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子 南冠子
关注数: 203 粉丝数: 201 发帖数: 11,107 关注贴吧数: 36
京师乐籍说 昔者唐、宋、明之既宅京也,于其京师及其通都大邑,必有乐籍,论世者多忽而不察。是以龚自珍论之曰:自非二帝三王之醇备,国家不能无私举动,无阴谋。霸天下之统,其得天下与守天下皆然。老子曰:“法令也者,将以愚民,非以明民。”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齐民且然。士也者,又四民之聪明喜论议者也。身心闲暇,饱暖无为,则留心古今而好论议。留心古今而好论议,则于祖宗之立法,人主之举动措置,一代之所以为号令者,俱大不便。凡帝王所居曰京师,以其人民众多,非一类一族也。是故募召女子千余户入乐籍。乐籍既棋布于京师,其中必有资质端丽,桀黠辨慧者出焉。目挑心招,捭阖以为术焉,则可以箝塞天下之游士。乌在其可以箝塞也?曰:使之耗其资财,则谋一身且不暇,无谋人国之心矣;使之耗其日力,则无暇日以谈二帝三王之书,又不读史而不知古今矣;使之缠绵歌泣于床第之间,耗其壮年之雄材伟略,则思乱之志息,而议论图度,上指天下画地之态益息矣;使之春晨秋夜为奁体词赋、游戏不急之言,以耗其才华,则论议军国臧否政事之文章可以毋作矣。如此则民听壹,国事便,而士类之保全者亦众。曰:如是则唐、宋、明岂无豪杰论国是,掣肘国是,而自取戮者乎?曰:有之。人主之术,或售或不售,人主有苦心奇术,足以牢笼千百中材,而不尽售于一二豪杰,此亦霸者之恨也。吁!      ——《定庵续集》
司文郎 平阳王平子,赴试北闱,赁居报国寺。寺中有余杭生先在,王以比屋居,投刺焉,生不之答;朝夕遇之多无状。王怒其狂悖,交往遂绝。      一日,有少年游寺中,白服裙帽,望之傀然。近与接谈,言语谐妙,心爱敬之。展问邦族,云:“登州宋姓。”因命苍头设座,相对噱谈。余杭生适过,共起逊坐。生居然上座,更不撝挹。卒然问宋:“亦入闱者耶?”答曰:“非也。驽骀之才,无志腾骧久矣。”又问:“何省?”宋告之。生曰:“竟不进取,足知高明。山左、右并无一字通者。”宋曰:“北人固少通者,而不通者未必是小生;南人固多通者,然通者亦未必是足下。”言已,鼓掌,王和之,因而哄堂。生惭忿,轩眉攘腕而大言曰:“敢当前命题,一校文艺乎?”宋他顾而哂曰:“有何不敢!”便趋寓所,出经授王。王随手一翻,指曰:“‘阙党童子将命。’”生起,求笔札。宋曳之曰:“口占可也。我破已成:‘于宾客往来之地,而见一无所知之人焉。’”王捧腹大笑。生怒曰:“全不能文,徒事嫚骂,何以为人!”王力为排难,请另命佳题。又翻曰:“‘殷有三仁焉。’”宋立应曰:“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夫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生遂不作,起曰:“其为人也小有才。”遂去。      王以此益重宋。邀入寓室,款言移晷,尽出所作质宋。宋流览绝疾,逾刻已尽百首,曰:“君亦沉深于此道者?然命笔时,无求必得之念,而尚有冀幸得之心,即此已落下乘。”遂取阅过者一一诠说。王大悦,师事之;使庖人以蔗糖作水角。宋啖而甘之,曰:“生平未解此味,烦异日更一作也。”从此相得甚欢。宋三五日辄一至,王必为之设水角焉。余杭生时一遇之,虽不甚倾谈,而傲睨之气顿减。一日以窗艺示宋,宋见诸友圈赞已浓,目一过,推置案头,不作一语。生疑其未阅,复请之,答已览竟。生又疑其不解,宋曰:“有何难解?但不佳耳!”生曰:“一览丹黄,何知不佳?”宋便诵其文,如夙读者,且诵且訾。生跼蹐汗流,不言而去。移时宋去,生入,坚请王作,王拒之。生强搜得,见文多圈点,笑曰:“此大似水角子!”王故朴讷,觍然而已。次日宋至,王具以告。宋怒曰:“我谓‘南人不复反矣’,伧楚何敢乃尔!必当有以报之!”王力陈轻薄之戒以劝之,宋深感佩。      既而场后以文示宋,宋颇相许。偶与涉历殿阁,见一瞽僧坐廊下,设药卖医。宋讶曰:“此奇人也!最能知文,不可不一请教。”因命归寓取文。遇余杭生,遂与俱来。王呼师而参之。僧疑其问医者,便诘症候。王具白请教之意,僧笑曰:“是谁多口?无目何以论文?”王请以耳代目。僧曰:“三作两千余言,谁耐久听!不如焚之,我视以鼻可也。”王从之。每焚一作,僧嗅而颔之曰:“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我适受之以脾。”问:“可中否?”曰:“亦中得。”余杭生未深信,先以古大家文烧试之。僧再嗅曰:“妙哉!此文我心受之矣,非归、胡何解办此!”生大骇,始焚己作。僧曰:“适领一艺,未窥全豹,何忽另易一人来也?”生托言:“朋友之作,止此一首;此乃小生作也。”僧嗅其余灰,咳逆数声,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再焚则作恶矣。”生惭而退。      数日榜放,生竟领荐;王下第。生与王走告僧。僧叹曰:“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俄余杭生至,意气发舒,曰:“盲和尚,汝亦啖人水角耶?今竟何如?”僧曰:“我所论者文耳,不谋与君论命。君试寻诸试官之文,各取一首焚之,我便知孰为尔师。”生与王并搜之,止得八九人。生曰:“如有舛错,以何为罚?”僧愤曰:“剜我盲瞳去!”生焚之,每一首,都言非是;至第六篇,忽向壁大呕,下气如雷。众皆粲然。僧拭目向生曰:“此真汝师也!初不知而骤嗅之,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能容,直自下部出矣!”生大怒,去,曰:“明日自见!勿悔!勿悔!”
