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旧0108 恋旧0108
关注数: 17 粉丝数: 252 发帖数: 2,317 关注贴吧数: 15
写了一个小时,还是给删了 这小免载子竟然拿这酒来糊弄我,李老头一想起女婿便恼怒不已,但又想,想让我喝你洗脚水,哪知我也尖似鬼,有洋洋得意起来。但即是同道之人,准备了这许多专门招待你物事以后如何勾销,又不免郁郁,但说起同道,虽非同姓亲生,终是进了一家门,也算接我衣钵后继有人,又觉安慰,但想起自己若还在职别说女婿其他人谁又敢,不由的又是一阵心酸。 老太婆见他脸上阴晴不定,忽喜忽忧,更是担心起来。 昨天午饭后,女婿睡了两个多小时,起来又是头疼又是口渴灌了一肚子水最后还是让闺女开车走的省道,老头子也是睡到晚饭时才好不容易喊起来也是不住喝水,这俩都是一瓶的量这次也没喝多少啊,莫不是中了邪……… 突然想起自己在精神病院上班的侄子正休假在家,见多识广的,正好让他过来看看,但这位又顽固又好面子,免不了电话里跟年轻人多几句嘱咐 内侄的到访并没消解老李头的惆怅,但他灵机一动,“这孩子不喝酒,倒是喜欢侍弄柜子”于是送了他两瓶,见他乐滋滋的,不禁想起吧里说是酒很有市场果然诚不我欺。 于是发现新大陆般扳着手指数算自己故友旧交,一人送他两瓶,这还有缺口呢,又要难为我老人家定时蹲守了。 但这帮家伙是出息的不多老狐狸可不少。再说了,多半辈子得交情,还能毁在这二十块钱的酒上? 刚才啥来着,对了,有它的市场,那就把它们卖了。我不生产酒,我只是它的搬运工,喝了怎样又关我啥事? 于是码了整整一个大箱子,又分开放到三轮电瓶车上,饭后午睡也免了,过了好几条街找了合适的地方摆下摊来。 年轻的也有过来看的,个别拿起来爱不释手,但终是只欢喜包装,爱酒的还是上年纪的啊,但看来看去,问上一句老哥要不,要么回说糟老头子哪能消受这般好酒,要么就是身体还没恢复孩子买的酒够多了以后还不一定能再喝呢。 到了傍晚也未开张,正要收摊,这时看见有人朝着这里奔过来。 来人中等身材头发微蜷一身劳碌,衣服满是湿气不知是汗是水,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人走近了老李头认出来,这不是这片市场上卖鱼的吗,秤头总是高高的,完了还会搭上几棵葱……怪不得离着几米远,都能闻到那股鱼腥味了 来人一眼就盯上那几瓶来,老李头赶在他前面拿起酒盒,说道“弟娃真是好眼力,你看这,这字多的可不比那俩字三字的差多少,你要是要,收摊了100一瓶亏本给你。”终于有机会说出盘算很久的卖价。 “那敢情好,大叔。”他有些激动“请领导吃饭肯定没问题!” “请领导?……”老李头小声问。。 “是啊,我弟这不是大学要毕业嘛,托关系找了个单位,得请人吃饭啊。”语气里带着一些骄傲。 老李头怔住了。。。 “大叔,你看这颜色,翠绿翠绿的,这不是要一路绿灯吗,呵呵,这个彩头一定要讨的。”说罢数出三张票子,又伸进上衣口袋,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0块,塞进老李头手里,然后抢也似的把三瓶酒抱在怀里,颔首一笑,头也不回的走了。 “唉,苦命人啊,十几岁便又当爹又当妈拉扯弟弟妹妹,快四十了连个媳妇也没。”旁边一位老汉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也拿起马扎离开了。 老李头像着了魔般,喃喃地道“那帮人哪个不是喝酒的行家,我这不是给搅和了吗……”猛地甩了自己一个巴掌“四啊四啊,你虽然一身毛病,但也不敢做伤天害理的事啊,怎么临秋末晚还搞这么一出。。”说罢两手抱头痛苦的蹲了下来。 这时,不知从哪里刮过来一张卖房的广告纸片,老李头呆呆的盯着,突然想起“专家说了黄价太高不利于年轻人奋斗。”对对,进那些地方,又怎么利于年轻人竞争。进不去才好呢,说不定另有一番天地。。。立时释然。 剩下的明天换个地方再卖,老李头一使劲便把那一箱子酒抱进了电瓶三轮,一溜烟开跑了。
