时候, 角色、团体的应对和成长。 “大的”就像一个契机,一个舞台。 那么,虹团第二季有“大的”吗?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最后想说的一个问题, 就是我觉得虹团第一季给我的感动,远超第二季。 第一季的她们,从各自的个人回不断成长,在最后的团体曲里收束属于她们的团结, 那时的她们,创业初期,更加充满朝气和活力, 面对烦恼和困难时,她们的变化与成长,更加打动人心。 每个人的solo,都极具特色,把个人的魅力充分展现了出来。 而我的心里话是, 本觉得第二季应该让已经初步成长的她们,一起去面对更大的挑战,在欢笑与烦恼中,相互支持前进。 就算不参加lovelive,她们也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和感人的故事。 而不是现在这样,第二季因为新的三位成员, 还要重新考虑磨合问题,小组的磨合,同好会的磨合,还要考虑人物塑造的排雷问题,还要控制剧情矛盾,完成变成了端水的活儿, 搞得什么剧情都展不开,什么人物塑造都深入不了, 什么问题都要一下子就搞定。 并非是对新成员不满,只是感到遗憾。 ... 我理想中的虹团,不是毫无征兆地一拥而上去堵住某一个人,然后一人一句话地劝说。 而是... 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她们曾有让我感动和喜欢的地方, 第二季动画里,虽然也有让我有所触动的地方,但完全比不上看第一季时的感觉了。 至少在我心中, 虹团第一季最后全员的合唱,依旧是无法超越的。连她们自己,似乎都无法再超越了。
星团第二季pv简析:从“我”到“我们” 星团第二季的第一集,大概率还是香音的主场。 和缪水一样,第二季第一集要决定方向性问题, 而这个问题都是围绕队长展开。 其实缪水星的三位队长问题共同点就是: 失去了信心。 说白了,香音就是被sunny passion给打得有点自闭了。 第二季和第一季相比,她看到sunny passion的表情变化,也十分明显。小千说:“下次赢回来就好”。 但对于队长来说,这谈何容易, 香音在第一季最后顿悟了比赛意义,明白了胜利与失败的重量,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支持与期待,决心之后要赢下比赛。 这样的决心也会带来重压。对于香音这种人来说,难免会因此陷入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 那么,香音如何想通这件事情, 就会是第一集的一个重点。 从pv来看,香音的结论可能是:重点不在于胜利,而在于向更多人传达歌声。 但这个结论要如何得出? 我觉得如果编剧想好好写, 就不会只是让香音自己想明白, 而是要和新成员的剧情相联系了。 那么,关于新成员的剧情, 从pv来看,樱小路的戏份应该会偏多,应该会通过樱小路串起其他三人。 初到东京、初入结丘的樱小路, 就猝不及防地被鬼塚夏美拉着拍视频;因为某些原因得知了Liella的存在,同班的芽衣表情凶狠地告诉她星团的情况;樱小路对Liella感兴趣,在宣传海报前徘徊时,四季出现,告诉她要坦率面对自己所想。樱小路的剧情触发,应该是和二年级成员的招新活动同步进行的,发传单、贴海报、到处拉人,甚至直接开live,总有一种方式会让新老成员有交集。 有交集之后,樱小路最终也会和二年级生有接触,这个接触,或许就是影响香音想法的契机。 但是,我自己都觉得这个剧情没什么意思。 就像香音最后说的这句话, 似乎就是在鼓励新成员。但我还想象不出香音为什么要和新成员这么说,是因为樱小路感到自卑和胆怯,所以香音鼓励她吗? 最后,来看看主题的变化。 从第一季pv的全新的自我, 到第二季pv的全新的我们。可以看出星团第二季主题的一个重要信号:团队层面的描写要作为重点了。 第一季,且不论有没有写好,编剧确实在紧贴主题来写的。香音传,到平安名堇的成长,到小千的变化,到叶月恋的莫名其妙的噩梦个人回,确实都是在围绕成员个人的成长。 而第二季,伴随着Liella老成员的成长,新成员的加入,以及在lovelive大赛上拿出成绩的迫切需要,星团作为团队的磨合与塑造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可以说,第一季的星团,在团队感上是很薄弱的 ——毕竟连5人的合宿都没有过。第二季的星团, 在前辈带后辈的背景下,团队的磨合会变成重要的课题,大家作为同一个团队的成员,和团队一起成长,这样的故事,倒是挺值得期待的。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