关于在本吧杜绝意识形态话题争论的倡议 喜欢搞意识形态的人看看这个: http://tieba.baidu.com/f?kz=959355390 极右贴吧寒梅吧吧主自认冒充左派: 既然东窗事发,索性全盘托出! 各位蹬山队员,你们好! 做为蹬山队的命名者,我有愧于蹬山队!各位可能都知道,我喜欢潜伏,搞卧底,你们熟知的马甲除了我这个,还有真正左派,毛毛虫的梦魇等等,但是我还有一个马甲,名字叫白眉之剑,李悔之吧的吧主。也就是各位所熟知的苏1吧的吧主 鸿伟斌。董彩明! 当初K哥让我来苏吧当吧主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伪装左派,制造矛盾,宣传苏吧的路线。所以,我就用鸿伟斌的马甲申请了苏铁山1吧,这样针锋相对,可以保证贴吧里有永远的争论,也激发大家发帖的热情。 后来两派形成对峙,所以我就在苏1吧搞起了反修,给左派彻底的打击。结果他们流亡到万山戴雪吧!而我的苏1吧,也伴随着苏铁山吧的被封,彻底的被大家遗忘。而万山戴雪吧却成了左派的大本营。 所以这次寒梅的内讧,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去占领万山戴雪吧,首先要用当代和珅这个马甲 在寒梅赢得吧主,在借此跟万山戴雪拉近距离。而后重新注册一个马甲,利用当代和珅这个马甲 在寒梅当吧主的职务之便,树立一个新左派的形象,然后完美转身,去万山戴雪吧,申请大吧主的职位。 最后再一次,对左派形成围歼。     很抱歉,让大家蒙在鼓里。 以上内容句句属实!      作者:当代和绅 2010-12-21 00:47 回复此发言    所以以后这里会模糊意识形态的话题,免得被人利用。作为吧务人员都应以身作则。作为以汉民族文化传播和唤醒民族精神为己任的贴吧实在不应该参与到这些乱七八糟的斗争之中。我个人可以接受左和右的思想,但绝不接受其中的极端思想,更厌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在这里的各位如果实在有放不开,可以去上述贴吧,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方舟子剑指郑渊洁 方舟子质疑郑渊洁中医外祖父和童话涉性问题 2010-12-08 17:57    来源:法制晚报     打印本页 关闭           方舟子开炮 郑渊洁“不敢理他”      方先后质疑郑的中医外祖父和童话涉性问题      近日,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突然炮轰“童话大王”郑渊洁,从郑渊洁的中医外祖父一直批到郑的童话,但整个事件中,郑却只说了一句“不敢理他”。      炮轰1      中医外祖父 给胡适看病?      12月2日,郑渊洁在微博提起,自己的外祖父刘润甫曾给胡适看过病。5日,方舟子发表评论:“名老中医刘润甫自称也给胡适看过病,却只对名外孙说,太低调了。”      方舟子称,胡适一向反对中医,如果真的看过中医一定会在其文字中有所体现,所以郑渊洁所说并不可信,而其故事里宣扬水变油、怀疑爱因斯坦相对论等更是反科学的。      随后,有网友在微博上询问郑渊洁的态度。      6日中午,郑渊洁回复称“我不敢理他”。他表示,有肖传国事件做“范本”,他担心方哪天再遇害,自己也会成嫌疑人。      方舟子很快回复道:“童话大王真强,连北京警方破案内幕都清楚,就等着看我遇害了。”      炮轰2      童话恶趣味、反科学      当天下午,方舟子还连发10余条微博“批郑”,称其童话为“成人童话”“恶趣味”“反科学反教育”。      但郑渊洁照旧与网友在微博讨论“吃喝玩乐”和一些社会话题。      12月7日,21世纪出版社官方微博发文称,郑渊洁作品中有个别“涉性”描写是2000年前后,他为大学生读者专门创作的。      今天上午,21世纪出版社官方微博负责人袁茜小姐告诉记者,2005年之后郑渊洁所有的作品都由该出版社负责,所有的作品都是出版社经过层层审核的,不希望给读者造成误会。
大学生撞伤女工将其捅死 21岁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着私家车看望女友,途中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萌(化名),下车后发现张萌在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对张萌连捅8刀,致其死亡。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已引起公丅安部高度关注。【事丅件回顾】 1'25''视频:撞人大学生8刀捅死伤者称农村人难缠 昨晚9时30分,西安市公丅安局长安分局院内,一辆挂着“陕A419N×”车牌的枣红色雪佛兰科鲁兹小轿车旁聚集着众多的“长枪短炮”。此前,警方刚刚通报了“10·20”大学生药家鑫撞伤人又故意杀人案的相关案情。 “此案性质极其恶劣,我们会依法处理,”昨晚,一位办案警官表示,“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惩处!” 警方定性此案性质恶劣极其罕见 昨晚9时,西安市公丅安局新闻发言人、新闻中心主任郑朝刚就此案赶到公丅安长安分局。之后,警方向媒体通报了相关案情。“有一个女的浑身是血,倒在马路边,现在生死不明,”2010年10月20日晚11时许,过路司机和群众向警方报称,“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的翰林路中段靠近马路东道沿边,旁边还有一辆被撞坏的电动自行车……” 接警后,公丅安长安分局郭杜派丅出所民丅警立即赶赴现场。“当时,受害女子倒在马路上,距路边道沿有一两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民丅警说,一辆电动自行车被撞坏,倒在道沿上。现场有汽车的刹车痕迹。 民丅警初步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此后,公丅安长安分局交丅警大队民丅警迅速来到现场。经进一步勘查,死亡女子身上有多处锐器伤,系被撞伤后遭毒手。
