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老孫 叫我老孫
关注数: 0 粉丝数: 1,506 发帖数: 350 关注贴吧数: 2
對試閱活動的回應 在下前几日推出了试阅,也得到了一些反响,总体而言负评居多。不瞒各位,我当然觉得难过。我不是那种高大全的作者,读者的评论我必定拜读。英雄志是我自费出版的作品,没有失败的空间,08年,八王世子的评论「七宗罪」彻底把我打垮,我只能选择闭关,这一走就是十年。 十年后,我尝试重出江湖,水神谣的恶评已让我心存忌惮,这次的「XX京」也好不到哪去,百万字仅露出冰山一角,就已骂声纷来,我看这个结局只怕很难讨好,秦仲海尚且束手无策,何况其他? 英雄志可以不出,但绝对不容失手,这一点,我已经和热臀说过了。 我的任何文章在推出前,我都会反复看上五六次,「XX京」也一样,和水神谣不同,水神谣已经写好了七年,它有前后文的衔接,有它的情境,抽离来看,或是放在全书之中来看,会得到全然不一样的感受,它的使命并不是开场,也因此,我不打算再改任何一个字,我会让它接受下一代读者的评价。好评坏评都接受,全部后果我承担。与之相比,「XX京」沈淀的时间固然不够久,但我阅读后得到了结论,这确实可以出。 年近半百,我的风格接近稳定了,有读者认为我的文字「让人尴尬」,我接受这个评价,或者是不虞之誉,或许是求全之毁,但我只会这样写,这些东西就是英雄志,我的能力只到这个水平,出道二十年,我还能怎么办?孙晓只能说,力所不及之处,让您失望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总结起来,这次的试阅活动算是失败了。九月份我确实信心满满,但如今读者反响不好,我会深自检讨,精益求精,以求重出江湖的一天。 谢谢各位对英雄志的支持与爱护。明年是我的本命年,危机四伏,我必须慎重。 众口难调,不敢保证结局能让所有人满意,但至少必须先让自己满意。 在此祝福大家有个愉快的春节。
隆庆天下,从零开始,欢迎批评指教 隆庆天下的发表,是折衷的结果。 在英雄志前途不明的情势下,隆庆天下的发表可以带来以下作用。 一、测试真实的阅读群大小,而不是英雄志十三年来累积的虚幻空气。 二、透过阅读群体的测量,评估现有出版的可能基础,并推测出日后的盈亏。 三、作者想要维持良好创作状态。微博是很好的平台,再也不受任何市场因素的干扰,不受任何力量左右,可以在完全没有野心与名利企图的情况下自由的发表新作品,也不必在乎任何营收,同时得以壮大读者群体,缓慢但稳定,关键在作者自己的意志力与恒心。 孙晓的读者共有三层,最外层的是过去十三年接触的广义英雄志读者,为了诸多网路电子侵权问题,我在过去两年来透过大量管道拿到许多数字,我发现阅读过英雄志的群众人数远比自己想像得多得多,也远超过读者自己的设想,这让英雄志变成一种怪异的武林秘笈,这是英雄志的成就,也是英雄志的诅咒。我个人称其为【空气读者】、【外围群体】,你也许看得到,但摸不著,其实就只是一阵风。 空气就是拿来呼吸的,吸空气不会让肚子饱,但没空气却会死亡,这就是空气的价值。 当然,也由於英雄志停顿四年之久,这批广义读者目前已消散百分之九十五,只有全书的大结局能唤回他们,剩下的百分之五左右仍在英吧活跃,他们是英雄志最忠实的读者,他们属於英雄志,也必然只属於英雄志。这些读者基於种种理由,绝对不会来看隆庆,这个比例相当之大。 我个人的其他杂文阅读群体,其实目前也远大於隆庆,来自外部转贴后的诸多关注回馈也比隆庆得到的反响多得多,写评论的前途显然较好,在同样不考虑收益的情况下,发表时事评论文章对我是很恰当的选择。 但我不希望转行,我不想把真正的力气花费在那些事情上。也许再过一个月后,我会发表九月份的QE总结评论,但那绝对不会是我的创作重心。 重点还是隆庆天下,只有这个才有价值。 隆庆天下,从零开始。 