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友51530 星友51530
关注数: 13 粉丝数: 44 发帖数: 3,422 关注贴吧数: 59
研究古代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以及考古学上怎么证明自己用史料交叉论证出来的东西就接近真实? 现实不是漫画也不是游戏,游戏里考古学是真能挖出好东西,因为游戏世界里的古代人真有遗失的技术;现实生活中研究古代文献和文物,究竟是为了什么,单纯的好奇心吗? 受限于自身的眼界和信息的传播度,哪怕史官不畏强权调查出什么就写什么,录入史书和后世修订都会使信息失真。 与研究无意义对应的是,质疑也没有意义。 比如我如果根据:1.中国的《黄帝内经》是北宋时期修订编排的版本2.日本发掘的《素问》跟中国的有很大差别。然后我说《黄帝内经》不存在于汉代,汉书里的反正也找不到,是唐宋或更早有人写了本伪书然后顺手给汉书改了——那怎么证明我说的是错的嘛?反正不管你搬出什么史料,我都可以咬死没挖出来汉代的灵枢素问,所以这些史料都是假的,只要没有文物,那史料全是废纸。 如果地动仪没有文物所以地动仪不存在是成立的,那我能不能说“因为《永乐大典》现存400册所以它从来就只有四百册,压根就没有一万册,写的时候预算被贪了”——而你不管找出什么史料证据,我都可以说贪的时候为了完美犯罪所以改了别的记录。除非你找到失传的部分,那就你找到几卷我就在这四百多卷基础上加几卷,直到你找全为止。 ——这么整那跟贴吧论战力研究哪个超级英雄强还有什么区别?
现在说4.0是个优秀的版本还为时尚早 目前剧情依旧维持在一个总体上算较高的水平,还没有展开一些本该存在的内容。新的水下活动系统还是能夸一夸的,优化老生常谈,但是这东西短期确实不好解决,我一直提但不至于不能接受;从动物身上薅技能然后用的设计很有意思,未来会不会新增生物或者新增组合可以期待一下——这一系列水下技能有两个我看好的方面:其一,可以让角色同质化(适当的同质化利大于弊,不管是对玩家还是后续设计);其二,这个东西是可以锁定目标的,为未来弱点攻击,代位,转火,放水等等在水下互动中出现打下基础。 细节上的优化很难给好评,尽管它很有用。深层地图的操作方式并不流畅,新的角色入场动画也容易出现卡顿并且角色拉到同一个体型观感并不好(比如草神的头看着出奇的大);何况这是米哈游早就该做的事情。 一些问题目前还并没看到改观,或者尚且没遇到。 1.关于可抽取角色在剧情中加入矛盾的设想,还是那句话,有进步,但这个进步稍显鸡肋。 须弥为了规避稻妻出现的问题淡化了角色间的矛盾,在枫丹,这一部分在林尼兄妹之于主角,刺玫会会长和审判长之间有体现但依旧很保守。 2.角色关联性不强,剧情联系弱的问题。 林尼兄妹和菲米尼的的愚人众身份算是避开了一部分沦为NPC的风险,一定程度上不至于像提纳里赛诺那样在主线里沦为工具人和背景板。 3.世界任务模块化过强,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海洋书我写这稿子的时候还在做,模块化这事利好开发者,跟玩家游玩体验之间来回拉扯罢了。 4.伏笔回收问题 枫丹的占星术和莫娜师傅;人民面对寓言的态度——这两个枫丹伏笔都能单出来聊一聊,剧情里还八字没一撇,这个方面还要在观望。 5.动画过多影响游玩反馈的问题 通过类似须弥那个选项交互对话的方式,老米想让玩家在过剧情的时候不至于没事做;不过实际体验一言难尽,关于这两次审判的游戏性的问题,有些人比我写的好(也有些人急着团建) 我自己的体验来说,有想法,在努力,但成效甚微。
被遗忘的是树王还是草王? 重写剧情的时候发现一个新角度。 主角视角看到了这几个事实: 1.大慈树王在两个草神贴贴之前没被遗忘,草神是个吉祥物,有神力但没有实权权能也弱。 2.草神的权能可以进入世界树,来修改集体记忆(注意只是修改记忆,对现实的影响很有限,一些文献会被修改,抽象信息和暗示都能留存) 3.贴贴之后,“大慈树王”这个名号被遗忘,“布耶尔”继承了“大慈树王”之前所做之事,成为了初代神。 4.世界树的修改者本人也会受这个修改的影响,并且具体改成什么样子相当不可控(大慈树王搞出“纳西妲”就是为了把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控) 那么,现在所有人都觉得“纳西妲”就是初代草神,所有大慈树王所行之事甚至大慈树王的记忆(散兵修改之后,“白散”被洗去了记忆,那就意味着“新的记忆”也能被“修改出的替身”继承)也给到了“目前这个草神”。 那么一脉而承的是“草神”,而那个真正的,年轻稚嫩缺少自信和力量但同时又善良仁爱的“纳西妲”除了主角之外再没人记得;坐在须弥智慧宫的,一直都是最初的草之神。 500年间,大慈树王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手段接触了禁忌知识同时又规避了它的不良影响。那有没有一种可能被遗忘的“纳西妲”一开始就是草之神的计划,乃至赤王之死禁忌知识污染都是草神的布局。 那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