民国老教材70年后走红 拷问现行教育体系 近日,一套上世纪30年代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的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受到家长热捧,以至于卖断货。同时,一本名为《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新书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刊发了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存在的诸如内容失实、篡改经典等问题。他们痛批现有小学语文教材“有毒”,甚至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 民国老教材70年后突然走红 近日,一本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了广泛关注。出版社重印卖断货,家长学者持续热捧,媒体引发热议……这本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语文课本在时隔70多年后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它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还有对语文学习最本真的一种期待。 藏书楼里翻出的旧藏 引起社会关注的这本《开明国语课本》最早出版于1932年。5年前,它作为“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系列图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印。 作为上海图书馆旗下的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馆藏书籍的整理推广。在社长赵炬的记忆里,最早发现这本老课本是在上海徐家汇的藏书楼里,与之同时发现的还有1917版《商务国语教科书》和1930版的《世界书局国语课本》。这三套共6本书作为“老课本”被收录进了馆藏拂尘书目中,每本书各印了8000本。 在这三套书中,当属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的《开明国语课本》最为著名,这套书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余版次。课本经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为“第一部经部审定的小学教科书”。当时教育部的批语说:“插图以墨色深浅分别绘出,在我国小学教科书中创一新例,是为特色。” “我们看到这本书时也被吸引了”,赵炬说,在当时关于选择哪些教材进入“老课本”时,参与编辑的同事们曾有过不少争论,这套书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内容上都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课本篇目简单,虽然话不多,却朗朗上口贴近生活,加上丰子恺的配图,构成了一幅幅意象优美的儿童田园诗。 由于课本使用的是繁体字,为便于现在的孩子理解,再版时,除了将原来课本用影印方式呈现外,每篇课文都在下面用简体字做了对照。 销售火爆近期将加印 老课本出版后,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销售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2008年,销售突然呈现上扬的趋势,其中更以《开明国语课本》销量最火,终于在去年脱销。 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王明海介绍,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后来,来自全国各地要求订购《开明国语课本》的电话越来越多,以江浙沪地区最多,也有安徽、东北等地的一些书店和学校。有的学校甚至提出要一次订购几百本。近期,随着这本书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增订的电话量更多了,发行部对外公布的3个电话号码每天都能接到几十个全国各地的求购电话。 “这是我们完全没想到的。”赵炬社长坦言,从出版规律来看,一本书出版两年多后才断货基本不会考虑重印问题,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征订电话让他们备受鼓舞,考虑到市场需求,出版社已决定近期再加印《开明国语课本》(上、下)5000册。 面对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何只印5000册?对于这一颇为保守的印数,赵炬说出了他的考虑:老课本毕竟不是学生们当下使用的教辅教材,不具备普及性,它只能作为一种课外阅读的补充,并不是人人必备的读物。 在他看来,开明版课本的“火”一方面与当下热议的教改有关,公众对现有语文教材的诸多不满,让这本70多年前的老书重新回到人们视野。“还有个原因就是逐渐兴起的国学热”,书中关于中国传统礼仪的教育也是现在的少儿读物中缺失的,而这些问题并非一本老课本所能解决。