隆庆天下到底要写什麼? 隆庆、武英、景泰、正统,是作品里四个虚构的时代。 隆庆到底是什麼呢? 隆庆就是衰败的开端。而永乐所象徵的,是一个意外的伟大,根本不该存在於中国历史之中的超世辉煌。所以这两者的对比会出现很多复杂的内容,值得大书特书。 在孙晓的虚拟作品里,存有真实成份的部份,都必须用回忆的成份来表述,这种距离感与朦胧感是对历史的敬意,我不想以假乱真,也因此,小说里的永乐朝绝不可能正面描写,只有遥远的观察与回想,包含其中的一些历史猜想,都会以特殊的写法来表现,没有给出结论,但值得我们去想。 隆庆朝不一样,隆庆已经进入英雄志的框架里,也因此隆庆天下这部作品和英雄志最大的关连,就在一整个【隆庆世代】的身上。 隆庆一代最重要的人是谁呢? 就是皇后。 各位会看到帝国的权力意志与烟岛的对抗,隆庆世代与旧朝残部的战争。 魏宽最大的敌人并不是日本,也不是朝鲜,更不是他曾经效忠过的永乐年代,而是那个庞大的【隆庆帝国】。 隆庆天下目前出现的官员只有两位,一位是徐尔正,永乐时代的旧部,他有一半血统是永乐的,一半血统是隆庆的,所以他带有若干的矛盾性,另一位是白璧暇,他的行为、思想、作派,都非常的【隆庆】,纯粹的【隆庆】,他下面还会展现出更多的【隆庆】。 白璧暇的角色形象,主要出现在隆庆楔子一,经由郭奉节的命运,白璧暇已经完全清楚明白,他日后要怎麼面对未来这个新世界。 隆庆是一个太平盛世,和景泰时期的戒严与正统朝思想大崩溃与大战乱完全不同。也因此这个太平盛世具有最大的【参照性】,每个人读的时候,都难以回避地出现一些猜想。 事实上,隆庆帝国也真就那麼样的强大,颓废中的惊人强大。 在第三回故事里,隆庆帝国即将与烟岛正面接触,各位会看到隆庆帝国的使者来到烟岛,那种大震撼、大压迫与大功利主义,即使河野龙城都是跪地陪笑巴结的。 永乐世代也即将出现一位举足轻重的永乐文官,他会是永乐世代最重要的评价者。 唯一较麻烦的是楔子二,如果楔子二已经刊登了,阅读的层次感会完全不一样,崔风宪、魏宽以及难童一代的人生,都在他们渡过黄河时展现。 就先说到这里。 各位对隆庆有何批评指教,请放在这里,不要放到微博里,那里肩负测量实际读者人数的功能,至目前为止,微博连载第一回的阅读量已迈向三十万人次,当中有十万人是在第二回开始后才加入的,这些膨胀的数字必须经由过滤删除,才能得出真实的读者人数,我正在密切观察自己的出版基础有多大,这会直接影响英雄志日后的命运。这个基础如果够大,大到足以在大陆发布纸面与电子小说而不至於存在风险,那我就敢发表英雄志结局与一切纸本与电子本,但前提是安全的操作。 写作并不是玩命,请读者不要让作者的写作沦落成玩命事业,所谓盗版影响不了纸本,也不过就是外行人的想当然尔,很多作家并不靠纸本来赚钱,但那些人更像是意见领袖、文化名流,很抱歉我不是,我的评论都是几万字以上,能看懂的至少对宪政主义、自由主义或经济学都有一定的造诣,所以在这种时代里,我不会是主流,也不想加入主流,有无数比我更资深的优秀前辈们,早已选择了这条路,我并不孤单,我只是踏著前人的脚步,迈向黄河的彼岸。所以也请各位理解,我正在用我的隆庆来测量我的真实阅读群,不是十三年来累积的空气,而是货真价实愿意看故事的读者。 以上,有问题请留下,我不能保证立刻回答,我的主要工作是写作,并且在中秋节发表极可能厚达六十页的第三回连载,那会是第二回的两倍份量,要问英雄志结局何时完成的,也请在以下发表高见,我的答案就是【快了】,当我有足够的实力走自己的路而且还能活下来时,我就会这麼做。 我绝不为隆庆行销,行销只是赚空气,我不要空气读者,我要真正的读者,我已经吸够了空气,让我计算出目前有多少人正在阅读我的作品,我就能突围而出。当然,前提还必须是我自己的作品质量问题,这点我会全力以赴, 以上就是彼此的折衷。不要再谩骂了,真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