天真热,气温一下子飙到三十四5度 女人要回娘家,车在高速走了一个小时了,张三又累又乏,衬衣都快湿透了,想开空调女人担心孩子感冒,刚试着开一点窗户,风呼的吹了进来,女人吼了一句关上,睡得正香的孩子一下子醒了。 这个点路上人并不多,谁这么傻博弈高速一个多小时一天来回只为过个并不普及的母亲节,张三恨恨的想,但又哪敢多说半句。不过到时候可以找机会提提买房子的事,能赞助10万不就省我10万,要是能赞助20万,嘿嘿。。。不过老丈人又抠又好面子,还是还得斗智斗勇。。。 路突然又拐了个大弯,张三只觉得太阳像个碌碡一样压了过来,不由得一阵头晕目眩,几欲晕倒。不知是又胖了还是口照后遗症,反正体质是下降的厉害了 好在马上就下高速了。 刚把车停下来,便带了孩子推门进院,留下女人收拾后备箱带的东西。 坐下来,大口大口喝着凉好的茶水。抬头看到老丈人眉花眼笑,满脸慈爱的盯着自己。心里一个机灵暗道不好,上次就是这副表情后让自己花了大几千买了个紫砂茶壶。赶忙放下茶杯,两腿并拢正襟危坐,双手互捏,心里默默念了个守字诀 谁知老头并未提啥要求,还是笑意盈盈的“三儿啊,我刚搞了两瓶好酒,你这就来了,一会咱爷俩开了尝尝啊。”转身进了书房,“啧啧,到底是名酒啊,你看这包装,这颜色,……哎,这瓶子多好,翠绿翠绿的,真是喜人啊。。”老头一手拿了一个盒子又从书房走了出来。。。 “爸,你看,三给你拿来什么好酒了…”这时女人推门进来,大包小包的刚放地下,又拎起一个袋子,伸手掏出两瓶盒酒来…翠绿翠绿的 张三跟老丈人看了个对眼…… 这时,岳母娘推门进来,“我这菜还没上呢,你俩咋就喝上了” “还没喝呢,我监督着,妈你放心吧…这不刚拿出酒来,你看他俩拿的都一样的呢。”女人回到娘家,总是格外懂事。 岳母娘放下洗好的水果走了出去,嘴里还嘟囔着“没喝没喝,你俩脸咋都那么红呢。” ……… 酒还是开了,老丈人把瓶口由低到高抬了倒,但无论怎样都跟龙头下的自来水一样,别说酒线,连酒花都没。张三盯着正不知如何圆场。却听老头说道:“看见了吧,那些拉成丝的都是加了东西的,这才是原酿的粮食酒哩,放心喝的好酒啊”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张三连声附和。一边搜肠刮肚想了些在吧里看到的粮香苹果香十三香回甘前中后段气化感。小心的喝了一口,正待评论,没成想刚咽下,喉咙里似被火灼了一般,又辣又呛,这来的猝不及防,硬压住了咳嗽,眼泪却流了下来。 老丈人看出端倪,又道,母亲节想妈了吧,你们有时间也多回去看看父母。张三连忙答应。却也不敢提买房的事了。爷俩各喝了小半杯便鸣金收兵,岳母娘看孺子可教,便给每人夹了个鸡腿。
认识一位老司机(是真的司机) 上班的时候多半都全国跑,喜欢喝两杯。但要养家估计也舍不得自买太贵的,但据他说全国各地的酒都喝过。 问他印象最深的好喝的酒是啥,他说有一次喝东北的高粱。然后缓缓吐了个烟圈,抬头37度看向天空,又抽了一口,不再吐出,任那淡淡烟缕慢慢从嘴巴鼻孔散出,似是沉浸入愉悦的幻境,眼睛晶莹有光,嘴角带笑,慢慢回忆起来 那是一次出车,两人一辆,一行十多人,驶至天黑,又饿又乏,赶到一小镇打尖投店。东北天寒地冻,店内却温暖如春,热气腾腾的菜饭刚上来,拿出自带的酒正要打开,有人闻到一股酒糟味,便问老板娘。