人社部:社保不能重蹈福利过度养懒汉覆辙 本报讯(记者 赵鹏)我国养老险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国统筹,医保明年则要实现地市级统筹。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昨天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称,《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包括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由于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这样一种覆辙。 《社会保险法》规定,现在阶段性的目标是到明年年底,全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都要做到地市级统筹,而且要促进建立省级调剂金,以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也就是说,过去所谓统筹地区是以区县为单位的,提高统筹层次以后,全国划出2800多个小框,在一个地市的范围里都可以报销。另外,我国还要推进全省医疗保险联网。 胡晓义介绍,《社会保险法》把城乡各类用人单位和居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里面来。该法还专门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和其他职工一样,要参加社会保险。到现在为止,全国城乡已经有超过12.5亿的公民被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当中。 胡晓义称,《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从基本国情出发,社会保险首先要体现公平原则,加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收入,加大社会收入再分配的力度,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但同时体现激励和引导原则,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由于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这样一种覆辙。 《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宗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胡晓义说,比如原来交费不满15年,就把个人交费的部分退还,双方解除养老保险关系了。该法则多给了两条路,一是“可以交费至满15年”,然后按月领养老金。二是可以转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有关养老保险待遇。 再比如为缓解个人看病、就医要垫付医疗费的问题,《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直接结算,既减轻了垫付的负担,也减少了报销路途往返的麻烦。
我国奢侈品消费凶猛 国外品牌一年卷走1556亿元 一年时间,中国内地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不涉及服务、酒店、餐厅、酒类、奢侈汽车和游艇、私人飞机)上花费的人民币同比增加近150亿元人民币,从2008年的消费141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9年的1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 从全球来看,中国市场仍处于领跑者阵营,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独树一帜,美国市场的消费增长比实际经济复苏情况更高,曾经的奢侈品消费大国日本处于持续低迷状况。 境外购买仍活跃 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最近发布的《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与去年大体相似的是,有56%的消费在中国境外进行,虽然内地消费占比持续增加,但比例仍只有44%。 选择境内和境外购买的理由各不相同,境外购买者中,价格低仍是主要的吸引因素;但很显然,境内购买者中,相当部分对价格不敏丅感,他们关注的是时效性,能够更快地拿到货品,以及有良好的购物体验,比如售后服务方便、尺码合适、有望成为VIP客户等等。 一些品牌洞悉了这样的趋势,它们进行了改进,比如增加吸引冲动消费的小件商品,与香港同步推出新品,以及降低营业利润率、抵消部分税收差异等等,这使得境内购买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对于很多奢侈品品牌来说,他们并不担心中国内地市场的潜在购买能力,一位奢侈品品牌的国际总监信心十足地表示,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国内消费的重要程度在未来将有所提升。 