说是自家后院在酿的高粱,旁边另有店铺专卖现在已打烊,既然要喝,就给去搞点上好的尝尝,于是跟着去后院先打了两斤。 这位前辈的原话意思是从未喝过如此爽净有劲的酒,喝下去不怎么辣也不苦不酸,或许他也尝出粮香果香,或许他也品出气化感,但他都没过多形容,只是讲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咂咂嘴巴,人间百味他也只说了一个甜丝丝。 两斤很快喝完,于是再要,总之过瘾解乏,有几个直接喝多了,酒饱饭足,有人回车里把大家随身携带的酒器都拿来灌满。 第二天起来,头不干口不晕,神清气爽更胜往常,大家一合计,又去把那半缸已经老熟的高粱买了个底朝天。 后来到了目的地,公干盘桓多日。买的酒也早就喝完。回来的时候,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连想打听那个镇子名字各人记的都对不到一块,再绕路回走一圈也没找到。又因时间有限另有任务,只得作罢 后来再有出车东北,只要时间方便总会有意寻找,但大都茫然无解。个别几次也是似是而非,酒也不是那个味道。记忆中的周遭酒肆有些名气的高粱甚至苞谷地瓜都尝了个遍,或无其顺口或失其醇厚或遗其香气或少其后味。多花些钱买高档些的,就算诸般协调,也没有那灵气跟韵味了 …… 俺不禁想,他们是不是因为又冷又饿又累又乏遇上酒一下子被击在味蕾三寸,像皇帝落魄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但似乎又不对,那么多喝酒的大神一起喝了多时都还是觉得好,肯定酒有独特之处。那要不就是多维宇宙误入仙境了。 不禁又想,爱酒之人遇到喜欢的佳酿像恋爱中的男女,虽相处时日不多,错过之后却是一辈子难忘。男欢女爱中,讲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也算不得矫情了。
山东人与酒 山东是白酒消耗量最高的省份,提起这个,发现个别当地酒友为此洋洋自得。。。为啥喝这么多酒 首先人多,山东一亿两百万人,只低于广东。比方山东山西以山为名并列相称,人口却是4倍。 还有,喝的是低度酒,记得小时候听本家一大哥议论某熟人,来客拿高度白酒啥意思,不舍得给人喝吗。度数低自然好入口。酒桌上的酒几乎都是三十多度。 还有就是,劝酒,喝的越多越证明宾主尽欢,哪次喝趴下的多,反而成了津津乐道的话题,参与者都觉与有荣焉。所以喝酒时那通劝啊,主宾带几个一轮喝几杯还有主陪二陪三陪再各打一圈……都有了一套规矩,不按这个来就被笑话不懂礼,这一套门清又能喝尤其是能劝酒就是一种能力,有些时候考察人才都成了着重参考的方面。 朋友讲他们公司有个酒量还不错的外地客户来喝了几次后再听到给安排了酒局就吓得打哆嗦,能躲就躲,躲不过就挂免战牌。被拿来在酒桌上讲成了段子。我问他不喝酒后影响跟你们公司的合作了吗,他想了会摇摇头 但是省内的就不一样了,这似乎关系到各地区这方面的声誉,说你们那喝酒不行上次咋样咋样那脸上可挂不住。酒场如战场,肩负这样的重任自然要较量一番。 于是酒就越喝越多了。 但往者已矣,随着物质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内心也慢慢充实并且愈加自信。这些传统的酒文化已经慢慢消失。待客的宴席上不仅有白酒,也有了雪碧可乐矿泉水,果汁哇哈哈也不再是小孩那桌的专利。
中午有一阵天阴的厉害 突然起了风,响了几声雷后,终于下起雨来。心里一喜,这下可要洗洗沙尘了。没想到刚云雨一会,便鸣金休兵。太阳一会又探出了头。站在窗前向外望,天空略略透亮了些,但远远看,还是灰气沉沉一片混沌。 不知道雨还下不,既然天干净了些,赶紧戴好口罩,骑上小助力去买菜也。 两轮车棚旁边有一块刚压好的柏油空地,现在已经被一片薄薄的黄色细土盖住了,风一吹,眼见又要由泥成尘,羽化飞升。 于是不及细想,赶紧车把一拧,飞驰去也 不一会,眼里就有微微的异物感,不管快眨紧闭,都无法消除,看来还是少了护目的装备。 路口南北信号灯刚好是由红变绿,起步准备穿过,东西方向有一辆摩托车由远及近,停了下来。带着的外放声音很大,一个女声正唱着可能西安城墙…誓言…, 不知为何,突然觉得歌词里有着情不能已有情遇无情的遗憾,骑手一路风尘,仆仆赶路,为什么选这样的歌曲又把声音调这么大,是不是也正受着情伤,让歌声与心情相和呢 我左转回头135度望向他,从身影里能看出是年轻人,但罩着头盔,无法探寻他的表情。 不禁又想,如果不戴头盔,若看到他红如桃子的双眼,如何能判定他是大哭过还是眼被风沙迷了呢。 ……… 此时此刻,他会不会在喝一杯助眠,若没有故事,用什么佐酒呢
酱吧吧友生活水平大都小康以上了吗 本人普通工薪阶层,喝酒以小酒为主,不定香型,每月两次每次5毫升,根据心情及活动安排,不定时间。平常多以酱吧曝光度尝试,偶尔换换口味但一般不违大厂嫡系吧训,因一年消耗小酒一瓶,酒龄不到三年,所以整体数量不多,或有时开瓶喝过一次,随处一放久之忘其所踪。再思酒饮,只得另开一瓶,是故三年总量不过七两,品类却不下数十种,涵浓清酱及其高中低档,以度数50左右为主,念其酒质差别,不类标价差距之大。以吾所钟,独以60度玻瓶北大荒为难忘,斤价10块,却有高粱香气,兼具十足劲力,物超所值,乃平民好口粮也。另有董酒两种,其价相近,饮之一喜一厌,系出同门却口味相殊若此,不解也,问询吧友,于此酒之好恶亦各执一端,亦不解也。现奇豉香是何样滑顺,若有机缘必得一试之, 所遗小酒偶或再现,酒味散却只得炒鱼炖肉,出锅品其所佐鲜香,不如料酒黄酒远甚,故以白酒可当料酒用,实乃谬传也。 良酒乃粮食所酿,古人云一女不织或受之寒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先民土里刨食,生计窘迫若此。粮必不敢浪做他用。若有上大人不为尧舜,不恤民生之多艰,朱门有酒肉,路必有冻死之骨。 今虽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但亦难免有贫病之民饥寒之家,若一瓶酒值山野草民举家经年费用,每奢侈之酒动以千斤计,富家予取予求。鲁迅曰,天必厌之 俺于酒所费不多,但每持良酒却难免心生愧疚 看酱吧兄弟们今天茅台,明天青花郎,还嫌弃满满的,佩服各位大佬啊!
昨天晚上刚过六点 正在吃晚饭,听到有人在敲门,声音轻轻的。过去打开看,是一个快递小哥,手里拿了两杯饮料,像是果汁或是啤酒,递过来,触之烫手,突然想起多年前在成都喝过加热的啤酒,实乃生平喝过最好喝的就是放在所有饮料中也仅次于白花草蛇水,于是口水如泉涌,担心失态慌忙咽下。转念一想不对啊,就问我没点这个,是不是送错了,他说是朱女士点的,于是大脑飞速运转,姓朱的女……大约第23任女友是姓朱,第9个是不是也是有点模糊了,但都……没有可能啊,小哥已经查到订餐电话,报给我,于是确定是送错了,让他打电话,一点点的对,终于搞清楚是送错楼号。。。过程中,感觉小伙子不像是很机灵,说话也磕磕巴巴,不禁心里堵堵的很不是滋味。两杯饮料能赚多少,送错了又要赔多少,吃饭的时间,不到20岁的年轻人还在城市丛林里奔波,家里人是否在担心,会不会也在等他赚的这钱来做家用。是要多赶才能让这饮料还热热的烫手。在门口这混乱的路段疾驰的各种车辆中穿行,还要面对物业的各种刁难。。。这是千千万万包括你我的劳动人民的一个掠影,也是屈子所哀的民生之多艰么。。。不过还好,现世安稳,小伙子年轻对生活充满热情未来还有很多希望。。。。 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子终于想起想来酱吧请教的问题,有老哥们是四川地区的了解啤酒加热了喝的吗,上周刚买了一箱也适当消耗一点 韮菜镇楼