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增长,仍然主要来自于新增消费者。奢侈品品牌发现,当它们新开门店后,能够创造出新的需求;此外,内地的新兴中等消费人群,也成为奢侈品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礼品馈赠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驱动因素,贝恩发现,随着匿名现金卡的普及,出现了新的趋势,即作为馈赠的品牌和产品出现多元化趋势。 奢侈品牌的百店计划 爱马仕前全球副总裁以及法国精品协会主席克利斯蒂昂·布朗卡尔特(Chяistian Blanckaert)说,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已经制定了它们在中国的十年计划,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到202丅0年,在中国内地市场开设门店总数达到100家。 这些奢侈品牌中,已经有一些先行者,远远地跑在了前面。贝恩公司的品牌访谈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8月底,登喜路就已经在中国内地市场开设了93家门店,紧随其后的是雨果·博斯,其在内地的门店数目为89家。 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之下,很多品牌在内地市场的扩张步伐,可以用上“激进”这个词语来形容。 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底,包括登喜路、雨果·博斯、巴宝莉、菲拉格慕、巴利、古琦、路易威登等在内的15个品牌,在内地年度新开店总数达到80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奢侈品品牌销售总监说,内地经济复苏带来的强劲增长,加上消费者的支出也在复苏,让奢侈品牌备受鼓舞。其表示,新店的单店销售额超过了原有门店的销售额。 这位销售总监说,他们计划继续追加对内地市场的投资,并且计划今后开设更多的门店。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制造稀缺性、管理稀缺性。”贝恩公司的合伙人布鲁诺·兰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他提醒说,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定位是最重要的一步。“你不能像买白菜一样,想买就买得到它。”他拿出香奈儿的门店数据,强调说,这一品牌在中国内地只有6家门店。这是制造和管理稀缺性的一个典型案例。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登喜路和雨果·博斯的策略有问题,“要知道,男性商务消费者是固定的客户群,要想留住他们,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容易购买。”布鲁诺解读说。 当定位完成之后,奢侈品牌要做的是在执行层面面面俱到,在人才的选择与培养、确保投资回报以及支持服务等方面,都必须配合其定位。而这也正是奢侈品在内地扩张的瓶颈。
王石川:权力一盘算,“临时工”就担责 近日,郑州发生四次城管打人事件。记者调查发现,所有事件在追责时,总有一个名为城管“临时工”的群体若隐若现。“这些人(‘临时工’)大多没有经过培训,更没有执法证,在执法过程中往往随意性比较大,方式简单,近期发生的几起粗暴执法事件多与此有关。”一名城管说。(11月13日《新京报》) 又是临时工!但凡出错,都有临时工出没。这不,日前发生在南京的“城管驱赶菜摊抢秤,卖菜老太无名指被扯断”,打人者同样是一名几年前招聘的临时工。临时工俨然成了最暴戾的群体,临时工也貌似成了最能“忍辱负重”的群体。其实,明眼人一看皆知,所谓的临时工,不少只是替罪羊而已。 所谓的临时工有两种,一种是假的,专供官员卸责之用。拿临时工说事,好处多多,临时工者,临时的聘用人员也,其恶言恶行不代表整个部门,甚至与整个部门无关,其弦外之意正在于,临时工有错,不代表整个部门错,无损于整个部门“伟大、光荣、正确”。既然如此,部门负责人就不必担责。 一种是真的。不少恶性公共事件中,那些冲在最前面、最张牙舞爪的人,确实不少是城管临时工。那么,城管部门为什么要招聘临时工? 学者吴思在《血酬定律》一书中曾谈到“淘汰良民定律”,即“干部的工资由国家定,干多干少都一样。在收入固定的条件下,追求福利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减少工作量,也就是增加帮手。”此说有一定道理。招聘临时工能减少正式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能保护正式人员:那些危险的活、与摊贩正面冲突的事,就由临时工来做吧。 招聘临时工的好处不止于此,关键时刻还容易“切割”。在一般情况下,上司会保他们,但事情闹大了,由于他们只是临时工身份,并且上司或部门在利益自保下,不可能再倾力保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临时工便必然被推出去。 “临时工”总担责,只因权力有自己的利益盘算。其实,不管临时工是真还是假,城管官员都难辞其咎。正如有网友所称,“城管官员严重失职,随便招聘临时工,不经过任何培训,来了就上岗。”因此,仅让临时工受惩是远远不够的,惩处了临时工,下一步就更应该问责官员。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