早晨醒来,拉开窗帘,外面一片黯淡的黄色,知道沙尘又来了 骑着小助力送孩子上学,虽然给戴了n95,又裹了帽子,紧紧贴在我身后,还重重打了几个喷嚏。 高高挂在天空的太阳已经是惨白的颜色,但光芒依旧耀眼,周边是大大的光晕,由厚慢慢薄,猜是尘土粒子的衍射所致。空气混浊不堪,路边绿树成荫,但隐在这片混浊中,从近到远,由浓及淡,直至不见。不远处的居民大楼密密林立,较高的几栋顶部已经在视线中显得模糊,虽然是新起的建筑却显得脏旧,平添了一些末世之感。 但这暗黄到模糊影响视线的空气却没延缓各种车辆的疾驰,滚滚的车流像是参与一场有奖赏的或是迟者受罚的奔赴,但我却恍然觉得更像是一场逃离,你追我赶不让分毫,尤其是过绿灯路口的时候,把那段马路当成了赛场。略略仔细些,都能听到它们嗖嗖的声响。 辅道上驾乘两轮的人们也是一般的行色匆匆,带起的风把落在路上的柳絮卷得团团打转,直到散向安静的地方铺展成厚厚的一片。而这些柳絮的同伴大部分还在空中飞舞,也许倦了累了或是沾的沙土背负不动了就会落入地面,这是它们的青春与暮年么。 济南这难得有几日算是春天,但这季节却一团混乱,先是气温一下飙升的三月,整月无雨,屋里湿度二十多,干到鼻炎都犯了,接下来温度急转直下十几度,连续三天的绵绵小雨,冷到又穿上羽绒大袄,雨停了出了两天太阳中午着薄衫外面热的出汗屋里却凉气嗖嗖到夜里北向卧室要盖两床被子。然后暂停了三年的沙尘又来了。杨絮柳絮还是一如既往。 躲不过逃不离,撑着一天疲过一天的身体整日混混沌沌。。。 到周末若有时间带罐啤酒去外地躲躲了,不知道去哪好,
买菜小记。 清明时节纷纷细雨终于暂停了几个小时,虽然出门还是一片冷飕飕,但作为家庭煮夫也顾不上许多,中午一下班便骑上小助力直奔菜市场。入口第一个菜摊,一位衣着朴素未施粉黛体量苗条气质娴静的少妇在认真挑着菜,我便停了过去,拿起一根柔嫩修长洁白如玉的芸豆抚摸着,她抬头看向我,见我去够塑料袋便帮我扯了一个。那边摊主过来招呼,芸豆五块,我脑中突然闪过两个星期前去赶大集十块三斤的,不禁咦了一声,老板闻弦歌而知雅意,忙道,老主顾就4块8了。我抓了两把放袋里,忽然又觉得这样粗放似乎对蔬菜不够尊重,于是又拿了出来一根根慢慢挑着。完了递给摊主。又见一旁大白菜圆润饱满新鲜多汁绽开的菜叶颤巍巍的惹人怜爱,便又捧去捧了一棵。 老板称完芸豆报了声7块3又把白菜放到秤上。我撇了一眼数字显示4.9。老板说一共11块2给11块吧。 我开始天人交战,1块大元…不占小便宜…吃亏是福……心里飞快权衡着…少妇已经提着挑好了菜向这边走来。。。我终于下定决心,挺了挺腰板微笑着对菜老板说,算错了吧,一边扫码给了他12块钱。老板听到算错了有点着急,看了一眼4.9,又把芸豆换了上去,这个……这个7.3,白菜不到5斤。。。 我恍然大明白,老板把单价设成1块,只看斤两,便算出总价,8毛一斤的白菜还行,可这4.8的芸豆他一口喊出7块3。。。换我倒也不是不能,但一把年纪这玩意早就有力无心。可他却是一个六七十岁干瘪的老人家。。。不禁暗道惭愧。 转又一想,一个老人卖菜尚且如此,我等有何面孔不好好搬砖 真是收获满满的一个中午啊
首页 1 2 3 下一页